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更要注重语言文学的熏陶感染作用,将道德教育的活水引进语文课堂教学,实现教书与育人,智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让中学语文课堂闪耀道德教育的璀璨光芒。
  一、小处着手,挖掘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应从小处着手,注重细节。对于一些看似平淡无奇却含义丰富的语句,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字的深刻含义,感悟作品的浓郁情感,挖掘出语言文字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内涵。通过对重点语句的读品悟,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和提升。
  例如《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语义简单,教学中我们很可能只是一带而过,没能挖掘语句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德乃人一生的追求,有德方能馨,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再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表达的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抒发的年轻人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所引发的关于生死意义的理性思考;“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中游子对故乡浓浓的思恋等等,这些课文中的只言片语,我们都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感悟体验,引导他们用心领悟语言文字背后真挚高尚的道德情感,以此涤荡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在和风细雨的教学过程中,无声无息地感化他们,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二、营造美境,唤起学生的道德情感共鸣
  语文教学过程中,优美氛围的营造不仅有利于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而且可以唤起学生的道德情感共鸣,让学生直接体验教材中的道德教育。初中教材中有不少散文、诗歌都是描写祖国山川神奇秀丽景色的,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可以通过一些多媒体手段营造出优美的意境,让学生在欣赏、赞叹祖国锦绣山河的同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例如学习郦道元的《三峡》,可以通过展示三峡风光的图片或播放三峡风情片,让学生直观真切地感受三峡神秘而美丽的自然风光,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再如学习《济南的冬天》,可以在《雪之梦》的轻音乐背景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他们印象中的冬天,学生们各抒己见,各种冬天的美景趣事不断呈现。这样的课堂不仅轻松活泼让学生乐在其中,而且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愉悦他们的身心,让他们在学习文本的同时,可以感受到祖国的幅员辽阔、风情各异,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分析形象,发挥榜样的示范引导作用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本中,塑造了许多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通过对这些人物性格特征的剖析,学生可以进一步明确美丑、善恶的标准,领悟人生的真谛,并逐渐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思想品质。
  例如珍视祖国文化、热爱祖国的韩麦尔先生;深明大义、勇敢刚毅的花木兰;为国呕心沥血、为民鞠躬尽瘁的周总理……这些人物的光辉形象蕴含着大量的情感因素: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忠信,对信念的执着……这些都对学生有着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帮助学生的成长并给他们的发展指明方向。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英雄人物形象时,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感受他们伟大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洗礼,情感产生共鸣,思想品质得到提升,进而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德才兼备的人才!
  四、弘扬传统美德,铸就学生良好道德品质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积淀了优秀的传统美德。中学语文教材的很多篇幅或显或隐地蕴含着传统美德,它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弘扬传统美德直接而丰富的材料,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明志、持节、诚信、自强、仁义、谦和、尊长……”等传统美德。
  例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我和老师”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尊师重教,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典型写照:老师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生活上处处关心学生,学生敬畏老师,依恋老师。
  当然道德品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除了立足教材之外,我们还应该根据学生的特征和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向他们推荐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净化他们的心灵,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提高他们综合素质。
  因此,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在关注学生语文知识掌握、能力发展的同时,更有责任和义务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观的发展,注重语文教学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熏陶感染作用,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高尚的审美情操。
其他文献
【摘要】魏晋时期大概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颓废的时期,魏晋文学也多染此风,少有健朗之气;而细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却不难发现,在普遍弥漫颓废气息的社会场景中,竟也暗涌着一道生命高歌的“清流”。当然,魏晋气息积重难返,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自然懒得去干涉别人,更无意于振奋消颓世境,因此,《兰亭集序》只是一篇消颓世境中的“振己”之作。  【关键词】魏晋时代《兰亭集序》颓废振己    魏晋时期大概算得
【摘 要】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是语文教学过程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方面。可惜,一直以来,在现实语文学习中存在着“重课堂教学、轻实践体验”的问题,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对此,本文从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动脚等角度,探讨课堂教学如何与生活实践无缝对接,从而寻找走出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 实践体验 途径探索  一  精美的文物,如果只收藏在警卫森严的地下室,它的旷世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目前忽视句读训练的文言文教学无法达成这一目标。重视文言断句训练是提升文言阅读水平、从而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培养文言语感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诵读法的贯彻落实为文言语感的培养打开了一扇大门。  【关键词】课标 语感 心理机制 文言断句 诵读  一、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和现状 
【摘 要】叙事性文章,要写得有起伏、有曲折、有变化,情节有起有落,事件波澜迭现。文章试从兴波澜、生变化的技巧方法略作探讨。  【关键词】波澜 悬念 抑扬 巧合 误会 突转  《李觉出身传评语》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是说文章似名山胜景一般,要层峦叠嶂、峰回路转、曲折多姿。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也说:“为文不知用旋绕之笔,则文势不曲。”确实,一篇文章倘若平铺直叙,似无浪镜湖,则索然无味;倘若波澜
【摘 要】笔者讲授鲁迅《风筝》这篇课文,用一课时进行了主题教学,抓住“主题”这根主线,设计了四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从“善反省”、“批制度”、“重亲情”、“哀社会”这四个角度理解了文本的内涵,较好地达成了理解文章主题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主题 多角度 线  鲁迅的文章思想深邃,结构严谨,语言功底高超,而近年来对其文章又出现了一片争议声。笔者在教授他的《风筝》这篇文章时,仔细阅读文本,结合他本人的
一、命题形式的回归  高考作文的命题历经命题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三个阶段,近年来,新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已成为众多省份的首选。  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仍是材料作文,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更为灵活,比如:过去的材料作文,总有最佳立意,而新材料作文可有多个立意,它提供的材料更为广阔,便于考生多角
【摘 要】《IQ测试》是一篇叙述“我”在招聘就业时遭遇的辛酸经历,痛刺当前应试教育的一篇檄文。本文通过挖掘小说形象背后承载的社会意义,把应试教育模式给人带来的心灵戕害揭示出来,引起社会及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同时,小说行文中运用的情节重章叠现、心理表现的剥衣法、多重对比,既使内容在手法运用中得到充分展示,又给人以审美享受,彰显语言张力。  【关键词】小说 《IQ测试》 应试教育 表现特色 檄文    
【摘 要】“对比教学法”是古诗词教学中的常用方法。通过将同一作者的不同时期的作品、同一作者的不同风格的作品或不同时期的同题材之作通过对比,我们能够让学生对作品本身、诗人情感、时代特征有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对于学生自主地品味鉴赏诗歌、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升答题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古诗 鉴赏 对比教学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高中语文教学
【摘 要】在几种不同版本的《红楼梦》中,对于林黛玉的外貌描写有几处不同的表述。本文就此問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文本的表达效果,人物形象的特点等作了细致的分析,阐述了笔者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红楼梦》 林黛玉 情境 表达效果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呕心沥血撰写的《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在亲友间先后借阅、传抄,留下各种版本。各种版本中,仅仅关于女一号林黛玉的眉
【摘 要】为使高考作文“符合题意”,就必须过好审题关,因为审题直接关系到立意、选材和构思的优劣,此文就对高考试题中的三大类文题(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审题从各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说明,以期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减少审题误差。  【关键词】高考作文 审题立意 审题要诀    《考试大纲》在作文考试要求的“基础等级”中,第一条就是要求作文“符合题意”。而高考作文要做到“符合题意”,就必须过好审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