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炼化:总理心中的三个“最”

来源 :国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feh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34年间,镇海炼化书写了改革开放形势下国有企业高速发展的一个传奇,赢得温家宝总理心目中足够分量的三个“最”
  
  “镇海炼化是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效益最好的炼油企业。三个‘最’,归结为一点,就是顾全大局、贡献最大。”这是温家宝总理2008年4月考察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之后的高度评价。
  是什么让镇海炼化赢得总理心目中足够分量的三个“最”?带着这个问题,2009年12月11日,记者跟随“走近中国石化——媒体记者、投资者浙江行”,进入镇海炼化采访。我们看到,在34年的时空中,镇海炼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到成长为国际竞争力的炼化一体化公司,书写了改革开放形势下国有企业高速发展的一个传奇。
  
  规模最大
  油品,被称为经济的“血液”。在宁波北仑港海岸线上,镇海炼化拥有7个原油和成品油泊位,其中两个为30万吨级原油泊位,年吞吐能力4500万吨。这里是镇海炼化油品进出的门户。每天有数万吨成品油从这里出发,运往华东和全国市场,将“血液”注入国家经济的血脉。
  北仑港与镇海炼化之间,原油和成品油全部采用管道输送。镇海炼化一年能“吞下”半个大庆油田,实际原油加工量占到中国石化的12%、全国的6%左右,是国内规模最大、世界排名第17位的炼油企业。国际著名的所罗门咨询公司绩效评估报告显示,镇海炼化竞争能力居亚太地区72个炼厂第一组群。
  谁能想到,如今的“巨无霸”,当年只是一个起步于250万吨/年的炼油“小弟”。镇海炼化的前身是浙江炼油厂,始建于1975年,1983年划归原中国石化总公司。由于当时是一家调剂性炼厂,镇海炼化计划配置的原油不到加工能力的50%,装置一直处于“大马拉小车”的吃不饱状态。
  改革开放后,镇海炼化抓住机遇,突破传统思维,果断决定加工计划外高价油,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 为了把计划外的产品卖出去,镇海炼化勇敢闯市场、学当“卖油郎”,成为最早经受市场洗礼的开拓者之一,挖到了企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桶金”。
  随后,他们将目光转向国际市场,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原油来料加工合同,成为国内最早向美国市场出口汽油、航煤的企业,走上了一条“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外向型经营之路。
  原料有了、市场有了,发展的资金从哪里来?1994年,镇海炼化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成功在香港上市,成为行业内第一家整体改组上市的股份制企业。之后,他们又利用上市公司的融资机制,在全球成功发行了2亿美元可转债,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资金保证。
  在此期间,镇海炼化产能也一路扩张,经历了550万吨/年、700万吨/年、800万吨/年,终于在2000年实现质的飞跃,原油加工量达到1200万吨,进入千万吨级炼厂之列,实现了中国炼油工业历史性的突破。
  一步赢,步步赢。2001~2006年的六年间,镇海炼化连跳数级,率先突破2000万吨大关。2008年5月,中国石化总部决定,将镇海炼化年加工能力在2000万吨的基础上,再提高15%,达到2300万吨。
  目前,这一炼油改扩建工程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建设。随着2009年底100万吨/年乙烯工程的建成,镇海炼化炼油、化工“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即将梦想成真。
  
  技术最先进
  经历多年锻炼,镇海炼化形成了一套“原油资源内部综合利用型产业链”,能够适应各种不同品质、特点的原料油,把一年近2000万吨的“粗粮”全部“吃干榨尽”。
  这套产业链,包括“常减压-加氢精制、加氢裂化(催化裂化)-硫黄回收内部产业链”、“溶剂脱沥青-脱油沥青气化-脱沥青油加氢内部产业链”、“炼油-化肥深度联合产业链”等3条工艺路线。概括起来,就是对炼油及化工工艺总流程持续优化,最大限度做到物尽其用。
  有了这副好“肠胃”,镇海炼化将资源和能源消耗降到最低,炼油实际能耗、加工损失率均在国内千万吨级炼油企业中排名首位,当之无愧地成为炼油业节能减排的领跑者。
  企业规模做加法、污染物排放做减法。2008年,镇海炼化2000万吨加工量的硫排放,比1994年550万吨加工量时还要低。2001~2008年,镇海炼化加工吨原油耗新鲜水量从0.97立方米下降到0.358立方米,按照目前2000万吨的原油加工量计算,6年节约新鲜水20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两个西湖的水量。
  有了这副好“肠胃”,也让镇海炼化成功实现“以粗炼精”的工艺路线,“吃”最差的原油,生产最高品质的油品。2009年以来,镇海炼化新产品迭出。
  5月24日,镇海炼化生产的第一船1万吨符合欧Ⅴ排放标准的车用柴油从算山码头装运发往香港。这是内地首次批量生产欧Ⅴ车用柴油,标志着中国石化生产的车用柴油质量已达到世界最高标准要求。
  7月12日,镇海炼化在中国石化系统首次生产出“东海”牌50号A级沥青,为扩大A级沥青产品市场做出了贡献。
  10月28日,镇海炼化首批2000吨符合国Ⅲ标准的97号车用汽油顺利出厂,汽油质量升级方面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根据车用汽油国家标准要求,2010年全国范围内汽油将执行国Ⅲ标准,对硫含量、苯含量、烯烃含量等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实现汽油质量升级目标,镇海炼化制定详细的质量升级方案,对I加氢装置进行催化汽油选择性脱硫技术改造,处理全部重油催化汽油至硫含量低于50ppm,生产符合国Ⅳ标准的汽油。同时,投资2.8亿元的150万吨/年催化汽油脱硫(S-ZORB)装置日前已建成,油品质量升级技术改造项目全面完成。
  
  效益最好
  有了规模优势,有了技术优势,镇海炼化的效益年年稳坐国内炼油业“头把交椅”。尤其是在2005~2007年间,国内炼油业陷入整体政策性亏损,镇海炼化却一枝独秀,保持投产后28年赢利的出色纪录。
  目前,镇海百万吨级乙烯工程进入中交冲刺的最后阶段。镇海炼化总经理江正洪自豪地说,“我们的乙烯基本具备与中东乙烯相抗衡的实力。即便像2008年底那样,化工产品行情跌到谷底,我们的乙烯仍然有较高的盈利能力。”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235亿元,投产后可直接形成超过1000亿元下游行业产值,增加销售收入300多亿元。届时,年销售收入将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世界级炼化一体化的标志性企业。
  拥有如此惊人的效益,镇海炼化却习惯“一分钱掰两瓣花”,把资金优先用于生产建设、节能环保等“刀刃上”,形成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设施。
  镇海炼化精细化管理在石化行业也是有口皆碑,年复一年的“日碰头、周调度、旬平衡、月分析”,实现管理上精雕细刻、生产上精耕细作、技术上精益求精、经营上精打细算。
  2009年7月,镇海炼化翻开了管理的新“宪章”——三项制度,不仅使精细化管理得以固化和提升,开始向“文本化”管理迈进。
  “三项制度”管理体系的核心是,构造以业务为主线的操作程序,内部职责划分由“部门为中心”向以“业务为中心”转变,通过明晰责任处室、横向部门、基层单位在各项业务中的职责界定,解决 “谁来做”的做事权责问题,实现从“什么人管什么事”到“什么事什么人来管”的转变。
  以降低原油途耗为例,镇海炼化专门成立了原油途耗工作小组,明确内部分工,落实各项责任,加强与船方对接卸油方案、实施原油接卸、配合商检计量等环节的各项工作,努力把船上的原油卸干净,最大限度地减少途耗损失。2009年以来,镇海炼化平均原油途耗仅为0.05%,小于上年同期的0.086%,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创下历史最好纪录。
  不过,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镇海炼化也始终不忘“国家队”的使命。创建以来,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626亿元,利税622亿元。
  “我们一直在做好国家、社会‘大河’与企业‘小河’辩证发展的文章。”在镇海炼化总经理江正洪看来,“大河有水小河满”,就是在创造更多财富、缴纳更多税收的同时,让社会“有油用、用好油”。国库满,国力强盛,经济社会发展了,企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环境。
  2008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攀升,国内出现区域性“油荒”,镇海炼化顾全大局,为国分忧,担负起浙江乃至华东油品市场的保供任务,在油价严重倒挂的情况下,越亏越炼。在亏损最为严重的6~8月,加工量超过了加工能力的极限。全年加工原油1936万吨,创下历史纪录,实际亏损额(含政府财政补贴)36.8亿元。
  这一年,镇海炼化遭遇了公司历史上的首次年度亏损,但他们却用千座炼塔托起国企责任,同时牢牢抓住成本控制的大关,全力降本减亏,最终比预算减亏18.5亿元,在行业内实现吨油亏损最少、吨油完全费用最低。
其他文献
党建工作与企业进军世界500强从表面上看似乎毫不相干,但从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举行的“岗区联动”活动中可以明显看出,党建工作的确成为企业进军世界500强的一面旗帜。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如何使生产一线的党员都能在安全生产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个党支部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整个队伍带动起来,从而服务于中国大唐进军世界500强的目标,成为企业党组织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创岗建区”,“岗
期刊
齐鲁大地,曾诞生了孔子、孟子、王羲之等历代数不清的大师级人物。而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沃土,同样给了他——著名画家吴进良最初的滋养和灵气。儿时的他因受先辈的艺术熏陶和影响,很早就将艺术根苗深植,涂写、画画成了他幼时和青年时最好的娱乐和享受。  春去秋来,岁寒酷暑,对绘画痴迷执著的吴进良,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艺术的追求。20世纪80年代初,他逐渐以意蕴深厚、生动鲜活、独具魅力的画风风骚于中国画坛。其作品多
期刊
读毛选:任正非史玉柱陈天桥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研究“毛式”斗争哲学  任正非在部队期间就是“学毛选标兵”。他很喜欢读《毛泽东选集》,一有工夫就琢磨毛泽东的兵法。每次去北京出差,3个小时左右的航程,有两个半小时在读书。研究最多的是四本《毛泽东选集》。  仔细研究华为的发展,不难发现其市场攻略、客户政策、竞争策略以及内部管理与运作,无不深深打上“毛式”斗争哲学的烙印。最典型的是1992年,
期刊
什么是创新?在我看来,创新不是用来炫耀的羽毛,不是锦上添花的装饰。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创新,特别是文化的创新,是一条当务之急的生存之道。  所有的创新都是与其所处的时代捆绑在一起的。有了时代这个座标,才能知道我们创的标准究竟是新是旧。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个时代,看看自己走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节点上。这个时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创新就是我们今天生存的底线。论语中有句话叫做“君子不器”,即所谓的真君子不要把
期刊
虽然经过几年前的争论,现在人们似乎不怎么提“市场换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了,但事实上,中国许多重要产业还是在走着“市场换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子。如果按照通常的分法把自主创新划为三种“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那么在多数产业中,第三种实际上还是主流。  对这种情况,人们最主要的担心是出现一种局面:市场给了别人,技术没有换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美好愿望最终成
期刊
时光如箭,转眼改革开放30年有余,30年的改革使共和国抓住了机遇,30年的开放使13亿人能够在世界经济中挺起了脊梁。刚刚有所缓解的金融危机,让全世界再一次亲历资本主义弊端的洗礼,刚刚走上发展快车道的中国,也真正感受了一次什么叫全球金融危机乃至全球经济危机。  危机还没有过去,然而世界却在改变。30年的辛苦,30年的奋斗,当然还有30年坚持的基本经济制度,使中国“不知不觉”中有了抵御危机的本钱和减少
期刊
比较一下前几年年终央企负责人会议上的提法,尤其是比较每年工作重心的变化,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中国国资国企改革的次第    2009年12月14日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的一句话,可以透露出一些国资委和中央企业的信息。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会议上的讲话中,关于2010年国资监管工作和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部分提到:立足于推动中央企业做强主业增实力,突出技术创新和职工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企业改
期刊
逐步实现经济发展由保增长转向调结构,由政府投资驱动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由政策外部驱动转向市场内部驱动  2009年底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挑战和国内外经济复杂形势,党中央和国务院总揽全局、正确判断、科学决策,确立“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思路,及时、准确、有力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较快扭转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速下滑态势,经济稳定回升态势基本形成,全年8%
期刊
北疆电厂从立项到一期投产的过程,无意中折射了一个理想化的典型国企项目的各种因素    “这是我做的第8个电厂了”,郭启刚不时向记者提到这一点。郭启刚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控股天津国投津能发电公司总经理,国投津能发电公司负责北疆电厂项目的总体开发。  在郭启刚眼中,不久前投产的第8个电厂——北疆电厂显然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得意的作品。  “国投北疆电厂不能仅仅被当做一个电厂来看”,国投相关人士这样说。这句话
期刊
要赶超疾行中的跨国公司,中国电子面临的挑战不低于当年研制“两弹一星”,而这就是一个“国家队”的使命和责任    信息技术是支撑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在过去30年,电子信息产业始终以高于大多数产业的速度持续增长,占全球GDP的份额不断提高, 2008年达到4.9%。信息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产业地位。  作为政府重点培养的“国家队”,中国电子如何突破核心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何打造具有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