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空明 大道自至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kun72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阳明先生”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合集。“传习”二字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此书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一直以来都是研究其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即便不研究哲学,读一读智者之言会令人大为获益。翻开《传习录》,于字里行间处,你会看到一位四百多年前的智者站在当时思想的巅峰,俯视愚钝的众生,以超拔的精神境界布泽于天下。


  坦诚而言,《传习录》并不好读,因文字本身比较艰涩。虽版本众多,无奈注释都做得不尽如人意。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哲学著作本身就很难翻译,很多哲学术语只可意会,硬要翻译便折损了其表意的力度。然《传习录》又是好读的,关键在于人心。此番解读,不为研究,只为在单纯地阅读中达到一种与先贤的思想不期而遇的目的,往往却有意外的收获。
  与阳明先生在书中相遇是一种奇妙的体验。你会感觉到他步步紧逼,将一个又一个问题抛给你,不容仓促而读,必得缓缓释卷,寂然疑虑,将于书中所得慢慢消化,然后再望着智者的背影匆匆赶上去。
  心学,顾名思义,尤其强调心灵的力量。阳明先生将人的主观意识的力量看得无比强大,这对我们这些自小便接受了唯物主义教育的人来说,要想理解,就必须将原有的观念清除掉。因为只有内心空明了,才能容纳更多的东西。在《传习录》中便有这么两句话———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意思是,当心达到“纯是天理”“虚灵不昧”的状态,也就是非常安宁、专一、虚静的时候,就能体察、发现到各种事物的道理及规律,而万事也由此而生,因此得出了“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的结论。
  想达到这样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必须先打败一个敌人,那就是“自我”。它包括我们所有陈旧的、固定的、格式化的、刻板的思维、印象等知识结构。当你想创新的时候,这个“自我”总会跑出来捣乱,告诉你那样行不通,是错误的。而阳明先生的心学强调的是一种独特的心灵模式,他要我们追求心灵的自由,排除杂念,完全沉浸、陶醉和专注于当下的所做的事中,倾心用整个身心解决现在的问题,而不是纠缠于“自我”的问题。
  这是多么振聋发聩的至理名言啊!人往往寻道,殊不知大道不言,大道自在,而世人诸多苦恼皆因不能使其心空明,杂念纷多,以致道不亲近。在我们现实社会中,有那么多的创新活动,都需要一种心灵高度宁静的状态。可以说,在任何领域内,要取得具有创造性的发现,这种能够忘记时空与自我、摆脱外界环境干扰的能力也是十分宝贵的。
  这让我想到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生命的接榫》。文中提到现代家具工匠对古代工匠的敬佩最主要的就是古代工匠的心境要比现代工匠的高超。古代工匠在工作时能够进入一种更为专注的对工艺的追求的状态,所以才能做出那么多令现代人叹为观止的作品来。如果我们能进入一种“丧失自我”的完全虚静状态,我们的身心会发生一些奇特的变化。现代的脑科学、心理学及生理学认为,人的潜意识里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但由于被各种消极心态、消极信息所形成的“自我”压抑着,这些潜能在平时不能显现。一旦到了某种特别的状态,人的心理处于特定的状态下,压抑潜意识的消极因素解除了,内在的无穷潜能便能激发出来。所以,在处理一个当前问题或做一件事时,最好的方式就是整个身心全部投入进去,忘记“自我”,以全部的心力去探究其本质,在问题本身之中去发掘内在联系,这样心性内在的巨大力量,将会帮助我们在问题之中按照其固有规律找出答案。


  在大家都看重物质利益的社会中,人生价值往往被换算成金钱价值。为了追求物欲,为了感官上的刺激与享受,而忽略了认识自我,忽略了开发心灵智慧的享受。殊不知,心灵智慧的开发,也有利于我们解决人生中的现实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身陷困境之时,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上天对自己不公平,其实我们更应该反躬自问一下:我做每一件事时,是不是还牵挂着许多其他事情?我真正做到尽心尽力了吗?我的心灵有没有在自己所做的事业上?这就是阳明先生所说的“练心”了,看似最易,实则太难。因为人是多欲的动物,很容易为欲望所左右,王阳明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正是此意啊。
其他文献
比较起胡适和陈独秀以及其他“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来,鲁迅是完全不同的人物。和陈独秀一样,鲁迅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胡适一样,鲁迅搞过专门的学术研究,但是他仍然迥然不同于他们。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只有他才是真正深刻的。他在发掘古典传统和现代心灵的惊人深度上,几乎前无古人,后少来者。  孤独悲凉纠缠融合  鲁迅尽管自1918年起在《新青年》发表了《狂人日记》等一系列小说、随感,猛烈地抨击着旧道德旧文学,但
期刊
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在《天问》里曾这样写道:  “邃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之?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这些问题,至今都没有人能够解答。  屈原的诗追寻的是世界的起源问题。在古代,人民虽然生活在地上,却认为天地本是一体,生命起源于盘古“开天辟地”的那一
期刊
《礼记·学记》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传承。从历史上看,它在总体上表现为一条线性的脉络,“源”“流”关系至为明显。中国文化不是横截面的,也不是断层式的,而是像一条纵向延伸、绵绵不绝的漫漫长河,虽历久而弥新。  然而,中国文化的上述特点到了现代社会却遇到了严重挑战。海外学者林毓生认为,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讲求民主。民主当然有许许多多好处
期刊
典籍中说,水土之气升为天。天,坦也。坦然高而远也。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昱天,冬为上天。南方曰炎天,西南方曰朱天,西方曰成天,西北方曰幽天,北方曰玄天,东北方曰变天,九天亦名九野。东西南北曰四方,四方之隅曰四维,天地四方曰六合,天地曰二仪,以人参之曰三才,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或谓天地为宇宙。凡天地元气之所生。天谓之乾,地为之坤;天圆而色玄,地方而色黄。日月谓之两曜,五星谓之五纬,五星
期刊
儒家很有趣的一个说法是,敬畏心与和乐是结合在一块的,敬畏心与和乐是一种情绪的两面而已,没有敬畏的,放纵恣肆的生活同时也是没有快乐的生活,这个大家可能有异议,怎么说放纵恣肆的生活是不快乐的呢?我越放纵越快乐,我多快乐,我多自由?但是恰恰不是这样,大家反省一下,当你没有一定约束力和克制的时候,没有敬畏心提供你起码的自律的时候,那种快乐是何等的让我们内心觉得空洞,如果连续三天让你天天喝酒、唱卡拉OK,你
期刊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对天人合一观念需要全方位地分析。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而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
期刊
“道”在老子哲学体系中的很重要的一层含义是指自然万物运行的客观规律,被称为“天之道”。老子认为,天下是个神圣的器物,世间万物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律。“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在老子看来,天道运行有如下几个特征:客观性,平衡性,无利害性。“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我
期刊
从庄子的“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到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天、地、人三者的关系一直不断变化着,《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天人合一”在中国是一个基本的信念。而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这话深得我心,在中国古典文学里,关于人与自然的交融的诗句、轶事不可谓不多,高风傲骨的中国文人在
期刊
窥天之形,寻天之道,天人相感,终至合一。这一场问天之旅,让我们在心中得到了只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个小结。而现在,我们回到有文字记录的最初源头,再一次看看,天是什么,与人何干?是否,还有另外不同的答案?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天”是一个脑袋被着重画出的小人,本义为“头”,后引申为“天”,因为两者都是至高无上的。“头”的意思很早就消失了,但我们仍能从一个词中找到它的影子,那便是“刑天”,他的名字就是被砍掉
期刊
在漫长的人类生存过程中,不仅享用着大自然的所有恩惠,同时也承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各种灾难。当人类仰望天空,开始敬畏自然体认天理的时候,就标志着人类已经迈入文明的门槛。在天人合一思想体系中,“人”和“天”作为两极,经过一个长期漫长的斗争、磨合、适应、协调的过程。在儒家思想中,对“天”充满敬畏之心,并赋予了“天”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其说“天人合一”莫如说“人合天一”更为贴切。儒家的这种敬畏之心,不仅仅来源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