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乔木致信崔月犁把脉振兴中医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ehehe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20年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中医中药发挥了显著的效果。值此之际,读到2020年第3期《世纪》刊登的张晓平《父亲崔月犁:喊响“振兴中医”第一人》,由衷地对崔月犁这位老前辈产生深深的敬意。同时,笔者想介绍《胡乔木书信集》中1982年11月17日胡乔木致信崔月犁把脉振兴中医的一封信,作为对张晓平一文的补充。
  1982年11月13日,《北京晚报》第一版刊出新闻“中药抗瘤粉昨晚通过鉴定,卫生部长崔月犁写信鼓励研制者宋慕玲”。宋慕玲是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生,她研制的“中药抗瘤粉”经市科委、市卫生局和北京第二医院共同鉴定,认为“此方为国内首创”,“其疗效达到国内外治疗脑胶质瘤的先进水平”。崔月犁在信中“希望宋慕玲同志继续刻苦努力,作出更好、更大的成绩”。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胡乔木,看到《北京晚报》所载崔月犁的信,于11月17日致信崔月犁。他首先谈了对如何振兴中医的基本看法:“中西医结合的方向必须肯定,西医中的成果也必须发扬,这样中医才能走上在科学昌盛的新时代下继续发展的道路。”他接着展开说:“我认识或知道许多有经验的老中医,在诊病时先看医院病历,问明西医对疾病性质的诊断,然后才望闻问切,辨证的论治,因而往往收到与西医亲密合作,各展其长的效果。这才是正路。否则,单靠中医的一套说法,对化验、透视、触诊和各种科学诊断的方法和结果都置之不问,如何能确诊病人的疾病呢?”有一部分中医不愿与西医合作,完全不承认近代科学所发展的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医学、药物学等等,怎么办?胡乔木说:“这也可以由他们。但指望他们发展中医中药使之科学化的希望却很小,这个道理是很明顯的。然因目前中医日就式微,对这部分中医仍应予以支持使获流传,否则中西医结合就将有失去对象的危险,而中医中药中未经发掘整理的大量宝贵财产也就难以分析继承了。”
  此外,胡乔木还将自己在看报时曾剪过几张有关的新闻一并寄奉,说“从这几个例子也可以说明许多问题”。他对崔月犁说:“因此,我非常希望你能由这些大量的事实,对中西医结合采取坚决积极大力支持的态度,使中医中药不断获得新的科学成就,并不断对世界医药作出新的贡献。”11月18日,崔月犁复信胡乔木:“我完全同意您对中西医结合及中医工作的意见。”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退休干部)
  责任编辑 周峥嵘
其他文献
听过叶嘉莹先生(号“迦陵”,以下敬称“迦陵先生”)讲课的,大约都会有这样的印象:先生一向不看讲稿,任凭自己的联想来发挥——从一首诗或一阕词发端,引申到老庄孔孟,到《诗经》、古诗十九首,到屈原、陶渊明,到张惠言《词选序》、王国维《人间词话》,忽然又从中国儒释道讲到西方符号学……就这样滔滔不绝站着讲两三个小时,兴之所至,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循。恰苍茫旷野流连处,一声喃喃自语“又‘跑野马’了”,好似“缰绳
期刊
1971年夏天,谢稚柳先生居家赋闲, 常约我周日下午到乌鲁木齐南路安康大楼聊天,内容以文坛轶事为多。 谢说他由张大千推荐给中央大学美术系主任徐悲鸿,讲授美术理论,课余常去听汪辟疆、乔大壮讲宋词。 一次乔大壮讲解苏东坡《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末尾一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提到这句话有多种标点,六种句式点。谢边说边做手势,并用英语“卡马”发声以示逗号。即:  一、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
期刊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原名施德普,字蛰存,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等,浙江杭州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 1952年调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 2003年11月19日,施蛰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我既是施先生的学生又有幸成为他的同事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很幸运地成为施蛰存先生亲自授业的唯一一届本科学生之一(他给我
期刊
前不久在《世纪》杂志新刊目录中看到有一篇陈忠人先生撰写的《外婆陈洁如口述史料问世始末》一文,引起了我的兴趣。承蒙主编沈飞德兄很快就将该文发给我,阅读之后,不禁勾起我近30年前的一段回忆。好在当年的信件还完整保存,因而就根据这几封信件说一下我所了解的有关这部英文回忆录出版前后的情形。  真伪莫辨的回忆录在台湾出现  1992年1月,台湾的《传纪文学》第16卷第1期突然开始连载陈洁如(1906-197
期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战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和有识之士的支持和帮助,抗战之初中越(法)抗战国际军运就是其中一例。  据时任兵工署委员的陈修和(陈毅之堂兄)等在《抗日战争中的中越国际交通运输线》(收入《血肉筑成抗战路》,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等文中回忆,在越方(当时还是法国殖民地)人员的协助下成功实施三件事项:  特许中国100辆卡车进入越境直接抢运,分别以
期刊
1979年,受安徽省文联之约,我与黎佳、白榕、孙玉春、曾石铃、崔思工五人组成“黄山编写组”,在黄山实地考察了半个月,我们走走、停停、看看、住住,很是輕松自如。特别是刚经过“天安门事件”平反,社会有了一个和平安静的环境,我们心情特别舒畅。  我们一行六人来到了后山的芙蓉居。这时芙蓉居已于1972年被拆除,只另建了五间平房和三间厨房,留一人看守。他年纪约50岁,我们问他姓名他也不肯告知。  他安排我们
期刊
“救火卫”三个字,是不是这样写,不清楚,只晓得,童年时每逢国庆,就随小朋友一起兴冲冲到“救火卫”去看灯。“救火卫”其实是过去浦东第一座消防瞭望塔,建于1954年。在我少儿时期,印象中这是浦东最高的建筑了。  “救火卫”在上海浦东南路庄家桥附近,门前有个公交车站名叫“庄家桥”,据说抗战胜利后就设有此站。当年,这里是个大站头,对面就是浦东大名鼎鼎的商业街东昌路。庄家桥往南一点,有条马路叫“沈家弄”,有
期刊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上海市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寻访党的革命活动遗址,其中一大会址、陈独秀寓所和一大代表住宿处的博文女校等,即是第一批被找到、复原和开放的红色遗址。  上世纪50年代,上海在成为人民的城市后,如何确认和复原第一批红色遗址,全力以赴守护好、建设好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其间的一些做法,通过档案资料的梳理,仍可予以具体呈现,这对今日上海红色资源的
期刊
1976年10月以后,上海师范大学(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鲁迅著作注释组的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注释组成员分工南下北上,拜访许多刚刚获得“解放”的文坛前辈,整理了一批口述史料,后以《鲁迅研究资料》为书名编印了一册“内部资料”。其中,巴金、任白戈、艾芜、郑育之、段可情五位老作家的谈话整理稿,又以《访问五位同志的谈话记录》为题发表于1978年10月创刊的《新文学史料》第1辑。  当时赴成都访问艾
期刊
《世纪》编辑部:  感谢你们一直将贵刊寄给我。许多文章我都很爱读。  贵刊今年第3期《谭其骧日记中的“考教授”》一文中有一处小误:第65页“王福山[復旦大学生物系教授]”。王福山教授在1952年前是同济大学理学院院长,1952年院系调整时改任复旦大学物理系主任(复旦本来只有数理系,院系调整后分为物理系和数学系),没有当过生物系教授。  此颂  撰安  金冲及  2020年5月26日  (作者为中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