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n781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地图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地理教学;地图能力;培养;方法;途径
  地图是人类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等各种能力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教师既可以利用地图导入新的素材,也可以将地图作为载体,为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铺路架桥。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识图能力往往表现得较差,在地图分析、归纳地理事物方面则显得力不从心,这也使得地理教学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因此,教师要想教好地理,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指导学生掌握读图的方法
  1.读图的基本程序
  地图是地理课堂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在地理教学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阅读地图,让学生掌握读图的基本程序,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图名,明确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内容;然后细辩图例,懂得地图中各种符号、颜色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第三,将书本文字论述的知识一一落实在图上,做到图文结合。如果学生掌握了读图的基本程序,学会有序地、有目的地阅读地图,这就为地图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读图的基本方法
  观察比较:例如,在学习中国地理时,可引导学生在中国行政区图上找到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位置,然后来观察它们的轮廓、形状和分布特征,通过联想让学生将各行政区的名称、形状、轮廓、分布关系结合在一起。
  模型演示:通过模型演示,学生获得了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并能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这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从实际中抽象出图形的能力。有些模型要让学生自制,如认识地球概况,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单凭一些简单教具是不够的,可以让学生自制简易地球仪,再通过演示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使一些地理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空间图形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析图打下良好的基础。
  除此之外,要培养学生养成经常读图用图的良好习惯。古人就有“左书右图”的说法,要求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时,不死记硬背文字说明,而要经常读图、用图,将一幅形象具体的图像映在脑子里。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途径
  学生要会用图,关键必须去读图、读懂图,要达到这一点除了教师的示范外,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地图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对地图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要学的欲望;其次,学生有了读图愿望后就要培养他们读图的基本知识,一开始就要求他们手脑并用,把听、看、动手、记忆结合在一起,做到课文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有机统一。
  1.在看图中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学生在学习时总是喜欢跳过地图或只看有彩色照片的图来作为一种欣赏,根本没有读图的意识,事实上,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主要载体,新教材许多内容就是通过读图、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的,图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鉴于这种情况,我们要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有意识地将地图展示给学生,从地图的三要素入手,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使他们提高看图的兴趣,从而养成看图的习惯。
  例如,在“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的教学时,首先出示“中国的地理位置图”然后提出问题:“从东西半球或南北半球看,我国分别位于哪个半球,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看,中国的疆域对我国发展的作用?”并要求学生在图中找出答案,然后让学生再看教材,看一看自己的分析与教材是否一致,从而养成读图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作为教师在上课时,自己一定要有用图的意识,用图导入深入,用图突破教材重点,解析教材难点,给学生以直观易懂的印象,这样才能达到人们常说的“身教大于言传,行动大于说教”的教学效果。
  2.利用挂图、板图或多媒体地图,进行细致地讲图
  在教学中,注重地图和教学内容的结合,结合图提问,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分析地图信息,通过地图信息让学生发现问题,养成读图思考的习惯,通过师生双边共同活动,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和理顺学生读图思维;又能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去学习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的习惯,提高读图、析图能力;更能使学生直观地记住各种地形名称及具体位置。比如在讲“大洲和大洋”这节时,教师应力求把教学同多媒体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把“东西半球图”制作成动画,让学生先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然后教师再进一步讲清哪个是东半球,哪个是西半球;东西半球各分布有哪几大洲,各大洋被哪几大洲包围;各大洲分别临近哪几大洋等,这样可使学生明确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能力进一步加强。
  3.在教师讲图基础上进行填图、绘图
  当图在学生的大脑中有了初步的印象后,可通过填充图册练习填图,也可以让学生在纸上描绘出相应的地图轮廓,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以巩固所学,接着教师在黑板或多媒体课件上示范填图,学生在纸上模仿并独立填图,最后通过投影展示效果,通过相互比较,让学生自己选出最佳“作品”,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熟练程度。
  任何知识的学习最终都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因此,地理的学习必须紧密联系生活,最终达到让学生在生活中自觉、主动、灵活运用地图的目的,基于这一点,地图能力的培养重在联系生活实际、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地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日之事,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应将地图教学始终贯穿于地理教学中,让学生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要变学生会学为学会,使地图能力内化为学生的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 付贺梅、王立红.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地图能力[J].河北职工大学学报,2001(01)
  [2] 王新民、赵艳梅、焦存志.试析地理教学中学生地图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07(14)
  [3] 刁传芳、高如珊.中学地理教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56—59
  [4] 刁传芳.中学地理教学教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68—69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社会课堂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因此教师
摘 要:心理疏导(咨询)方法是一种体现人文关怀的,建立在尊重受教育者、为受教育者缓冲心理紧张情绪、排解思想和心理问题基础上,更容易被教育者接纳和内化教育者导向的方法。正确认识心理疏导方法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的应用问题,旨在校正认识上和实践中的不足。  关键词:心理疏导;思想教育;内化效果  注意采用心理疏导方法来教育和团结全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提法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
期刊
摘 要:网络的普及导致网络语言的广泛使用,随之而来的使用不规范问题便层出不穷。本文针对中小学生使用网络语言中出现的问题,从其教学的必要性、使用的数量及其规范性方面作出分析,旨在激发网络语言在语文交际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网络语言;语文交际;运用  黑格尔说:“存在的即是合理的。”网络语言的普遍使用引起了当今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其对怎样在语文交际教学中具体运用网络语言却没有详细解答。针对现在学
在语文学科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对如何教语文、如何学语文等等一些教学问题始终成为教育界中讨论的热门话题,甚至是研究中的热门课题。专家学者们众说纷纭,其实最有话语权的还应
期刊
摘 要: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将语篇分析理论应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并间接的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简要分析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促进英语阅读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语篇分析理论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
摘 要:清人毛先舒认为欧词“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两句有四层情意,且层层递进。本文将依据魏天无《文本欣赏与文本解读》和孙绍振《名作细读》中的文本欣赏方法对其进行阐释,从三大角度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四大意境。  关键词:文本欣赏;蝶恋花;释义与辨味;意境;“有我”  一、从释义与辨味的角度分析  在《文学欣赏与文本解读》一书中,谈到:文学欣赏和文本解读中的释义,是离不开语境的;对特殊义的理解更
一、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前提  学习态度指学习者对待学习比较稳定的具有选择性的反应倾向,是在学习活动中习得的一种内部状态,它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三部分组成。在日常学习中,我们要从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认知程度、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对学习活动的坚持程度等角度,指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合学生自己性格特点和学习风格的有效学习策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