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艾芜致汤逸中佚简并相关手稿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_pacif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6年10月以后,上海师范大学(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鲁迅著作注释组的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注释组成员分工南下北上,拜访许多刚刚获得“解放”的文坛前辈,整理了一批口述史料,后以《鲁迅研究资料》为书名编印了一册“内部资料”。其中,巴金、任白戈、艾芜、郑育之、段可情五位老作家的谈话整理稿,又以《访问五位同志的谈话记录》为题发表于1978年10月创刊的《新文学史料》第1辑。
  当时赴成都访问艾芜的是我的前辈也是我的同事汤逸中老师,他还拜访了任白戈和段可情,时在1978年5月。汤老师将访问艾芜的记录整理稿复写件寄给艾芜之后,艾芜作了仔细的修改补充。访问整理稿复写件书于“上海师范大学(分)”的18行报告纸上,共3页,圆珠笔复写,为汤老师笔迹。艾芜在每页上都用钢笔作了修改,包括删节、重写和补充,尤以第一二页改动最多。不仅如此,他还另用“四川文艺”285字一页的稿纸写下了4条共360余字的补充文字。
  1978年7月17日,艾芜又给汤老师写了一封信,写满了整整一页“四川文艺”稿纸。信中写到他对访问整理稿的修改和补充,也谈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内部刊物”(即《新文学史料》,1978年创刊的第1辑和1979年出版的第2、第3辑都是“内部刊物”,第4辑起才改为公开发行)拟刊登这份谈话整理稿事。这是艾芜的一通佚简,为《艾芜全集》(2018年3月四川文艺出版社版)所失收,照录如下:
  逸中同志:
  你好!我到北京去参加文联委员会扩大会议,又到西安参观半坡村博物馆,回成都后又忙着别的事,现在才回你的信,很是抱歉!
  你记录的谈话稿,略有错误的地方,我都加以订正。改几个字的,或几句的,我就加以(在)旁边或下面。有的改得长一点的,就另写在一张稿纸上,用①②③等符号,表示应加在什么地方。
  你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内部刊物,将登载这份稿子,希望通知他们,根据这次我改的,再行披露。他们并没有寄打印的稿子给我修改。我只接到他们的征稿信件。此致
  敬礼!
  艾芜
  1978年7月7日于成都
  虽然艾芜这篇谈话整理稿早已在《新文学史料》发表,但这份原始的修改补充稿仍然有其不容忽视的研究价值。艾芜当时究竟修改了些什么,调整了些什么,补充了些什么,都值得探究。不妨以他的第4条补充文字为例。先把这段文字照录如下:
  1932年夏天,我在穆木天家里,参加过几次会,大约参加会的人有穆木天、彭慧、叶以群,有时也有丁玲。有一次,胡风也来参加过(当时不叫胡风,却名为谷非),听说刚从日本回来。他在那次会上,作了专题发言,讲日本左翼的组织和活动情况(只此一次,以后再没有看见胡风参加了)。1932年冬天,在以群家里开会,有丁玲、以群和冯雪峰,叫我临时去列席。那次会上,才知道冯雪峰是江苏省委宣传部长,特来出席领导。当时早已知道丁玲是党团书记,以群负责组织。我在那次会上,给冯雪峰提了意見,批评了他。以后丁玲再也没有叫我列席了。同冯雪峰一道开会,就只有这么一次。
  这段补充文字信息量很大,有不少当初访谈时没有谈到或未能记下的生动的细节。成立于1930年3月2日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文学社团,但左联当时到底是怎么开展活动,怎么具体运作的,相关的回忆一直不很多,艾芜这段回忆就现身说法。文学青年的艾芜,1931年春到上海,先向丁玲主编的左联机关刊物《北斗》投稿,又与沙汀合作给鲁迅写信(鲁迅的回信《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后收入《二心集》),次年春即参加左联。由于当局的高压,左联当时已无法再举行会员大会而改为小组活动,3人一个小组。艾芜就先后和茅盾与阿英、何家槐与草明、欧阳山与叶紫在一个小组。1932年夏天起,艾芜又数次列席左联领导层会议,相关情形就是上面那段话所回忆的。他先在左联党团成员穆木天(彭慧是其夫人,也是左联党团成员)家开会,后又到另一左联党团成员兼组织部长的叶以群家开会。就在叶以群家这次会上,艾芜得知冯雪峰是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特来出席领导”。但他仍然向冯雪峰提了意见,具体什么意见呢?艾芜没有说,现在也无法考定了。结果是“以后丁玲再也没有叫我列席了”,真是有意思。
  今年是左联成立90周年,这篇经艾芜多处亲笔修改补充的记录整理稿的重现,或可视为一个小小的纪念,同时也可作为艾芜的一份新发现的手稿,与这通佚简一起,不能不使我们倍感珍视和亲切。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责任编辑 周峥嵘
其他文献
近期,有机缘初读《黄炎培日记》(以下简称《日记》)数卷,对黄炎培先生在日记中所反映出的节俭意识印象特别深刻,对其自始至终所坚持言行一致的品格特别敬佩。在此举几例,以示对这位浦东先贤、杰出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社会活动家、伟大职业教育家的崇高敬意。  勤俭过节避拜年  黄炎培先生是一位做事讲原则的人,像他这样一位著名社会活动家,若遇中国传统佳节春节,那可以想象到他家拜年的人会络绎不绝,然而对于拜年一事,
期刊
1949年,风起云涌的中华大地终于迎来漫长战争的终结前章。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相继胜利的号角伴随新年的钟声奏响。此时,在上海林森中路1803号,这个刚刚安排停当的新居里,一些陆续传来的消息,使宋庆龄有些不快。国民党试图请宋庆龄出山担任名义上的政府首脑,以此为自己收拾残局争取时间和创造变数。  战场瞬息万变,1 月21 日,傅作义宣布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和平改编,平津战役结束。至此,解放战争的胜负不再
期刊
听过叶嘉莹先生(号“迦陵”,以下敬称“迦陵先生”)讲课的,大约都会有这样的印象:先生一向不看讲稿,任凭自己的联想来发挥——从一首诗或一阕词发端,引申到老庄孔孟,到《诗经》、古诗十九首,到屈原、陶渊明,到张惠言《词选序》、王国维《人间词话》,忽然又从中国儒释道讲到西方符号学……就这样滔滔不绝站着讲两三个小时,兴之所至,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循。恰苍茫旷野流连处,一声喃喃自语“又‘跑野马’了”,好似“缰绳
期刊
1971年夏天,谢稚柳先生居家赋闲, 常约我周日下午到乌鲁木齐南路安康大楼聊天,内容以文坛轶事为多。 谢说他由张大千推荐给中央大学美术系主任徐悲鸿,讲授美术理论,课余常去听汪辟疆、乔大壮讲宋词。 一次乔大壮讲解苏东坡《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末尾一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提到这句话有多种标点,六种句式点。谢边说边做手势,并用英语“卡马”发声以示逗号。即:  一、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
期刊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原名施德普,字蛰存,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等,浙江杭州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 1952年调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 2003年11月19日,施蛰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我既是施先生的学生又有幸成为他的同事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很幸运地成为施蛰存先生亲自授业的唯一一届本科学生之一(他给我
期刊
前不久在《世纪》杂志新刊目录中看到有一篇陈忠人先生撰写的《外婆陈洁如口述史料问世始末》一文,引起了我的兴趣。承蒙主编沈飞德兄很快就将该文发给我,阅读之后,不禁勾起我近30年前的一段回忆。好在当年的信件还完整保存,因而就根据这几封信件说一下我所了解的有关这部英文回忆录出版前后的情形。  真伪莫辨的回忆录在台湾出现  1992年1月,台湾的《传纪文学》第16卷第1期突然开始连载陈洁如(1906-197
期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战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和有识之士的支持和帮助,抗战之初中越(法)抗战国际军运就是其中一例。  据时任兵工署委员的陈修和(陈毅之堂兄)等在《抗日战争中的中越国际交通运输线》(收入《血肉筑成抗战路》,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等文中回忆,在越方(当时还是法国殖民地)人员的协助下成功实施三件事项:  特许中国100辆卡车进入越境直接抢运,分别以
期刊
1979年,受安徽省文联之约,我与黎佳、白榕、孙玉春、曾石铃、崔思工五人组成“黄山编写组”,在黄山实地考察了半个月,我们走走、停停、看看、住住,很是輕松自如。特别是刚经过“天安门事件”平反,社会有了一个和平安静的环境,我们心情特别舒畅。  我们一行六人来到了后山的芙蓉居。这时芙蓉居已于1972年被拆除,只另建了五间平房和三间厨房,留一人看守。他年纪约50岁,我们问他姓名他也不肯告知。  他安排我们
期刊
“救火卫”三个字,是不是这样写,不清楚,只晓得,童年时每逢国庆,就随小朋友一起兴冲冲到“救火卫”去看灯。“救火卫”其实是过去浦东第一座消防瞭望塔,建于1954年。在我少儿时期,印象中这是浦东最高的建筑了。  “救火卫”在上海浦东南路庄家桥附近,门前有个公交车站名叫“庄家桥”,据说抗战胜利后就设有此站。当年,这里是个大站头,对面就是浦东大名鼎鼎的商业街东昌路。庄家桥往南一点,有条马路叫“沈家弄”,有
期刊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上海市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寻访党的革命活动遗址,其中一大会址、陈独秀寓所和一大代表住宿处的博文女校等,即是第一批被找到、复原和开放的红色遗址。  上世纪50年代,上海在成为人民的城市后,如何确认和复原第一批红色遗址,全力以赴守护好、建设好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其间的一些做法,通过档案资料的梳理,仍可予以具体呈现,这对今日上海红色资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