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与社区的整体联动工作浅述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读者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me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作为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模式的重要载体,在政府的统筹推进下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也引起了国内外医疗卫生界人士的关注。 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以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为核心的全科医疗体系是大家关心的问题。笔者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及全科医疗从业人员,从自身从事的具体工作出发,介绍并讨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与三甲医院共建融合性全科体系概况,或可为同业者借镜。
  中心情况
  四川省医院集团苏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建于1956年,历经50余载的倾力打造,现已升级为西部规模最大、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标准化“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中医药服务特色示范中心”、四川省全科医生社区培训基地。
  中心目前拥有医技人员218名,其中,中高级医务人员42名,全科医生76人,全科护士48人,开放床位250张,医技科室27个,覆盖3个街道办事处,下辖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村卫生站8个,服务人口超过18万人。功能科室27个室。拥有CT、彩超、经颅多普勒、电子胃镜、腹腔镜、全自动生化仪等配套设备。中心遵循“健康至上、患者第一”的宗旨,崇尚“厚德载道、求精务实、严谨奋发”的信念,努力为社区全民提供安全、优质、经济、便捷的人性化全科医疗。
  全科体系建设
  苏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9年作为试点单位加入四川省人民医院集团,尝试共建与欧美接轨的全科医疗体系,在西部率先探索“多级联合、专业对应、技术支援、双向转诊”的社区卫生服务合作新模式。目前,中心与四川省医院已专网连接,数字化远程会诊,双向转诊,预约挂号、预约检验功能全面实现。中心已与省医院本部施行“一卡通”关联(即使用省医院诊疗卡进行社区中心健康管理及诊疗,并与省医院共享患者及管理人群信息),尝试为三甲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建立全科诊疗体系。
  中心自行研发全科医疗数字化体系,上与省医院及市区卫生局、下与各社区卫生站,发生医政管理及全科业务关联,中心内部则涵盖健康管理、门诊诊疗、住院康复、辅助检查、医学影像全面范围,并按照全科医学理念将各环节有机串联,形成:健康教育—健康干预—健康管理—门诊诊疗—住院康复—双向转诊—下转康复—健康管理为一体的链式全科医学数字化管理路径,据我们查阅资料,目前国内尚无先例。
  按照我们链式全科医学数字化管理路径,家庭医生按照卫生部适宜技术标准对辖区重点人群进行规范管理,全面实现计算机管理。目前中心已经实现辖区居民健康管理覆盖率92%,管理居民健康档案9万余份,其中高血压6500余人,2型糖尿病3000余人;65岁以上老年人9000余人。
  整体联动合作以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深化推进成效明显。目前,中心正拟实现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新建全科医学中心直接指导下,建立三甲医院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融合实体,作为双向转诊及全科医疗的实验基地,率先在西部做出尝试。
  技能培训
  迄今,中心已有76名医生及48名护士通过省级全科转岗培训,拿到转岗证书,成为省厅医政角度认可的全科执业医护人员。但是,笔者认为此种短期培训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并不能提高全科医护人员的实际临床能力。
  为提高全科医生的实际临床能力,中心派两名医生参加四川省医院三年制全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此培训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毕业生质量较高,但受制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人员紧张现状,我们无力保送更多的医生接受高质量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按照中央2020年新型全科诊疗体系的要求,目前人员缺口很大,鼓励大规模成批招募医学院毕业生进入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是当务之急。
  另外,中心在省医院全科中心的指导下,积极建立全科培训、继续教育、遂行科研课题的基本能力。中心于2008年至2011年期间,参与了卫生部社区卫生适宜技术项目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干预项目、成都市“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慢性病防治心衰分项”工作,与市三医院合作并圆满完成了任务;与成都市妇幼保健院参加了成都市乳腺癌普查等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卫生调查、人员筛查、疾病防控等经验。目前,中心正接受卫生部脑卒中干预项目课题,正在省医院全科中心指导下拟定与省医院展开全科医学全方位整体培训进修规划。中心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三甲医院紧密结合,接受全方位指导,对推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核心功能、形成教学、科研能力非常有效。
  医生心声
  改善医患关系不仅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医生的心声。目前社会大局对医护人员工作心境影响很坏。社区卫生机构面向基层,社会认可度低,形象尚未建立,应对及承受突发事件能力低,对医患关系恶化的负面影响更加感同身受。强化基层对医护人员保护机制、扭转社会对医务界认同度的偏差,以及自身加强与患者交流的临床技能培训,更觉势在必行。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医生的劳动应得到合理的价值回报。中心感到目前国内医学立法、医政、教学、培训、执业各方面亟待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医生的待遇低,劳动强度大,公共卫生任务仍在不断无限加码中,且时下医改对于此类单位并未带来任何实际好处和可持续发展前景。
  事实上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医技人员要求不高,只要能够稳定生活、稳定收入,学业逐步进阶及职业较有尊严即可,但目前工作安全尚不能确保,法律地位、角色意识、岗位尊严、绩效待遇等无从谈起。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人心浮动是可以理解的。
  患者需求
  中心定期进行患者需求调查及满意度测评,目前基本情况良好,常年第三方监测满意度80%以上。
  但在工作中我们发现,社区患者及我们的管理人群均开始接受健康干预但顺应性不高,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多数并不需要繁琐的管理,因为常年的慢病患者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和应对疾病的方法,稍加正确引导即可。而我们所能派遣的全科医生多为低年资医生,临床经验浅薄,疾病自我管理经验技能更是付之阙如。多去访视往往令患者不胜其扰。一般患者均不要求如何管理,均希望看医生就是“看好病”,因此,健康管理应有机融入全科医生对患者的诊治过程中,且亟待在实践中不断增加干预的技能方法和力度,同时,相应的政策和配套举措应该强化配备。
  目前医改对基层实施的基本药品制度实施和绩效工资,实际效果相当不利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可持续发展,反而鼓励普通患者涌去大医院。患者更加不信任基层卫生机构,导致许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可罗雀,虚位运行。据统计,新医改后四川基层机构,从乡镇卫生院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业务量停滞,并呈现明显下滑趋势。苏坡中心目前采取的与三甲医院紧密结合的工作方式,即为尝试破解基层遭遇医改之后的怪圈,将三甲医院的品牌、技术、力量引入基层,直截了当地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医疗体制面临空前的挑战和机遇。全科诊疗体系的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多点执业,三甲医院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良性循环,将为目前僵化的现行体制注入新的活力,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而我们通过建立三甲医院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融合实体,改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运作机制,从而为上述种种可能做出我们的努力和尝试。
其他文献
酒精性肝病系指长期过量饮酒所致的一种肝脏疾病,包括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主要临床特征是恶心、呕吐、黄疸、肝脏肿大和压痛,可并发肝功能衰竭和上消化道出血等。嗜酒者中,约10%~20%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病,乙醇进入肝细胞后,经肝乙醇脱氢酶、过氧化氢物分解酶和肝微粒体乙醇氧化酶氧化,形成乙醛,乙醛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使其代谢发生阻碍,导致肝细胞变性和坏死。戒酒后大多数酒精
期刊
患者,男,40岁,湖南常德人,10年前曾有不洁性行为史,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痰,无发热、咳血及盗汗等症状。胸部X线及CT显示双肺内多发结节样病变,双上肺明显;CT显示病灶内可见空洞(如图1、2),临床诊断为肺结核,正规抗结核治疗,疗效欠佳。  3个月前痰培养发现真菌,鉴定为组织胞浆菌感染,抗真菌治疗后肺内病灶吸收,如图3;同时检查抗HIV(+),确证试验(+),当时CD4+细胞计数1
期刊
众所周知,在伴有症状性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中,阿司匹林可显著减少非致死性与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目前普遍认为,该类人群从阿司匹林治疗中获得的益处远远超过出血危险。近期,来自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以Alfred Bartolucci博士为首的研究人员对已发表的9项阿司匹林一级预防  宋水江,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三病区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中
期刊
酒精性肝病因其疾病的时期不同,实验室检查表现不一致,但较其他原因所致的肝损害,有其自身特点。  血液学检查  酒精性肝病患者在嗜酒期间可出现各种形态异常的红细胞,包括靶形细胞、巨红细胞、刺状细胞和口形细胞,而且平均细胞容积(MCV)往往增加,在停止饮酒一周以后逐渐恢复正常;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贫血和/或血小板减少,可能由于酒精对红细胞的破坏及对骨髓的直接毒性作用造成的;如重症酒精性肝炎合并感染,白细胞
期刊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er,PU)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黏膜发生的炎症与坏死性病变,病变深达黏膜肌层,常发生于与胃酸分泌有关的消化道黏膜,其中以胃、十二指肠为最常见。  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的多发病,但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其患病率相差很大。据国外文献估计,大约10%的人一生中患过PU。消化性溃疡病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有资料报道占国内胃镜检查人群的10.3%
期刊
患者,男,59岁,农民,主因“腹胀、乏力伴尿色加深2月余”入院。患者入院前2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乏力(不能胜任日常体力劳动),伴尿色加深,呈浓茶色,无发热,无消化道其他症状,无关节痛、皮肤瘙痒等不适。入院前10天患者因上述症状加重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腹部B超示:肝脾肿大,肝硬化?入院前8天就诊于我院门诊,血常规示:WBC 3.54×109/L,GR% 29.4%,LY% 67.5%,Hb 114
期刊
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分类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及猝死。其中,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常见症状。  对于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可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减轻心肌的耗氧。对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常规接受扩张冠脉的药物治疗,包括硝酸酯类和中药合
期刊
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临床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随年龄增长萎缩性病变的发生率逐渐增高,该病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目前研究认为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其中感染幽门螺杆菌者约80%~95%发生慢性胃炎。其他病因包括胃酸/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胆汁反流,外源性胃黏膜损伤因素
期刊
性肾损伤。考虑患者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于入院3小时后即转入ICU抢救治疗。  转入ICU后予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血压下降为70/40 mm Hg,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PICCO)下,予以容量复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维持血压,增加氧供,同时予以比阿培南+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6小时后MAP 72 mm Hg,尿量80 ml/h,入院第2天复查血乳酸5.24 mmol
期刊
病例简介  王某,女,15岁,初三学生。  主诉:厌食、体重下降半年。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感觉自己体型偏胖,不好看,想减肥,但意愿不强烈。一次同学骂她“胖女人”后决意要减肥,开始节食,感觉吃多一点后会自己催吐,后来发展到一进食就感觉胃不舒服,呕吐,有时喝水都要吐,体重从95斤下降到65斤(身高160 cm),精神挺好,近一月,月经开始紊乱,量减少,家长强迫其就诊。  成长史:独子,由于父母工作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