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以学定教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sn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教版数学三四年级都安排了小数加减法,但由于学生学习的起点不同,教材安排的内容自然有所不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对于小数的学习是初次接触,对它的认识也是非常初步的。系统的意义、性质、数位、计数单位等都是不清不楚的,因此教材只安排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笔者认为在教学三年级的小数加减法时应应当基于生活情境和生活素材,算法算理应当基于运算本质和生活经验。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需求出发,找准教学的起点,从生活入手,把学生的思维由潜在状态变为活跃状态,进而围绕数学的本质展开教学活动,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以学定教;运算本质;生活经验
  本学期非常有幸听了三年级叶老师的《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课。听后感触颇多,我们几位任教四年级的老师不约而同地觉得这节课完全可以搬到我们四年级去上,因为四年级也刚好在学小数的加减法。以前在教学三年级的时候,对小数加减法也曾有过意义、性质等都还没学,怎么就学上加减运算了呢的疑惑,但也只是一时的念想,也没过多地去深究,只是觉得既然教材安排了,总有他的道理在,照着上总是没错。由于没进行纵向比较也没有关注教材在三四年级安排的小数加减法的异同,所以具体自己在实践教学中也很有可能在两个不同的年级实施了相同的教学设计。对于教材的解读,学情的分析是很不到位的,因此以学定教根本无从谈起。
  听了叶老师的课后,不由得让我重新审视起三年级的这一课小数加减法来。下面我就结合叶老师的课,就如何做到以学定教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片段一:
  师:出示购物情境图
  卷笔刀0.8元 普通铅笔0.6元 带橡皮的铅笔1.2元等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一个卷笔刀和一支普通铅笔一共多少钱?
  生2:一个卷笔刀和一支带橡皮的铅笔一共多少钱?
  生3:一支带橡皮的铅笔比一支普通铅笔贵多少钱?
  生独立列式解决相关问题,教师展开相关教学。
  一 简单小数加减法的学习应当基于生活情境和生活素材。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生活教育的观点看来,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可见教育与生活是一致的。
  由于简单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很多教师可能认为可以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直接迁移过来,相信学生也具有相当的基础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也不会感到特别困难,大多数学生也可以初步掌握计算的方法。然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对于小数的学习是初次接触,对它的认识也是非常初步的。系统的意义、性质、数位、计数单位等都是不清不楚的,如果只是简单地迁移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势必造成学生对简单小数加减法的一知半解,更多的是形式上的模仿,算法的出处,算理的理解都是值得质疑的。此课的教学除了把学生的学习起点定位在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之上之外,更应直视学生对小数相关知识的缺失的事实,从而把起点的重心倾向于放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之上。因此笔者认为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应是把数学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购物素材,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充分体验一位小数加减法,主动建构新的计算方法,体会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所以,笔者认为简单小数加减法的学习应当基于生活情境和生活素材而展开相关教学,做好相关生活经验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的沟通应用工作。而至于小数加减法真正算法的提炼和算理的理解那应该是四年级的小数加减法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叶老师还是非常重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的,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购物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数学的价值。
  片段二:
  师:0.6+0.8=1.4(元)你能用竖式来把它表达出来吗?
  生:独立完成。
  师:反馈板书(板书0.6+0.8的规范竖式)。
  小数加法要注意哪几点?
  ……
  师:一支带橡皮的铅笔比一支普通铅笔贵多少钱?
  生:独立完成。
  师指名板演,齐说计算过程。(十分位上的2减6不够,向个位借一作十,12减6等于6,写6,0减0等于0写0,小数点对齐。)
  师:0能省略吗?为什么?怎样把相同数位对齐?
  生:小数点对齐。
  师:为什么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就对齐了?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
  片段三:
  师:出示3-1.4 7.2+1.83
  生:分组练习
  师:指名板演,反馈纠错。(1.4-3=1.1的竖式等)
  板演3-1.4规范正确竖式,强调对位,1应该对着3,3后面没有数字就是0添上0.
  二 简单小数加减法的算法算理应当基于运算本质和生活经验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数学知识的体验也是如此。
  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叶老师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口算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算理,看似水到渠成,但叶老师似乎没有关注到学生对小数部分的数位、计数单位都还没学这一学情,很自然的强调了相同数位对齐,十分位不够减向个位借一作十等等知识点,显然这是有驳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规律的。那么在没有数位计数单位支撑下的对位和退位与进位问题该如何展开教学呢?笔者认为这样的计算我们可以基于运算本质和生活经验来突破难點突出重点。相同数位对齐的目的实质是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对齐,之所以要对齐是因为只有单位相同的数才可以直接相加减。所以我们不妨回到运算的本质上来,将对位诠释成把单位相同的数字放在一起直接相加减。因此简单小数的加减法我们不妨借助生活经验,和加减运算的本质进行教学。在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时候学生已经明确地认识到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个位上的数字表示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上的数字表示角,小数点后面第二位上的数字表示分。我们在对位的时候可以说成表示元角分的数字分别相应对齐。用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来诠释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所以关于退位和进位的问题我们同样可以元角分来说,当表示角的数字不够减的时候可以向表示元的数字借一作十,当表示角的数字满十时可以向表示元的数字进一,相应的算理借助元角分自然也讲的一清二楚了。同理,片段三中当3-1.4的3小数部分没有数字时老师只是简单的说没有就是0,学生在没有学小数的性质的情况下我们又可以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我们仍旧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清楚的知道3元就是3.00元。我们可以把试题计算让学生置身到购物情境中,从而借助元角分说清楚算理,理解3就等于3.00。
  相信,这样的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以学定教的学习活动中,定能有效的为教学与生活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内涵,体会到数学是生活的抽象体现。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需求出发,找准教学的起点,从生活入手,把学生的思维由潜在状态变为活跃状态,进而围绕数学的本质展开教学活动,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 汪伟亮(1979-),男,浙江海宁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给予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基础,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将真实的生活元素引进到课程教学中来,实现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密切结合,有利于小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学
期刊
摘要:数学合作能力就是通过数学语言,利用数学概念、关系、问题、方法、思想来传递信息、情感和观念的能力。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学合作的价值,并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合作能力,就可以发挥数学合作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提高学生交往合作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合作能力;合作情境;语言能力;情感教育  在新课标教学中,让初中学生动手实践,
期刊
摘要:所谓新课改,即寻求最高课堂效益,充分发挥45分钟的怍用,用最少时间使学生学到最多有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用课堂的"满负衙"来减轻师生课外负担.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完成数学过程教学,使学生在"做"中明确概念、学习方法,从而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关键词:教改;新理念;教学方法  要提高课堂效益,就必须彻底改变"课上教师机械讲解.课下学生模仿做题"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课上到课下都必须主动地参与学习全
期刊
摘要: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对它的作用不可轻估。人的天性对思维能力具有影响力,但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对思维能力的影响更大、更深。许多研究成果表明,后天环境能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一个新人。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它是整个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有没有智慧,主要就看他的思维能力强不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本文将介绍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教学,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无兴趣,或者兴趣如何,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否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积极开展趣味教学,努力地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使每一名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在品尝学习活动的乐趣的同时感觉自身的价值的体现,唤起学生对学习本身以及对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堂
期刊
摘要:数学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样需要勇气和信心。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创造性的发展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习的成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一 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数学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数学教育来说,使学生从小学好数学,不仅能为学生
期刊
目前我们的农村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着几个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1. 在教学内容上只讲考纲规定的知识点,重视讲授概念、原理及结论,然后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而不重视讲这些概念、原理及结论的形成过程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具体的表现及实际应用,学生不能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总认为教材就是至高无上、毋庸置疑的"圣经",只要学生理解了、记住了课本知识,就可以用它去应付灵活多变的习题;  2.在教学方法上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积极地进行教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習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从心理角度而言,如抓住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有效的,它能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
期刊
摘要: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备受各高职院校的关注。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数量众多,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如何满足各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深入学生,掌握实情,因材施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学;分层教学  一 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
期刊
摘要:"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强调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与热爱,使学生把语言的学习看作內在的需要,学生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分析者、探究者。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和谐交往可以激发学生对认知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意境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  一 《新目标英语》为实施"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教学可行性  《新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