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登上“历史”的舞台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是新课改的理念,对历史教师是新的挑战。它更加需要老师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拓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
  
  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创新教育是新课改的理念,对历史教师是新的挑战。现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创设问题情境,以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如在讲解帝国主义本性时,我设计如下思考题:请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南联盟,是否属于帝国主义现代战争?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通过情境创设,学生联系实际,弄清了科索沃战争的性质、根源,并得到深刻启示,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
  二、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独立创造性思维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教材上某些观点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如讲戊戌变法的性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有人说,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也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我先让学生讨论,对同意教材上没有的第二种观点并能说出理由的同学给予鼓励表扬。通过思维的逆向分析,学生的结论在组合与强度富于弹性的条件下,产生创新思维。
  三、假想猜测,培养学生科学性思维
  假想猜测是指对沿袭已久、已成定论的事物产生怀疑,并以此为目标,大胆假设,多维猜测,重新客观地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探索新的结论。如教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时,我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提出己见,于是学生思维活跃,假想迭出:①条约的签订也可以说是苏联为自身利益而谋求的一种策略。②该条约不是一条安全保险带,反使苏军在1941年6月遭到突袭,猝不及防,致使大片领土沦陷。③该条约及其附件划定苏、德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对外政策上的大国沙文主义倾向。这几种假想,都是针对教材提出的比较实在的怀疑,而且都能自圆其说,因而转化为创新思维成果。
  四、横向联系,培养学生广阔性思维
  横向联系就是抓住事物的局部和片断,运用联想、概括、推理、归纳等方法,把握事物的全貌,得出新的结论。如讲授“明治维新”时,以日本向西方学习为思维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①日本向西方学习哪些具体内容?②从教材图片看,哪些是反映向西方学习的实例?③从日本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来看,我们可以揭示哪些历史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提示,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①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与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相比较,充分说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重要性。②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反映了日本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③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加快了发展速度,既增强了自身扫除封建残余的实力,又为军国主义扩张提供了物质保障。这些结论,虽然粗糙,但对中学生而言,这样的创新思维实属可贵。
  五、纵向深入,培养学生的深刻性思维
  深刻性思维,要求学生运用唯物史观中变化发展联系的观点,理解历史发展渐进与飞跃、前进与曲折的过程,培养“鉴往知来”的历史眼光。如教学“辽宋夏金元”这一单元时,我指导学生进行单元归纳,让学生从知识表象中提炼规律。如有的学生从政治方面归纳:①基本上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②统一是大势所趋;③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是政治大一统的重要条件;④南北政权的政治改革重心放在富民强兵和强国图治、经济恢复上。学生分别在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迸发出许多可喜的创新火花。
  六、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用不同方法去把握历史,不断提高运用和应变能力。如学生在学习英、美、法、俄、日、德、意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内容时,我从以下角度训练学生:①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阐述原因。②从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原理分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特点和方式。③从人类社会的演变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必然性、进步性、局限性。这类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向多方面发散,思维过程灵活,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创造型人才。对于每一位历史教育工作者而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都将任重而道远。相信通过不懈的探索和实践,中学历史课堂必将绽放起一朵朵灿烂的创新思维之花。
  
  【参考文献】
  [1]梁博余,周宏.历史课教学如何渗透研究性.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8).
  [2]石家玉.新课程下的创新精神培养.历史教学2007,(6).
其他文献
近年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但政治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还相当普遍,笔者认为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推进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从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推行适应高中学生实际的教与学模式。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一定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高二哲学常识时,从引人入胜的故事或富有哲理的诗词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到
期刊
摘要:音乐教育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努力创造给学生锻炼的条件,要鼓励学生实践、创新。同时,音乐教师要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陶冶情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音乐;自主学习;有效课堂;教学方法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音乐教学要突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培养目
期刊
美术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的导入设计是关键环节之一。  导入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时,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作为一名善于处理课堂教学的教师,掌握导入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一、明确导入要求  1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有效教学展开,提出教学要适合学生,要“以学定教”,探索如何用加、减法以学定教,最后提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必须要有所取舍及如何进行取舍。  关键词:高中英;有效教学;以学定教;适合学生;取舍有道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但教师偏重钻研“教”,而忽视探究“学”,降低了教学效率。笔者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用适合学生的“取舍有道”理念来组织教学,实施有效教学——活用“加
期刊
摘要:随着,课堂教学逐渐从“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也进入了信息技术课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动创新营造了有利的环境。在这个新旧教育理念转变的过程中,教师也在重新思考、重新定位,努力塑造自身的新角色,以符合教学实践的要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几方面思索在信息技术课中,教师角色定位,重新审视,新型师生关系,探索信息
期刊
一、课题导入  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英联军轰炸伊拉克、美英联军进入巴格达、萨达姆被美军捕获的影视图片导入战争发生的区域:这是一个充满硝烟和血腥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你知道这是什么地区?他们为什么要想控制这个地区?控制了这个地区会获取哪些好处?(板书:中东)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各抒己见。  学法指导:由影视图片激趣入题,转入讨论研究。
期刊
摘要:通过学习《教学设计参考》的使用要求,我们明确编写的目的,领会编写的意义,熟知操作步骤。由于见贤思齐的原因,我们教师的思想境界、集体备课的质量、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学质量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关键词:学习;共识;反思;提升    我们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本县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编写了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参考》,经过一年的使用,谈谈我们的一点感受或感悟,主要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学习篇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时代。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在生活中、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使我们的接班人适应信息社会,逐步具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已成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重大责任,同时也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新的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愈来愈严格的要求,其中“高效课堂”就是当务之急,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怎样才能打造“高效课堂”,在这里我只是抛砖引玉,以期能引起同仁们的共鸣和关注。  关键词: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为新课程的实施推波助澜。在这里,我就如何打造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课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参加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
期刊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阵地。和谐有效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创学生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动力源泉。我们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环境,构建一种以尊重人格个性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和谐有效的数学课堂的特征  一、体现师生的互动性和生生的互动性  和谐有效的数学课堂强调师生之间是交流与合作的关系,双方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充分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