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o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人们也可以通过自我生成的因素,自己调节自己的行为。因此,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人将外在的要求内化为自身需要的过程。同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素质教育;习惯
  The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is a development good behavior habit——See good habit from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yesheng-tao's
  
  Cui Guo-qin
  【Abstract】The our country ye sheng-tao Sir of educator leaf very value young the child be good habit of development.He think education be develop good behavior habit, the person's behavior not only need to be subjected to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factor, people also can pass themselves born factor, oneself regulate oneself of behavior.Therefore, good behavior habit formation of process is a person will outside of request inside change into an oneself demand of process.The development is good in the meantime behavior habit is also an implement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importance path.
  【Key words】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Habit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叶圣陶专门写过《习惯成自然》和《两种习惯养成不得》 等文章。这些文章虽然写于20世纪40年代,但至今读来倍感亲切,文中所阐述的主要思想对当今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仍不乏启示意义。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人们也可以通过自我生成的因素,自己调节自己的行为。因此,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人将外在的要求内化为自身需要的过程。如:认真的学习态度,以学习为乐趣;自觉地看书、写字,积极动耳、动眼、动手、动口的习惯;自学的习惯,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这是最佳的教育习惯。
  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呢?叶圣陶先生有他独到的见解。
  1. 养成习惯贵在躬行实践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家,叶圣陶先生非常强调在习惯养成中的身体力行。他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躬行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他以常见的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他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写道:“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个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个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个把公民应做的一切认认真真去做”, 这样,我们“所知”的才能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成为相应的能力和素质。
  2. “习惯成自然”就是能力什么是“成自然”呢?叶圣陶先生认为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 他举例说,“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成自然'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只是勉勉强强地做一做,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那种能力”。 他进而指出,“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比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说李四表达能力不好,就是说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因此,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3. 有两种坏习惯不能养成叶圣陶认为:习惯不嫌其多,但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除此之外,其他的习惯多多益善。这两种习惯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和妨害他人的习惯。
  何谓“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呢?叶圣陶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习惯的养成来说明“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的害处。他说,“坐要端正,站要挺直,每天要洗脸漱口,每事要有头有尾,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起码习惯。有了这些习惯,身体和精神就能保持起码的健康,但这些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就形成的,要逐渐养成。在没有养成的时候,多少需要一些强制功夫,自己得随时警觉,直到'习惯成自然',就成为终身受用的习惯。可是如果在先没有强制与警觉,今天东、明天西,今儿这样,明儿又那样,就可能什么习惯也养不成。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一种习惯,牢牢地在身上生了根。这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最要不得”。 这种习惯与其他种种习惯冲突,一旦养成,其他种种习惯就很少有养成的希望了。
  那什么又是“妨害他人的习惯”呢?叶圣陶举例予以了说明。他说,“走进一间屋子,砰的一声把门推开,喉间一口痰上来了,扑的一声吐在地上,这些好象是无关紧要的事。但这既影响他人学习和工作,又可能传播病菌,一旦习以为常,就成为一种妨害他人的习惯”。妨害他人的习惯是恶劣品质形成的重要根源 叶圣陶先生认为某些人的不良品质的形成,一个重要的病根在养成了妨害他人的习惯。他说,如果一个人不明了自己与他人的密切关系,不懂得爱护他人,一切习惯偏向妨害他人的方面,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恶人。
  正如柏拉图在两千年前所观察到的,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训练年轻一代寻找“正确目标指导下的欢乐与痛苦”。现代著名遗传学家也获得同一结论,相信对人类来说,进化的最好方法是学会在从事于必须去做的事情中获得乐趣。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命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良好习惯,不吝惜在品德教育上花钱,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厌”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考察二战以后日本的三次教改,每每把养成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讲“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可以说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好的习惯使人受益一生。
  收稿日期:2010-02-11
其他文献
[摘要]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离开了词汇,语言就失去了意义。词汇贫乏,就会造成理解和表達的障碍。本人通过对词汇教学的理解,整体优势教学实践,从词汇的音、形、义、用四个方面,浅谈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艺术。  [关键词]词汇教学;原则;教学法
期刊
【摘要】语文素养是新课标的一个核心概念,要不断努力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最好方法是从阅读和积累开始。  【关键词】语文素养;阅读;积累  The exaltation language cultivated manners of high school student want to value reading and backlog  Xu Guo-jing  【Abstract】Langua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与网络时代的到来,要求学校培养大量能驾驭高新技术、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这使得信息技术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愈益凸显。面对新技术革命浪潮,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信息技术对于开发青少年智力、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现代信息技术是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的重要工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的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以所教授内容为主、以多
期刊
【摘要】“独创能力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1]本世纪中叶以来,心理学家有研究认为,创造潜能,人皆有之,只存在着程度高低不同,“其发展水平关键在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启发”。[2]即“要求教师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能根据所授的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使课堂上充满创新的气氛,便足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历史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历史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期刊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洋溢着时代气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它唱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各种能力的培养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学过程成了师生互动,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在这种新理念的支配下,语文教学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让课堂有声有色  1.1 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
期刊
【摘要】在中学音乐教学的一切活动中都应该有指向文化,指向“人文素质”培养的精神活动的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们在音乐教育中把“文化传承”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价值体现。中学音乐教学应该通过各种音乐形式,将音乐同其他艺术门类进行融合,这样的音乐课堂内涵丰富,对于软化学科边缘,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音乐教学;文化;融合  Synopsis analysis diverse kn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正逐步走进课堂,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显示出语文教育改革的美好前景。   1. 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语文教学,教师采用唇耕舌耘、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手段。课堂里经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讲台下学生却听得兴味索然的景象。 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能把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变枯燥为生动,
期刊
机会中的智慧教育,即抓住稍纵即逝的契机,在最恰当的时间里和合适的情境中运用智慧的方式进行入情入理入脑入心的教育。  那么究竟如何做才为机会中的智慧教育呢?  一天早上,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在上面,另一碗蛋在下面,这是在父亲盛时无意的一个举动,可是细心的父亲发现儿子先拿了蛋在上面的那碗。  第二天早上摆在儿子面前的是和昨天一模一样的两碗面条,儿子仍像昨天一样拿过带蛋的那碗吃起来,吃着吃
期刊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寻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而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好感、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前苏联教育学家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就是喜欢学。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
期刊
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学生创造的个性。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最终取决于培养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注意开发智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004年《读者》第20期上有一篇张寿卿先生的文章,文章的题目叫《历史题怎么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