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键字词深化文本品读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ai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字词承载着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对事件的叙述以及情感的表达,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一直以来,教师都会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对文章细节和情感进行理解和感悟,但应注意的是,要针对不同的字词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去理解,因为在不同的文章里即使同一个词体现的意义也可能是不一样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课文语言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抓住字词的“内容味”“表达味”和“情感味”展开理解,并以此为切入点深化学生对文本的品读。
  一、抓住关键字词,梳理文本脉络
  在教学伊始,教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是十分重要的。初读课文应该把焦点放在梳理文章脉络和整体感知上。大部分课文里的关键词都能准确地体现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的细节阅读环节中,引导学生对重点字词进行理解和赏析,并以此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语言特征进行体会,发挥它们对理解课文的促进作用。
  如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在引导学生初读和整体感受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导读问题:“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从课文里找出关键词,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对于学生而言,既可以容易地去找出关键词,又能促进思维深入。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对课文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感悟,寻找出具有关键意义的字词,并通过思考(能否用其他字词进行替换)加深了对原文字词的感知,从而探索出了文章的写作是按照“离开—送别—创作—与世长辞”的顺序完成的,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以上案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初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挖掘出文章里的关键字词,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文章的整体内容,又在思考以字词表示写作顺序的过程中领悟了每个字词的含义。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课文的写作思路有了整体感知,有效地为后续整理和概括内容做好了铺垫,并能够为他们的习作奠定基础。
  二、抓住关键字词,赏析文本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对语言进行品味,还需要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使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体验。因此,教师应在语用理念的基础上展开对课文语言特点的赏析,抓住课文关键字词对作者的精心构思进行品味,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感水平。
  如《珍珠鸟》一文中作者为了凸显出小珍珠鸟的活泼可爱,就用了“探”字来表现,足以见得他遣词造句的功力有多深厚,只有真正的文学大家才有这番造诣。对于这个字的教学,一位教师先让学生对小珍珠鸟当时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进行大胆的想象,并进行交流探讨,然后让学生站在小珍珠鸟的角度去感受那一“探”的深刻含义。有学生认为“探”字体现了小珍珠鸟动作的缓慢,它慢慢地伸出脑袋,对这个毫不熟悉的世界进行窥探;有学生认为小珍珠鸟在“探”头时,眼睛还没有完全睁开,能看到一双黑黑的眸子在眼眶里直转悠;还有学生站在小珍珠鸟的角度来想象“探”的时候的内心世界:“哇,这个世界居然是这个样子!真奇妙!”……
  以上案例中,从对“探”字领悟的过程来看,教师让学生抓住课文的关键字,结合上下文的语境,以不同的视角感受这个字的文学作用,体会到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情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能够对文本的语言进行深入品味,这对于提升他们的语感是十分有用的。
  三、抓住关键字词,体验文本情感
  作者在创作文章时,都会在其中融合个人的心境和情感。而情感的抒发就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因此,文章的每个字词和句子都不仅仅是字面意思那么简单,还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意义。在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指导学生感悟关键字词所包含的深厚情感,让学生借此培养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写作的能力。
  如《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中写道:“普罗米修斯……决心为人类盗取天火。”虽然这句话比较简短,但有一个词可作为分析人物情感的关键,那就是“决心”,很多学生可能会认为“决心”和“决定”的意思是一样的。为了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区分,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多次朗读这句话来领会其意义,同时还要和上下文进行联系,准确把握这个词的意思,并和“决定”一词区别开来。经过朗读和思考,有学生认为:“要想盗得天火并非易事,但普罗米修斯仍决心去做,就说明不管他遇到任何困难,他都愿意奉献自己,造福全人类。”也有学生认为:“‘决心’一词说明普罗米修斯还没有做这件事,但‘决定’则说明某件事已经被定下来了。”这样来辨析词组,不仅丰富了学生对字词和人物情感的理解,更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以上案例中,教师紧紧围绕课文的关键字词进行教学,在联系上下文的同时对字词内涵进行分析,实现了对人、情、景的有效融合。可以发现,文中的关键字词为学生搭建起深入主旨和人物内心的道路,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应基于字词展开,只有在“内容味”“情感味”和“表达味”的教学上下功夫,使“三味合一”,才能推动学生真正接触到语言的深刻内涵,进而提升个人的语言能力。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基于關键字词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品读仅仅是一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品读的形式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通过多种形式的融合,让学生对文本的品读更深刻。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良好的书写习惯指的是学生每次写字都能做到坐姿端正、握笔姿势正确,并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书写规范、书面整洁。近期,通过对我校低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约有40%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有的握笔姿势不规范,有的坐姿随意,写出来的字笔画也不到位,歪歪斜斜,还有的学生书面
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起点”、文本的“节点”和学習的“触点”,以便让学生深度解读文本,进而让学生合理、准确、透彻地理解文本。教师找准文本解读的“发力点”,能让学生与文本中的风景不期而遇。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文本解读是教学的根。在文本解读中,教师同样要找准文本解读的“支点”,集中发力,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的写作精华,探寻文本的写作秘妙。找准文本解读的支点,是解读文本
学生的习作能力是综合素养的体现,但习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基于多年的习作教学与指导实践,笔者认为,习作评改就好比发动机引擎,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动力源泉,对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习作指导不妨在“评”上下足功夫。  一、把握评的时间,让学生喜欢习作  在一些教育刊物的作者群里,经常有作者向编辑询问自己的投稿结果。笔者刚开始向教育刊物投稿时的心情也一样,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结果,
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会思考、建立健全“三观”的重要课程。鲁迅文学中潜藏着巨大的思想价值,对学生思想的引导能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在教学中,关于“鲁迅专题”的单元教学却是一个难点。因为鲁迅处在一个复杂的时代,时局动荡,阴云笼罩,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再加上新文化运动刚刚兴起,白话文中还夹杂着文言文的表述,这导致鲁迅的作品学生难以一下子读懂,即便是对于高中生来说,也是谈“鲁
习作提纲是习作行文构思时的产物,能从整体上反映习作的中心和内容。大家对习作提纲在写草稿之前的作用是公认的,甚至有“不列提纲不作文”的说法。但完成草稿之后,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习惯性地将习作提纲弃之不用。其实,习作提纲不仅能够指导习作草稿,而且对习作修改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我的假期生活》来谈谈习作提纲在习作修改中的重要作用。  一、借用提纲,完善结构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
复述课文是训练语言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文本中的语言属于作者的创作思维体系,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感知语言、积累语言,但无法直接为自己的复述所用。这就需要为学生感知文本、复述故事搭建支架,培养学生善读、善用的意识。《方帽子店》(统编本三年级下册)是一篇略读课文,需要迁移精读课文中所积累的方法,提升学生内在的复述能力。  一、依图统整,在整体构建中梳理重要情节  中年级学生面对篇幅较长、人物关系
【设计理念】  在语文教育强调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下,“边塞组诗”这一课,是对古诗词分类进行教学的尝试,将唐代的边塞诗进行有机整合,以“两专多辅”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学不在两首诗上进行深度挖掘,只着眼于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让高年级学生在古诗的意境中漫溯潜游,吸纳传统文化的精髓。  【教学流程】  一、导入,初识意象  师:马鞍山有个特别棒的别称,叫什么?  生:诗城。  师:诗城的孩子一定会背诗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表达和交流的工具。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同样一个字可能有不同的读音,于是,就产生了多音字。在识字教学中,多音字虽然不是重点,但对于某些篇章、段落或句子来说,它往往会成为理解上的难点。笔者以为,多音字源自不同的语境,要准确认读多音字,应在语境中进行。  一、猜读音,想语境中字的意思  出示:我们好读书。读书就要读好书。该读书的时候就要好好读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6》)  师: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重要方法。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对此要有清晰认知,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机会,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到口语交际训练环节,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创设观察任务,积累口语交际素材  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应进行针对性设计,才能给学生带来适宜的训练机会。教材中有丰富的插图信息,文本中也有更多情节、人物
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自主阅读并非是教师完全放手由学生自主展开阅读活动,而需要通过教师的及时有效引导,使学生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收获知识、获得成长。  一、培养自主阅读意识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主阅读的意识,教师要渗透正确的阅读方法,可以是粗读,也可以是细读。所谓粗读就是对整篇文章展开大致阅读,只需要了解整体内容即可;细读需要建立在粗读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