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是一种对话活动,在这一对话活动中必须贯彻语文教学审美化原则,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
一、与文本对话,激发情感,发现美
阅读教学实质上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文本(语文教材)中蕴藏着大量的美的素材。紧扣文本,充分利用教材中蕴涵的美育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如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朱自清的《春》向读者勾勒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几幅春景图。江南春天的柔美、瑰丽、多情、生机勃勃、万物吐绿纳新的美,经作者的妙笔神描,让学生沉浸在春风飘荡的春天中,享受自然清新的美感,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学习此文后,可以读写结合,让学生走出校园,感受家乡的春天气息,并以《寻春》《春到××》等为题进行写作,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学生是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个体,教师在紧扣文本的基础上,还要拨动学生心灵的情感之弦。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只有抓住了文章内在的筋脉——“情”,才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背影》体现的是深沉的父子之爱这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只有用亲情激发学生这枚棋子,盘活学生情感的棋局,学生才容易体验出文中所表现的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和爱护,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和爱戴。
二、与作品对话,加强诵读,感受美
加强诵读是培养学生语感、感知文本的主要途径。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吟咏和背诵。文学作品如一枚枚青涩的橄榄,初上口觉之无味,细读之,嚼之有味,过后还能回味无穷。通过朗读,将书面上的无声语言(文本),转化成更能表情达意的有声语言,更能全方位作用于人的感官,加速语言与感官相互联系,产生情感的共鸣。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文本中的佳作美文,要讓学生反复诵读,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美,教师要抓住文中的真、善、美的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品味,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因此,语文课必须让学生充分诵读,要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引导学生从诵读中真正进入文本的境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采用富有感情的范读或录音示范作为“导读”,让学生体会模仿,然后进行必要的朗读指导,使他们掌握朗读技巧,懂得语气、语调、顿连、重音、节奏等方法,并在反复诵读中达到“读出形、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的那种浮想联翩、声情并茂的读书之境,从而获得美的感受。
三、与情境对话,感受体验,欣赏美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墙壁也说话。”足见“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活动,要让学生事事“躬行”、“亲知”显然不可能,只有借助“移情”,即“我”去体验他人所体验的东西,站在他人的位置上,并由此深入,深入到他人内心,产生情感共鸣。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创设不同的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情绪,加深其内心体验。例如,写景之类的文章可创设实景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表象,抒情性文章可通过配乐诗朗诵来营造氛围,写人叙事的文章可通过角色置换、环境的再现等手段来引起学生对人物性格、命运和故事情节走向的关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创设美的情境,让学生从与情境的对话中体验美、感受美。如在教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周敦颐的《爱莲说》时,可以一边放诵读录音,一边将莲花的有关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之美,莲花外在的形象的脱俗、高雅,容易引起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赞美“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因为它是人格与操守的象征。同时,悠扬的乐声、甜美的歌声丝丝入耳,学生全神贯注地听着,仿佛静立于莲花池畔,欣赏“花中君子”的芳姿,达到了文情融合、物我合一的境界,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美的升华。
一、与文本对话,激发情感,发现美
阅读教学实质上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文本(语文教材)中蕴藏着大量的美的素材。紧扣文本,充分利用教材中蕴涵的美育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如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朱自清的《春》向读者勾勒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几幅春景图。江南春天的柔美、瑰丽、多情、生机勃勃、万物吐绿纳新的美,经作者的妙笔神描,让学生沉浸在春风飘荡的春天中,享受自然清新的美感,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学习此文后,可以读写结合,让学生走出校园,感受家乡的春天气息,并以《寻春》《春到××》等为题进行写作,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学生是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个体,教师在紧扣文本的基础上,还要拨动学生心灵的情感之弦。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只有抓住了文章内在的筋脉——“情”,才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背影》体现的是深沉的父子之爱这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只有用亲情激发学生这枚棋子,盘活学生情感的棋局,学生才容易体验出文中所表现的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和爱护,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和爱戴。
二、与作品对话,加强诵读,感受美
加强诵读是培养学生语感、感知文本的主要途径。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吟咏和背诵。文学作品如一枚枚青涩的橄榄,初上口觉之无味,细读之,嚼之有味,过后还能回味无穷。通过朗读,将书面上的无声语言(文本),转化成更能表情达意的有声语言,更能全方位作用于人的感官,加速语言与感官相互联系,产生情感的共鸣。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文本中的佳作美文,要讓学生反复诵读,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美,教师要抓住文中的真、善、美的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品味,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因此,语文课必须让学生充分诵读,要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引导学生从诵读中真正进入文本的境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采用富有感情的范读或录音示范作为“导读”,让学生体会模仿,然后进行必要的朗读指导,使他们掌握朗读技巧,懂得语气、语调、顿连、重音、节奏等方法,并在反复诵读中达到“读出形、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的那种浮想联翩、声情并茂的读书之境,从而获得美的感受。
三、与情境对话,感受体验,欣赏美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墙壁也说话。”足见“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活动,要让学生事事“躬行”、“亲知”显然不可能,只有借助“移情”,即“我”去体验他人所体验的东西,站在他人的位置上,并由此深入,深入到他人内心,产生情感共鸣。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创设不同的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情绪,加深其内心体验。例如,写景之类的文章可创设实景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表象,抒情性文章可通过配乐诗朗诵来营造氛围,写人叙事的文章可通过角色置换、环境的再现等手段来引起学生对人物性格、命运和故事情节走向的关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创设美的情境,让学生从与情境的对话中体验美、感受美。如在教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周敦颐的《爱莲说》时,可以一边放诵读录音,一边将莲花的有关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之美,莲花外在的形象的脱俗、高雅,容易引起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赞美“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因为它是人格与操守的象征。同时,悠扬的乐声、甜美的歌声丝丝入耳,学生全神贯注地听着,仿佛静立于莲花池畔,欣赏“花中君子”的芳姿,达到了文情融合、物我合一的境界,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美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