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本和配置,而当前社会最稀缺的资源,是在社会转型中能铸就人才的新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模式。知识唯有内化为大脑且外化为应用能力,并在实践中产生效应才是真正的力量。
[编者按]
在第102期杂志中,我们刊登了《新教育价值观及模式探讨》第二部分,本期将继续刊登第三部分以飨读者。
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了激烈的脑能科学革命和脑能竞争时代。随着信息的爆炸,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延续,人们必须终身学习。全球互联网的信息大多用英文发布,同国际接轨须精通外语和国际游戏规则。如何学好英语,是现代生活必须解决的问题。
亨德森学校的教学原则之一是:通过上下左右脑的训练,有效激活学生的整体脑能及其协调功能。而传统教学法却忽略了人脑的自然属性,太过于强调对输入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得大部分人在学习中右脑闲置,上下脑之间互相沟通和联系功能缺乏训练,从而阻碍了全脑的协调发展。这就是英语学习者往往时间花得多,成绩却并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亨德森学校的教学理念是:传授方法,输入知识,输出智慧和能力。
当前,对脑科学中同智能理论相联系的方法论的研究,已成为发达国家科学、哲学探究的主要内容,并在生命科学和教育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T递减循环记忆法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有效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将信息循环输入海马,进而传递至大脑皮质,使之成为长期记忆的过程。教师能否在学生大脑中建立一整套英语语言符号反射系统的关键在于,是否具备消除遗忘这一记忆天敌的教学方法。亨德森学校认为,遗忘是大脑的自然属性和功能,但学习掌握英语和其他科目的最大障碍并非遗忘,而是缺乏克服遗忘的有效训练手段。
根据德国著名心理学家Ebbinghaus的遗忘学说,学习后的遗忘程度在时间轴上的峰值为:第一天65%;第二天至第一周80%,第一个月85%。数据表明,要避免遗忘就必须在此期间几个遗忘峰值出现前循环复习;每次复习均可降低遗忘率。这样便可使习得信息在海马中存储,再复习可使之传递至大脑皮质成为长期记忆。值得注意的是,再循环复习中,每两次复习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而每次复习所需要的时间却越来越短。
云南亨德森学校在教学中,把上述理论化为具体的教学过程,优化学生的记忆形态来避免遗忘,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该校的教学案例证明,用T递减循环记忆法训练过一年的学生,英语考试及格率为100%;80%以上的学生成绩高于90分。
利导思维 事半功倍
英语学习与考试,是所有学生都要面对的。因而,教师和家长的责任是:提供心理指导,帮助学生从精神上缓解压力,以便学生能够自信、从容应试,取得满意的成绩。事实上,当学生通过减压和增强应变能力,在考试中把能力化成高分时,教师尤其是家长的负担就减轻了。利导思维方法,便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利导思维方法,是指以积极和乐观态度来看待和处理事情的方法。其反面是弊导思维方法。根据大脑生理学,人脑内ROM蛋白质的分解方式依据情绪的积极乐观或消极悲观而变。当情绪处于前一状态,蛋白质所分解出的副肾皮质激素和贝塔—内啡肽,能缓解乃至消除紧张和压力;而情绪处于后一状态,蛋白质分解出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以及活性氧,会造成巨大的心理紧张和压力,甚至会导致对身心健康的危害。资料显示,大多数人倾向于弊导思维,受到外部刺激时,会习惯性地采用这种思维方式,从而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
故而,英语备考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利导思维和正确的思维定势。思维是指一种能力;定势则是指影响解决问题的方式的特定心理状态。学生一旦有了思维方法的优势,便能充分发挥潜力,在涉及考试内容的知识体系中找到正确答案,取得优异的成绩。
利用发散思维提高英语成绩
发散性思维,是根据已知经验和知识,呈多渠道、多方向立体型寻求多种问题解决方法,来探索未知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活动的特点是,在其过程中,不受时空、数量和方向的限制,强调最大限度地开阔思路,探究多种思考结论。无论其外在形态表现如何,发散性思维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实践证明,这种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其成绩大幅度上升。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并提高成绩呢?
首先,必须提供启动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平台,以学习掌握这种思维方式;其次,必须进行互动式教学,使学生用发散性思维方式思考和回答问题;最后,必须使学生在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中,具有发散性思维的特征。例如,学单词时能够联想到多个同义词、反义词;学句子或语法结构时,能够列举出一系列其他类似结构作文课中的扩写、改写,同一题目构思多种体裁文章的练习,都是发散性思维方式的运用。
总之,作为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标志,发散性思维运用于教学中,不但可提高学习效力,激发创造力,还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加快其成才的步伐,实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共同愿望。
整体结构记忆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记忆作为认知活动的心理过程,可通过训练来优化。发达国家的教育中非常注重开发整体结构记忆能力,外语教学尤甚。因为一切智慧都建立在整体结构记忆之上。整体结构是其所包括的一切要素及其功能和互相关系的总和。一篇英语课文按其结构可分为:全文及其中心思想、自然段、句子、词组、单词,即其功能和关系等。它们都服务于整体结构。因而英语教学只有使学生把握整体结构,才是有效的。
英语课文的整体结构分为三个范畴。前景:单词、词组、句子及其功能和结构;中景:自然段及上下文关系;背景:全文内容、中心思想及其延伸或隐喻。按大脑生理学,前景记忆属于能保持数小时到数天的颞叶记忆,即瞬间、短期记忆,它是大脑将外部信息转化为电流信号的结果,而电流信号在记忆库中转瞬即逝;中景记忆属于能保持数天到数月的海马记忆,即中期记忆,它是大脑以生物化学变化来接受电流信号所形成的新的神经回路,由于重复不补充,记忆内容仍会消失;背景记忆属于可保持数年到数十年的间脑记忆,即长期记忆。
背景记忆体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结构主意原理。因此,背课文能有效地提高成绩和能力。犹太人从小背诵《旧约》来开发整体结构记忆能力,因此产生出许多诺贝尔奖得主和影响历史进程的人才。(未完待续)
[编者按]
在第102期杂志中,我们刊登了《新教育价值观及模式探讨》第二部分,本期将继续刊登第三部分以飨读者。
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了激烈的脑能科学革命和脑能竞争时代。随着信息的爆炸,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延续,人们必须终身学习。全球互联网的信息大多用英文发布,同国际接轨须精通外语和国际游戏规则。如何学好英语,是现代生活必须解决的问题。
亨德森学校的教学原则之一是:通过上下左右脑的训练,有效激活学生的整体脑能及其协调功能。而传统教学法却忽略了人脑的自然属性,太过于强调对输入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得大部分人在学习中右脑闲置,上下脑之间互相沟通和联系功能缺乏训练,从而阻碍了全脑的协调发展。这就是英语学习者往往时间花得多,成绩却并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亨德森学校的教学理念是:传授方法,输入知识,输出智慧和能力。
当前,对脑科学中同智能理论相联系的方法论的研究,已成为发达国家科学、哲学探究的主要内容,并在生命科学和教育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T递减循环记忆法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有效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将信息循环输入海马,进而传递至大脑皮质,使之成为长期记忆的过程。教师能否在学生大脑中建立一整套英语语言符号反射系统的关键在于,是否具备消除遗忘这一记忆天敌的教学方法。亨德森学校认为,遗忘是大脑的自然属性和功能,但学习掌握英语和其他科目的最大障碍并非遗忘,而是缺乏克服遗忘的有效训练手段。
根据德国著名心理学家Ebbinghaus的遗忘学说,学习后的遗忘程度在时间轴上的峰值为:第一天65%;第二天至第一周80%,第一个月85%。数据表明,要避免遗忘就必须在此期间几个遗忘峰值出现前循环复习;每次复习均可降低遗忘率。这样便可使习得信息在海马中存储,再复习可使之传递至大脑皮质成为长期记忆。值得注意的是,再循环复习中,每两次复习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而每次复习所需要的时间却越来越短。
云南亨德森学校在教学中,把上述理论化为具体的教学过程,优化学生的记忆形态来避免遗忘,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该校的教学案例证明,用T递减循环记忆法训练过一年的学生,英语考试及格率为100%;80%以上的学生成绩高于90分。
利导思维 事半功倍
英语学习与考试,是所有学生都要面对的。因而,教师和家长的责任是:提供心理指导,帮助学生从精神上缓解压力,以便学生能够自信、从容应试,取得满意的成绩。事实上,当学生通过减压和增强应变能力,在考试中把能力化成高分时,教师尤其是家长的负担就减轻了。利导思维方法,便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利导思维方法,是指以积极和乐观态度来看待和处理事情的方法。其反面是弊导思维方法。根据大脑生理学,人脑内ROM蛋白质的分解方式依据情绪的积极乐观或消极悲观而变。当情绪处于前一状态,蛋白质所分解出的副肾皮质激素和贝塔—内啡肽,能缓解乃至消除紧张和压力;而情绪处于后一状态,蛋白质分解出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以及活性氧,会造成巨大的心理紧张和压力,甚至会导致对身心健康的危害。资料显示,大多数人倾向于弊导思维,受到外部刺激时,会习惯性地采用这种思维方式,从而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
故而,英语备考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利导思维和正确的思维定势。思维是指一种能力;定势则是指影响解决问题的方式的特定心理状态。学生一旦有了思维方法的优势,便能充分发挥潜力,在涉及考试内容的知识体系中找到正确答案,取得优异的成绩。
利用发散思维提高英语成绩
发散性思维,是根据已知经验和知识,呈多渠道、多方向立体型寻求多种问题解决方法,来探索未知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活动的特点是,在其过程中,不受时空、数量和方向的限制,强调最大限度地开阔思路,探究多种思考结论。无论其外在形态表现如何,发散性思维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实践证明,这种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其成绩大幅度上升。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并提高成绩呢?
首先,必须提供启动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平台,以学习掌握这种思维方式;其次,必须进行互动式教学,使学生用发散性思维方式思考和回答问题;最后,必须使学生在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中,具有发散性思维的特征。例如,学单词时能够联想到多个同义词、反义词;学句子或语法结构时,能够列举出一系列其他类似结构作文课中的扩写、改写,同一题目构思多种体裁文章的练习,都是发散性思维方式的运用。
总之,作为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标志,发散性思维运用于教学中,不但可提高学习效力,激发创造力,还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加快其成才的步伐,实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共同愿望。
整体结构记忆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记忆作为认知活动的心理过程,可通过训练来优化。发达国家的教育中非常注重开发整体结构记忆能力,外语教学尤甚。因为一切智慧都建立在整体结构记忆之上。整体结构是其所包括的一切要素及其功能和互相关系的总和。一篇英语课文按其结构可分为:全文及其中心思想、自然段、句子、词组、单词,即其功能和关系等。它们都服务于整体结构。因而英语教学只有使学生把握整体结构,才是有效的。
英语课文的整体结构分为三个范畴。前景:单词、词组、句子及其功能和结构;中景:自然段及上下文关系;背景:全文内容、中心思想及其延伸或隐喻。按大脑生理学,前景记忆属于能保持数小时到数天的颞叶记忆,即瞬间、短期记忆,它是大脑将外部信息转化为电流信号的结果,而电流信号在记忆库中转瞬即逝;中景记忆属于能保持数天到数月的海马记忆,即中期记忆,它是大脑以生物化学变化来接受电流信号所形成的新的神经回路,由于重复不补充,记忆内容仍会消失;背景记忆属于可保持数年到数十年的间脑记忆,即长期记忆。
背景记忆体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结构主意原理。因此,背课文能有效地提高成绩和能力。犹太人从小背诵《旧约》来开发整体结构记忆能力,因此产生出许多诺贝尔奖得主和影响历史进程的人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