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nvenx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使得社会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构建和谐教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
  
  一、和谐教育是一种民主法治的教育
  
  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从这件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尊重学生,首先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批评或处罚,一定要尊重事实,决不能主观武断地制造“冤案”,使学生的自尊受到无辜的伤害。特别是当老师因种种原因造成过失的时候,要敢于面对事实,放下面子,和学生坦诚相见,该认错的坚决认错,这样,老师不但不会丧失威信,反而会使学生更加信赖和尊重你。也只有这样做,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民主,平等待生,是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教育中必须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他有一句名言: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因为只有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的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切中肯綮,才能卓有成效。
  
  二、和谐教育是一种公平正义的教育
  
  教育公平是和谐教育的基石。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其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与其它社会领域的公平一样,包括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教育起点公平是教育机会公平的本质体现,主要通过相应的制度和政策体现和维护教育公平,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公民的受教育权,实现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保证学生不输在起跑线上。教育过程公平主要是指在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的互动中平等对待每一位受教育者,从微观层面调控教育公平。教育结果公平是指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学业成就上的实质性的公平,即教育质量平等,目标层面上的平等。
  
  三、和谐教育是一种诚信友爱的教育
  
  教育和谐的深层基础在于诚信,没有诚信,教育就失去灵魂,就不可能得到全社会普遍认同。教育要以诚信赢得社会的支持。要维护教育自身的形象,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为社会作出表率。树立教育良好形象是建设和谐教育的标志。要坚定不移地纠正教育行业不正之风,消除教育不和谐现象,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一是坚决治理学校乱收费,规范收费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一费制”,实行“阳光收费”,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建立和谐的校群关系、师生关系。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甘于奉献、廉洁从教、干净干事”的良好师德师风。三是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增加办事透明度,从根本上杜绝各种腐败行为。主要包括实行招生公开,确保各项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实行人事公开,保证在招考教师、教师调动和干部任免方面向社会公开,加强民主监督,真正做到从德能勤绩几方面择优录用;实行招标公开,学校基建维修工程项目和购买大宗物资和仪器设备、学生生活用品等,均要按规定实行招标和政府采购,防止暗箱操作;实行财务公开,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定期公布财务收支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四、和谐教育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教育
  
  许多教师上课的提问好像是一个个思想圈套,在一次次问答中修正,慢慢引入预先中设定或老师心中认定的答案。表面看似气氛活跃,重启发式教育,实质是学生的精神主体慢慢消失,原有的那点自信心全无,课堂成了学生思想的屠宰场。数学的解题也必须按规范的步骤一步步解,少了步骤即便是答案无误也判有错,解题的方法也得按老师讲的,不可逾越。教育的活力来自教育体制的创新,要从“头”开始,既要重新开始审视、把握教育管理的契入点,也要注重对人思想的开发和激发,教学中我们常说“学习是学生自己在学,”总是力图“让每个学生成为自己的老师”,可是管理中我们却常常丢弃了这样的法宝。我们虽然不能让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把教育当事业去追求,当艺术去奉献,当科学去探索,但教育这个行业拥有更多的,对教育一颗痴心、一片痴情、一分痴迷的人,这样才能保证教育不变色、不变质。我们决定着学校的明天,学校也决定着我们的明天。管理创新,要从思想入手,要抓住细节,创设情境,打动情感,震撼心灵。只有相互吸引、支撑、依赖,通过科学的管理把散落的火种聚集起来,放大增效,才会有光,才会有热,才能照亮一片天空,创造出教育的奇迹。
  
  五、和谐教育是一种安定有序的教育
  
  和谐教育是一种规范有序的教育,建设和谐校园是和谐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是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的专业场所,是师生活动的主要地方,是建设和谐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建设和谐教育,必须以构建和谐校园为载体。首先,要建设一支和谐的团队,要有一个和谐的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学校班子成员要互相尊重、理解、民主、团结、协作,并尊重、信任和善待每一位教师;教师之间也要互相尊重、团结合作、谦虚谨慎、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形成一个创业干事的和谐团队。其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和宽容学生,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爱,还要让学生学会尊重和爱,形成新型师生关系,使教育过程成为师生交往、互动合作、共同发展的过程。三是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和师德师风,丰富和深化和谐校园的内涵,建立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长效机制,推进和谐校园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六、和谐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
  
  科学与人文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分野与抗衡,人文教育的复兴,人文与科学的融合正成为发展趋势,并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验的主流。教育实践中,情感教育、愉快教育、希望教育、主体教育、成功教育等正是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人文教育理念的探索。受教育的对象是人,施教者也是人,以人为本,是其应有之义。人文精神就是推崇以人为本,发展个性。长期以来我们对人文精神一直比较忽视,在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下,一些教师人格缺失,并造成了压抑学生个性、抹杀健全人格的不良后果。我们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却忽视了人自身的发展;重视考试科目文化知识的学习,却忽视了如何让学生学会主动获取知识;重视智育,却轻视了教学生如何做人;重视训练记忆、理解等智力因素,却忽视了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等等。教育的单一化模式、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呆板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严重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自我完善。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一些由于家长太爱孩子而导致孩子出现问题的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家长要对孩子正确的关爱,不要因为家长的爱而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障碍。  【关键词】家长;爱;孩子;桎梏    1、引言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温饱已不再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对于城市的人们来说,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于是众多家长就把大多数的精力都投在了孩子身上,什么事都为孩子做好,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规定孩子只能一
期刊
【摘要】高校学费的居高不下和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张,都使得高校解决贫困生问题的资源缺口越来越大,高校在助困资源的分配过程中能否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均衡引发了新的思考和讨论。本文试分析高校助困资源的分配困境的根本原因,从而获求解决高校助困资源分配的困境的途径。    1997年高校实行收费政策以来,高校贫困生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实现“确保每一个孩子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基本目标,国家不断
期刊
长期以来,南京邮电大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为理念,锐意进取、大胆创新,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和经­常性的工作,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积极建设以学校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工作成效。几十年来,南京邮电大学为国家输送了各类优秀科技和管理人才10万余名,主要分布在通信、邮政、广电、国防、安全等行业和领域,成为我国信息产业的
期刊
就业问题是当代的一个世界性难题,事关国计民生、社会进步稳定,是值得全民关注的重大问题。时间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任务日趋艰巨。解决就业问题,从根本上靠的是国家经济增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扩大内需扩大就业,是党和政府的职责所在。  过去的十年,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十年,GDP年均增长率超9%,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每年都有近
期刊
在教育部的正确领导和广东省教育厅的指导下,中山大学就业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示精神。一方面在认识上,我们将就业工作摆在关系到学校办学方向和长远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重要战略位置上,将其与学生事业发展的根本利益联系起来,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就业工作的意义;另一方面在机制上,秉承“善待学生”的工作理念,不断
期刊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各方关注,其中“女大学生就业”是关注的焦点之一。男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存在哪些异同,女性人才培养的思路应当怎样确立,社会对女性人才的成长成才应给于何种关怀,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分析的课题。  【关键词】男女毕业生;就业情况;女性人才培养    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就业歧视”常常引起关注,其中又以“性别歧视”显得尤为敏感和普遍,“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似乎已广为认同
期刊
上海大学一贯秉持钱伟长校长提出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的育人理念,始终坚持“按照就业形势的发展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监督学生的教育”这一创新运作模式,注重内涵建设,将就业工作和社会需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相结合,“两手一起抓”,形成了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不断开创了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上海大学分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叶志明副校长提出就业工作是人才培养的“临门一脚”,前
期刊
【摘要】什么是生命价值?什么是人生追求?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是否会受到国别、年代的影响?本文将从事业、爱情、亲情、友情等几个方面对于于连和孙少平的人生追求作一番探讨,以此揭示出人的共性与个性。  【关键词】事业;爱情;亲情;友情    孙少平是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男主人公,这部小说主要是通过几十年来城乡的变化来映人的变化,他把爱情等几种情感和劳动结合在一起,谱写了一首壮丽的劳动者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工程审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南京审计学院的人才培养实践为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工程审计;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日趋一体化,市场风险也越来越突出。强化经济主体在市场中的责任,通过审计评价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促进其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成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因此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同
期刊
【摘要】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就业能力缺乏,因此,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着重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入手,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阐述就业指导教育的新方式,整合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为大学生搭建理论与实践联系的平台等角度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就业能力;创业;就业指导    目前我国大学采用的就业指导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模式多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