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行为不断改善,尊重幼儿、热爱幼儿的观念在教育实践中有了一定的落实。那么如何才能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呢?下面就谈谈我对这方面的一些观点。
一、把握幼儿的情绪关
情感是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有时候他会决定人的一种处事方式和态度。同样,幼儿有着怎样的情绪也将会决定他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以一种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参与。试想,如果幼儿带着一种紧张、胆怯的心情的话,那么我想,不管教师组织如何适宜精彩的活动,也势必得不到幼儿对活动产生的共鸣,师幼互动更是无从谈起。由此,教育效果也必定是令人叹息的。所以我觉得,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调节好幼儿的情绪按钮,才能有效促进师幼互动的形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妨让自己蹲下来,不要再那么高高在上,让孩子在你面前显得唯唯诺诺,不敢有所表现,使他觉得你是那么陌生和不可接近。当然,我这里所说的蹲下来并不是真的要你弯曲膝盖面对孩子,而是要你平等的与孩子相处,让他觉得你和他是“一伙”的,是公平的,你们能够彼此互相的帮助和合作。所以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和良好的师幼关系中,幼儿才能够放松心情,消除紧张和胆怯的情绪,使他们对教师有一种安全和信赖的感觉,那么在这样的情绪基础上,幼儿才能够自然的有所表露,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师幼互动这种形态也就自然而然的在不断加深。
二、找准幼儿的活动焦点
所谓的焦点通常是受人關注的,因为它常常是联系着比较新鲜,比较奇特的事物。一旦形成一个焦点,那么周边的人大半都会不由自主的被吸引过去,甚至是调起他们潜在的注意力。其实,幼儿在这方面的这种特质表现得更为强烈和明显。心理学上表明:幼儿期的理智感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好奇好问。他们特别喜欢问成人“这是什么?”“那是为什么?”在好奇感的驱使下,他们会主动的在活动中动脑动手,主动的与教师交流。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时刻抓住幼儿们中间的“焦点”,预定生成的主题是幼儿们感兴趣的,也是他们希望并期待获取的知识信息,那么,幼儿的参与性将表现的更为强烈。例如:在课间活动的时候,几个幼儿在花坛边发现了一些小蜗牛,全班孩子就都哄了过去,有的用手摸摸,有的干脆就把他抓起来拿给我看。孩子们表现出异常的兴奋,当然那时的情形也显得拥挤和杂乱,但我并没有因此而干涉,而是以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引导他们去接触观察蜗牛。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如:蜗牛可以离开他的壳吗?它的壳是不是就是他的房子?它的触角对他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吗?此时,蜗牛已经成为了孩子们中间的“焦点”,他们对蜗牛有着强烈的研究欲望。为此我就组织了一个有关蜗牛的主题活动,为孩子搜集有关方面的资料,提供给他们图片和VCD,这下孩子们就全身心的投入到研究蜗牛的活动中去了。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关注,而孩子们的积极表现也是教师难以在一般的教学活动中所能见到的,他们的潜能得到了真正的发挥。因为这个活动完全是孩子们自己的活动,他们想要了解的完全是他们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很显然,我们可以看到师幼互动在这种情况下便会展开得积极而热烈,教育效果也会因此而不断的提升。
三、适当满足幼儿的虚荣心
如果要想更好的延伸师幼互动,让它真正自然的成为一种教学形态,我觉得,适当满足幼儿的虚荣心,那将会有异想不到的效果。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幼儿园中的孩子有着比较强的虚荣心。如果当你逮到了他的不良行为,而给予他狠狠的批评或者是严厉的警告,让他觉得难堪和自尊心受损,随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就会变得很消极,从而严重的削弱他的主动性。那么对师幼互动这种教学形态就势必会产生一定的阻碍。相反他们习惯于接受老师对他们正面的引导、肯定和表扬,那会极大的加强他们的积极性。即使他们有了一些反面的不良行为,他们也极不希望老师当众去说他。其实,如果此时,老师能够以一个小小的暗示,甚至是眼神的提醒,那么这个孩子将会很乐意并迅速的纠正他那时的不良行为,而且他会因为你给足了他“面子”,而在接下来的时间段里在你面前争取有更积极而优良的表现,主动的配合你,欢快的展示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在积极情绪的良性循环下,更有利于促进师幼互动行为的展开和延伸。
四、不断提高师生互动的机会
以往我们开展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是集体活动,教师与幼儿个体的交流十分的稀少,甚至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也是很贫乏。这样的情形对开展师幼互动来说,无疑是一大障碍。那么如何对此进行调节进而展开有效的师幼互动,不断提高师幼互动的频率和效率呢?我觉得不妨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会引导幼儿讨论回答问题,由于孩子能力的差异,课堂时间的约束,再加上其它的一些无关刺激的干扰,往往真正能进行师生互动的次数,互动的人数都是不多的。提出的一个问题通常是一些能力强的幼儿回答了,而能力弱的幼儿却失去思考和解答的机会。那么在这里我提议不妨采取分组教学,在分组教学中,人数相对减少,相应的无关刺激也有可能相对减少,但教学时间却是不会更改的。那么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将会更有机会,教师可以充分的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并且可以有目的进行交流、交往。更有利的是,教師可以把在前一组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在下一组进行教学活动时做出有目的、有计划的改善,不断的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其实,我们提倡师幼互动的目的,不也正是如此吗?另外,还有多种的形式,诸如个别形式、自由形式,甚至是给幼儿留出适当的时间,让他们自己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或集体,或小组,或结队,或个人,展开多种多样的活动。相信必定能更加有效的促进师幼之间的互动。
以上就是我对如何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的一些基本的观点和做法,同时教育界对师幼互动的深入研究也发现,目前在师幼互动方面,特别是在互动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新纲要,并且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不断的完善互动的过程,使它在教育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它的成效。
一、把握幼儿的情绪关
情感是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有时候他会决定人的一种处事方式和态度。同样,幼儿有着怎样的情绪也将会决定他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以一种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参与。试想,如果幼儿带着一种紧张、胆怯的心情的话,那么我想,不管教师组织如何适宜精彩的活动,也势必得不到幼儿对活动产生的共鸣,师幼互动更是无从谈起。由此,教育效果也必定是令人叹息的。所以我觉得,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调节好幼儿的情绪按钮,才能有效促进师幼互动的形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妨让自己蹲下来,不要再那么高高在上,让孩子在你面前显得唯唯诺诺,不敢有所表现,使他觉得你是那么陌生和不可接近。当然,我这里所说的蹲下来并不是真的要你弯曲膝盖面对孩子,而是要你平等的与孩子相处,让他觉得你和他是“一伙”的,是公平的,你们能够彼此互相的帮助和合作。所以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和良好的师幼关系中,幼儿才能够放松心情,消除紧张和胆怯的情绪,使他们对教师有一种安全和信赖的感觉,那么在这样的情绪基础上,幼儿才能够自然的有所表露,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师幼互动这种形态也就自然而然的在不断加深。
二、找准幼儿的活动焦点
所谓的焦点通常是受人關注的,因为它常常是联系着比较新鲜,比较奇特的事物。一旦形成一个焦点,那么周边的人大半都会不由自主的被吸引过去,甚至是调起他们潜在的注意力。其实,幼儿在这方面的这种特质表现得更为强烈和明显。心理学上表明:幼儿期的理智感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好奇好问。他们特别喜欢问成人“这是什么?”“那是为什么?”在好奇感的驱使下,他们会主动的在活动中动脑动手,主动的与教师交流。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时刻抓住幼儿们中间的“焦点”,预定生成的主题是幼儿们感兴趣的,也是他们希望并期待获取的知识信息,那么,幼儿的参与性将表现的更为强烈。例如:在课间活动的时候,几个幼儿在花坛边发现了一些小蜗牛,全班孩子就都哄了过去,有的用手摸摸,有的干脆就把他抓起来拿给我看。孩子们表现出异常的兴奋,当然那时的情形也显得拥挤和杂乱,但我并没有因此而干涉,而是以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引导他们去接触观察蜗牛。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如:蜗牛可以离开他的壳吗?它的壳是不是就是他的房子?它的触角对他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吗?此时,蜗牛已经成为了孩子们中间的“焦点”,他们对蜗牛有着强烈的研究欲望。为此我就组织了一个有关蜗牛的主题活动,为孩子搜集有关方面的资料,提供给他们图片和VCD,这下孩子们就全身心的投入到研究蜗牛的活动中去了。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关注,而孩子们的积极表现也是教师难以在一般的教学活动中所能见到的,他们的潜能得到了真正的发挥。因为这个活动完全是孩子们自己的活动,他们想要了解的完全是他们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很显然,我们可以看到师幼互动在这种情况下便会展开得积极而热烈,教育效果也会因此而不断的提升。
三、适当满足幼儿的虚荣心
如果要想更好的延伸师幼互动,让它真正自然的成为一种教学形态,我觉得,适当满足幼儿的虚荣心,那将会有异想不到的效果。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幼儿园中的孩子有着比较强的虚荣心。如果当你逮到了他的不良行为,而给予他狠狠的批评或者是严厉的警告,让他觉得难堪和自尊心受损,随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就会变得很消极,从而严重的削弱他的主动性。那么对师幼互动这种教学形态就势必会产生一定的阻碍。相反他们习惯于接受老师对他们正面的引导、肯定和表扬,那会极大的加强他们的积极性。即使他们有了一些反面的不良行为,他们也极不希望老师当众去说他。其实,如果此时,老师能够以一个小小的暗示,甚至是眼神的提醒,那么这个孩子将会很乐意并迅速的纠正他那时的不良行为,而且他会因为你给足了他“面子”,而在接下来的时间段里在你面前争取有更积极而优良的表现,主动的配合你,欢快的展示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在积极情绪的良性循环下,更有利于促进师幼互动行为的展开和延伸。
四、不断提高师生互动的机会
以往我们开展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是集体活动,教师与幼儿个体的交流十分的稀少,甚至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也是很贫乏。这样的情形对开展师幼互动来说,无疑是一大障碍。那么如何对此进行调节进而展开有效的师幼互动,不断提高师幼互动的频率和效率呢?我觉得不妨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会引导幼儿讨论回答问题,由于孩子能力的差异,课堂时间的约束,再加上其它的一些无关刺激的干扰,往往真正能进行师生互动的次数,互动的人数都是不多的。提出的一个问题通常是一些能力强的幼儿回答了,而能力弱的幼儿却失去思考和解答的机会。那么在这里我提议不妨采取分组教学,在分组教学中,人数相对减少,相应的无关刺激也有可能相对减少,但教学时间却是不会更改的。那么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将会更有机会,教师可以充分的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并且可以有目的进行交流、交往。更有利的是,教師可以把在前一组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在下一组进行教学活动时做出有目的、有计划的改善,不断的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其实,我们提倡师幼互动的目的,不也正是如此吗?另外,还有多种的形式,诸如个别形式、自由形式,甚至是给幼儿留出适当的时间,让他们自己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或集体,或小组,或结队,或个人,展开多种多样的活动。相信必定能更加有效的促进师幼之间的互动。
以上就是我对如何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的一些基本的观点和做法,同时教育界对师幼互动的深入研究也发现,目前在师幼互动方面,特别是在互动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新纲要,并且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不断的完善互动的过程,使它在教育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它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