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袭拉登的功臣:美军“黑鹰”隐身直升机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ye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身“黑鹰”特别注重提高自身隐身性能,声学隐身、雷达隐身、红外隐身等各个角度都有所考虑,并进行了相应的技术处理,因此在实战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11年5月2日凌晨(巴基斯坦当地时间5月1日晚),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在突袭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的军事行动中使用了一种具备隐身性能的新型直升机。据国外媒体和相关领域专家判断,这是一种在普通MH-60“黑鹰”直升机基础上,沿用已经下马的RAH-66“科曼奇”隐身武装直升机先进技术,大幅改进而来的新型特种作战专用直升机,此次军事行动也是该机首次向外界曝光。根据目前国内外媒体所披露的最新相关信息,本文对这种直升机的主要技术情况做了初步研究分析。
  隐身“黑鹰”的基本情况
  就坠毁的这架直升机型别来说,目前外界的观点基本一致,认为该机应该是美军现役“黑鹰”直升机的隐身改型,这主要是基于该机残骸照片的分析:照片显示该机残骸有很多部件与“黑鹰”相似,尤其是发动机与“黑鹰”基本相同。但为了能渗透穿越敌方严密防空系统并打击其重要目标,该机在普通“黑鹰”基础上有了很大改进。
  根据隐身“黑鹰”残骸照片和国外媒体的相关报道分析,该机特别注重提高自身隐身性能,声学隐身、雷达隐身、红外隐身等各个角度都有所考虑,并进行了相应的技术处理,因此在实战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此一来,也导致该机外形与普通“黑鹰”差别很大。从前一段时间国外媒体公布的隐身“黑鹰”假想图来看,该机外形很难与普通“黑鹰”联系起来,但按照国外分析家的观点,两者的内部结构其实差别并不大。
  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隐身“黑鹰”配备有与武装型“黑鹰”相同的航空机炮,但不像后者那样有外部武器挂架(可携带导弹、火箭弹、航炮吊舱等武器和副油箱)。这主要是因为该机在普通“黑鹰”基础上做了大量隐身技术处理导致全机增重很多,但没有同时更换功率更大的发动机(这可能是出于减少技术难度和减小研发、使用成本等角度考虑),在保证搭载必要数量突击队士兵的前提下,已很难再增加防护装甲和携带外挂重武器。
  总的来说,隐身“黑鹰”的基本定位应该是主要用作美军特种作战部队的空中渗透平台(类似此次突袭作战的行动),而不是“科曼奇”那样的隐身武装直升机。
  隐身“黑鹰”采用的声学隐身技术
  鉴于传统直升机的噪音很大,容易被敌方过早发现并采取防范措施,不便于执行特种渗透作战任务,因此隐身“黑鹰”非常重视降低噪音,甚至将其放在比雷达隐身更优先考虑的位置,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措施。
  根据国外媒体报道,隐身“黑鹰”通过采用新型材料、改变桨叶(尤其是翼尖)气动外形、适当降低旋翼转速、在旋翼轴顶端加装碟形外罩等手段,使其主旋翼具备一定降噪功能,同时还重点对尾桨进行了改进。考虑到常规尾桨的缺点是噪声大,隐蔽性不好,而“科曼奇”直升机那样的涵道式桨叶虽然比较安静,但动力损耗太多,隐身“黑鹰”采用的是增加尾桨叶片(媒体报道该机尾桨与普通“黑鹰”不同,采用的是一种独特的五叶或六叶设计,并且叶片比较短小)、降低叶片转速、在桨毂上加装与主旋翼类似的碟形外罩等技术措施,使其尾桨噪音大幅度降低,在转动时仅发出类似“嗡嗡”的声音,比普通直升机尾桨的“突突”声要小很多。此外,还有报道称隐身“黑鹰”的发动机也加装了消音装置以减少自身噪音。
  飞行测试和实战结果证明,隐身“黑鹰”所采取的声学隐身措施是相当成功的。在白天,该机发出的轻微声音很容易被忽略或被附近的自然噪音(如工业生产、车辆、人群等)完全掩盖,即使在比较寂静的夜晚,也只有当该机飞到近处时才能被察觉。在此次突袭行动中,拉登住处附近的巴基斯坦居民均表示一开始并没有听到直升机的声音,—直到直升机差不多飞临头顶时才察觉,这充分保证了作战行动的突然性,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使对方根本来不及逃离或组织有效抵抗。
  隐身“黑鹰”采用的雷达隐身技术
  和其他军用航空器一样,直升机受雷达的威胁也很大,因此多年来世界各国都在探讨如何减小直升机的雷达散射面积(RCS),其中部分技术手段已逐渐得到了应用,此次曝光的隐身“黑鹰”直升机就采取了多种雷达隐身措施。
  从外形上看,隐身“黑鹰”与普通“黑鹰”存在明显的差异,其轮廓分明的棱角结构与已经退役的F-117隐身战斗机颇为相似,同时该机水平尾翼前掠,垂尾也采用了特殊的外形设计,这些措施有助于将入射雷达波只集中在少数几个方向反射,而避免朝多个方向反射回去从而增大被敌方雷达发现的机率。
  据媒体报道,隐身“黑鹰”的残骸表明该机大量采用了质量轻、强度高,既能承载作为结构件,同时又具备良好吸波、透波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即结构/隐身一体化材料),同时机体外还覆盖有雷达吸波涂层。为了进一步降低全机的雷达散射面积,该机的风挡玻璃也采取了隐身外形设计,并进行了特殊的镀膜处理。此外,据退役的美军特种部队飞行员透露,早期型号的隐身“黑鹰”甚至没有安装空中加油探管,因为探管可能会增大直升机的雷达散射面积(但因此次行动距离遥远,参战的隐身“黑鹰”应当安装了空中受油装置)。
  考虑到直升机因为有机件(旋翼、尾翼)在运动,同等技术条件下其隐身效果很难达到固定翼飞机的水平。但是对于担负特种作战任务的直升机来说,由于经常是在低空、超低空飞行,这里通常是雷达盲区,同时还可借助地面杂波的掩护,若自身再采用了一定程度的隐身措施,将很难被敌方雷达探测跟踪到。
  在此次行动中,尽管拉登及其手下人员不可能拥有防空雷达,但因美军是强行“借道”巴基斯坦,必须考虑应对巴军的防空预警系统,只能借助于具备良好雷达隐身性能的直升机。实战结果表明,隐身“黑鹰”的雷达隐身性能相当令人满意,巴军各种雷达均没能发现穿越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界、潜入巴国境内的美军直升机。
  隐身“黑鹰”采用的红外隐身技术
  鉴于直升机在飞行过程中发动机等部件温度很高,并且向外排出大量高温气体,因而自身红外信号特征较强,容易被敌方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和红外制导导弹探测和追踪,要提高其在战场上的突防力和生存力,采用红外抑制技术以缩减全机红外信号特征至关重要。此次行动前,美军方判断拉登的警卫人员很可能配备有便携式红外制导地空导弹(如美制“毒刺”、俄制“萨姆”7/-14/-16等),这对美军现役的普通直升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而采用了红外隐身技术隐身的隐身“黑鹰”所则充分体现出自身的实战价值。
  根据媒体报道,隐身“黑鹰”沿用了很多源自“科曼奇”直升机的红外隐身技术,例如采用特殊设计的排气口,使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与吸入的冷空气混合以降 低排气温度,同时对机体部分温度较高的部位和部件进行一定程度的遮挡(在近期的迪拜航展上,美国展出的“黑鹰”直升机进气道和排气口就加装了可减小红外信号特征的屏蔽装置)。此外,此次坠毁的隐身“黑鹰”残骸显示,该机机体表面还覆盖有与V-22“鱼鹰”倾转旋翼机表面类似的银色红外抑制涂层,以进一步降低全机的红外信号特征。
  一架隐身“黑鹰”坠毁的原因
  据美军方透露,共有4架隐身“黑鹰”直升机参加了此次行动,其中一架因故坠毁。为了防止该机先进技术外泄,美军特种部队士兵在完成任务后用手榴弹摧毁了这架直升机。但由于该机残骸的尾部仍保存较为完整,并明显与普通“黑鹰”直升机不同,最终导致这种美军秘密研制的隐身直升机曝光。
  据美国军方官员解释,此架隐身“黑鹰”之所以坠毁,是因为当地气温过高超出了预计,加上直升机负荷超重(为了提高隐身性能,隐身“黑鹰”本身就比普通“黑鹰”增重数百磅),导致直升机在下降过程中“碰撞着陆”。不过部分国外媒体和美国内分析家均认为,隐身“黑鹰”坠毁的原因远不止如此。这是因为,与普通“黑鹰”直升机相比,隐身“黑鹰”为达到隐身目的,其气动布局远比前者复杂,导致操控难度更大(例如美国第一种隐身战斗机F-117A就以操控难度大著称),因而容易发生事故,尤其是在低空低速飞行或着陆时更是如此。同时,还有部分分析家认为,隐身“黑鹰”直升机风挡玻璃上为了改善隐身性能而涂覆的特殊涂层也可能是导致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因为它即使在白天也会影响飞行员的视线,而此次行动是夜间执行任务,由于飞行员戴着夜视镜,更难以准确观察机外情况,因而更容易出事。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此架隐身“黑鹰”直升机在行动中坠毁,但是该机机舱内的突击队员却均毫发无损,并迅速投入战斗,这说明该机的抗坠毁性能相当突出。
  美军隐身直升机发展情况
  美国研发隐身直升机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除了著名的RAH-66“科曼奇”隐身直升机外,美国还曾开展过AH-6“小鸟”特种作战隐身直升机的研究。尽管由于技术、经费以及前苏联解体导致国际政治环境缓和等原因,这些项目均无果而终,但其中一些相关的技术成果后来应用到了新型直升机的研制和美军现役直升机的改造中。在美军现役各型直升机中,由于装备量大和用途广泛等原因,“黑鹰”直升机一直是军方实施隐身改造的重点。从20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曾先后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合作,对一些现役的“黑鹰”直升机进行了隐身改装。但根据美国《航空周刊》等媒体近期的披露来看,此次行动中美军使用的隐身“黑鹰”直升机可能是西科斯基公司“鹰工厂”(Hawk Works,西科斯基公司是“黑鹰”直升机的研制厂商)全新生产的产品。后者是西科斯基公司于2004年收购施维策飞机公司后在纽约附近新建的一家工厂,目前除了负责“黑鹰”和“海鹰”(舰载型)直升机的生产出口外,还在从事新一代直升机技术的研究,例如X2高速直升机技术验证机。
  值得指出的是,尽管此次行动是美军隐身“黑鹰”直升机首次公开曝光,但国外相当部分专家均认为,该机应当在先前美军的多次军事行动已经成功地使用过,只是它们都安全返回基地因而没被外界发现而已。
其他文献
2011年8月2日,日本政府内阁会议批准了2011年度《防卫白皮书》(以下简称“新白皮书”)。“新白皮书”由特集“日本大地震救援行动”以及“周边安全环境”、“日本防卫政策的根本及新防卫大纲与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防卫建设的具体举措”等4部分构成,系统阐述了日本对国际形势的判断、现行防卫政策、防卫力量建设等。作为日本发生大地震以及新版《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出台后的首份白皮书,
期刊
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俄罗斯海军舰载机部队很可能会采取苏-33和米格-29K混和编组的形式。由两者形成“重中搭配”组合,直至更新一代的第五代舰载机入役。  2010年10月5日,俄罗斯苏霍伊公司向外界透露,俄罗斯海军现役第四代(按俄罗斯划代标准)舰载战鬥机(以下称舰载机)——苏-33的现代化改进工作已经进入了地面和空中测试阶段。而就在此前不久的9月28日,俄罗斯海军航空兵/防空部队司令员瓦列里,乌瓦
期刊
2011年,世界各国海军武器装备发展加快建设步伐,各主要作战平台继续稳健发展,海基无人平台发展不断深化,舰载武器及舰船军事技术发展則取得一系列突破。  2011年,世界海军武器装备发展势头强劲,各主要国家海军在加紧研制和建造航母、驱护舰、潜艇等主要海战平台的同时,在海基无人装备、舰船军事技术等领域继续加快建设步伐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新型舰艇项目稳步推进  2011年,世界各国重视舰艇装备的更新
期刊
不久前,日本陆上自卫队(以下简称“陆自”)在九州岛的大分县日生台靶场举行大规模岛屿攻防演习,主题是“假如中国军队侵攻日本冲绳附近岛屿,日本该如何防御”。这种公开以解放军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在日本还是首次,值得注意的是,演习中,日本陆自不仅首次让长期驻守北海道的最精锐装甲部队——第7师团转战千里南下九州,且从东京附近的千叶县调集最精锐空降部队——第1空挺团,使得该演习成为迄今日本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演
期刊
2011年,世界主要国家在陆军装备发展上强调“经济、有效、实用”,多能化、网络化、低成本是陆军武器装备发展的主要方向。  2011年,金融危机引发的债务危机蔓延,促使主要国家调整武器装备发展策略,在陆军装备发展上更加强调“经济、有效、实用”,多能化、网络化、低成本是陆军武器装备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发展新的作战能力同时,各国继续推进陆军装备现代化改进,並力图在新概念、新技术、新原理陆战装备方面实现突破
期刊
X-47E3服役后,美国航母将具有支撑“空海一体战”远程纵深打击和远程封锁等重要概念的能力,可在远离大陆约3000千米以外的安全区域,利用舰载无人作战飞机发起攻击。  2011年是美国海军航空兵诞生一百周年,也是“空海一体战”构想进入实施阶段的第一年,X-47B航母舰载无人战斗机作为美国新一代海军航空精锐力量和支撑“空海一体战”不可或缺的装备,在这一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月4日,X-47B航
期刊
削减国防预算,既是由于国防经费的供给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政府难以为巨额国防预算买单;也是因为国防经费的利用效率低下,致使重大装备采办计划普遍存在严重的“拖、降、涨”问题。  2011年8月2日,奥巴马总统签署《2011年预算控制法案》,明确了未来10年削减3500亿美元国防预算的目标,美国国防预算从以往多年来不断增长。到今后十年持续削减,是奥巴马政府为在深陷财政困境下缓解政府巨额赤字压力、争取
期刊
作为传统的“大陆军主义国家”,俄罗斯武装力量对炮兵的钟情远胜其他国家,而留存这个炮兵强国记忆的正是圣彼得堡炮兵、工兵和通信兵军事历史博物馆(简称“埃斯维姆”)。这个地方有过各种名字,最初被命名为“胜利纪念堂”(1756~1868),1868年改名为“炮兵博物馆”,1903年改为“炮兵历史博物馆”,苏联成立后,经过军方一系列扩充展出内容,1965年定名为“炮兵、工兵和通信兵军事历史博物馆”。不过出于
期刊
在这次史无前例的军事改革中,陆军作为重点改革对象,进行了战术兵团“师改旅”的编制体制调整,同时撤销了六大军区,组建了四大战略方向上的联合司令部,陆军的编制结构、规模数量和指挥体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然而,由于理论准备和顶层规划不充分、改革措施和速度过于激进等一系列原因,俄陆军的改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师改旅”改革转型进展  “师改旅”转型整编任务尚未完成,  “新面貌”旅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  “
期刊
从总体上看,美国将经济可承受性强、技术相对成熟、作战部署灵活、适应性强的导弹防御系统和项目作为发展重点。  2010年2月,美国防部公布了首个《弹道导弹防御评估报告》。该报告提出,美国将重点发展经济可承受性强、技术相对成熟、作战部署灵活、适应性强的导弹防御系统和项目。2011年,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建设基本遵循上述指导原则,继续加大导弹防御项目预算投入,加快新系统的研制试验步伐,加紧推进导弹防御的国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