浅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诚信教育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n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治理国家的基本策略,是企业生存的基本法宝。但目前整个社会的诚信状况是令人堪忧的,尤其是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大学校园也不再纯净,人们对原来引领时代步伐的天之骄子们失去了信任和崇拜。但当代大学生仍然要成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仍然对整个社会起到示范作用。所以,针对目前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我们不得不加以密切的关注,并要采取切实的措施来教育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诚信意识,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一、诚信的传统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一)传统视角下诚信之内涵
  诚信在伦理学上是一种道德规范。《周易·乾》中说:"修辞立其诚",认为写文章要写真话,抒真情,诚实不欺。《孟子·离娄上》中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即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诚"即诚实、诚恳、诚意。"信"作为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中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被提出来。"信"即信用、信誉、信任。
  "诚"是一种对人的内在品德修养的要求,即思想与言语保持一致;"信"是对人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的外在行为的要求,即言语与行为保持一致。可见,"诚"与"信"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信以诚为基础,诚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信。"诚"与"信"结合起来使用就是指诚实信用,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内涵。按照诚信的要求,人们应将内在品德与外显行为保持一致,不仅要真心实意地去说,更要按照所说的去做,即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二)当代社会中诚信之价值
  1、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一个人要想立足于社会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也就是说,人如果没有诚信,是难以在社会中立足的,只有言而有信,得到别人的信任,才能生存和发展。
  2、诚信关系到企业发展
  王安石说:"信者不食言以从利。"(《辞同修起居注状第四状》)即说话不食言的人才可以得到好处、利益。三国傅玄说:"祸莫大于无信",即不诚信会带来很大的祸患。有许多活生生的例子摆在我们面前,如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使该企业失去了消费者的信赖,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并被市场所淘汰----破产。相比而言,海尔电器集团之所以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名扬海外,深受大众喜爱,其中的诀窍就是诚信。
  3、诚信关系到国家能否稳定乃至兴衰存亡
  《论语·为政》:"子贡问政。子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于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论述了取信于民对国家稳定的重要性。这对于中国政府的启示就是要"取信于民",做到了国家政权就会稳定、强国、发展,否则就会衰败以至灭亡。
  二、高校中大学生的诚信缺失表现
  (一)存在严重的逃课旷课现象。大学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而接受课堂教学是学习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可是学生通过编造各种借口、找同学答到等方式逃课旷课,更有甚者花钱雇人代上课。
  (二)考试作弊成风。校园里流行一个顺口溜"学不在精,作弊则灵;功不在深,会抄就行"。学生们不借以高价购买各种作弊工具,甚至直接找枪手代为考试。
  (三)学术造假。在大学校园里,上到教授下到学生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甚至发表的论文)、期末论文、毕业论文存在大篇幅抄袭他人论文的现象。
  (四)请客送礼成风。很多学生为了当学生干部、入党、保研等等,通过请客送礼的方式,拉选票、买人心,获取本该属于别人的东西。
  (五)助学贷款中的诚信缺失。国家为了保障每个人都能上得起大学,通过奖、贷、缓、助、免等系列的政策解决部分贫困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问题。但有的同学靠关系制造假证明来申请助学贷款,还有的学生找到工作以后仍然恶意拖欠贷款,造成坏帐、呆帐的产生,这不仅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持续发放,也给经济的平衡运行造成影响。
  (六)就业中失信现象。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许多大学生不在提升自身素质技能方面努力,反而转向造假骗人的方式,如伪造各种证书、文凭,简历中填写虚假信息等。还有的学生仅仅为了个人的利益毁约、跳槽,给用人单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浅析
  (一)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化,人们在作出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时候往往要面临种种困惑,不自觉的会受他人的影响和暗示。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必然会受到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而现在社会存在着各种不正之风,诚信缺失。如贪污腐败、制假贩假、偷税漏税、学术造假、同事间勾心斗角。这些都强烈预示着社会诚信的弱化和丧失。我们总说"好人有好报",但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存在着守信者失利,而失信者得利现象。这些都成为大学生们的负面教材,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之下,很少能有人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二)家庭培养方式有失偏颇。有的家长只片面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有的家长或过分溺爱,或放任不管;有的家长不能以身作则,一方面教育孩子不能说谎,不能说脏话等,另一方面却把不良习惯和错误思潮带到家中,产生负面影响。
  (三)学校教育机制存在误区。中国现在的教育是小学到高中学习任务繁重,而忽视基础道德教育;而到了大学阶段学习任务减少,才开始重视基础道德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显然是违背人的道德发展规律的,不利于道德教育的正常进行。即便是大学的思想政治课,往往也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多采取灌输式教育方法,教学内容枯燥,过于抽象化,政治化,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反而使学生反感和抵触。
  四、多管齐下,改善诚信环境;落实实践,加强诚信教育
  (一)净化社会风气,加强价值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中,国家要利用好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发展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来弘扬主旋律,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同时,要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法律、法规、舆论压力等,针对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的不正之风,予以严厉打击和谴责,决不能姑息。
  (二)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由抽象说教向具体实践转变。该档案应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在校实际表现、助学贷款、就业情况(提供履历、合同履行)、基本经历、各类素质表现、老师和同学对其诚信的评价等。诚信档案作为对个人诚信评价的依据,加大失信的成本,从而可以起到对学生失信行为起到外部约束的作用,有利于高校和整个社会范围形成讲诚信的良好道德风尚。
  (三)加强诚信监督和失信惩戒力度。要充分发挥校园网、校广播、宣传栏的作用,对学生的诚信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对不诚信行为给予必要的曝光和批评。通过这种方式在同学中树立正、反两方面典型,使学生自觉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理念,进而使诚信这种传统美德在校园里发扬光大。
  (四)改进教育方式,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道德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把它寄托于大学阶段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我们对学生从小就要加强道德教育和管理,但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改进授课方式,使诚信教育由枯燥乏味的灌输向生动有趣的启发转变。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活动,如知识竞赛、辩论赛、小品表演等活动,让诚信内化为学生真正的信念,从而实现由他律向自律转变。
  
  参考文献:
  [1]龚志伟.建立开放式诚信档案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J].丽水学院学报,2008,(12).
  [2]赖肖曼.大学生诚信伦理道德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2).
  [3]沈曉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德性伦理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07,(14).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从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制度也实现了一系列的新变革,从以前对毕业生实行计划分配,转变成如今的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和双向选择。可以或,目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给了学生更加多的自主选择权,而且也给予了用人单位以更多的录用自主权。然而,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就业市场竞争显得十分激烈,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加,导致大
期刊
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文明趋于更高的水平,然而,各种社会问题也凸显出来,如教育难、医疗难、就业难等等。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所有问题的面对者,他们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他们受到学业、恋爱、人际、择业、就业等多方面的问题的冲击,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受到了极大地挑战。作为一个心理危机高发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值得我们关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
期刊
传承千年的道教养生文化与瑜伽养生文化,虽然都遵从各自的理论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饮食文化;产生于不同的国度,前者产生于古中国,后者产生于古印度;范畴不同,前者属于宗教领域,后者属于运动领域,但却在思想根源、体质分类、素食观、饮食均衡、季节与养生、饮食态度及情绪等方面却表现出诸多的共通之处。  一、道教养生文化与瑜伽养生文化共通之处的展示  陶弘景在《养生延命录》中指出:"百病横夭,多由饮
期刊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首先要做的是恢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本來面目,重新确定其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诞生了,该专业发展至今,历史不长。目前,该专业学生面临极大就业困境,本文就针对此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一、拓宽培养口径及提升办学层次  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当初的目的是培养高等学校的马
期刊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呈现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趋势。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組织方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1]。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引入人性化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期刊
2006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第十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讲话,言简意赅的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和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作风相结合,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也被称作"八荣八耻"。八荣八耻观念的提出,不仅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还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荣辱观不是社会主义固有的
期刊
高校中的学风建设则是指以一定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方法为指导,通过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等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风是一所高校历时积淀的展现,是大学的底蕴和灵魂所在,是关系学校发展的重要课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高校党建工作将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能力素质等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吸引到党组织中,
期刊
一、新时期下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素质  (一)精深广博的业务能力  思想政治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原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要求提高学生的觉悟,坚定思想信念。思想政治教师不仅要讲政治理论知识,还要涉及到其他的自然科学知识。此外,教师还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教学组织能力。  (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对每位教师的基本要求,作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期刊
一、职业指导的相关理论  (一)职业指导的内涵  我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当代中国职业指导的理论体系研究"的最终成果《职业指导学》对职业指导的阐述是"根据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按照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指导,力求人与职业两相匹配的教育过程",并构建了职业指导三元论: 认识社区,了解职业;认识自我,识长明短;认识前途,全面发展。  (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内容  1、观念指导。择业观对毕
期刊
新时期,全球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东西方文化思想的互相激荡、市场经济的繁荣、信息的迅速传播无时无刻不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同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同处于此种环境中,但根据自身群体的特殊性,有别于普通高校的学生,为加强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应针对他们这一群体加以认识和研究。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状况及表现  (一)政治信仰迷茫。部分高职院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