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初向越(法)方协助军运有功人员授奖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战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和有识之士的支持和帮助,抗战之初中越(法)抗战国际军运就是其中一例。
  据时任兵工署委员的陈修和(陈毅之堂兄)等在《抗日战争中的中越国际交通运输线》(收入《血肉筑成抗战路》,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等文中回忆,在越方(当时还是法国殖民地)人员的协助下成功实施三件事项:
  特许中国100辆卡车进入越境直接抢运,分别以50辆在海防、50辆在同登使用,有效提升了中越陆上国际运输线的通过能力。
  海防市华赖特市长冒风险送来日军禁运情报,得以将一批已装火车的坦克、战防炮原车折回,改经滇越铁路转运昆明送往抗战前线,日军只好“望车兴叹”。
  配合中方在越南芒街和广西东兴之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于日本间谍的眼皮底下将3000余吨的军械和兵工装备巧妙抢运回國内。
  为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诠叙厅于1938年12月向主事该项军运的西南运输总处颁发专文,对越(法)方抢运有功人员进行褒奖:“查贵处呈请奖励运输越货出力官商暨越南机关协助出力外籍人员一案,在案至协助出力外籍人员古杜奈等十八员及续圣打地薛加利等二员,兹准外交部查明其官阶等级并逐名译成中文函送到厅,亦经转呈奉批。
  “因除叙给勋章各员俟函请行政院函陈国民政府核定外,相应检附奉准给予奖章各员章照连同给奖表送请查收,分别转给祗领并希见复为荷。”(原件收藏于云南省档案馆全宗54目录号3第2卷1-4页)
  据文献记载,这批获奖的越(法)方外籍军运有功人员有:海防市市长华赖特、芒街驻防军司令兼行政长官杰姆、海防驻防军司令古杜奈、海防港务局局长高杰、芒街公安局局长沙吕穆、海防海关稽查员巴里斯、滇越铁路车务管理员莱梭嘎特勒、海防港务局工程师克拉佛兰等。
  从上述受奖名单中可以发现,上至驻军司令和市长,下至普通的工程师、车务员及分关关员等,是越南人民和法方人员支持中国抗战的缩影。
  时至今日,上述人员均早已作古,但他们和广大越南民众敬佩中国抗战,不顾法国殖民当局阻挠,支持协助抗战国际军运的事迹将与世同存。
  (作者为上海浦东宋氏家族研究会主任)
其他文献
从1921年闻一多等建立清华文学社,清华校史上诗人辈出,新月时期、西南联大时期,清华诗人甚至占诗坛半壁江山。1952年院系调整,清华文学院撤销,但清华园从未完全绝缘于诗意。新时期以后,随着清华文学社恢复、中文系重建,清华又涌现了一批优秀诗人,重续了清华辉煌的诗歌传统。本文试图分四个阶段,梳理百年清华诗脉,以为后世留下有关史料。  新诗风云始清华  ——早期(1919-1925)的清华园诗歌  说到
期刊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的:“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拼搏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作者顾肖荣的父亲顾渊,1938年9月在上海加入共产党,任上
期刊
5月11日在微信群见友人转帖,驚悉香港著名诗人戴天先生5月8日在加拿大多伦多逝世了。前些天正在读董桥先生的《文林回想录》(2021年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初版),书中第八九两节都写到戴天先生,深情地回忆当年与戴天先生共事的情景,并借用我也熟识的已故香港作家王敬羲先生的话,称“戴先生身上荡漾伦敦的鬓影巴黎的衣香”,还透露黎明先生是戴先生舅舅。我1994年秋在台北参加林语堂诞辰一百周年研讨会时,曾与黎明、
期刊
编者按:曹雷(1940-),曹聚仁之女,上海电影译制厂一级配音演员兼导演。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曾任上海戏剧学院教师、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2010年11月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曹雷的父亲曹聚仁先生晚年在海峡两岸高层间担任密使的经历,自他1972年逝世以后,始终是世人关注的热点人物。由于这段历史的官方档案尚未公开、当事人已相继离世,所以迄今为止媒体提供的信息揣测推断多于史实披露。本文系根据即
期刊
近期,有机缘初读《黄炎培日记》(以下简称《日记》)数卷,对黄炎培先生在日记中所反映出的节俭意识印象特别深刻,对其自始至终所坚持言行一致的品格特别敬佩。在此举几例,以示对这位浦东先贤、杰出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社会活动家、伟大职业教育家的崇高敬意。  勤俭过节避拜年  黄炎培先生是一位做事讲原则的人,像他这样一位著名社会活动家,若遇中国传统佳节春节,那可以想象到他家拜年的人会络绎不绝,然而对于拜年一事,
期刊
1949年,风起云涌的中华大地终于迎来漫长战争的终结前章。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相继胜利的号角伴随新年的钟声奏响。此时,在上海林森中路1803号,这个刚刚安排停当的新居里,一些陆续传来的消息,使宋庆龄有些不快。国民党试图请宋庆龄出山担任名义上的政府首脑,以此为自己收拾残局争取时间和创造变数。  战场瞬息万变,1 月21 日,傅作义宣布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和平改编,平津战役结束。至此,解放战争的胜负不再
期刊
听过叶嘉莹先生(号“迦陵”,以下敬称“迦陵先生”)讲课的,大约都会有这样的印象:先生一向不看讲稿,任凭自己的联想来发挥——从一首诗或一阕词发端,引申到老庄孔孟,到《诗经》、古诗十九首,到屈原、陶渊明,到张惠言《词选序》、王国维《人间词话》,忽然又从中国儒释道讲到西方符号学……就这样滔滔不绝站着讲两三个小时,兴之所至,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循。恰苍茫旷野流连处,一声喃喃自语“又‘跑野马’了”,好似“缰绳
期刊
1971年夏天,谢稚柳先生居家赋闲, 常约我周日下午到乌鲁木齐南路安康大楼聊天,内容以文坛轶事为多。 谢说他由张大千推荐给中央大学美术系主任徐悲鸿,讲授美术理论,课余常去听汪辟疆、乔大壮讲宋词。 一次乔大壮讲解苏东坡《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末尾一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提到这句话有多种标点,六种句式点。谢边说边做手势,并用英语“卡马”发声以示逗号。即:  一、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
期刊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原名施德普,字蛰存,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等,浙江杭州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 1952年调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 2003年11月19日,施蛰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我既是施先生的学生又有幸成为他的同事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很幸运地成为施蛰存先生亲自授业的唯一一届本科学生之一(他给我
期刊
前不久在《世纪》杂志新刊目录中看到有一篇陈忠人先生撰写的《外婆陈洁如口述史料问世始末》一文,引起了我的兴趣。承蒙主编沈飞德兄很快就将该文发给我,阅读之后,不禁勾起我近30年前的一段回忆。好在当年的信件还完整保存,因而就根据这几封信件说一下我所了解的有关这部英文回忆录出版前后的情形。  真伪莫辨的回忆录在台湾出现  1992年1月,台湾的《传纪文学》第16卷第1期突然开始连载陈洁如(1906-19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