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的临床诊疗思路及处理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读者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eeett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一步询问内容及目的
  根据两大类疾病的主要特点,我们需要继续询问发病年龄、出疹时间、出疹顺序、皮疹特点、伴随症状、是否有传染病接触史及是否服用过可引起过敏的药物等协助鉴别诊断。
  分析病史
  患儿为8岁学龄儿童,接种过麻疹、风疹疫苗,无麻疹、风疹的皮疹特点及伴随症状,且末梢血白细胞明显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故可除外麻疹及风疹;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且本次病程中无特殊药物服用史,可除外药物疹;患儿有发热、咽峡炎及
  猩红热是由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及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征。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呈链状排列,可分泌红疹毒素和外毒素,前者可致猩红热皮疹;后者可引起发热、头痛、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多见于3~7岁儿童,少数患者于病后2~3周可发生风湿热或
其他文献
患者,男,59岁,农民,主因“腹胀、乏力伴尿色加深2月余”入院。患者入院前2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乏力(不能胜任日常体力劳动),伴尿色加深,呈浓茶色,无发热,无消化道其他症状,无关节痛、皮肤瘙痒等不适。入院前10天患者因上述症状加重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腹部B超示:肝脾肿大,肝硬化?入院前8天就诊于我院门诊,血常规示:WBC 3.54×109/L,GR% 29.4%,LY% 67.5%,Hb 114
期刊
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分类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及猝死。其中,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常见症状。  对于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可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减轻心肌的耗氧。对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常规接受扩张冠脉的药物治疗,包括硝酸酯类和中药合
期刊
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临床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随年龄增长萎缩性病变的发生率逐渐增高,该病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目前研究认为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其中感染幽门螺杆菌者约80%~95%发生慢性胃炎。其他病因包括胃酸/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胆汁反流,外源性胃黏膜损伤因素
期刊
性肾损伤。考虑患者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于入院3小时后即转入ICU抢救治疗。  转入ICU后予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血压下降为70/40 mm Hg,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PICCO)下,予以容量复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维持血压,增加氧供,同时予以比阿培南+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6小时后MAP 72 mm Hg,尿量80 ml/h,入院第2天复查血乳酸5.24 mmol
期刊
病例简介  王某,女,15岁,初三学生。  主诉:厌食、体重下降半年。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感觉自己体型偏胖,不好看,想减肥,但意愿不强烈。一次同学骂她“胖女人”后决意要减肥,开始节食,感觉吃多一点后会自己催吐,后来发展到一进食就感觉胃不舒服,呕吐,有时喝水都要吐,体重从95斤下降到65斤(身高160 cm),精神挺好,近一月,月经开始紊乱,量减少,家长强迫其就诊。  成长史:独子,由于父母工作忙
期刊
近年来,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作为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模式的重要载体,在政府的统筹推进下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也引起了国内外医疗卫生界人士的关注。 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以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为核心的全科医疗体系是大家关心的问题。笔者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及全科医疗从业人员,从自身从事的具体工作出发,介绍并讨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与三甲医院共建融合性全科体系概况,或可为同业者借镜。  中心情况  四川省医院集团苏坡社区卫生服
期刊
脓毒症是由感染所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如发热、呼吸急促、心率增快、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异常或未成熟粒细胞比例增高。脓毒症若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并有效治疗,极易发生组织低灌注并影响脏器功能,逐渐演变为重度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据统计,在美国脓毒症早已成为第十大致死疾病,重度脓毒症占急诊住院死亡率的9.2%,脓毒症休克占急诊住院死亡率的28%。每年有超过750 000例脓毒症病例发生,致使不低于380 00
期刊
解读: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属于立克次体目、无形体科、无形体属,是一种侵染人中性粒细胞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革兰阴性小球杆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可与中性粒细胞表面的岩藻糖基化和唾液酸化糖基化折叠蛋白结合,以膜包裹的包涵体形式生存和繁殖。约20%~80%的急性期患者外周血涂片中可见到桑葚体[1],一般认为起病1周后很难找到。目前,国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发病率还不清楚,该病的疫源地、传播媒介、临床表现与发热伴血小
期刊
病例回顾  初次就诊  患者,男,54岁,以颈部及左肩部疼痛,左臂麻木两周为主诉来诊。患者两周前无明确诱因出现颈后部左侧及左侧肩胛区疼痛,模糊钝痛,无放射痛,呈持续性,时轻时重,同时伴有左肩后外侧、左侧前臂内侧麻木感,直到左手第四五指,麻木感为持续性,身体其他部位无疼痛或麻木,无肌力减低;无头痛、胸痛或腹痛,无呼吸困难,反酸或恶心、呕吐。近期无皮疹及其他不适。否认颈椎、肩背部、腰背部或上肢创伤史,
期刊
患儿,男,3岁,“双耳听力下降3个月”。向其母询问病史,患儿流白色鼻涕,无咳嗽及咳痰,无发热,双耳听力差,无双耳流脓,无耳痛及头痛,无睡眠打鼾、张口呼吸。查体:咽部黏膜慢性充血,无扁桃体肿大,双外耳清洁,鼓膜完整。考虑可能为中耳炎,因治疗经验不丰富,故建议其母去上级医院进一步诊疗。  跟踪患儿在上级医院的诊疗,其母诉患儿因“渗出性中耳炎、腺样体肥大”已经行间接喉镜下等离子刀腺样体切除,双耳鼓膜置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