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生理成长与心理发育的不同步、不匹配,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为老师要充分利用好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把活动带进课堂,构建和谐的品德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情景;培养;心理素质
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发掘其心理潜能,促进其个体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思想敏锐、责任感强、不畏艰辛、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人才,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呢?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通过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也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因素,构建和谐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发挥品德与社会课堂的作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赖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品德与社会课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性的教学活动,也是情感活动。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应,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进行课堂教学和心灵的交流。一是做到“三带”——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这是营造和谐课堂环境的第一步。二是与学生平等交流。只有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下,学生才能获得心理最大的安全和自由,才会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三是充分发挥课堂民主。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能促进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有效教學。这一系列的措施,能够构建师生间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新型关系,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确保师生心灵间的交流畅通,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挖掘教材的有利因素,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已经形成了系列,我校使用的是北师大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套教材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多以学生喜欢的感人故事,或学生身边的事例为素材,对学生进行品德的教育。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非常喜欢。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在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因素,积极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有段时间,笔者发现学生常说“真烦!”,是啊,烦恼是引起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品质的一个最直接的因素。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确实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烦恼,如何消除学生这种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因素,就成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想。于是,笔者紧紧把握住《成长中的快乐和烦恼》这个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消除成长中的烦恼。首先,笔者在上课后,让学生以不记名的方式,写出自己心中的烦恼,并把这些纸放进一个箱子里。接着,笔者从箱子里抽出一个纸条,把纸条上的内容读出来。然后,跟同学们分析纸条上所写的烦恼的成因,以及如何调适。同时,笔者也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消除这个烦恼的建议。在笔者教过的课堂中,写着学生烦恼的纸条虽然不多,但也确实反映出学生心理的真实情况。在学生的烦恼中,有来自学习方面的,有来自家庭方面的,有来自同学相处方面的。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开解,有的学生会在课后稍稍地来跟笔者说,烦恼真的已经消除了。
当前的小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放大自己的优点,放大别人的缺点,盲目骄傲自大,容易产生嫉妒心。为克服学生的这种心理缺点,在教学《为他人喝彩》一课时,笔者就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给每位学生两张小纸条,首先让学生在第一张小纸条上写上自己同桌同学的优点,写得越多越好,写得最多的给予奖励。一下子,有的同学就给同桌写上了七八个优点。同时,大声读给同桌听。当学生听到同学给自己列的优点时,都非常的高兴,有些平时没发现的优点也给同学总结出来了。特别是一些平时学习成绩不大好,或纪律比较散漫的同学,听到同学的赞许时,也有点不好意思。而称赞对方的同学,也想:原来他还真的有那么多的优点。这一轮的活动对双方都有一个心灵上的冲击。接着,笔者又让同学们用另一张纸条写自己存在的最大的缺点,每人至少要写三点。这时,有的同学就不那么乐意了。于是,笔者就鼓励学生,不能勇敢面对自己缺点的孩子,将来是没有出息的。这么一来,学生就开始写了。然后,笔者又给学生出一道“难题”,就是写完后,悄悄地告诉自己同桌的同学,征求同桌同学的意见,是不是自己最大缺点。于是同桌间开始悄悄地交流起来。再接下来,笔者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一是如何看待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二是如何看待自己缺点和不足?让同学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同学们都踊跃地发言。大体来看,学生都能正确地认识到对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必妄自菲薄;而对同学的优点和长处要以欣赏眼光去学习,切忌取笑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此外,若同学有不足和错误,也要适时提醒他,从而让他改正自己的不足或错误。课堂到此,改善学生容易产生嫉妒心的教育目的基本达到。
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很多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内容,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这些有利的因素,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同时,不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把活动带进品德与社会课堂,发挥最好的心育效果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切忌死气沉沉。而活动就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把活动带进课堂,通过有益的活动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在教学《成长中的快乐和烦恼》一课时,笔者就设计了一项活动,增强教育效果。也就是,在上完课后,笔者就问:“同学们,还有什么困扰你的烦恼吗?如果有,就让我们把它扔进垃圾桶里,让它永远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吧。”于是,笔者让学生每人拿出一张纸,把最困扰着自己的问题写在纸上;接着,学生把这张纸折成一个纸飞机;然后,把同学们分成小组,站到讲台上,在教室后面设置几个垃圾桶;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烦恼一个一个地扔进垃圾桶。在每一组同学扔的过程中,其他组的同学都给他们鼓劲,并发出一阵阵的哄笑。在活动中,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让学生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真的就把烦恼扔进了垃圾桶,永远消失在他们的生活中。
在教学《勇敢者的足迹》一课时,笔者针对小学生胆小怕事、懦弱的情况,有意拓展了这节课的心理教育。在把基本的教学任务完成后,笔者设计了一项展示活动。笔者告诉学生:“世界上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勇敢者首先就要战胜自己。在这节课中,我希望每位同学都要做一名勇敢者。”于是,笔者让每位同学都到讲台上展示一下自己最拿手的才艺。在过程中,不少同学上来展示的时候,表现得不那么大方,有的甚至上到讲台时已是不知所措了,紧张得连话也说不出来。这时,笔者让同学们给他们以热烈的掌声加以鼓励,在他们展示完毕后,又给热烈掌声表示赞赏。这样,慢慢地,后面的同学也渐渐地放松了自己,大胆地展示了自己的才艺。通过这样的活动,克服胆小怕事、心理懦弱的不良心理已初见成效。
针对性强的课堂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品德与社会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学科。教材本身的宗旨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深度,构建和谐的课堂,让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在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同时,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情景;培养;心理素质
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发掘其心理潜能,促进其个体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思想敏锐、责任感强、不畏艰辛、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人才,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呢?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通过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也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因素,构建和谐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发挥品德与社会课堂的作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赖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品德与社会课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性的教学活动,也是情感活动。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应,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进行课堂教学和心灵的交流。一是做到“三带”——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这是营造和谐课堂环境的第一步。二是与学生平等交流。只有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下,学生才能获得心理最大的安全和自由,才会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三是充分发挥课堂民主。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能促进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有效教學。这一系列的措施,能够构建师生间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新型关系,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确保师生心灵间的交流畅通,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挖掘教材的有利因素,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已经形成了系列,我校使用的是北师大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套教材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多以学生喜欢的感人故事,或学生身边的事例为素材,对学生进行品德的教育。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非常喜欢。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在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因素,积极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有段时间,笔者发现学生常说“真烦!”,是啊,烦恼是引起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品质的一个最直接的因素。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确实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烦恼,如何消除学生这种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因素,就成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想。于是,笔者紧紧把握住《成长中的快乐和烦恼》这个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消除成长中的烦恼。首先,笔者在上课后,让学生以不记名的方式,写出自己心中的烦恼,并把这些纸放进一个箱子里。接着,笔者从箱子里抽出一个纸条,把纸条上的内容读出来。然后,跟同学们分析纸条上所写的烦恼的成因,以及如何调适。同时,笔者也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消除这个烦恼的建议。在笔者教过的课堂中,写着学生烦恼的纸条虽然不多,但也确实反映出学生心理的真实情况。在学生的烦恼中,有来自学习方面的,有来自家庭方面的,有来自同学相处方面的。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开解,有的学生会在课后稍稍地来跟笔者说,烦恼真的已经消除了。
当前的小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放大自己的优点,放大别人的缺点,盲目骄傲自大,容易产生嫉妒心。为克服学生的这种心理缺点,在教学《为他人喝彩》一课时,笔者就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给每位学生两张小纸条,首先让学生在第一张小纸条上写上自己同桌同学的优点,写得越多越好,写得最多的给予奖励。一下子,有的同学就给同桌写上了七八个优点。同时,大声读给同桌听。当学生听到同学给自己列的优点时,都非常的高兴,有些平时没发现的优点也给同学总结出来了。特别是一些平时学习成绩不大好,或纪律比较散漫的同学,听到同学的赞许时,也有点不好意思。而称赞对方的同学,也想:原来他还真的有那么多的优点。这一轮的活动对双方都有一个心灵上的冲击。接着,笔者又让同学们用另一张纸条写自己存在的最大的缺点,每人至少要写三点。这时,有的同学就不那么乐意了。于是,笔者就鼓励学生,不能勇敢面对自己缺点的孩子,将来是没有出息的。这么一来,学生就开始写了。然后,笔者又给学生出一道“难题”,就是写完后,悄悄地告诉自己同桌的同学,征求同桌同学的意见,是不是自己最大缺点。于是同桌间开始悄悄地交流起来。再接下来,笔者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一是如何看待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二是如何看待自己缺点和不足?让同学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同学们都踊跃地发言。大体来看,学生都能正确地认识到对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必妄自菲薄;而对同学的优点和长处要以欣赏眼光去学习,切忌取笑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此外,若同学有不足和错误,也要适时提醒他,从而让他改正自己的不足或错误。课堂到此,改善学生容易产生嫉妒心的教育目的基本达到。
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很多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内容,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这些有利的因素,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同时,不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把活动带进品德与社会课堂,发挥最好的心育效果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切忌死气沉沉。而活动就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把活动带进课堂,通过有益的活动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在教学《成长中的快乐和烦恼》一课时,笔者就设计了一项活动,增强教育效果。也就是,在上完课后,笔者就问:“同学们,还有什么困扰你的烦恼吗?如果有,就让我们把它扔进垃圾桶里,让它永远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吧。”于是,笔者让学生每人拿出一张纸,把最困扰着自己的问题写在纸上;接着,学生把这张纸折成一个纸飞机;然后,把同学们分成小组,站到讲台上,在教室后面设置几个垃圾桶;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烦恼一个一个地扔进垃圾桶。在每一组同学扔的过程中,其他组的同学都给他们鼓劲,并发出一阵阵的哄笑。在活动中,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让学生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真的就把烦恼扔进了垃圾桶,永远消失在他们的生活中。
在教学《勇敢者的足迹》一课时,笔者针对小学生胆小怕事、懦弱的情况,有意拓展了这节课的心理教育。在把基本的教学任务完成后,笔者设计了一项展示活动。笔者告诉学生:“世界上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勇敢者首先就要战胜自己。在这节课中,我希望每位同学都要做一名勇敢者。”于是,笔者让每位同学都到讲台上展示一下自己最拿手的才艺。在过程中,不少同学上来展示的时候,表现得不那么大方,有的甚至上到讲台时已是不知所措了,紧张得连话也说不出来。这时,笔者让同学们给他们以热烈的掌声加以鼓励,在他们展示完毕后,又给热烈掌声表示赞赏。这样,慢慢地,后面的同学也渐渐地放松了自己,大胆地展示了自己的才艺。通过这样的活动,克服胆小怕事、心理懦弱的不良心理已初见成效。
针对性强的课堂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品德与社会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学科。教材本身的宗旨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深度,构建和谐的课堂,让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在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同时,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