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救火卫”去看灯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pay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救火卫”三个字,是不是这样写,不清楚,只晓得,童年时每逢国庆,就随小朋友一起兴冲冲到“救火卫”去看灯。“救火卫”其实是过去浦东第一座消防瞭望塔,建于1954年。在我少儿时期,印象中这是浦东最高的建筑了。
  “救火卫”在上海浦东南路庄家桥附近,门前有个公交车站名叫“庄家桥”,据说抗战胜利后就设有此站。当年,这里是个大站头,对面就是浦东大名鼎鼎的商业街东昌路。庄家桥往南一点,有条马路叫“沈家弄”,有十多年时光,我就住在这条马路上有着一条狭长弄堂的老房子里。
  那时每逢国庆节,晚饭后,大人小孩就会慢慢聚集到“救火衛”,听黄埔江上传来的船笛声,看黄浦江对面的点点灯火,“庆祝国庆”四个字被金黄的灯饰包围着,一闪一闪,那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
  1996年开建地铁二号线东昌路站,从此,庄家桥和“救火卫”退出浦东版图。
  为写此文,特意问询讨教了一位文史专家,才知我年少时仰视的浦东第一座消防瞭望塔,其实只有区区25米高。当时的火警电话是09,而不是119。
  (作者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 崖丽娟
其他文献
5月11日在微信群见友人转帖,驚悉香港著名诗人戴天先生5月8日在加拿大多伦多逝世了。前些天正在读董桥先生的《文林回想录》(2021年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初版),书中第八九两节都写到戴天先生,深情地回忆当年与戴天先生共事的情景,并借用我也熟识的已故香港作家王敬羲先生的话,称“戴先生身上荡漾伦敦的鬓影巴黎的衣香”,还透露黎明先生是戴先生舅舅。我1994年秋在台北参加林语堂诞辰一百周年研讨会时,曾与黎明、
期刊
编者按:曹雷(1940-),曹聚仁之女,上海电影译制厂一级配音演员兼导演。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曾任上海戏剧学院教师、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2010年11月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曹雷的父亲曹聚仁先生晚年在海峡两岸高层间担任密使的经历,自他1972年逝世以后,始终是世人关注的热点人物。由于这段历史的官方档案尚未公开、当事人已相继离世,所以迄今为止媒体提供的信息揣测推断多于史实披露。本文系根据即
期刊
近期,有机缘初读《黄炎培日记》(以下简称《日记》)数卷,对黄炎培先生在日记中所反映出的节俭意识印象特别深刻,对其自始至终所坚持言行一致的品格特别敬佩。在此举几例,以示对这位浦东先贤、杰出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社会活动家、伟大职业教育家的崇高敬意。  勤俭过节避拜年  黄炎培先生是一位做事讲原则的人,像他这样一位著名社会活动家,若遇中国传统佳节春节,那可以想象到他家拜年的人会络绎不绝,然而对于拜年一事,
期刊
1949年,风起云涌的中华大地终于迎来漫长战争的终结前章。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相继胜利的号角伴随新年的钟声奏响。此时,在上海林森中路1803号,这个刚刚安排停当的新居里,一些陆续传来的消息,使宋庆龄有些不快。国民党试图请宋庆龄出山担任名义上的政府首脑,以此为自己收拾残局争取时间和创造变数。  战场瞬息万变,1 月21 日,傅作义宣布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和平改编,平津战役结束。至此,解放战争的胜负不再
期刊
听过叶嘉莹先生(号“迦陵”,以下敬称“迦陵先生”)讲课的,大约都会有这样的印象:先生一向不看讲稿,任凭自己的联想来发挥——从一首诗或一阕词发端,引申到老庄孔孟,到《诗经》、古诗十九首,到屈原、陶渊明,到张惠言《词选序》、王国维《人间词话》,忽然又从中国儒释道讲到西方符号学……就这样滔滔不绝站着讲两三个小时,兴之所至,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循。恰苍茫旷野流连处,一声喃喃自语“又‘跑野马’了”,好似“缰绳
期刊
1971年夏天,谢稚柳先生居家赋闲, 常约我周日下午到乌鲁木齐南路安康大楼聊天,内容以文坛轶事为多。 谢说他由张大千推荐给中央大学美术系主任徐悲鸿,讲授美术理论,课余常去听汪辟疆、乔大壮讲宋词。 一次乔大壮讲解苏东坡《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末尾一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提到这句话有多种标点,六种句式点。谢边说边做手势,并用英语“卡马”发声以示逗号。即:  一、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
期刊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原名施德普,字蛰存,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等,浙江杭州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 1952年调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 2003年11月19日,施蛰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我既是施先生的学生又有幸成为他的同事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很幸运地成为施蛰存先生亲自授业的唯一一届本科学生之一(他给我
期刊
前不久在《世纪》杂志新刊目录中看到有一篇陈忠人先生撰写的《外婆陈洁如口述史料问世始末》一文,引起了我的兴趣。承蒙主编沈飞德兄很快就将该文发给我,阅读之后,不禁勾起我近30年前的一段回忆。好在当年的信件还完整保存,因而就根据这几封信件说一下我所了解的有关这部英文回忆录出版前后的情形。  真伪莫辨的回忆录在台湾出现  1992年1月,台湾的《传纪文学》第16卷第1期突然开始连载陈洁如(1906-197
期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战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和有识之士的支持和帮助,抗战之初中越(法)抗战国际军运就是其中一例。  据时任兵工署委员的陈修和(陈毅之堂兄)等在《抗日战争中的中越国际交通运输线》(收入《血肉筑成抗战路》,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等文中回忆,在越方(当时还是法国殖民地)人员的协助下成功实施三件事项:  特许中国100辆卡车进入越境直接抢运,分别以
期刊
1979年,受安徽省文联之约,我与黎佳、白榕、孙玉春、曾石铃、崔思工五人组成“黄山编写组”,在黄山实地考察了半个月,我们走走、停停、看看、住住,很是輕松自如。特别是刚经过“天安门事件”平反,社会有了一个和平安静的环境,我们心情特别舒畅。  我们一行六人来到了后山的芙蓉居。这时芙蓉居已于1972年被拆除,只另建了五间平房和三间厨房,留一人看守。他年纪约50岁,我们问他姓名他也不肯告知。  他安排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