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者不朽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e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今中外不乏天妒英才、英年早逝的风流人物,古如王勃,外如梵高,今如陈师曾。他们在短暂的生命中创造出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对后世影响经久不衰。陈师曾作为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位画家和美术史论家,虽只渡半生,但其艺术精神长存,影响了中国近代乃至现代美术的发展。
  关键词:陈师曾;中国画;理论主张
  1陈师曾思想之渊源
  1.1传统文化思想之渊源
  陈师曾生长于东西文化碰撞空前激烈、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戊戌变法之时,陈师曾已22岁。他亲历戊戌种种,眼观国人为之奋斗却又功败垂成,其间辛酸秘事对他的思想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和影响,也对守旧和改革有了初步的认识,无形中对陈师曾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并在其思想上埋下了种子。在传统文化馥郁之前不骄傲自大、故步自封、墨守成规,在西学东渐、西风日盛之时不盲目自卑、否定自我。这种思想正是在后来的“美术革命”中陈师曾能够逆流而上,为中国文人画正名的动力所在。
  1.2西方文化思想之渊源
  陈师曾从祖父那里识字,打下深厚的国学功底。10岁在长沙从擅长画花卉的尹和白学画,之后,他又接受了较为西式的教育。在日本留学期间,虽然陈师曾并没有专门学习过绘画,但是他和李叔同交往频繁,而李叔同学的是油画科,属西方绘画。由此可见他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关注西方绘画的,这也为他的艺术理论奠定了基础。留学归来的陈师曾,不仅浸润着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东西文化的碰撞在陈师曾这里融会贯通。不全盘否定旧学,也不全盘接受新学,摒弃拿来主义,做到为我所用,成为近现代著名的美术史论家。
  2陈师曾关于中国画之理论
  2.1名流大家之“中国画倒退论”
  “中国文人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把它定义为一个画种其实已经忽视了它的很多价值与特性……文人画是一个文化综合体,在这一点上它完全不同于任何一门简单的纯绘画的画种,尤其不可与西方绘画等同而论。”文人画作为中国画的代表,在后期已作为中国画的代名词。中国文人画与西方绘画的比较,本身不存在可行性,但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中国处于激烈的转型期,学习西方之思想、文化、技艺、体制等已成风潮,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康有為在维新运动失败后游历欧美,将西方古典油画与中国画相比较,认为中国宋代绘画万国第一,宋以后画坛不求形似,致使衰落。要振兴中国美术界,必借助于西方的写实主义绘画。因此,康有为手书的《万木草堂画目序》中论述以上观点。
  1918年,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之方法》在美术界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此文提出了著名的“中国画倒退论”,他的“中国画倒退论”与康有为的观点一致,认为今不如昔、中不如西。细细思索徐悲鸿的“中国画倒退论”思想,很可能受到过康有为的影响。1916年他在上海作画时被康有为收为弟子,两人常谈书论画,交往甚密。想来在此之间,康有为应是向徐悲鸿表达过自己重形轻意及推崇唐宋写实绘画之观点的。时隔一年,《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的《美术革命——答吕瀓》,更是将这场美术革命推向了高潮。
  2.2陈师曾之“中国画进步论”
  面对康有为、徐悲鸿和陈独秀及其拥护者的“中国画倒退论”,陈师曾是保持警惕之心的。他以对西方美术的了解和本身具有的深厚的国学根基,对中国画即文人画的优秀传统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研究,发表了《中国画是进步的》和《文人画的价值》两篇论文,向“中国画倒退论”进行了强有力的回应和抗争。
  得天独厚的家学渊源使陈师曾在诗文书画印方面无所不精,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各个流派都有所涉猎,甚至精通。再加上八年日本留学经历,对西方思潮有所接触和了解,使之站在中国文化的制高点。用两种眼光来看待东西方文化,发表对中国画的看法,以此来驳斥社会中盛行的“中国画倒退论”。
  陈师曾在《中国文人画之研究》中重新定义了文人画:“风格和式样的问题对于文人画来说是次要的,文人画的真正意义就是文人对于绘画所抱的那种出入不物、得失随缘的态度。”这个新的定义赋予了文人画新的存在价值。陈师曾重新定义的文人画,摆脱了先前的桔桎,延续了文人的精神。他概括出文人画的四大要素,即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四者兼备者即可为文人画家。这使得当时的文人学子很容易就接受此观念,扩大了文人画的社会基础。“可以说,陈师曾不是抗拒而是顺应了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而文人画的转型就是中国画现代化较为成功的一个案例。”面对康、徐、陈等人对中国文人画色厉内荏的痛斥,陈师曾认为文人画的不求形似是一种进步。倒退论认为文人画不甚考究,不具有写实精神,这与西画背道而驰。面对如此书生意气的诋毁和污蔑,陈师曾的反击铿锵有力。
  自陈师曾提出“中国画进步论”至今的百余年间,中国画发展的势头依然旺盛,期间大家辈出,他们的成就与20世纪初陈师曾的“中国画进步论”遥相呼应,不仅驳斥了中国画没有发展空间的论调,更为20世纪乃至更长远的未来中国画的有序发展提供了论证。
  3朽者不朽
  陈师曾的一生虽只有48年,但这半个世纪的旅程却充实而精彩。先生以自己的美术创作及活动开一代新风,率先将西方绘画理论及技巧等思想引入中国传统绘画,文物鉴定与鉴赏1914-1915年间他创作的《北京风俗》便是最好的写照。丰子恺在《教师日记》中曾说“我小时候看《太平洋画报》上发表陈师曾的小幅简笔画”。
  陈师曾英年早逝后,吴昌硕给予其“朽者不朽”之评价,这是对陈师曾人品及艺品的高度评价。他执教各重要美术院校,参与或组织各个画社活动,提携后进,培育良才,为中国画坛培养大量中坚力量。其不朽,不仅是艺术精神、学术思想之不朽,不仅是为画坛和中国美术教育鞠躬尽瘁之不朽,更是其伟大人格和对中国画坛的深远影响之不朽,我们缅怀他。
其他文献
摘 要:2016年,陕西省郑国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作为集水利遗产、在用工程、旅游景点为一体的珍贵资源,探讨合理的保护与开发模式,对于郑国渠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郑国渠技术成就及歷史演变的基础上,结合郑国渠的保护现状及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绿色发展、文化引领、分层管理等保护策略,以期为古代水利工程遗产保护和开发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郑国渠;水利工程;水文化;遗址保护 
期刊
摘要:铜镜作为以青铜为原料制造而成的照面饰容工具,是将日常实用性与艺术创新性进行结合的产物。我国唐朝的经济与社会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得我国铜镜铸造业得以全面发展。文章主要介绍了铜镜的起源与发展进程,并选取了三件三门峡市博物馆馆藏的唐代铜镜进行赏析。  关键词:盛唐文化;唐代铜镜;工艺;三门峡市博物馆  唐代铜镜是唐代文化繁荣、经济鼎盛的体现。唐代铜镜的艺术风格对我国后来铜镜的工艺风格具有深
期刊
摘 要: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是福建省第一家依托遗址而建的专题博物馆,随着免费开放政策的落地,其在引进临时展览工作中对展览策划及宣教工作开展有益的尝试,合理地利用展厅面积,设计出独具个性的展览及配套的社教活动。同时,结合新媒体及文创工作的灵活运用,积极提升博物馆的公众影响力。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策划;宣教工作  据《中国博物馆行业转型升级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前瞻》显示,2008年初,全国博物馆免
期刊
摘 要:博兴县北朝时隶属古青州。博兴县博物馆馆藏佛教石刻造像中既有青州本地造像的风格特点,也发现有明显的河北元素,如双身像像座与神王像座。博兴县博物馆馆藏太子像与上海博物馆馆藏太子像具有极高的相似度,纵观山东各地出土的太子像,是青州造像对河北定、邺地区思惟像的吸纳、融会与本土化改造的产物。博兴县博物馆馆藏龙华寺遗址出土北朝菩萨立像,据分析该像的身和座应属于不同的造像,不宜组合在一起展陈。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博物馆是一座城市文化历史的缩影,也是数千年来文化的积淀。流动博物馆工作是将历史文化带到了寻常百姓家,把厚重的历史文化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朴实的语言传达给基层群众,发挥博物馆宣传教育阵地作用,对各族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让他们在深刻认识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和宗教演变史的同时,也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关键词:流动博物馆;巡展;教育形式  发挥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教育职
期刊
摘 要:河南新乡处于中原腹地,历史上一直处于战略要地,为中土之名区。新乡一带虽然不在“丝绸之路”沿线上,但从本地区出土以及新乡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来看,无论从物化形态的造型艺术还是装饰纹样,都深受丝路文化的浸润与影响,显示了开放包容、交融并济的文化面貌。  关键词:丝绸之路;新乡;文物;文化  公元前2世纪晚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从此打通。“丝绸之路”一词最早出自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
期刊
古文字学研究员王长丰博士所著的《殷周金文族徽研究》[1]一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之三十二,由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伯谦教授作序并题写书名。王长丰博士长期从事文献学、古文字学、历史学研究工作,功底扎实、视野开阔、成果丰硕。《殷周金文族徽研究》是其所著的第六部学术成果①,也是其数十载潜心研究殷周金文族徽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分为上、下两
期刊
摘要:荷叶盖罐是元代瓷器的典型器形,至今仍具有极高的观赏与收藏价值。元代的制瓷业规模较大,生产出较多大型瓷器。受蒙古游牧文化影响,瓷器风格具有异域雄伟之美,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荷叶盖罐则是代表器形之一。文章主要对荷叶盖罐的含义进行阐述,进一步论述元代荷叶盖罐的造型与风格,并对荷叶盖罐的装饰创新进行论述,最后探讨了元代荷叶盖罐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关键词:荷叶盖罐;元代;陶瓷;文化传播  荷叶盖罐的
期刊
“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信念、信仰、信心、信奉都靠它。  “缘”,或许给有些人的感觉俗了一些,可当我们从“事物相关联”这样的哲学角度去看它时,大俗的“缘”就成了一种必然。  涉足中国古瓷收藏鉴赏与研究30多年的律海明,因“信”因“缘”而矢志于创建自己古陶瓷博物馆的故事,或可能在很深的层面为我们解开“信”“缘”之谜。  古陶瓷是律海明的最爱。“我对古瓷之外的话题缺少兴趣。”律海明不止一次地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科学研究领域的仪器设备不断更新,也推动了科学分析方法的创新。结合文物保护研究自身的特点,更多的专业分析仪器设备和分析方法都可以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其中。同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各学科的不断交叉、渗透和融合,为文物保护工作者提供了更加广阔和强大的学术理论与技术支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仪器设备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范围也将被拓展得更加广泛。本文以壁画颜料和油画颜料样品的仪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