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浅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之精微,发掘文本中的弦外之音,把握文本内涵意蕴,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度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3-0196-01
语言是有深度的,只有细细品味,反复琢磨,就会触摸到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体味遣词造句的精妙。语文阅读教学应依托阅读文本,让学生“知其然”,更需要“知其所以然”。引领学生从明白字面上写出来的东西,到透过文本去理解字面上没有写出来的东西,即弦外之音。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之精微,发掘文本中具有暗示性的细节,把握文本内涵意蕴,才能真正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读懂“言外之意”
语言有非明确性、含蓄性,文学作品的内涵作者有时并不会直接说出来,这就需要读者去挖掘体会这些细微的语句。读者借助“看似平淡、实则丰富”的文本内容,通过各自的阅读体验,从中读懂言外之意。正是因为文学语言的这种特点,作品才变得意趣盎然,令人回味无穷。《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作者笑源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了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的高超。围绕“喜鹊登枝”和“老牛兔子”剪纸展开了“我”和姥姥之间有趣的回忆。课文通篇没有一个“情”字,也未点出“亲情”二字,但实际上通篇都有指向主题,就是“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和祖孙俩化不开的浓浓的亲情。文中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俩有了太多的回忆,特别是姥姥寄给在外读书时“我”的那副剪纸——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这段文字表面上是在描述剪纸的画面,可是细细品读,抓关键词语“定定地”“出神地”,这其实是一幅主题为“牛兔情深”的剪纸啊。表面上是写的是老牛和兔子,其实那只老牛是思念着“我”的姥姥,而兔子就是身处异乡的“我”。课文没有直接将祖孙情深直接地写出来,可是抓住剪纸,学生不难读出姥姥内心既希望朝夕相处的孙儿能留在身旁,又想让孙儿去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发展的矛盾心情。
二、触摸“借景抒情”
当抽象的情感难以具体表达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寄托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即借景抒情。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写的是寒江飞雪,已早生华发的渔翁静静地坐在江边,孤独地垂钓。这是首藏头诗,这首诗的每句第一个字连起来是“千万孤独”;再倒着读,这首诗每句的最后一个字连起来是“雪翁灭绝”。“千万孤独”“雪翁灭绝”这八个字,一种悲怆的情感便油然而生。但是,若仅仅是悲怆,这首诗也不可能成为千古绝唱。这首诗妙就妙在这千山暮雪的画面中,还有一位渔翁。这垂钓的渔翁,不仅在垂钓孤独寂寞,也在垂钓着他不屈的志节。寒冬季节,冰冻三尺,是他落魄坎坷处境的写照;渔翁披蓑戴笠,淡定从容,是他坚守不屈的写照。乍看这首《江雪》似乎只是写普通的风景,但学生细细品读全诗,诗人的坚定与执着,都蕴含在这一幅苍凉寂寥的画面之中。
三、感受“境由心生”
人物心情的好坏也影响看景物的美丑。细细品读一些文章中的景物描写,会发现它们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与人物的思想和行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爱之链》这篇课文描写了发生在一个寒冷冬夜里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充满爱心的故事。课文中的环境描写,虽然不是重点叙述部分,但是若仔细阅读,就可发现在文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课文开头写道:已是黄昏了,伴随着寒风,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飞舞的雪花钻进破旧的汽车,他不禁打了几个寒颤。这条路上几乎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黄昏”“凛冽的寒风”“飞舞的雪花”“破旧的汽车”“路上几乎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作者将这些景物勾勒在一起,顿时一种寒冷、凄凉的冬日景象便浮现在读者眼前。这里的凄凉不仅仅是环境的凄凉,更是主人公乔依内心的凄凉。有了开头这段环境的描写,引出下文“乔依工作的工厂在前不久倒闭了,他的心里很是凄凉”。王国维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仅叙述乔依悲惨的遭遇,是不足以表现乔依内心的凄凉,在文本中通过乔依视角展现他所观察到的恶劣环境,更能丰富人物的内心世界。寒冷、凄凉的环境是人物内心的映现,这就是境由心生。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人文性要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在教学中,教师以“授之以渔”为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从细微之处入手,钻研探索,揣摩推敲,挖掘出文本中没有直接写出的东西。通过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进行感染、熏陶、潜移默化,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走进文本,与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循序渐进,逐步走向深层。学生提高自身深度阅读能力,在阅读的“积累”与“表达”之间架起桥梁,最终实现课程标准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刘彩燕.巧抓“文眼”,助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课外语文,2019(7).
[2]薛紅芹.巧抓关键词,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度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3-0196-01
语言是有深度的,只有细细品味,反复琢磨,就会触摸到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体味遣词造句的精妙。语文阅读教学应依托阅读文本,让学生“知其然”,更需要“知其所以然”。引领学生从明白字面上写出来的东西,到透过文本去理解字面上没有写出来的东西,即弦外之音。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之精微,发掘文本中具有暗示性的细节,把握文本内涵意蕴,才能真正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读懂“言外之意”
语言有非明确性、含蓄性,文学作品的内涵作者有时并不会直接说出来,这就需要读者去挖掘体会这些细微的语句。读者借助“看似平淡、实则丰富”的文本内容,通过各自的阅读体验,从中读懂言外之意。正是因为文学语言的这种特点,作品才变得意趣盎然,令人回味无穷。《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作者笑源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了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的高超。围绕“喜鹊登枝”和“老牛兔子”剪纸展开了“我”和姥姥之间有趣的回忆。课文通篇没有一个“情”字,也未点出“亲情”二字,但实际上通篇都有指向主题,就是“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和祖孙俩化不开的浓浓的亲情。文中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俩有了太多的回忆,特别是姥姥寄给在外读书时“我”的那副剪纸——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这段文字表面上是在描述剪纸的画面,可是细细品读,抓关键词语“定定地”“出神地”,这其实是一幅主题为“牛兔情深”的剪纸啊。表面上是写的是老牛和兔子,其实那只老牛是思念着“我”的姥姥,而兔子就是身处异乡的“我”。课文没有直接将祖孙情深直接地写出来,可是抓住剪纸,学生不难读出姥姥内心既希望朝夕相处的孙儿能留在身旁,又想让孙儿去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发展的矛盾心情。
二、触摸“借景抒情”
当抽象的情感难以具体表达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寄托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即借景抒情。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写的是寒江飞雪,已早生华发的渔翁静静地坐在江边,孤独地垂钓。这是首藏头诗,这首诗的每句第一个字连起来是“千万孤独”;再倒着读,这首诗每句的最后一个字连起来是“雪翁灭绝”。“千万孤独”“雪翁灭绝”这八个字,一种悲怆的情感便油然而生。但是,若仅仅是悲怆,这首诗也不可能成为千古绝唱。这首诗妙就妙在这千山暮雪的画面中,还有一位渔翁。这垂钓的渔翁,不仅在垂钓孤独寂寞,也在垂钓着他不屈的志节。寒冬季节,冰冻三尺,是他落魄坎坷处境的写照;渔翁披蓑戴笠,淡定从容,是他坚守不屈的写照。乍看这首《江雪》似乎只是写普通的风景,但学生细细品读全诗,诗人的坚定与执着,都蕴含在这一幅苍凉寂寥的画面之中。
三、感受“境由心生”
人物心情的好坏也影响看景物的美丑。细细品读一些文章中的景物描写,会发现它们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与人物的思想和行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爱之链》这篇课文描写了发生在一个寒冷冬夜里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充满爱心的故事。课文中的环境描写,虽然不是重点叙述部分,但是若仔细阅读,就可发现在文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课文开头写道:已是黄昏了,伴随着寒风,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飞舞的雪花钻进破旧的汽车,他不禁打了几个寒颤。这条路上几乎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黄昏”“凛冽的寒风”“飞舞的雪花”“破旧的汽车”“路上几乎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作者将这些景物勾勒在一起,顿时一种寒冷、凄凉的冬日景象便浮现在读者眼前。这里的凄凉不仅仅是环境的凄凉,更是主人公乔依内心的凄凉。有了开头这段环境的描写,引出下文“乔依工作的工厂在前不久倒闭了,他的心里很是凄凉”。王国维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仅叙述乔依悲惨的遭遇,是不足以表现乔依内心的凄凉,在文本中通过乔依视角展现他所观察到的恶劣环境,更能丰富人物的内心世界。寒冷、凄凉的环境是人物内心的映现,这就是境由心生。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人文性要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在教学中,教师以“授之以渔”为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从细微之处入手,钻研探索,揣摩推敲,挖掘出文本中没有直接写出的东西。通过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进行感染、熏陶、潜移默化,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走进文本,与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循序渐进,逐步走向深层。学生提高自身深度阅读能力,在阅读的“积累”与“表达”之间架起桥梁,最终实现课程标准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刘彩燕.巧抓“文眼”,助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课外语文,2019(7).
[2]薛紅芹.巧抓关键词,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