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蒋光慈作品研究的再一关键词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98197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诗集《新梦》的序言中,蒋光慈这样写到:“‘诗人’这个名词本身上原没有什么好坏之可言。我以为诗人之伟大与否,以其如何表现人生及对于人类的同情心之如何而定。”所以蒋光慈认为“谁个能够将现社会的缺点,罪恶,黑暗……痛痛快快地写将出来,谁个能够高喊着人们来向这缺点,罪恶,黑暗……奋斗,则他就是革命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就是革命的文学。”作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蒋光慈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当然就是“革命”——呼唤革命、描写革命、歌颂革命。
  关键词:蒋光慈;革命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2
  蒋光慈自封为“一个粗暴的抱不平的歌者”,“但愿立在十字街头呼号以终生!”。他高呼“俄国诗人布洛克说:/‘用你的全身、全心、全意识——静听革命啊!’/我说:/‘用你的全身、全心、全意识——高歌革命啊!’”。他号召“爱公道正谊的人们,愿解放中国的人们,一切不甘屈服黑暗的人们,一切被压迫的人们。快起来自卫罢,进攻罢……否则,我们一定要被牺牲啊!”在作品中,蒋光慈反复陈述了革命的必要:“我们只有奋斗,因为除开奋斗而外,我们没有出路。”《短裤党》中,面对资本家和军阀的压迫“工人不奋斗,只有死路一条!……”,“在政治反动的潮流中,在黑暗势力的高压下,上海无数万的劳苦群众,更天天诅咒着万恶的军阀早消灭,野蛮的帝国主义早打倒;更热烈地盼翔着革命军,真正的革命军快些来。”;《咆哮了的土地》中张进德教育农民“我们应当起来,想法子,将他们打倒才是!我们要实行土地革命……”;《逃兵》中,不堪被压迫的当杀死自己的长官当了逃兵;无论是工厂、农村还是军队“中国真是没有一片干净土!这种社会不把它根本改造还能行么?”所以,为了生存,为了自由,所有的劳者、贫者、善者“我要联合全世界命运悲哀的人们,/从那命运幸福的人们之宝库里,/夺来我们所应有的一切!”而短诗《中国劳工歌》则可以说是蒋光慈呼唤革命的代表作:“起来罢,中国劳苦的同胞呀;/我们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到了极度;/倘若我们再不起来反抗,/我们将永远堕于黑暗的深窟。/打破帝国主义的压迫,/恢复中华民族的自主;/这是我们自身的事情,/快啊,快啊,快动手!//起来罢,中国劳苦的同胞呀!/我们受军阀的蹂躏到了极度;/倘若我们再不想法自救,/我们将永成为被宰割的鱼肉,/推翻贪暴凶残的军阀,/解放劳苦同胞的锁扣;/这是我们自身的事情,/快啊,快啊,快动手!//起来吧,中国劳苦的同胞呀!/我们尝足了痛苦,做够了马牛;/倘若我们再不夺回自由,/我们将永远蒙着卑贱的羞辱。/我们高举鲜艳的红旗,/努力向那社会革命走;/这是我们自身的事情,/快啊,快啊,快动手!”
  蒋光慈呼唤革命,那么自然他要为他所呼唤的革命辩护,他要建立起自己的伦理体系以证明革命的合法性:《逃兵》中,对于杀死团长及护兵的行为,“我”“在良心上从未承认过我的这种行为是罪恶。我以为我没有做错。诚然刺死一个人而且刺死了自己的上官,实在是罪恶。但是当我的良心驱使我要杀人,硬逼迫我要杀死自己的上官的时候,因之我就杀了人,我就杀了自己的上官,这似乎不能一定要判定我是罪人罢。真的,无论如何,我都不承认我犯了罪!”;在《少年漂泊者》中,蒋光慈化身为少年汪中为土匪王大金刚辩护:“我从未把当土匪算为可耻的事情,我并且以为有许多土匪比所谓文质彬彬,或耀武扬威的大人先生们好得多!倘若你以为当土匪是可耻的,那末,请你把土匪的人格低于大人先生的人格之地方指示出来!”而最能体现出蒋光慈这种伦理建构过程的是小说《最后的微笑》中阿贵在杀了工头张金魁以后内心斗争的描写:“‘杀人到底是不是应当的事情呢?’阿贵觉得这个问题倒有点困难了。若说杀人是不应当的事情,那末阿贵今天一日之内杀了两人,这是很大的罪过了。但阿贵究竟做错了没有?阿贵究竟犯罪了没有?阿贵问一问良心,似乎并不承认自己是做错了事。阿贵有点迟疑不决了。”但是,最后工人领袖沈玉芳的话讲阿贵由思想斗争中解救出来,阿贵坚信:“凡是被压迫者反抗压迫者的行动,无论是什么行动都是对的。既然如此,那末一个被压迫者将一个压迫他的人杀死,这事当然也是对的了。压迫人的人都是坏人,被压迫的人都是好人,好人应当把所有的坏人消灭掉。就如我王阿贵是好人,自问没有做过什么坏事,而张金魁是坏人,他是无恶不做的,我应当把他杀死,为人除害。……我把张金魁杀死是很对的事呵!”这里阿贵的思想从困惑迷茫到果敢坚定的过程正是蒋光慈对革命的合法性进行伦理建构的过程。至此,革命的正义性与合法性变得不容置疑。
  在蒋光慈进行革命合法性的辩护时,不是没有过怀疑,阿贵的思想矛盾正反映出这种怀疑:“若说杀人是应当的事情,那末这样杀将下去,似乎又有点不大妥当。你杀我,我杀你,这样将成了一个什么世界呢?而且人又不是畜生,如何能随便地杀呢?……”然而,蒋光慈理智的终结了这一怀疑,结束了阿贵痛苦的思考过程。“话是开心锁”。而打开阿贵心里郁结的钥匙正是工人领袖沈玉芳的一句话——“凡是被压迫者反抗压迫者的行动,无论是什么行动都是对的”。其实,这句话根本没能回答阿贵(其实是蒋光慈本人)的疑问。但是,如果继续上面的思考的话,显然答案(下转第248页)(上接第246页)不利于蒋光慈所要建构的伦理体系。所以,即使理智上认识到了问题所在,蒋光慈仍然选择用感情上的认同、道德上的同情代替了这种理智的思考。
  值得思考的是,蒋光慈对革命合法性的伦理建构同样是建立在阶级对立的观点之上的。“凡是被压迫者反抗压迫者的行动,无论是什么行动都是对的”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是以“压迫人的人都是坏人,被压迫的人都是好人”的道德预设为前提的,在蒋光慈的理论世界里“富者=逸者=恶者”,而“贫者=劳者=善者”。这样,两大对立阵营的划分实际上是以经济标准置换了道德标准。他把现实中的个别“富者”的“恶”上升为理论空间中,“有产阶级”的“反动”;将某些“贫者”的“善”则归纳为所有“无产阶级”的“进步”。这实质上是一种概念的偷换。蒋光慈在这里以一种情感上的阶级认同代替了伦理上的理性的思辨:“好人应当把所有的坏人消灭掉。”也就是说,被统治阶级应当推翻统治阶级。在这里,评价一种行为对错的标准已经不再是这一行为本身,而是这一行为的发出者所属的阶级阵营。比如说“杀人”这个行为——要判断“杀人”是否具有合法性,要看杀人的是什么人,属于什么阶级,而被杀的又是什么人,属于什么阶级。所以,《少年漂泊者中》刘老太爷打死汪中的父亲是有罪的,而汪中幻想中刀劈刘老天爷则是无罪的;所以《短裤党》里沈船舫和工头们枪杀罢工的工人是非法的,而金贵们的暗杀行为则是合法的;所以《咆哮了的土地》里地主胡家逼死刘二麻子的父亲是不义之行,而暴动的农民烧掉李家老楼,烧死了病在床上的李杰的母亲及小妹就是合法的行为;所以,所以,在进行着剧烈的思想斗争的阿贵的头脑中,因为沈玉芳的一句话,因为所殺死的张金魁的阶级归属而豁然开朗:“就如我王阿贵是好人,自问没有做过什么坏事,而张金魁是坏人,他是无恶不做的,我应当把他杀死,为人除害。至于张金魁害死了沈玉芳和李全发,那就是不应当的事了。沈玉芳和李全发是最好的好人,最有用处的人,他俩为着穷人做事,想一切劳苦的人都得到好处。他俩有杀张金魁的资格,而张金魁却没有杀他俩的资格。”
  通过对“富者=逸者=恶者”、“贫者=劳者=善者”的预设,蒋光慈完成了传统道德伦理向现代阶级伦理的转换。在这样的理论前提下,贫者的革命行为因目标的伟大而被先验性的赋予了正义性与先进性。这样“只问目的不问手段”的合理性辩护,固然漏洞百出,但是,在当时及之后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中,却被奉为结构行文的经典模式而被不断效仿、复制、推崇。说到底,原因除了作家与读者的感情认可因素外,更大的成分是由文学理论界的推波助澜决定的。文学的工具化,审美的意识形态化,“革命历史”对“革命文学”的制约与选择等多方面因素合谋,造就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蒋光慈文学的“革命”风貌。
其他文献
摘 要:王实甫的《西厢记》与白朴的《墙头马上》堪称元代杂剧的绝妙双壁,这两部戏如同唐诗和宋词中的名篇一样傲视千古,至今仍被传颂着。而它们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塑造了两个性格聪明,卓然不群,反传统、反封建的女性形象。两位女主人公崔莺莺和李千金有着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而剧作者王实甫和白朴不约而同的用“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收尾让她们达成爱情的美满。本文通过崔莺莺和李千金形象的对比看元曲家们的爱情创作取向
期刊
摘 要:介绍一种基于故障暂态信号小电流接地故障监测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及现场应用情况。利用暂态零序电流在特定频段(SFB)内分量进行幅值比较、极性比较及暂态无功功率方向原理实现故障线路综合选择。该系统结构合理,检测方法不受消弧线圈、不稳定电弧影响。对该装置的运行经验和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工程应用中面临的普遍问题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暂态信息;运行经验  中图分类号:TM73
期刊
摘 要:《聊斋志异》中婴宁“非同寻常的笑声”,揭示了婴宁形象“深埋心底的人性”,展示了婴宁令人难忘的神采。婴宁性格的转变是在外界环境变化后,内在心性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聊斋志异》;婴宁;笑声;人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文章分析了现代应用文的主要特点,介绍了现代应用文的写作艺术,对应用文撰写者写出主旨正确、材料新颖、结构固定、格式规范、语言准确的现代应用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现代应用文;主要特点;写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张承志在其后期作品中所构成的精神世界中,向读者展示着其在流浪与跋涉中追寻理想的生命历程。《黄泥小屋》向读者展示理想家园的温馨和美好;《金牧场》让人看到作者对青春的追怀、对理想的追寻、对生命的赞叹;《心灵史》则体现了一群人对于理想信仰的悲壮坚守。  关键词:张承志;理想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7
期刊
摘 要:语言象似性是近年来认知语言学较受关注的课题之一。象似性的应用可以体现在语言的形态和声态等方面。目前,象似性理论在句法形态层面的研究较多,而语音象似性的研究尚不深入。从语言发音本身来看,象似性的表现手段大致可以归纳为音位层、词汇层和句子层。这三大层面往往相互交织,互为补充,并非相互独立,泾渭分明。  关键词:语音象似性;音位;词汇;句子  中图分类号:H31
期刊
摘 要:研究和开发新的电极材料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之一,电极及其材料的性质对电化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电极;化学  中图分类号:O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
期刊
摘 要:休闲体育是一种文明、健康、科学的余暇生活方式。本文对目前我国社会中时兴的城市社区中的休闲体育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指出当前开展城市社区与休闲体育的研究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为促进我国城市社区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休闲体育;社区  中图分类号:G89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色彩与眼睛的重要性就象我们的耳朵一定要欣赏音乐一样,很难想象如果在一个没有色彩世界里,将会是什么样子?色彩能唤发出人们的情感,能描述人们的思想。  关键词:色彩象征;主观色彩;色彩的表现;色彩情感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亚里士多德在《尼克马可伦理学》中从德性、理智、思辨等多个角度对幸福释义,幸福论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思想的核心,其思想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今天也将给予人们以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幸福;善;德性;思辨  中图分类号:B1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