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叙事文学阅读现状调查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sb5503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文学属于儿童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说来是指“适于学龄前儿童听和读的文学作品,包括儿歌、童话、寓言、故事、戏剧、电影等各种文学样式。”在本研究中,笔者重点调查的是童话、寓言、故事等具有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根据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一书中对文学的分类,神话、传说、故事、童话、寓言等都可归为叙事文学,故本研究将以上重点调查的文学样式统称为幼儿叙事文学。因幼儿读者群体的“文学接受能力与其作为主体的生理一精神现象有着多层次的网络联系”,即,“幼儿的思维主要是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和直观性的形象思维,具体形象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实物和富有表情及动作性的语言,易于引起他们的注意,也易于被他们记忆”,故在幼儿文学阅读中,具有丰富人物形象以及生动故事情节的叙事文学无疑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对幼儿叙事文学的阅读现状进行梳理,了解幼儿阅读发展的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让教师、家长对当前幼儿的阅读情况有清晰的认识,对于改进幼儿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有着明确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调查对象
  在重庆市选择两所不同级别、不同区域的幼儿园:省级示范园A,一般园B。在每一所幼儿园的小班、中班、大班和学前班四个年龄段中各随机抽取幼儿6名,其中男女各半,两所幼儿园共抽取幼儿48名。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深度访谈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实施过程是:1.由研究人员根据所要研究的内容编织访谈提纲,并向相关幼儿园教师咨询,由教师提出修改意见,研究人员结合幼儿园教师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完善提纲。2.在幼儿园B抽取四个阶段的幼儿各一名(男女各半)进行正式访谈前的预试,再对访谈提纲进行修改。3.对两所幼儿园进行为期一周的观察和访谈。访谈时以录音为主,笔录为辅。观察以笔录为主。在经过相关幼儿园领导许可的条件下进行现场拍摄。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在与48名幼儿访谈过程中,他们在回答“都是谁给你们讲故事”这一问题时,除了两个大班的幼儿提到老师,其他46名幼儿的回答基本上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庭成员历数个遍,而对老师这个答案却只字未提。当研究者接着问“老师有没有给你们讲故事”时。孩子们才恍然大悟。老师其实也是讲的。那为什么孩子在回答这个问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那是因为幼儿已经能够较好地区分娱乐与课堂的差别。他们将家人讲故事当成游戏玩乐。而把老师讲故事当成上课。所以在问及谁给他们讲故事时,他们理所当然是回答家庭中的玩乐,而不是幼儿园的上课。因为在他们的内心世界。讲故事应该就是快乐的游戏。
  1.家庭是幼儿接受文学熏陶的重要场所,而且由于家庭中所进行的阅读活动往往是在一种轻松、休闲和娱乐的气氛中进行的,因而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自在地接受文化习染。而幼儿园作为学前儿童接受教育的正规的学习场所,有着强于家庭的教育色彩和集体性质,在这样的环境里进行文学的阅读,幼儿不可能和在家里一样轻松和随心所欲。所以,在我们访谈的48名幼儿中,65.79%的幼儿更喜欢在家里和家庭成员一起阅读。
  2.在幼儿阅读叙事文学的过程中,由于他们还不具有独立和直接欣赏作品的能力,因而家长和教师的帮助尤为重要。那么,到底家长和教师谁的帮助更大,谁的指导更受孩子的欢迎?据调查发现,55.26%的幼儿喜欢家长讲故事,42.11%喜欢老师讲故事,其中有两位小朋友说都喜欢。由此可见,幼儿更加喜欢家长与他们共读共乐式的亲子共读方式。原因是家庭的亲子共读更加尊重幼儿的个性选择,其故事的内容与讲故事的方式更加符合他们的兴趣。而教师在故事讲述和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更多参照的是当时制定的教学计划的内容和要求,而不是根据幼儿在特定时间段的阅读兴趣。在访谈中。有3名幼儿对老师讲的故事完全不感兴趣,认为老师从来不讲他们喜欢的故事。
  
  (二)儿童影视文学的冲击
  儿童影视文学包括了电视和电影两部分。它们都以其独特的传播媒介和艺术特征影响着幼儿。相比较而言,电视因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信息容量大、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的特点。对幼儿的影响更大,成为幼儿了解大干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第二课堂”。
  1.在幼儿阶段,孩子接触最多的影视文学作品是美术片,包括动画、木偶、剪纸、折纸等片种。美术片“以其独创、新颖、奇特的艺术形象吸引着儿童,它夸张的造型、绚丽的色彩、强烈的动感、热闹的声响都极为符合儿童的审美需要,在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使儿童在娱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审美能力。”正因为美术片有着如此吸引幼儿的特点,使得幼儿在观看影视片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大大减少了幼儿接触图文材料的时间。
  2.据调查,在书本阅读和收看影视的选择中,86.84%的幼儿选择收看影视。而在幼儿回答的最喜欢的故事中,37.80%来自美术片。幼儿印象最深刻的文学作品大多来自于自己观看的美术片,比如说正在热映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这是访谈中每一个幼儿都会脱口而出的自己喜欢的“故事”。其次是自己主动阅读的符合自己口味的图书。占29.92%;再其次就是家长讲的故事。占20.47%;印象最不深刻的反倒是老师在课堂或者游戏时讲的故事。幼儿喜爱的只占11.81%。
  
  (三)外国叙事文学作品处于半壁江山的位置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幼儿叙事文学是没有国别的,好的作品就应该让全世界的幼儿都能受其熏陶,让幼儿在全球化的背景中感受文学的魅力。
  1.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欣喜的同时也不免忧虑。调查发现,在幼儿最喜爱和印象最深刻的叙事文学作品中,44.88%来自国外的作品,29.13%来自于中国传统故事,剩下的故事有的是具有中国元素的外国故事的改编,或者是中西元素的结合。换言之,我国历史悠远的传统文化在幼儿阶段并没有很好地被传递,幼儿在心灵放飞的初始阶段并没有很好地受到本民族文化的陶冶和习染。
  2.据我们对两所幼儿园的实地观察发现。外国叙事文学图书基本上占了一半以上,特别是现在幼儿园都流行阅读绘本故事,而好的绘本故事大多来自国外,国外的作品占了幼儿阅读内容的半壁江山。
  
  (四)幼儿读者的特殊性
  幼儿在思维时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或表象的联想,这在我们的调查中也进一步得到了论证。
  1.调查表明。小班和中班的幼儿大多不能理解叙事文学中深层的德育内涵,因为这些幼儿的思维仅停留在故事情节的趣味性上,很多孩子在被问及为什么喜欢某个故事时。会说是因为觉得这个故事好玩,觉得故事中的某个人物或者动物有趣。当研究者进一步提问是否学到什么道理时,3、4岁的幼儿89.47%不能识别“道理”这个词的意思。当研究者进 一步举例说是否学习到诸如“不要说谎”这些道理时,68.42%的幼儿说没有。而在5岁以后,63.16%的幼儿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在故事中学习到的知识和道理。
  2.在对故事的虚实的理解调查中,我们发现幼儿对故事真实与虚构的区分在4岁左右就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大多数幼儿对美术片和自己阅读的故事都能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知道哪些故事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随着年龄的发展,在这方面的认识更加清晰明了。
  3.在故事建构方面,存在年龄差别。调查发现。5岁是一个较明确的分界线,5岁之前,大部分幼儿只能对故事进行简单的欣赏和理解,知道故事讲的是什么,但是很少能对故事进行完整复述或新的建构。有些语言能力发展较快的幼儿,其复述的内容也大多是零星的和片段的。而在5岁之后,大部分幼儿都能对故事进行完燕复述或新的理解和建构。
  
  四、思考和建议
  
  (一)幼儿园与家庭间的沟通交流
  幼儿园应着力构建具有亲和力的阅读环境。为此。教师要明确幼儿读者的特殊性,及时了解幼儿的阅读兴趣,合理安排阅读的内容,增强自身讲述故事的能力和指导幼儿进行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在幼儿园的文学阅读与家庭的亲子共读上构架一座交流的桥梁,紧密两者的联系,避免两个阅读环境的脱节。家长也应主动与幼儿园老师联系,了解幼儿园叙事文学的阅读情况,积极予以配合。并及时反馈幼儿在家的阅读情况。以便老师有针对性地安排幼儿在园的阅读和学习。
  
  (二)突出家长在幼儿阅读中的作用
  家长应关注亲子共读在孩子心中的优势地位,增加与孩子亲子共读的时间和机会,努力提高自身对文学的理解,增强表述故事的能力,及时了解孩子的阅读兴趣。尊重孩子的阅读主体性。
  
  (三)避免影视文学作品的反作用
  幼儿园和家长必须适当控制幼儿接触影视的时间。让影视文学成为叙事文学图文作品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品,引导幼儿在打基础的阶段有充足的时间接触图文书面材料。在前阅读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语感和语言表述能力,让幼儿在书本和图画中任意驰骋,天马行空般地发挥想象。
  
  (四)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习染
  在幼儿叙事文学的阅读中。除了让幼儿接触到外国幼儿文学最精华的部分,更要让幼儿在中华五千年优良文化积淀的叙事文学中初步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使他们从这些传统叙事文学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五)关注幼儿阶段的特殊性
  关注不同年龄段幼儿对故事的需求。在5岁前的幼儿阅读中,教师和家长应注重故事的趣味性。而不应该过度强调对孩子进行行为养成教育的渗透。让孩子在故事中感受到快乐是最重要的。在5岁以后,则应该较好地将趣味性和教育性结合起来,为幼儿进入学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国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生命·实践”学校德育体系构建(BEA060020)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如果一个人的智慧是一滴水,那集体的智慧就是宽阔的海洋。我园在教研管理中,重视用智慧点亮智慧,从而让我园的教研活动变得更精彩和富有实效。一、实现教研网络信息化教师个
"教育即服务",校长带领行政团队服务教师,教师团队服务学生、家长。一直以来,我校把"深耕仁爱文化,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办学品质"作为管理目标,在"仁爱"管理中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为加
在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绝大多数的幼儿阅读作品不仅以其内容的生动有趣吸引着幼儿,而且也以其形式美给予了幼儿艺术的享受。教师可以借助阅读材料,有意识培养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和艺术表现力。为此,我在开展阅读活动时进行了尝试,积累了如下一些技术、策略。  一、对比观察,帮助幼儿感受色彩与情绪表达的关系  色彩是幼儿阅读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美术要素。画家不仅运用丰富多变的色彩交代故事内容,营造气氛,而
今天阳光灿烂,孩子们在户外玩,一会儿陆秋彤跑过来说:“孙老师,朱致远打我!”我一瞧,朱致远撅着嘴,一脸的不高兴。我走过去:“朱致远,注意点啊!”显然我的语气有些不耐烦,因为朱致远平时总爱招事。又过了一会儿,邵敏琪跑过来对我说:“孙老师,朱致远拧我。”“怎么又是朱致远。”我心里嘀咕着。当我看到他时,他只是低着头,像是等待着我的批评。我扪心自问:“我是否应该采用另一种教育方式呢?”于是,我轻轻叫过朱致
开展幼儿园教师送教下乡活动,促进城乡教师的合作交流,已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举措,但要真正提高送教下乡活动的实效性,还需要精心组织、科学实施。我们着重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1.设立门槛,择优选人。送教是否成功,第一要素是选择合适的送教人选。为保证送教工作的常态化、有效性,我们确定了送教人员的门槛标准,专门建立了送教教师的人才库。送教人员由幼教系统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
随着全路设备秋检秋鉴工作的全面展开,铁路各专业部门根据设备情况和季节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设备检修和整治,确保运输安全稳定。
家园短时沟通是家园双方利用离人园时间通过交流彼此的观点、感情,求得互相理解和相互支持。长期的幼儿教育实践表明,幼儿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家长来园“汇合”的短暂时间,根据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技巧性、计划性、针对性的沟通,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一、家园短时沟通存在的问题  家园沟通不畅势必造成很多问题,比如家长不清楚幼儿园的主要保教任务是什么:不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不清楚自己孩子的发展在同龄孩子
本刊讯 受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平武县小河沟保护区道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严重威胁到了野外巡护人员的生命安全。近期,保护区组织人员对辖区内20多公里道路进行了清
钳工实训教学是本学院实训教学的一门基础实践性课程。它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钳工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钳工实训,学生应该熟悉钳工安全操作规程、台钻安全操作规
一、背景交待,提出困惑  众所周知,相比集体教学,区角游戏以其“自主建构”的鲜明特性更适合幼儿的积极学习。然而许多一线教师对区角游戏的重视仍体现在“关注儿童建构过程中外在的、一般的表现状态,对儿童隐含的、潜在的能力及其价值的存在不敏锐”。最突显的行为表现为教师对幼儿游戏的高控制,即玩什么,怎么玩,教师都有密集性预设。基于此,在“顺应和推进儿童个体建构”的教育信念支撑下,我园确立了优化区域游戏的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