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整合单元内容 立体感受人物形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se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会思考、建立健全“三观”的重要课程。鲁迅文学中潜藏着巨大的思想价值,对学生思想的引导能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在教学中,关于“鲁迅专题”的单元教学却是一个难点。因为鲁迅处在一个复杂的时代,时局动荡,阴云笼罩,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再加上新文化运动刚刚兴起,白话文中还夹杂着文言文的表述,这导致鲁迅的作品学生难以一下子读懂,即便是对于高中生来说,也是谈“鲁”变色,更别提小学生了。若是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鲁迅文学作品,立体感受鲁迅文学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精神,那么对于教学无疑是意义重大的。笔者通过整合鲁迅专题的单元内容,从而让学生立体感受人物形象,品读人物精神,理解文章思想。
  一、结合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能否学好一门学科,最重要的还是他们对此学科的感兴趣程度。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有着无数的奇思妙想,那些想法是成年人想象不到、理解不了的。同时,这些想法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针对“鲁迅专题”的教学,教师可以尝试着让课文与视频相结合,在教到有关的内容时,给学生观看一些与之相关的视频,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让学生对人物的解读更加深刻。同时,通过视频营造氛围,学生能更加快速地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投入学习,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如在教学《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播放有关《少年闰土》的视频片段给学生观看,让人物在学生心中具体化。这样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便会更加直观,也能为之后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使得学生在听教师讲解的过程中能更容易理解人物形为,了解人物的精神,懂得作者表达的思想,使得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二、整合单元内容,制作思维导图
  要想让学生立体地感受人物形象,首先就需要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在细微处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在思想上与人物共情,了解人物的心理。遗憾的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不深刻,甚至有些学生连文章讲的故事内容都不清楚。鲁迅文学给人的初步印象便是晦涩难懂,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阅历不丰富,并且他们现在的生活和鲁迅那个时代孩子的生活更是天差地别,因此也会更加难以理解鲁迅文章中的那些人和事,这就给“鲁迅专题”的教学产生了巨大的阻碍,更别提让学生对文章人物有立体的感受了。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课文中关于人物之间关系的思维导图。这些思维导图能使文章中的人物信息清晰明了,人物关系突出,故事发展的起因、经过简单易懂层次分明,让学生能更清楚地知道文章细节,从而对人物形象有一个直观、立体的感受。
  如,教师在教“鲁迅专题”的内容时,可以将本单元所有课文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在这些课文后面标明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故事发展的整体经过及结果,同时,在每篇课文的后面设计一些小问题,比如,“小主人公干了什么”“同学们最想做课文中的哪一件事”等,然后教师将这张思维导图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让学生每次在课前都浏览一遍。这样,学生已经对文中的内容和人物关系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学习起来也就更容易了,对人物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
  三、立足单元分析,依据学情
  施教
  教师在进行单元整合教学时,首先自己要先了解这个单元或是专题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把握本單元的教学任务,在教材中的位置、作用以及特点,同时对本单元或是主题课文的难易程度进行排列,厘清这些课文相互间的联系,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课程的接受能力,从易到难,一步一步地去教学生。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逻辑,能够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尤其是在六年级上册这个学期,学生已经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理解更深层次的东西,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进行“鲁迅专题”单元教学时,尝试着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想法对本篇课文进行解读,之后再对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进行补充,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有效迁移,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如,在讲解“鲁迅专题”的单元课文中,可以先挑选出一篇相对较容易、学生能够较好理解的课文,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教师可以提问:“文章中主人公经历了什么事?他对这些事情的变化有什么看法?如果是你,你觉得这样好吗?”这样的问题,给予了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还能让学生加深对文章中人物的认识,从自身出发,对人物形象有一个立体的感受。
  四、实行微课教学,将抽象知识具体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创设出了更为真实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更为直观地去感受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微课主要是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同时,结合声音与文字,将所学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因而,教师在教学“鲁迅专题”的文章时,可以将重点难点通过视频的形式呈现。同时,教师可针对课文的内容,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不断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微课中,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将课内的学习同课外学习有机联系起来,并懂得去运用。
  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中提到了一种动物“猹”(鲁迅后来解释“猹”也许是“獾”),这种动物很多学生都不知道,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的形式将“猹”的样貌展示出来,让学生对这个动物有大致的了解,从而能更容易地去理解课文,懂得文章中人物的情感,对人物形象有一个立体的认知。
  五、切实联系生活,将课堂教学生活化
  对于学生来说,“鲁迅专题”的内容难以理解,难以读懂。但是,“鲁迅专题”的课文内容偏向日常的生活,即学习、游戏、探索等。鲁迅的文章更多是偏向于少年时代的自己,年少的孩子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好奇心强。所以,在教学时,不妨将文章中人物所经历的故事让学生自己切身体会,让他们假设自己是小主角,谈谈对于这件事情会有什么想法,自己又会怎么做。让学生自己进入文章的情境,体会人物的情感。这样,他们就会对人物的形象有立体的感受,更容易地去对人物进行理解。同时,教师再将生活中类似于文章中的事物引入,拉近课本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发散思维,从课堂联系生活,真正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无论是“百草园”还是“三味书屋”中的物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看见相似的物品,文章中的主角在生活中有着丰富多彩的经历,同样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像文章中的主角一样,去感受人物的相似经历。这样,比枯燥讲课要有效率得多,并且无论是对学生情感的培养,还是思维的延伸,都起着巨大的作用,不仅能让学生对人物形象有立体的感受,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同时让网络与课堂相结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让学生对人物形象产生立体感受,教师可以对其思想进行引导,带领学生从整体去理解课文,和学生一起探究文章细节,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教师应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从以前的一篇一篇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跟上时代,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以及专业知识,真正地教好学生。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宋园弟
其他文献
在课堂阅读交流活动中,师生、生生间的对话应当是平等、宽松、自由而和谐的。对话主体围绕文本内容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互相倾听,共同探究,批判质疑,从而互相启发,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生共长。在这样的学习、思考、交流对话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都可以尽情表达,主动分享,大胆质疑。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阅读、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  一、营造平等对话氛围,让
忘不了当年“啃”刘勰《文心雕龙》的情景,忘不了那些佶屈聱牙的词汇,我原本以为《文心》也是一本难啃的大作。结果,我彻底错了。下面我将从表达的深入浅出、观点的远见卓识两大方面谈谈我的收获。  一、表达的深入浅出  读罢全书,感动的是叶圣陶、夏丏尊两位大师的用心良苦的师爱,震惊的是其令人赞叹的智慧。基于对学生的爱与关注,对学情的了解与教法的研究,他们最终编写了这套趣味盎然的“工具书”。两位大师用有趣的故
一、单元内容及结构解读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编排了单元导语、《麻雀》 《爬天都峰》两篇精读课文和《我家的杏熟了》 《小木船》两篇习作例文,还有“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和“习作”三个板块。这一编排设计延续了三年级习作单元的编排体例。  《麻雀》一文写了“我”在一次打猎归途中,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摔落到地面的小麻雀,伟大的母爱令“我”受到触动。《爬天都峰》一文写了假日里“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注重朗读,且将其贯串于各个学段的目标之中。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营造一种宽松、愉悦、平等竞争的氛围,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敢读、愿读、乐读,读出感情,张扬自己的个性。本文主要对阅读教学中关于“读”的教学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  一、阅读教学中“读”的误区  在教学中,有许多教师错误地理解课标理念,走进了阅读教学“读”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误区一】轻
寓言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之余口头创造的一种文学作品,以短小精悍的小故事,揭示发人深省的大道理。《伊索寓言》既承载了一般性语言的基本特点,同时也蕴含着属于自己的特点。笔者依循着“伊索寓言”的特点,将寓言文本所能彰显的效益最大化。  一、紧扣文本形式,洞察《伊索寓言》外显特点  学生对寓言故事本身并不陌生,早在三年级就已经接触过《揠苗助长》《鹬蚌相争》等古典寓言故事,对于一些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滥竽充数》
在小学阶段的教材中,记叙文占据了大部分的比重,是学习的重要资源。很多教师都存在着一个认知误区,即记叙文难度不大,可深入开掘、品味的价值不多。事实上,记叙文中对事件的叙述并不是为了客观、真实地还原事件,而是为了在表达、叙述的过程中呈现作者的情感和意蕴。而“思”是进行记叙文解读的桥梁与中介,更是推动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核心元素。记叙文的教学,需要确立鲜明的对话思维,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提升。
清晨,一朵小红花刚刚开放。  它朝四周望了望,这儿有好多的花儿,开着红、黄、紫、白的颜色,不过它发现,所有的花儿都朝着天上的太阳公公。  小红花碰了碰旁边的小白花说:“你为什么把脸朝着太阳公公?”  “不朝太阳公公那么朝谁!”小白花说。  “朝着太阳公公有什么好的!哼,我就不跟你们一样。”小红花决定,不把脸朝着太阳公公。  小蜜蜂飞来了,它来到小红花这儿又飞走了。小蜜蜂在那些向着太阳公公的花儿中穿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良好的书写习惯指的是学生每次写字都能做到坐姿端正、握笔姿势正确,并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书写规范、书面整洁。近期,通过对我校低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约有40%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有的握笔姿势不规范,有的坐姿随意,写出来的字笔画也不到位,歪歪斜斜,还有的学生书面
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起点”、文本的“节点”和学習的“触点”,以便让学生深度解读文本,进而让学生合理、准确、透彻地理解文本。教师找准文本解读的“发力点”,能让学生与文本中的风景不期而遇。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文本解读是教学的根。在文本解读中,教师同样要找准文本解读的“支点”,集中发力,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的写作精华,探寻文本的写作秘妙。找准文本解读的支点,是解读文本
学生的习作能力是综合素养的体现,但习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基于多年的习作教学与指导实践,笔者认为,习作评改就好比发动机引擎,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动力源泉,对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习作指导不妨在“评”上下足功夫。  一、把握评的时间,让学生喜欢习作  在一些教育刊物的作者群里,经常有作者向编辑询问自己的投稿结果。笔者刚开始向教育刊物投稿时的心情也一样,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