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4.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环境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并且在七上就已经有了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熟练判断气候类型。同时,学生初步认识到了地理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能够简单分析要素之间的联系。
2.已有经验: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意识,对巴西的认识是主要是足球。
教学目标
1.运用世界地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
2.根据图文资料,说明巴西的种族构成特点及多元化的文化特点。
3.运用巴西地形图、气候分布图,概括巴西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的特点。(重点)
4.简述热带雨林的作用及巴西保护热带雨林方面取得的经验与教训,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全球意识。(难点)
核心素养的落实
1.区域认知:主要为区域意识——设计到地理空间尺度的变化,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区域内地理要素的联系——这里要利用相应的地图,判断地理要素的特点,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巴西地形地势、气候对河流的影响;区域中资源的开发利用——展示照片、数据、资料等多种形式,说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利用;区域的发展——由热带雨林的现状明确巴西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人地协调观:这是地理中最基本的价值观念,但要利用案例教学贯穿于在课堂中。地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的原因;人对地的影响,表现在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热带雨林所造成的破坏;让学生陷入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两难境地,思考如何解决人地矛盾,如何发展来协调人地关系。
教学环节
一、导入
【教师活动】
播放关于巴西《跟着足球去旅行》的视频;展示学习目标;设计去巴西旅游的情景。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视频;学生齐读;学生进入情境
【设计意图】
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调动学习主动性
二、做好旅行攻略
【教师活动】
展示图片说明巴西简介。
展示世界地图,提问:判断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
展示巴西分層设色地形图,提问图中绿色、黄色分别代表什么地形?
追问:你是如何判断的?
提问:巴西有哪些气候?
展示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询问因此要带什么旅行物品?
【学生活动】
学生进行了解
回答: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三位学生分别板展
回答:绿色代表平原,黄色代表高原。
观察图例,看海拔高度,分析巴西地形特点
读巴西气候类型分布图,学生1min完成基础感知中的表格,并指图说明。
学生判断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旅行物品
【设计意图】
学生对巴西有个整体的感知;
学会判断地理位置的方法,能够说出巴西地理位置,完成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培养学生在地图上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
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三、旅行第一站:走入巴西家庭
【教师活动】
教师说明卞卡一家的人种构成。
展示巴西人种构成饼状图
提出问题:巴西人种构成复杂的原因
【学生活动】
学生总结人种构成比较复杂的特点。
说出巴西的人种构成及特点
学生回答、补充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理解巴西的人种构成及原因
四、旅行第二站:走在巴西大街
【教师活动】
展示巴西的足球文化、桑巴舞、狂欢节图片及简介
【学生活动】
说明由于种族构成复杂,巴西融合了不同地域的文化。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理解巴西多元文化的特点
五、旅行第三站:泛舟亚马孙河,欣赏热带雨林风光
【教师活动】
展示某同学所写的旅行札记,提出探究问题。
我们沿亚马孙河而下,两岸掠过的风景匆匆,水位没过了一些树木的顶端。在水草丰美的河道上,不时飞起的鸟儿打破这画一般的宁静景象。在渺无人烟的河边发现一处木屋都是令人兴奋之事。
探究一:亚马孙河干流的流向?注入?
探究二: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是?
探究三:平原应该是人口分布密集区,为什么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呢?
探究四:我们如何开发利用亚马孙河?能否通过建水电站或者发展航运?
说明热带雨林的美称及作用、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动物
图片展示对热带雨林不合理的开发;
新闻说明巴西热带雨林的现状。
【学生活动】
学生看南美洲地形图和巴西人口分布图并结合巴西气候类型分布图,合作探究问题,并将讨论结果及时记录在导学提纲上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进行补充。
学生认识到巴西热带雨林的重要性。
学生了解巴西热带雨林的现状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建立地理要素的联系,并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美丽的热带雨林被破坏及热带雨林的重要性中由衷发出要保护好巴西热带雨林
六、旅行感受
【教师活动】
教师提出问题:“破坏环境和发展经济矛不矛盾?”
展示如何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并以《流浪地球》中的台词:“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场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说明全球化。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该如何发展经济。
学生形成全球意识及真正做到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设计意图】
学生能够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并形成人地协调观和全球意识。
总结提升
学生齐读地理歌谣,并完成思维导图
随堂练习
学生判断是真是假、PK选出
自我反思
学生反思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地理方法、有什么感悟?还有什么困惑?
作业布置
学生办一份关于热带雨林的手抄报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整体以巴西旅游作为主线,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学生参与面较广,落实了课标学习对生活的有用的地理。另一方面,目标的达成度较好,利用《旅行札记》的合作探究学习,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真正落实了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
但在本节课的问题是内容量有点大,环节较为紧凑,特别是让学生陷入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两难境地的思考时间有些短。在让学生判断巴西的地形、气候的学习中可以再多花费一些时间,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图文转化的能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待加强,在上课过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导学生使用地理专业术语,让学生拥有地理眼和地理思维,课堂中的地理味可以更浓一些。
学生在最后希沃白板中的小游戏——找到巴西的关键词PK赛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来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云南衡水呈贡实验中学)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4.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环境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并且在七上就已经有了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熟练判断气候类型。同时,学生初步认识到了地理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能够简单分析要素之间的联系。
2.已有经验: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意识,对巴西的认识是主要是足球。
教学目标
1.运用世界地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
2.根据图文资料,说明巴西的种族构成特点及多元化的文化特点。
3.运用巴西地形图、气候分布图,概括巴西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的特点。(重点)
4.简述热带雨林的作用及巴西保护热带雨林方面取得的经验与教训,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全球意识。(难点)
核心素养的落实
1.区域认知:主要为区域意识——设计到地理空间尺度的变化,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区域内地理要素的联系——这里要利用相应的地图,判断地理要素的特点,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巴西地形地势、气候对河流的影响;区域中资源的开发利用——展示照片、数据、资料等多种形式,说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利用;区域的发展——由热带雨林的现状明确巴西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人地协调观:这是地理中最基本的价值观念,但要利用案例教学贯穿于在课堂中。地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的原因;人对地的影响,表现在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热带雨林所造成的破坏;让学生陷入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两难境地,思考如何解决人地矛盾,如何发展来协调人地关系。
教学环节
一、导入
【教师活动】
播放关于巴西《跟着足球去旅行》的视频;展示学习目标;设计去巴西旅游的情景。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视频;学生齐读;学生进入情境
【设计意图】
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调动学习主动性
二、做好旅行攻略
【教师活动】
展示图片说明巴西简介。
展示世界地图,提问:判断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
展示巴西分層设色地形图,提问图中绿色、黄色分别代表什么地形?
追问:你是如何判断的?
提问:巴西有哪些气候?
展示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询问因此要带什么旅行物品?
【学生活动】
学生进行了解
回答: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三位学生分别板展
回答:绿色代表平原,黄色代表高原。
观察图例,看海拔高度,分析巴西地形特点
读巴西气候类型分布图,学生1min完成基础感知中的表格,并指图说明。
学生判断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旅行物品
【设计意图】
学生对巴西有个整体的感知;
学会判断地理位置的方法,能够说出巴西地理位置,完成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培养学生在地图上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
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三、旅行第一站:走入巴西家庭
【教师活动】
教师说明卞卡一家的人种构成。
展示巴西人种构成饼状图
提出问题:巴西人种构成复杂的原因
【学生活动】
学生总结人种构成比较复杂的特点。
说出巴西的人种构成及特点
学生回答、补充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理解巴西的人种构成及原因
四、旅行第二站:走在巴西大街
【教师活动】
展示巴西的足球文化、桑巴舞、狂欢节图片及简介
【学生活动】
说明由于种族构成复杂,巴西融合了不同地域的文化。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理解巴西多元文化的特点
五、旅行第三站:泛舟亚马孙河,欣赏热带雨林风光
【教师活动】
展示某同学所写的旅行札记,提出探究问题。
我们沿亚马孙河而下,两岸掠过的风景匆匆,水位没过了一些树木的顶端。在水草丰美的河道上,不时飞起的鸟儿打破这画一般的宁静景象。在渺无人烟的河边发现一处木屋都是令人兴奋之事。
探究一:亚马孙河干流的流向?注入?
探究二: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是?
探究三:平原应该是人口分布密集区,为什么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呢?
探究四:我们如何开发利用亚马孙河?能否通过建水电站或者发展航运?
说明热带雨林的美称及作用、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动物
图片展示对热带雨林不合理的开发;
新闻说明巴西热带雨林的现状。
【学生活动】
学生看南美洲地形图和巴西人口分布图并结合巴西气候类型分布图,合作探究问题,并将讨论结果及时记录在导学提纲上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进行补充。
学生认识到巴西热带雨林的重要性。
学生了解巴西热带雨林的现状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建立地理要素的联系,并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美丽的热带雨林被破坏及热带雨林的重要性中由衷发出要保护好巴西热带雨林
六、旅行感受
【教师活动】
教师提出问题:“破坏环境和发展经济矛不矛盾?”
展示如何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并以《流浪地球》中的台词:“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场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说明全球化。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该如何发展经济。
学生形成全球意识及真正做到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设计意图】
学生能够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并形成人地协调观和全球意识。
总结提升
学生齐读地理歌谣,并完成思维导图
随堂练习
学生判断是真是假、PK选出
自我反思
学生反思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地理方法、有什么感悟?还有什么困惑?
作业布置
学生办一份关于热带雨林的手抄报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整体以巴西旅游作为主线,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学生参与面较广,落实了课标学习对生活的有用的地理。另一方面,目标的达成度较好,利用《旅行札记》的合作探究学习,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真正落实了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
但在本节课的问题是内容量有点大,环节较为紧凑,特别是让学生陷入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两难境地的思考时间有些短。在让学生判断巴西的地形、气候的学习中可以再多花费一些时间,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图文转化的能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待加强,在上课过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导学生使用地理专业术语,让学生拥有地理眼和地理思维,课堂中的地理味可以更浓一些。
学生在最后希沃白板中的小游戏——找到巴西的关键词PK赛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来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云南衡水呈贡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