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教育方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3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评是老师对有错误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但批评不是万能的,批评的水平往往直接决定批评的效果。如果批评使用不得当,很难取得好的效果。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批评后的思想工作非常重要,我认为老师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鼓励帮助挽回已造成的"影响",重振精神
  由于学生还未成熟,缺乏自我克制与分辨是非的能力,
  自尊心很强,一旦受了批评,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如果老师能以鼓励性的语气批评学生,能激发其自尊心和荣誉感,还可使潜在的积极性得到发挥。老师在批评学生后,应留心观察学生的表情和内心变化,一旦发现新问题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及时疏导思想。如有位学生干部对自己不能严格要求,学习锻炼不能妥善处理,丢此失彼,我是这样批评的:"如果你学习和锻炼也能象工作那样做好了,相信你今后一定能做到。"这种貌似鼓励实为批评的话语,较之严厉的训斥和无休止地挖苦,效果要理想的多。
  二、主动接近受批评的学生,愈合"伤口"
  学生受了批评之后,一时间与教师疏远,轻则敬而远之,
  重则产生裂痕,甚至对立,造成一个"伤口",让它自然愈合,需较长的时间。为了不让学生疏远教师,教师应主动接近学生,尽快愈合"伤口"。如有一位学生因为损坏了学校公物造成了损失受到批评后,见我就有意躲开,而且也不再向我求教问题了,当我觉察后,就主动寻找接触他的机会,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我便邀他一起打排球,通过活动云开雾散,"伤口"愈合了。
  三、不能连续批评责同一个学生
  在一定场合、一定时机,沉默是一种有效的批评手段。批评学生决不能学"婆婆嘴",今天批评,明天批评,大事批评,小事批评,应注意批评的频率,不能搞连续批评(除特殊情况和极恶劣的行为),尽量在一个月内不重复批评同一个学生。批评的频率越高,越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种做法的结果势必激起学生的怨恨情绪,产生逆反心理。为了不激化矛盾,遇到同一个学生犯错误(特殊除外)和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较多时,教师不可能逐个批评,最好的办法是突然停止讲解和示范,给全体学生,尤其是那些不遵守纪律或有前科的学生造成一种极强的心理压力,使其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马上改正,从而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四、有商讨的口吻处理问题
  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后,不要居高临下去训斥、挖苦
  至于于体罚,应以诚恳的态度加以引导。在实施批评的过程中,所用的语言要饱含深情,要以商讨的方式帮助认识其不良的表现后果,从中找到纠正错误的办法,使其从教师诚恳的批评中,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
  人们在总结或评价一堂好课时,总是习惯于脱口而曰,学生配合认为没有学生配合要上好一堂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即使在课程改革实验以推出了四年多的今天,这种看法依然十分盛行。这种约定俗称的说法看似合情合理,实则暗藏谬误,值得深究。
  "学生配合",配合谁?当然是配合老师,配合什么?自然是配合老师的教。所以说白了,学生配合就是教师中心论。的另一种翻版。在这种教学观的笼罩下,教师就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把自觉当做天经地义的课堂教学的主宰,主角,学生是配角,学生的任务是配合老师演绎过程。于是,从教学设计伊始,教师就很容易把自觉想象成全知全能全方位的凌驾于学生之上的超人,并根据自觉成人式假设逻辑,一厢情愿的编织着虚拟的教学程序--教学,一个封闭的单项的教师个人话语系统。因为尽管教师在平时也经管讲到备课要备学生,心里装着学生,眼里要有学生,但实际上,这时教师眼里,心里所谓"潜在的学生"不过是教师想象教学的"假设对象"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学生主体。某种观念一旦扎根就会表现于相应的思维方式,而且往往极重难返。时至今日,新课标强调的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概念,术语已经耳熟能详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形式上夜大多安排了新课标,和学生自主,探究等教学环节,但是与学生配合的思维定式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仍习惯于主宰,唱主角所谓的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往往流于形式甚至沦为作秀表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也迎来了教学历史上一个崭新的时期------多媒体教学时期。多媒体教学的介入,使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初识它时我便眼前一亮,怀着惊喜的心情迫不及待的加入到与它相识相知者的队伍当中,让它在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我把体育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做了这样的比喻:如果把体育教学比作一只五彩斑斓的风筝,多媒体教学就是风,只有借助风的力量,风筝才会在广阔的天地畅游,它的活动天地才会更高远。,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它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其魅力。使体育教学丰富多彩。多媒体教学与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训练当中,学习的效率提高了,体质的质量也有了飞跃。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在体育方面我有我的独特训练方法,它能调动学生兴趣、听觉等多种感官的作用,用直观具体的形象练习抽象的训练方法。把学生带入一个崭新的境界。学生们立刻被吸引住了。
  训练的过程带来的喜悦和满足,让学生感受到了训练的趣味。
  总之在训练上,课堂上,批评学生鼓励学生要靠教师热情、耐心、巧妙的引导,而不能靠教师的"威风"。声色俱厉的批评只能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激化学生之间的矛盾,很难收到好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在课堂中加入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必要性做了综述,根据目前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并且作者结合自己教学经历,探讨了在课堂中加入有效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帮助学生掌握积极压力应对的策略与方法,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关键词: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团队精神 心理健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是教师教学机智、口语技巧、教育智慧的全面展示,是教师文化底蕴、人格魅力、爱生情怀的真实体现。精彩的评价语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因此,建立起一种富有个性化的评价语,他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评价语的层次性、感染力和评价内容的选择及创新等各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获得不同层
本文运用1995~2010期间130余万组世界出口贸易数据,对世界各国出口复杂度进行了全面测算。我们发现,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出口复杂度差距有缩小的趋势;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
幸福是什么?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属于特教人的幸福?从毕业到现在,工作已经两年多,一路走来,跌跌撞撞,有过挫折,有过失败,苦过、累过、哭过、笑过,却从来没有问自己一句:“幸福么?”
【摘要】:所谓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的认可,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迅速、可塑性很强的时期。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说个体生命早期的发展状况对人一生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关键字】:感恩 关爱 快乐  感恩教育就是为了让幼儿学会感恩,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并能从身
"深层次互动"是针对目前教学活动中的"浅层次互动"提出的。一些课堂教学中的"一问一答"式浅层次互动,不仅伤害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伤害了教师对新教育理念的信心。"深层次互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思维品质、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有利于重拾教师的教育热情,坚定教师对新理念的信  心。  所谓"深层次互动",我们认为深层互动的前提是:有问题,没有问题就不需要互动,更谈不上深层互动。其次是:有方法,在
经常听到身边的班主任因为学生违纪而请家长之后的感慨:如今不仅学生难管,就连家长也不肯好好配合。家长不配合的原因大多是班主任与之沟通的方式不恰当所致。班主任请家长必须做到"四忌"和"四要",才能得到家长的通力合作。  一忌不分轻重,动辄就请。小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犯错违纪是正常的。犯错后大可不必兴师动众,把请家长当作灵丹妙药,尤其忌讳不分错误的轻重,一犯错就以请家长相要挟的做法。殊不知,学生最反感班
辅导班已经俨然成了学校课堂之外的“合理”延伸,很多家长和学生们都趋之若鹜,甚而乐此不疲。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导他们喜爱读书,因为读书是培养一个人注意力的好办法,因为读书是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校的过程,其本质是组织学生学习,而学习首先是一种经历,一种身心活动的过程,任何经历或者活动都必然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我们的教育已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的出现,让我们的学校教育变得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现在,课堂文化被人们重视起来了,它已经悄然走进我们的课堂,并且为我们的课堂吹来了一股清新的改革之风。现将我对课堂文化的理解与大家做以交流。  一、更新育人理念  面对教育中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师要坦然接受,积极适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摸准教育发展的脉搏,承担起身为一个教师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