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课改时代”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来源 :当代教育之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学评价的改革理应从改革课堂教学评价开始并至始至终占领主阵地。课改伊始,课堂教学评价就以鼓励性评价为主,以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为主要内容,采用多元评价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后课改时代”,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该何去何从?
  1.发挥教师评价的主导作用,给学生以示范
  清代教育家颜吴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课堂上我们费尽心机地责备学生,一味地苛求学生,不如花点心思去发现其优点,多鼓励他。以激励引导为主的教学评价能成为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催化剂。
  1.1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听于永正老师执教《小稻秧脱险记》有这样一个细节:于老师说:“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人感到它已经是有气无力了。”一学生读:“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读的声音很大,于老师说:“你没有完,要么你的抗毒能力强,要么我的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喷洒一点。”说完又朝该生身上嗤嗤地喷了几下。顿时学生大笑,该生也笑了。笑过后,他喘着气又读:“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宋了。”于老师多么幽默!适度的、有品位的幽默会使课堂气氛轻松起来,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里,才能自由自在地表达,无拘无束地交流。
  1.2用精准恰当的点拨,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这方面,大师的课堂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于永正教古诗《草》时,让学生把“春风吹又生”画出来。一学生画完草,于老师说:“请你把画的意思给大家讲一讲。”学生讲完后,于老师又问:“大家对这位小朋友的画还有什么意见吗?”另一名学生说:“春天来了,草不可能一下长那么高。”于是那名学生把草叶擦掉,改为草芽。改完后这名学生又主动要求添上春风。于老师问:“你能把春风画下来吗?”学生走到黑板前,在草的上方画了几条斜线,于老师笑着说:“可是风是看不见的呀!想一想,怎样画能使人感到风在刮?”学生想了想,把草和线条都擦了,重新画了微微倾斜的小草,风从左边吹来,草向右边倾斜。教学进行到这里,老师笑了,学生笑了,听课的老师也都报以赞赏的笑声。在阵阵笑声中,学生思想的小溪在流淌,思维的火花在跳跃。教师的点拨可以这样润物无声,也可以这样点石成金。
  1.3用真诚热情的鼓励,唤醒学生内在的潜能。在一次做搭配词语的练习中,学生填空:()的星星。有的学生填漂亮、美丽、可爱、小小;有的学生填一闪一闪、发光、神秘、遥远;有的学生填银色、五彩斑斓……正当我惊叹于学生词汇量的丰富时,一名男生举手站起来说:“快乐的星星!”。“快乐”这一与众不同且赋予星星灵性的词,让我内心充满惊喜。我大步走到这名男生跟前,满心欣赏地看着他,用十分羡慕的语调说:“我可以摸摸你的脑袋吗?”在得到允许后,我一边用双手抚摸着他的头,一边自言自语:“这是一颗与众不同的脑袋!这个脑袋里还装有多少让老师惊喜的智慧啊!”对这名学生的特殊评价,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其他学生纷纷举手,于是“幸福的星星”、“伤心的星星、“调皮的星星”……诞生了,接下来的教学变成了学生与星星的对话。他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利用自己脑袋里已有的科学常识,描述了一个又一个或神奇、或怪诞、或快乐、或悲惨、或美丽的关于星星的故事。而那名男生,始终洋溢着微笑,他的故事《快乐的星星》是赢得掌声最多的一个。是啊,真诚热情的鼓励能使学生感受到评价的魅力,它能启迪学生内心的潜能。
  1.4用常换常新的课堂评价,激励学生不懈努力。追求新奇是孩子的天性,一层不变的东西会让学生渐失兴趣。课堂上奖励学生,可在学生发言结束后,竖竖大拇指,一字不说继续讲课;或者带头鼓掌,示意学生在掌声中坐下;或者让学生把自己的发言重复一遍,让全班同学侧耳倾听;或者走到学生面前,一边握手一边感慨:“真乃吾之知音也!”……关于星星的词语搭配练习后,奖励学生又多了一种方式一一摸脑袋。我常会摸摸学生的脑袋,并配以不同的感慨:“真棒!”、“聪明!”、“真可爱!”、“让我也沾点灵气吧!”……常换常新的课堂评价成了学生认真讲积极交流的动力之一,他们在感受评价带来的愉悦中,渐渐地喜欢上了语文。
  1.5用正确的引领关注多元解读。在多元解读的语文课上,学生的多元反应并不一定都是正确合理的。学生的生活经验离不开社会大环境,他们对生活的价值观的体验可能是积极健康的,也可能是消极不健康的,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所以教师的即时评价要注意这方面的导向。当孩子的感悟有悖于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时,教师的评价必须到位并且予以引导。
  例: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文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一位学生说喜欢白骨精,因为她为了吃到唐僧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对此,一个教师的评价是:“你的想法很独特,有创意。”而对学生的是非观却不置可否。另一个教师却是这样处理的:他听完学生的发言,略顿了一下后反问:“白骨精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学生想了想说:“坏事。”老师接着问:“白骨精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做坏事,你也喜欢她么?”学生红着脸摇了摇头。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语文教育是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第一位教师也许正是被这一新课程理念所迷惑,因而在学生道德观、人生观、是非观明显出错时,仍然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这显然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误导。可喜的是,第二位教师并没片面理解新课程的这一理念,他及时抓住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获得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应该说,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教师在进行即时评价中还应多关注三维目标的整合,关注多元解读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领。
  2.开设“课堂评价单”,让课堂评价多元化
  教师的评价会给学生以示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领悟某些评价标准,掌握评价的形式和方式,从而为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开展小组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师评价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开展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开设“课堂评价单”,全面评价学生,激励学生共同发展。
  “课堂评价单”可每周填写一次,周五由学生带给家长,家长签阅后交由学生带给老师保管,每月小结一次,期末总评。具体内容如下:
  3.重点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
  3.1鼓励为主,让学生乐于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形成是教师长期培养的结果,保护学生自我评价的热情,是持续自我评价的保证。
  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自我评价的点滴进步,对于这些点滴进步要真诚热情地鼓励。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中体会师爱,感受成功,增强信心。“心若在,梦就在”,我们在评价时要千方百计保护和培养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探求的欲望,让学生在学习中才会乐于自我评价。
  3.2注重引导,教给评价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可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供一生。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指导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使学生行之有法,善于进行自我评价。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指导:
  (1)读中自评。读是学生感悟语言,获取语言、发展语感的重要途径。如《夜宿山寺》的教学:
  师:(对生1)你能说一说为什么把这句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读得特别响亮啊?
  生1:因为作者登上这样高的楼,心里一定感到特别的骄傲和自豪,所以读的时候声音必须高。
  师:你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说得很有道理。
  师:谁还有不同的见解?
  ……
  (2)思中自评。课堂中上要使学生生疑,疑而有思,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自我评价,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思维处于积极、亢奋、活跃的状态。
  (3)议中自评。学生在议论中往往善于发现他人学习中的情况,都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赏识、相互评价中找出自己在思考、辩论等方面的优缺点。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评价,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四步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1)设置评价标准。每次作文,教师首先与学生一起具体制定评价标准,并把评价标准制成表格,使学生知道“优秀”作文是什么样,对自己的习作能够正确评价。
  (2)自我评价。学生参与标准制订后,可以对照自己的习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认真填写自我评价表。根据自我评价的结果,学生对作文初稿进行认真修改。
  (3)学生相互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学会信任、诚实、公正地对己对人。”在学生自我评价并对作文初稿进行修改之后,他们可以按照:每四人为一个讨论组(指定一个组长),进行分组合作与交流,对小组成员作文依次进行阅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认真填写相互评价表。然后根据同学们反馈的意见,每个学生进行再次修改作文,并完成第三稿,然后连同评价表一并上交老师。
  (4)教师评价。教师认真阅读每个学生的作文及评价表,对每个学生整个写作过程中的表现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记录在教师的评价表上。教师及时将评价意见反馈给学生,这便于学生对作文的完善,同时也便于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提升。
  3.3严格要求,培养自我评价的习惯。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实质上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就是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平时学习表现的评价。为了做到这点,必须像“吾日三省吾身”一样,养成评价自己的习惯。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自己每一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并严格要求。无论是对字、词、句、段、篇的理解,还是听、说、读、写的能力,都严格要求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要求学生用负责任态度,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学习表现,一丝不苟;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和进步;认识自欺欺人的危害;教育学生认真进行评价,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总之,我们要让课堂评价成为学生思维的翅膀,让课堂成为学生放飞梦想的地方。
  收稿日期:2011-09-22
其他文献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造成学困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全面细致地分析学生,制定不同的转化措施,循序渐进,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从而转化学困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优生固然招人喜欢,但学困生同样也有他们的可爱之处,因此,作为教师决不能放弃他们,相反还应更多地关心爱护他们,与他们多接触,了解他们,认真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以使他们真正
期刊
史学界曾讨论过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众说纷纭。尽管当时人们认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多种多样,但是,物质生活的生产力是决定性的历史动因,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观点,越来越被证明是正确的。为了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在这里我首先引用经典作家有关生产力对历史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论述:  “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连。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直接面对的一个课题。那么,什么是创新思维呢?创新思维能力又是如何培养的?本文从创新思维的含义和特征、创新思维的影响因素、从解题的多样性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方面作了粗浅的阐述。  【关键词】创新思维;本质;培养;训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了我们必须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仅只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自学计划;利用教材;网络资源     在我国,由于应试教育的误导,课堂教学更注重的是知识的讲解和记忆,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将教学重心从“教学生学会”转向“教学生会学”。如果学生在走向社会以前,没有具备自
期刊
新课程改革以促进人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出发,努力构建平衡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要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多思索,多实践,把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把学生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相结合,把课堂多样化和必然化相结合。只有在平时加以注意,才可能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数学课堂。下面就如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谈几点体会:  1.“教师”与“学生”的和谐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倾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尊重学生,给学生一定的空间,使学生在学习方面做到“自主”,自己给自己做主。  我们一直倡导“自主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让学生“自主”了吗?没有,相反,我们处处护着他们,扶着他们,甚至是包办代替。这样做的原因很多,理由很充分:学生知识有限,理解新的学习内容有难度;学生学习能力有限,让他们自己学没有这个本领;学生终究是小孩,脱离了大人的看护,放手让他们做会出事;学生做事慢,会影
期刊
【摘 要】传统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解读自我、让别人理解自己的空间,课堂上进行互评活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面批、二次记分,有时也邀请家长、全体师生参与评述,把师生活动紧密结合为一整体,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很有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评改作业;新的体会     如何提高学生美术课
期刊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要渠道。在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国家制度、政党制度、对外政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因此,教师应尝试将创造性智力培养应用到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学生智
期刊
1.教学内容分析  1.1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B版必修1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一)》第二部分第二节《对数函数》。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而对数函数是函数中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它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指数函数,对数与对数运算的基础上引入的,既是对上述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也是对函数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掌握一般函数的研究方法。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系统,为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明确学习文言文知识的重要性,辅以良好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课堂结构、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营造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进行有效教学,学好文言文相关知识。  【关键词】新课程;文言文;教学;有效性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但文言文的教学效率一直不容乐观。大致可用“累、慢、闷、差”四个字来形容: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慢,教师教学进程慢,学生形成积累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