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思语文阅读教学之标准化解读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k3do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文本的阅读应该是个性化的行为,但这也并不表示着学生可以脱离文本,随心所欲。个性化的解读应该是建立在尊重文本作者,联系创作背景,依据文本作品,深入分析探究的前提条件下的的阅读。但现在考试中,又常常强调标准化解读,这往往禁锢学生的思想。
  一、标准化阅读题的困惑
  在2017年高考浙江卷语文阅读题《一种美味》的最后一题是:赏析“现在,它早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这句话,不少考生表示很茫然,不知该如何作答。高中三年,竟败给了一条草鱼。于是组团去问作者巩高峰这句话该作何解释,好玩的是作者也表示真做不出来,求放过。而出卷的的专家们却已经摸透作者的意思,作出了所谓的标准化解读,这是否很可笑呢?然而最让我们觉得难以置信的是这种事情竟然发生了不止一次。无独有偶,我们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在一所中学中有一名学生十分的热爱文学,时长的会将自己的所感、所想,通过文字的方式书写下来,并寄去杂志社进行投稿,由于这名学生的写作能力针对很强,他的很多作品都会被杂志社选中刊登出来,更是有很多作品会作为阅读理解的内容,被选入试卷中,其中有一次,在作者进行其中考试的过程中,就碰到了他自己所写的文本,作者信心满满的针对阅读理解的题目进行了解答,但是,等到试卷成绩出来后,作者哭了,他的阅读理解分数不到总阅读理解分数的三分之一,他向老师哭诉,问老师问什么他的分数这么低,老师告诉他“这是标准化阅读答案的结果,文章的作者就是这么想的”,他不禁反驳道“我就是作者,我不是这么想的!”这一回答不禁让我们愕然,多么可怜又可笑的标准化解读。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不禁让我们困惑,语文阅读教育过程中的标准化模式针对就对么?
  然而标准化解读却是现阶段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它不仅仅具有一定的唯一性,同时也是评判学生语文阅读题目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之一。通常情况下,目前常见的语文标准化解读一般是来自一些权威的语文文本阅读专家,所以其权威性令人毋庸置疑。所以,教师手握标准化解读就像是拿着尚方宝剑,学生回答不符合标准化解读,那必定是得不到分的,只有符合标准化解读,才能得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必然都十分敬畏标准化解读,都千方百计地往标准化解读靠近。对于科学学科而言,标准化解读的精确性、规范化可能适应。但是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所谓的标准化解读其实并不适用,在这一标准化的语文阅读教育过程中,对于文本的阅读理解不再是学生的真是感想,而是无限趋近于专家的“真实感想”,这种情况的存在必然会造成学生对于语文阅读能力发展的制约,更是何谈帮助学生培养发散性、创新性思维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呢?
  二、正确开展阅读教学
  (一)创设教学民主平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面对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所以教师应该还学生以民主平等的课堂,还学生以话语权,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会的学生不一定会,学生会的教师也不一定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们可以看到,越是低年级的学生越是愿意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就越不愿意开口。很明显这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习惯,使学生在课堂上三缄其口,不到迫不得已必不主动开口,可见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平台任重而道远。例如,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育平台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他们对与阅读文本内容的理解,从学生所提出的不同见解之中,发掘不一样的阅读文章思维。例如,在文本阅读内容《金色的草地》阅读过程中,文章中讲述了两个俄罗斯兄弟在草地上自由生长的故事,文章中通过平易近人的话语,表述了兄弟之间的浓烈友情,充分的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相对和谐,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就可以令学生通过自身的感悟对两兄弟之间的感情进行感悟,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表述,他们在文章中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浓烈的兄弟情谊。起初,在我发出了这一提问的时候,只有零零散散的几名学生举起了他们的手,很多学生都表现的十分迟疑,尤其是待这几名学生回答出了文本中比较明显的描写兄弟情谊的语句后,举手回答的同学更是少的可怜,在这一背景下,我发掘了学生们的不自信,由此,我鼓励了他们“文章中涉及到兄弟情谊的语句有很多,大家可以放心大膽的举起你们的手,试试你们觉得体现了兄弟情谊的语句”于是课堂上总算又热烈起来,又多了几双想要回答问题的手。由此,虽然并不是所有学生回答的都正确,但是,总算是帮助学生们表述了他们的想法,并且在他们的想法表述中,我也知道了他们在实际阅读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歧义的地方,进而为后续提升阅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作出了帮助。
  (二)合理运用发展性评价
  教育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评价可以有效改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好评价来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往往是简单笼统的,比如“很好,请坐”“不对,再思考一下”“恩,非常好”……长此以往,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也就麻木了,评价的价值也就变低了,所以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发展性评价,针对学生的优秀点,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从而以求达到更好的评价效果。
  例如,学习《嫦娥奔月》这篇神话故事的时候,我让学生再举一些自己所知道的神话故事,有学生说“叶公好龙”,我马上意识到学生对于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分不清,于是我没有简单地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说道:“同学们,将课本翻到《自相矛盾》一文,我们将其与《嫦娥奔月》做个比较,看看两者的区别是什么,相互之间讨论一下。”同学们马上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接着,我再让学生自己来判断一下“叶公好龙”是不是神话故事。同学答道:“不是。”我又问:“为什么呢?”同学回答道:“《嫦娥奔月》这样的神话故事是远古人类幻想性的作品,反映的是原始人类对于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愿望。虽然‘叶公好龙’也是幻想出来的,但是并没有表现出原始人类对于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愿望。‘叶公好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做一个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所以它应该是个寓言故事。”我相信通过这样一种引导学生今后肯定能将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区分开来了。   (三)鼓励个性化阅读
  阅读其实是一件非常个人化、主观化的行为,《标准》就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各自独特的感悟、思考及审美乐趣。因而面对同一个文本作品,会产生个人独特的见解和智慧。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拿《半截蜡烛》里的小女儿杰奎琳来说。文中写到在最紧急的时刻,杰奎琳娇声地请求德国军官允许她拿着半截蜡烛上楼去睡觉,德国军官鉴于杰奎琳的可爱就把烛台给了她。最终杰奎琳保住了情报并使一家三口免于一场灾难。以此为依据,在评价杰奎琳的人物性格时,很多人给出了可爱、勇敢、机智的答案。而在不受标准化解读束缚的前提下,学生们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他们觉得杰奎琳虽然年纪小,却已经是一个成熟、老练、反应快的情报站工作者,而“可爱”只是她用来迷惑敌人的手段罢了,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
  与此同时,在进行《蜡烛》的阅读过程中,根据以往的研究可以发现,就这一文章来说,《蜡烛》以一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的历史文本阅读内容,作者通过文字的描述,对于当时那个年代所发生的故事进行了细腻的描述,其中很多的描写都让我们感触颇深,不仅仅赞美了当年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的老母亲对于红军烈士深沉的热爱,同时还讴歌了当时人民共同反抗压迫的情谊。虽然就目前来看,这篇文章所表述的情谊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如果想要学生们能够全面的了解到文章中所表述的浓烈思想却并十分不容易。根据对这一阅读课程的研究可以发现,就这一课程的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建立有关作品人物心理状态的描述,由此,我将这节阅读课程的重点放置在“寻找感动瞬间”的目标上,让学生们通过个性化的方式去解读文本中让他们感觉到感动的瞬间,进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实际的课程中,我让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动瞬间,但是,可能由于感动的瞬间太多,一时间让学生们不知道该从何说起,针对这一问题,我就引导学生可以通过“我觉得xxx感动到了我,它感动到我的原因是xxxx”的句式来帮助学生表述他们所感动的点,并令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讨论、总结,待到时间结果,以小组的形式,分别阐述文章中对他们带去感动的内容,获得了学生们的积极相应,有的学生认为“牺牲的苏联红军年纪那么小,就富有牺牲精神很让他感动”、有的学生认为“南斯拉夫老妇人那无私的爱让他感动”等等,我发现学生们都有一颗发现美、赞美美的眼睛,这种方式的应用不仅仅在很大程度上充分的调动了学生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为阅读理解内容的升华打下了基础。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一种美的再创造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每一个学生,由于他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个性特征等的差异,往往对同一部作品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共鸣。而阅读教学的真正价值不正在于这种独特感受吗?所以,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感悟,用心聆听,作出相应的引领和点拨。不能止步于标准化解读,因为标准化解读也只是个别人的个性化解读罢了,相应在课堂上会碰撞出更绚丽的智慧火花。
  (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例如在解析林升的《题临安邸》时,教师就必须知悉由北宋到南宋时期的那段历史;在解读《金华双龙洞》一文时,教师必须知悉一些地理知识;在学习《宇宙里有些什么》一文时,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天文知识。所以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让语文课堂由機械化变得生动而活泼,变成学生彰显生命自由的舞台。
  三、结语
  阅读应该是个性化的行为,不能拘泥于标准化解读,禁锢学生的思想,但是这也并不代表着学生就可以天马星空,随心所欲。个性化的解读应该是建立在尊重文本作者,联系创作背景,依据文本作品,深入分析探究的前提条件下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解读既能够标新立异,卓尔不群,又能够合情合理,自圆其说,才能达到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责编  孟 飞)
其他文献
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新一轮创业发挥更大作用在世纪之交,各级党委办公部门必须紧紧围绕我省新一轮创业的主题,牢牢把握“三服务”的指导思想,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流传甚广的话,不仅内涵丰富,对我们教师也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笔者以从教多年的实践中反思,对这句话有了一些新的感悟.从教师的感染、吸引、效仿
期刊
方舱医院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方舱医院,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用药模式具有医疗救治针对性的多元化用药特点,呈现出中医
语文教学应是富有艺术性的教学,是生机勃勃的教学,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每个教师追求的最高目标。可在对新课改的理解和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忽视实质而过分追求形式,让内容为形式服务”的本末倒置现象,虽然一节课看起来“热热闹闹”,彰显了新教法,好像新课程标准理念已经落到了实处,但热热闹闹的后面呈现出一派假象,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  一、是尊重教材,还是尊重学生  案例1:三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教学片段  学完《狐
期刊
痉挛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以牵张反射亢进后,肢体对被动伸展或屈曲出现速度依赖性抵抗为特征.到目前为止,痉挛产生的病理机制尚未明确,这导致目前对于脑卒中后痉挛并无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科技不断向前发展,微课做为一种新兴现代教育技术逐渐推广开来,并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发挥出了极大的辅助作用,为优质教学增添了良好助力。与此同时,在课程标准不断更新的当前教育教学环境下,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要求逐渐提高,即平时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师都需要基于学生中心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同时还需要基于持续的总结研究活动逐步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但是,从长期以来小学阶段各个教师所开展
期刊
初中学习阶段属于学生的基础教育起步阶段,英语课程学习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为目标,运用先进的英语学习理念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并使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地应用英语知识,同时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好基础。课堂教学时间一般为45分钟,时间有限,课余时间学生以汉语交流为主,无法全面应用英语知识,这就使有效课堂的构建变得非常必要,这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及综合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医药是抗击COVID-19不可或缺的手段,并在本次抗疫中取得显著疗效.本文结合贵州省援助鄂州中医药专家医疗队“移动中药房”的建设,从中药饮片的选择、中药房场地的选择、中
本文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及德育工作现状,结合隐性教育稳定持久的特点,以福建第二轻工业学校为例,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间跑操、德育银行等途径,开展隐性德育
期刊
幼儿阶段的教育是幼儿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也是最重要的启蒙时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德育,并结合信息技术来优化和完善德育。在信息技术与幼儿德育整合过程中,改变了农村幼儿德育教育的缺点和局限性,为幼儿提供了生动、丰富的教育内容,让他们通过视听结合的学习过程加深道德认知,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中,教师还要利用网络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发挥家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