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研究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对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研究,探讨治疗方法和分析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8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其中40例内生型,48例外生型,患者平均年龄(35.3±1.2)岁,搜集患者病理蜡块,做常规病理制片,利用显微镜进行分析。结果:在临床诊断中,以阴道流血为主,病理学检查发现,患者瘢痕处子宫平滑肌层的连续性不够,出现缝隙,缝隙处出现绒毛。结论: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症状各有不同,主要是由于平滑肌层缝隙所导致的,临床诊断中可以利用彩超等设备提高临床疗效,为临床分析提供依据,使患者早日得到治疗。
  关键词: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理;治疗
  近些年来,医疗技术得到极大提高,很多孕妇在生产时倾向于剖宫产,然而患者出现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现象逐年增多。剖宫产瘢痕妊娠主要是由于孕囊或受精卵在剖宫产术后的切口瘢痕上着床,属妊娠异位,这也是患者实行剖宫产后所留下的并发症[1]。剖宫产瘢痕妊娠会导致患者的子宫破裂,进而引发大出血,严重情况下会使患者丧失生育能力或生命。因此,对此类疾病需要进行及时治疗,目前,国际上尚无治疗这一疾病的有效方法,但随着各种医疗技术的提高,临床上对此类疾病已经能够采取早期诊断。为了探究这一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我院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8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旨在为临床中诊断和治疗宫产瘢痕妊娠提供参考,现将有关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8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患者年龄在27—42岁,平均年龄(35.3±1.2)岁,患者均有剖宫史,10例有人工流产史,患者的平均停经时间为(54.2±8.7)天,距离上次剖宫产为2-14年不等,患者入院时伴有阴道流血54例,腹痛13例,21例没有任何症状。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均被确证为宫产瘢痕妊娠。
  1.2 方法
  患者术前口服米非司酮,对患者进行肛门卡孕栓塞入,手术过程中发现患者子宫瘢痕处有缝隙,缝隙之间出现绒毛,其中内生型40例,外生型48例。搜集患者病理蜡块,做常规病理制片,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发现患者子宫肌肉组织没有连续性,完整度差。对患者进行宫腔镜病灶电切除术。
  1.3 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经治疗后,将其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患者病情得到控制,身体各项指标好转,仍有生育能力;失败:患者丧失生育能力。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对比用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临床治疗过程中,88例患者中有72例治愈,仍保留生育能力,16例失败,成功率为81.82%。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临床诊断中发现,54例阴道流血患者中,无痛性流血20例,腹痛阴道流血16例,人流术后流血18例。由于患者病灶有内生型和外生型之分,在停经时间、距离上次妊娠间隔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有所不同,详情见表1。
  3讨论
  目前,对于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病原因没有统一的答案,医学专家认为,产生宫产瘢痕妊娠的主要是由于子宫内膜在经历过剖宫产后,发育不完整,使绒毛植入瘢痕之中,或由于患者内分泌异常,从而产生宫产瘢痕妊娠,在本次研究中,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患者瘢痕处子宫平滑肌层的连续性不够,出现缝隙,完整度较差,细胞较为松弛,且平滑肌层缝隙处出现绒毛,这可能是由于患者在实行剖宫产后,切口没有得到良好的愈合,滑肌层没有得到恢复,使得患者在再次妊娠时,受精卵在瘢痕缝隙中着床。对于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但手术治疗常易导致子宫肌壁受损,引发大出血[2]。因此,对此类疾病应以预防为主,患者在剖宫产后展开良好的护理工作,使切口能够得到正常愈合,减少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张宁宁,杨清.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0(5):458-461.
  [2]王炎琰.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3):170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肺部感染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20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肺部感染发生率,痰培养结果、引起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520例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共60例;痰培养阳性共50例(革兰阴性杆菌26例、革兰阳性球菌15株、真菌9例)。肺部感染组患者年龄平均(60.56±12.40)岁、合并意识障碍38.33%、预防使用抗菌素66.67%、实施侵入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钙剂配合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01月~2014年10月我院单胎头位足月产妇100例,按硬币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第二产程时,为实验组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对照组产妇不应用钙剂,比较两组第三产程时间、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2h出血量。结果:实验组第三产程时间为(8.63±3.41)min,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0%,产后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因素,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行生化检验的15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化验分析前、中、后各个检验阶段可能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存在失误和偏差的共有12例(8.0%);其中患者因素有6例,主要包括饮食因素4例,药物因素2例;标本因素有5例,主要包括溶血因素3例,标本保存和送检因素2例;仪器因素有1例。
期刊
摘要:目的 比较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收集我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84例,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分别为为95.24%、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71.43%
期刊
摘要:目的:对相关的恶性肿瘤(肺癌、胃癌、肠癌、食管癌、乳腺癌等)患者常规凝血功能的指标进行检查,分析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患有恶性肿瘤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检测其凝血酶原的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的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变化情况,并与7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患肾癌与肝癌的患者PT与患肾癌、肝癌、肺癌和食道癌患者的APTT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克拉霉素、甲硝唑、奥美拉唑联合应用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1年 5 月至 2013年 5月期间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按规定疗程服药,并接受随访的上消化道溃疡患者 80 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80例患者经过克拉霉素、甲硝唑、奥美拉唑联合应用治疗1疗程后,治愈 58 例,显效 8例,有效 12例,无效 2 例,总治愈率为 97.5%;两组患者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对临床治疗和护理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38例,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给予研究组患者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雷尼替丁、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等联合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治疗疗效对照,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塞克硝唑片以及替硝唑片在对滴虫阴道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00例滴虫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替硝唑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塞克硝唑片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滴虫清除率以及异常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滴虫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90%以及2%,对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检验贫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液生化和外周血临床检查,检查过程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和规范操作,观察其临床检查结果。结果:临床结果发现,所有患者的血小板、白细胞、外周血红蛋白含量等发生明显变化;生化检查结果显示,50例患者中10例患者出现维生素水平较低现象,15例患者叶酸水平较低,其余3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冠心病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以丹参注射液治疗,实验组以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达到90.00%,对照组为76.67%(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给予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mL加入丹红注射液2OmL,静脉输注,1次/d,14d为1疗程。  对照组: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