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享人生 “读”行天下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阅读能力的形成和阅读习惯的培养,都要以兴趣为前提。因此,本文尝试从巧妙设计导入、革新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鼓励课外阅读四个方面,针对中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展开研究与讨论。
  一、巧妙设计导入
   一般来说,常见的導入方式包括直接导入、情境导入、问题导入、旧知导入等。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导入形式,使阅读教学更具吸引力。下面,以问题导入为例,展开论述:
   例如,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阅读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认为1+1=?这个算式的答案是否是唯一的?如果现在老师规定这个算式的答案不能是2,请问大家还能给出什么答案?这个问题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惯性思维受到挑战,思维变得异常活跃。于是,有的人沉默不语地独自思考,有的人交头接耳地互相讨论,有的人东张西望地搜集答案……在问题的“刺激”下,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此时,教师提议大家共同阅读课文,寻找答案,这必然能够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
   在这一导入设计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好奇,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二、革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革新阅读教学方法,运用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集体游戏、短剧表演、课堂演讲等多种教学形式开展阅读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下面,以情境教学法为例,展开论述:
   例如, 在《孔乙己》的阅读教学中,由于本文在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十分细致传神,所表达出来的人物性格和思想活动也惟妙惟肖,导致教师需要对一些细节描写进行反复的剖析和介绍。然而,如此密集而刻板的知识点讲解必然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降低阅读兴趣。此时,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情境教学法,将课堂变成孔乙己经常出没的酒馆,将自己变成酒馆里的闲散客人,让学生自己变成孔乙己和文中的其他人物,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揣摩文章内容和人物特点来进行短剧表演。这样一来,学生们为了表现得形象逼真,都主动对文章进行深入阅读与认真揣摩,精准的表现出人物形象,反映出人物性格,大大增强了阅读文章的兴趣。
   通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教师成功地将刻板的文字讲解变成了直观的情境展示,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主动对文章进行认真解读,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了学生的阅读思路,实现寓教于乐。
  三、灵活教学手段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生已经习惯了短、平、快的资讯接收模式,对于文字信息的接受与处理能力较弱,自然就难以产生对于阅读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善于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使阅读教学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变得意境深远又妙趣横生。
  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的时候,教师可以在以下教学环节应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首先,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并向学生提出问题:
  大家认为我们家乡的冬天美吗?我们家乡的冬天美在哪里?我国著名小说家老舍先生在自己的文章中描写了济南的冬天,现在让我们共同阅读课文,进行一场“冬日比美”活动,看一看济南的冬天和我们家乡的冬天哪一个更美?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趣味导入;在课文讲解环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于文意的理解,利用电脑绘画技术,分别绘制出“阳光下山景图”“薄雪后山景图”“城外远望山景图”和“绿水图”,使学生将抽象文字的理解融入到直观图像展示当中,使课文讲解更具趣味性;最后,在课堂总结评价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大屏幕展示每个同学的“画作”成果,并结合课文内容加以点评,使学生在交流、鉴赏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鼓励课外阅读
   新课标指导下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课外阅读的开展,使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积累知识、开阔眼界。同时,体会到阅读的趣味性和成就感。一般来说,教师可以通过推荐优秀读物、开展读书交流、分享名言佳句等方式,督促学生的读书行为,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教师以微信或qq为平台,建立“线上阅读交流群组”,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线上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和名言佳句分享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既展示了学生的阅读成果,又监督了学生的阅读进程。
   通过组织课外阅读活动,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和自信,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综上所述,本文尝试从巧妙设计导入、革新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鼓励课外阅读四个方面,针对中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展开研究与讨论。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促进学生在阅读中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涵泳有利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语言,有利于语言的积累。相较于一般的现代文,古文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以“涵泳”的方式来教学无疑是促进学生提升文言文阅读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实施的层面上需要教师结合文本特点及学生基础,设计涵泳的指导方案,引导学生通过涵泳解决存在的困难,层层深入文本,探寻文章的核心价值。  一、“读过去”重在一个“畅”字     “读过去”即读通顺,体现在能
期刊
一堂语文阅读课教师能教给学生什么?能否找到一个切入点,由它来引带出众多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又能形成学生对文章全篇把握的效果呢?因此我以《范进中举》为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选取了范进中举后的疯言“噫!好了!我中了!”为切入点设计问题,学生由此点深入体验、发现、感悟文章的众多知识点,而且兴趣盎然,犹如踏上了一次愉快的旅程。  一、案例背景  一堂语文阅读课教师能教给学生什么,这曾是许多语
期刊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也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课堂中出现了“为了提问而问,一问一答”的形式,琐碎而单一地提问题,使得课堂内容过于混乱无序导致学生的思维活动只能够浅尝辄止,教师通过设计主问题,以主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地学习知识,合作探究,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一
期刊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智慧教室的建设使智慧自主成为现实,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数字教育转向由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自主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通过初中语文“智慧自主”的教学案例,分析了初中语文学科“智慧自主”的特征,研究了支持“智慧自主”的数字化环境,探讨了初中语文智慧自主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一、尝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改变教学模式,应用
期刊
语文教师应带着强烈的“任务群”意识,重新建构自己的语文教学,为学生开创全新的语文课堂视域。要依托课文,又要摆脱“教课文”的惯性,努力将现有教材的文本内容优化为教授语文新课程的主要教学抓手:以作者为中心,适当选读其他作品,以微角度切入学习任务;以文体为中心,适当整合同类作品,以“群文阅读”的方式做有目的的阅读迁移。   一、以微角度切入学习任务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诗词的经典篇目,意象雄
期刊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对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进行培养,促进其阅读面的扩大、阅读量的增加和阅读品位的提升。倡导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对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对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越来越多的人充分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带领学生对整本书进行阅读的重要性也得到了人们的肯定。《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倡导少
期刊
片区组织教学大比武,所有的参赛选手同课异构《巍巍中山陵》,能够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总结课堂经验,主要是抓住了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一、精准的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就是解读文本背后的秘密。于永正曾经说过一句话:“课前,教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好教材。只有把握好教材,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敢走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语文教学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素质。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才能使学生对我们所任教的学科感兴趣?如何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调动起来,使他们乐于学习?如何传授给他们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善于学习?也就是说,如何将学习设置到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之中,刺激
期刊
朱光潜曾经这样说道,“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给我们的教学以启迪。长时间以来,课堂教学就是教师的天地,教学一直遵循着“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只是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教学方式根本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想象力、思考力和创造力被扼杀,与我们一直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在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启迪学生心灵,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
期刊
语文知识及其学科教学自带“流量”,原本就有“审美教育”的优势特点和实际功能。在“核心素养”观大背景下,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审美教育作出了更新规划,并且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作为语文学科的有机组成和重要成分,以唐诗宋词为杰出代表的古诗文教学,更加把“知识内涵、人文元素、审美功能”有机地融为一体,确是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的优质资源和有效载体。   初中学龄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时期。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