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到2010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2000亿美元的目标将会提前实现,到2015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个全新的经济体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引以为豪的是,我们拥有上千年的传统友谊和贸易往来的悠久历史。令人欣喜的是,我们今天相互首选对方,组建经济共同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密切、这么活跃,已步入了黄金时期。而这一关系的发展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它是双方共同需要的体现,它惠及东亚经济乃至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16年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成效显著
近16年来,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大幅增长,其贸易额在各自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双向投资迅速增加,中国在东盟国家的工程承包越来越多。
双方贸易增幅大
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仅为8.59亿美元。至1991年增长为79.6亿美元,13年间增长了8倍。而16年来,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从79.6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900亿美元,增长了23倍,年均增长率高达20%,这一增长率超过了同期中国和东盟各自的对外贸易增长率。
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1991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5.9%。16年来,中国对外贸易额从1991年的1357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421亿美元,2007年有望达到1900亿元,2008年有望突破2000亿美元,比计划中的20lO年提前两年实现目标。
按国别来看,中国是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缅甸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是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是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是老挝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前十大贸易伙伴中,新加坡是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
16年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发展分析
16年,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成果来之不易。在东盟咨询机构——东盟名人小组给中国东盟领导会议提出的评估报告中认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取得了显著的实质成果,中国比东盟其他对话伙伴更为务实和有效率。
相互看好,共同选择密切合作
中国有句俗语:“邻里好,赛金宝”。中国与东盟之间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和相似的历史遭遇;我们资源禀赋各具优势,产业结构各有特点,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我们在国际社会事务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我们有着对稳定和增长的共同愿望。为此,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及时做出了正确的战略决策:积极发展和密切相互间的经贸合作。
正是这一正确的重大选择,我们不受政治经济体制、宗教文化信仰、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所限,本着“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方针,将相互间的经贸合作不断的推向一个又一个新阶段,成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的典范。
正是这一正确的重大选择,这16年中我们的经贸合作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这一历史性考验,同时又坚定了我们只有增进合作才能战胜困难的决心。
正是这一正确的重大选择,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从提议到协议的实施仅用了短短5年时问,这在全球众多自由贸易区的组建速度上是引人瞩目的。
正是这一正确的重大选择,惠及了我们11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东盟国际地位的提升和东亚经济一体化,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新的贡献。
16年来,在中国与东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的各领域合作中,经贸合作无疑起了带来经济利益的实质性推动作用。
积极行动,不失时机推进合作
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的16年来,双方经贸合作之所以如此快速的发展,是因为我们在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后能本着“平等协商、互利合作”的原则,积极务实的行动。
16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领导人互访频繁,在双边领导会见会谈中均强调发展经贸关系,特别是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府均提出了双边贸易额到2010年的明确目标,并以建立和巩固合作机制来推动经贸发展。中国与东盟9个国家政府间成立了双边经贸合作联合委员会,其中中泰、中新联合委员会为副总理级。中国与东盟建立了农业、交通等8个部长级合作机制,并在促进双方经贸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6年来,正是在积极行动中,中国与东盟不断提高合作水平,丰富合作内容,扩大合作领域,完善合作模式。中国和东盟将重要合作领域由5个扩大到10个:农业、信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湄公河流域开发、交通、能源、文化、旅游、公共卫生。
16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商会往来、商会合作日益密切。2001年,中国一东盟商务理事会在印尼首都雅加达成立,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时任印尼总统梅加瓦蒂出席了成立大会。作为中国与东盟商界合作代表的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是中国与东盟的对话合作机制之一,在促进双方企业界、商会增进合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政和商通。16年来尤其是近6年,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企业家们更是积极探寻商机、开发商机。在东盟绝大多数国家,中资企业商会纷纷成立。双方商务合作明显增多;中越、中缅、中老的主要边境口岸车水马龙;中国企业借助新加坡拓宽欧美市场,借助马来西亚开辟全球伊斯兰国家市场,借道缅甸开发印度市场,更将双方合作延伸向更广泛的国际市场。举目展望,中国和东盟国家贸易、投资、承包工程等合作呈现出一派活跃、兴旺景象。
开拓创新,自贸区建设进入高潮
开拓创新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不竭动力。16年来,我们从促进共同发展出发,不断提出合作的新内容和新举措,保持了双方关系旺盛的生命力。
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则是双方经贸合作创新的集中写照。组建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和东盟共同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举措,是中国和东盟基于自身的发展需要而相互选择密切关系的积极体现,是近些年来中国与东盟成员国经贸合作增长的必然结果。组建自由贸易区,将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带入了一个突破性发展的新阶段。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同样也是东盟与其外部组建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又被称为继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之后“未来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是世界上最大的拥有18亿人口的自由贸易区。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建成这一庞大的自由贸易区并非易事,我们双方同样遇到一些问题和情况,尽管如此,中国本着“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外交方针和“睦 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东盟本着看好中国、与中国携手发展的选择,自贸区建设迈出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步伐。
2000年在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提出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2001年在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达成组建自贸区的共识;2002年在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签署了组建自贸区的基本文件——《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了自贸区建设;2004年在第八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这两份自贸区重要文件。
2003年10月,中国与泰国“早期收获”计划开始实施;2004年1月,“早期收获”计划广泛实施,中国与东盟相互开放500种农产品市场;2005年7月,《货物贸易协议》开始实施,中国与东盟7000多种产品开始逐年削减关税。按照自贸区建设计划,到2010年,中国与东盟6个老成员国间绝大多数产品关税为零,到2015年,中国与东盟4个新成员国间绝大多数产品关税为零。一个由11个国家组建的统一市场正在打造,并将改写世界经济版图。
伴随着自贸区建设快速启动,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应运而生。为促进中国与东盟企业间的互利合作,为推动自贸区的如期建成,在2003年召开的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议在中国南宁每年举办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提议得到了东盟各国和东盟秘书处的赞同和支持。2004年由中国商务部和东盟10国政府主管经济部门以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博览会在南宁隆重举行。2005年第二届博览会的举行则规模更大。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对促进11国间经贸合作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充分展示了相互间经贸合作商机无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对中国与东盟合作全面提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8年: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新起点
2008年,是中国与东盟及其国家经贸合作更进一步发展的一个新起点,预示着相互间的合作将呈现更加广阔的美好前景。
尽管在双方目前的经贸合作中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尽管在今后的合作中还会出现许多新的变化需要我们应对,但我们坚信,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发展已势不可挡;我们坚信,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发展必将带来“双赢”的局面。
回眸过去的15年,我们感慨万千:共同走过了那不平凡的岁月。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到2010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2000亿美元的目标将会提前实现,到2015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个全新的经济体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让我们手携手手握得更牢,肩并肩肩并得更紧,共同走向辉煌的明天!
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引以为豪的是,我们拥有上千年的传统友谊和贸易往来的悠久历史。令人欣喜的是,我们今天相互首选对方,组建经济共同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密切、这么活跃,已步入了黄金时期。而这一关系的发展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它是双方共同需要的体现,它惠及东亚经济乃至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16年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成效显著
近16年来,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大幅增长,其贸易额在各自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双向投资迅速增加,中国在东盟国家的工程承包越来越多。
双方贸易增幅大
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仅为8.59亿美元。至1991年增长为79.6亿美元,13年间增长了8倍。而16年来,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从79.6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900亿美元,增长了23倍,年均增长率高达20%,这一增长率超过了同期中国和东盟各自的对外贸易增长率。
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1991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5.9%。16年来,中国对外贸易额从1991年的1357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421亿美元,2007年有望达到1900亿元,2008年有望突破2000亿美元,比计划中的20lO年提前两年实现目标。
按国别来看,中国是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缅甸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是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是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是老挝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前十大贸易伙伴中,新加坡是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
16年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发展分析
16年,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成果来之不易。在东盟咨询机构——东盟名人小组给中国东盟领导会议提出的评估报告中认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取得了显著的实质成果,中国比东盟其他对话伙伴更为务实和有效率。
相互看好,共同选择密切合作
中国有句俗语:“邻里好,赛金宝”。中国与东盟之间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和相似的历史遭遇;我们资源禀赋各具优势,产业结构各有特点,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我们在国际社会事务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我们有着对稳定和增长的共同愿望。为此,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及时做出了正确的战略决策:积极发展和密切相互间的经贸合作。
正是这一正确的重大选择,我们不受政治经济体制、宗教文化信仰、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所限,本着“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方针,将相互间的经贸合作不断的推向一个又一个新阶段,成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的典范。
正是这一正确的重大选择,这16年中我们的经贸合作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这一历史性考验,同时又坚定了我们只有增进合作才能战胜困难的决心。
正是这一正确的重大选择,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从提议到协议的实施仅用了短短5年时问,这在全球众多自由贸易区的组建速度上是引人瞩目的。
正是这一正确的重大选择,惠及了我们11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东盟国际地位的提升和东亚经济一体化,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新的贡献。
16年来,在中国与东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的各领域合作中,经贸合作无疑起了带来经济利益的实质性推动作用。
积极行动,不失时机推进合作
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的16年来,双方经贸合作之所以如此快速的发展,是因为我们在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后能本着“平等协商、互利合作”的原则,积极务实的行动。
16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领导人互访频繁,在双边领导会见会谈中均强调发展经贸关系,特别是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府均提出了双边贸易额到2010年的明确目标,并以建立和巩固合作机制来推动经贸发展。中国与东盟9个国家政府间成立了双边经贸合作联合委员会,其中中泰、中新联合委员会为副总理级。中国与东盟建立了农业、交通等8个部长级合作机制,并在促进双方经贸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6年来,正是在积极行动中,中国与东盟不断提高合作水平,丰富合作内容,扩大合作领域,完善合作模式。中国和东盟将重要合作领域由5个扩大到10个:农业、信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湄公河流域开发、交通、能源、文化、旅游、公共卫生。
16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商会往来、商会合作日益密切。2001年,中国一东盟商务理事会在印尼首都雅加达成立,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时任印尼总统梅加瓦蒂出席了成立大会。作为中国与东盟商界合作代表的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是中国与东盟的对话合作机制之一,在促进双方企业界、商会增进合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政和商通。16年来尤其是近6年,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企业家们更是积极探寻商机、开发商机。在东盟绝大多数国家,中资企业商会纷纷成立。双方商务合作明显增多;中越、中缅、中老的主要边境口岸车水马龙;中国企业借助新加坡拓宽欧美市场,借助马来西亚开辟全球伊斯兰国家市场,借道缅甸开发印度市场,更将双方合作延伸向更广泛的国际市场。举目展望,中国和东盟国家贸易、投资、承包工程等合作呈现出一派活跃、兴旺景象。
开拓创新,自贸区建设进入高潮
开拓创新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不竭动力。16年来,我们从促进共同发展出发,不断提出合作的新内容和新举措,保持了双方关系旺盛的生命力。
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则是双方经贸合作创新的集中写照。组建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和东盟共同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举措,是中国和东盟基于自身的发展需要而相互选择密切关系的积极体现,是近些年来中国与东盟成员国经贸合作增长的必然结果。组建自由贸易区,将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带入了一个突破性发展的新阶段。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同样也是东盟与其外部组建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又被称为继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之后“未来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是世界上最大的拥有18亿人口的自由贸易区。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建成这一庞大的自由贸易区并非易事,我们双方同样遇到一些问题和情况,尽管如此,中国本着“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外交方针和“睦 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东盟本着看好中国、与中国携手发展的选择,自贸区建设迈出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步伐。
2000年在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提出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2001年在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达成组建自贸区的共识;2002年在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签署了组建自贸区的基本文件——《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了自贸区建设;2004年在第八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这两份自贸区重要文件。
2003年10月,中国与泰国“早期收获”计划开始实施;2004年1月,“早期收获”计划广泛实施,中国与东盟相互开放500种农产品市场;2005年7月,《货物贸易协议》开始实施,中国与东盟7000多种产品开始逐年削减关税。按照自贸区建设计划,到2010年,中国与东盟6个老成员国间绝大多数产品关税为零,到2015年,中国与东盟4个新成员国间绝大多数产品关税为零。一个由11个国家组建的统一市场正在打造,并将改写世界经济版图。
伴随着自贸区建设快速启动,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应运而生。为促进中国与东盟企业间的互利合作,为推动自贸区的如期建成,在2003年召开的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议在中国南宁每年举办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提议得到了东盟各国和东盟秘书处的赞同和支持。2004年由中国商务部和东盟10国政府主管经济部门以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博览会在南宁隆重举行。2005年第二届博览会的举行则规模更大。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对促进11国间经贸合作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充分展示了相互间经贸合作商机无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对中国与东盟合作全面提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8年: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新起点
2008年,是中国与东盟及其国家经贸合作更进一步发展的一个新起点,预示着相互间的合作将呈现更加广阔的美好前景。
尽管在双方目前的经贸合作中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尽管在今后的合作中还会出现许多新的变化需要我们应对,但我们坚信,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发展已势不可挡;我们坚信,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发展必将带来“双赢”的局面。
回眸过去的15年,我们感慨万千:共同走过了那不平凡的岁月。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到2010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2000亿美元的目标将会提前实现,到2015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个全新的经济体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让我们手携手手握得更牢,肩并肩肩并得更紧,共同走向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