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占初中语文内容的一大部分,写作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着语文成绩的高低。但大部分学生面临着怕写,不爱写的困境。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敢写作文,喜欢写作文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之不如乐知之者。”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行动,才能真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现在,我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简单做法和大家作一下交流。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一个具有亲和力的教师,会给学生畅谈心中真实情感的安全感。在学生还不爱写的情况下,写作方法的引导是没有显著效果的。所以在作文的批改中有时我也会化整为零的来评价。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于是,我的作文评语中更多的是欣赏和鼓励。学生在文章中写春天的景色,我会写“微风很美,杨柳很美,此刻能读读你的文章也很美”;学生在文章中有烦恼我会写“快乐是自己定义的”;我会在勤奋的学生的本上写“你低头掩卷沉思的样子永远是教室里最迷人的风景”。有时学生的作文的下面是我长达千字的语句,长此以往,学生开始期待作文里的评语,在这小小的一页纸的平台上,我和学生逐渐有了交流,学生也会在我的评语后写上他们的感受和见解,会写“老师,这句话送给你”,会写“老师,×××的书上有一篇文章很好,和你的观点一样,你看看”,会写下他们的快乐与感动,犹豫与坚持。
当然,鼓励不代表盲目的放任学生去犯错误,也要去纠正去引导,在有了写作兴趣之后,鼓励与纠正同步进行。这样,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有效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
二、养成平等写作习惯
(一)教师写下水文,拿给学生品评
语文教师会写作文、善写作文应该是分内之事。一个语文教师要是自己不能写,又怎么可能去指导好学生作文?要是自己都构思不出一篇文章,又怎能让学生去琢磨文章的写法?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言教学当中去,以便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兴趣。语文教师能写,不仅在于指导学生作文,还可以产生“青出于蓝”的“桃李效应”。如冯骥才受语文教师的影响,使他爱上语文,爱上文学并成为著名作家。至今回忆起语文老师来他们还感慨系之,这不能不说是擅长写作的语文老师引导他们的结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语文教师能写,更深层的是还能影响自己对教材的分析把握,或是影响自己讲课时的层次安排,语言表述和课堂结构设计等。叔本华说:“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而写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只有经过自己的思想路线,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变为自己的东西。”确实,能写的人对教材的分析往往比一般人要深刻得多。因此,具体的写作锻炼,能使人对作品的本质特征获得高于一般人的敏锐感悟力和评判力,这样的课往往用语生动,个性鲜明,深受学生欢迎。
(二)教师读精品文,拿来学生共享
教师要有和学生分享好作品的习惯。作为语文教师,自己买了不少书。这些书现在基本上都在学生手里。在教学中不断寻找契机,把这些书的特点用几句话简单而精彩的作以介绍,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书不是谁借都可以给的,只给有进步的学生,作为一种奖励,让学生有种得来不易倍加珍惜的感觉。同时,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不断的提出一些问题,和他们共同讨论,简单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更重要的是,读后的读书笔记一定要交,这是一种好的习惯。也和学生交换读书笔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也开始向我推荐好书,好文章,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三、编辑个性习作文集
在漫长的枯燥的写作中,学生倍受打击,从而长期处于自信心缺乏状态,为学生建立个人习作档案,记录他们成功的足迹,让学生重拾自信,体验写作中的快乐。
(一)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建档兴趣
学生对于个人习作档案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让他们对此产生兴趣,必须拿出有说服力事例。笔者做了一些研究,在一次习作课上,我拿出了自己多年来写的读书笔记和自己写过的文章展示给学生看,并向学生介绍了我的学习经历,学生看了很是羡慕,我不失时机的说:“同学们,你们觉得我的‘文集’很好,它确实对我有很大的意义,不仅是我自己写作经历的展现,更让我有了写作的信心,并让我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老师也很遗憾,中小学时老师的一些积累呀、习作呀都没有保存下来,丢掉了许多美好回忆。老师想让同学们现在就来建立自己的习作档案,也来展示自己的成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也都想尝试尝试,之后我又讲一些作家善于积累的事例,学生更是兴味盎然。
(二)明确档案内容,建成个人档案
学生有了建档欲望,但不知从何着手,有些不知所措,因此我指点学生将档案分成如下几项:
第一项:起名字。先由每个学生对自己的习作档案进行命名,要有意义、有特点、有韵味。这一来学生也确实动了脑筋,积极的参与,没想到很多名字是富有诗意的,如《海鸥飞翔》、《作家足迹》、《一尺墨香》、《情感绿洲》、《不再默默无“文”》等等。
第二项:寄语。让学生在档案的重要位置,请老师和家长为自己的档案写出有希望性寄语。
第三项:习作资料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将平日里观察到的好的素材和书中喜欢的语句积累下来很必要。
第四项:习作作品收录。学生每个学期都会有十篇以上的习作,这些习作是经过学生打草稿,教师批改,凝聚着师生的汗水。这足以展示学生习作水平,把这些习作进行收集,工整的抄写在习作档案中,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与成就,势必增强习作的兴趣和信心。
第五项:师生品评。这一项是一个评价过程,以小组为单位,定期进行自评、他评、师评。从中让学生体验成功,发现问题,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三)档案交流、体验成功
习作档案建成后,在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进行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享受成功。如:举办档案展览、积累材料交流、习作展示、尝试投稿。
总之,一位成功的语文老师无论在课内课外,都会善于采用各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大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
现在,我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简单做法和大家作一下交流。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一个具有亲和力的教师,会给学生畅谈心中真实情感的安全感。在学生还不爱写的情况下,写作方法的引导是没有显著效果的。所以在作文的批改中有时我也会化整为零的来评价。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于是,我的作文评语中更多的是欣赏和鼓励。学生在文章中写春天的景色,我会写“微风很美,杨柳很美,此刻能读读你的文章也很美”;学生在文章中有烦恼我会写“快乐是自己定义的”;我会在勤奋的学生的本上写“你低头掩卷沉思的样子永远是教室里最迷人的风景”。有时学生的作文的下面是我长达千字的语句,长此以往,学生开始期待作文里的评语,在这小小的一页纸的平台上,我和学生逐渐有了交流,学生也会在我的评语后写上他们的感受和见解,会写“老师,这句话送给你”,会写“老师,×××的书上有一篇文章很好,和你的观点一样,你看看”,会写下他们的快乐与感动,犹豫与坚持。
当然,鼓励不代表盲目的放任学生去犯错误,也要去纠正去引导,在有了写作兴趣之后,鼓励与纠正同步进行。这样,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有效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
二、养成平等写作习惯
(一)教师写下水文,拿给学生品评
语文教师会写作文、善写作文应该是分内之事。一个语文教师要是自己不能写,又怎么可能去指导好学生作文?要是自己都构思不出一篇文章,又怎能让学生去琢磨文章的写法?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言教学当中去,以便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兴趣。语文教师能写,不仅在于指导学生作文,还可以产生“青出于蓝”的“桃李效应”。如冯骥才受语文教师的影响,使他爱上语文,爱上文学并成为著名作家。至今回忆起语文老师来他们还感慨系之,这不能不说是擅长写作的语文老师引导他们的结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语文教师能写,更深层的是还能影响自己对教材的分析把握,或是影响自己讲课时的层次安排,语言表述和课堂结构设计等。叔本华说:“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而写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只有经过自己的思想路线,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变为自己的东西。”确实,能写的人对教材的分析往往比一般人要深刻得多。因此,具体的写作锻炼,能使人对作品的本质特征获得高于一般人的敏锐感悟力和评判力,这样的课往往用语生动,个性鲜明,深受学生欢迎。
(二)教师读精品文,拿来学生共享
教师要有和学生分享好作品的习惯。作为语文教师,自己买了不少书。这些书现在基本上都在学生手里。在教学中不断寻找契机,把这些书的特点用几句话简单而精彩的作以介绍,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书不是谁借都可以给的,只给有进步的学生,作为一种奖励,让学生有种得来不易倍加珍惜的感觉。同时,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不断的提出一些问题,和他们共同讨论,简单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更重要的是,读后的读书笔记一定要交,这是一种好的习惯。也和学生交换读书笔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也开始向我推荐好书,好文章,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三、编辑个性习作文集
在漫长的枯燥的写作中,学生倍受打击,从而长期处于自信心缺乏状态,为学生建立个人习作档案,记录他们成功的足迹,让学生重拾自信,体验写作中的快乐。
(一)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建档兴趣
学生对于个人习作档案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让他们对此产生兴趣,必须拿出有说服力事例。笔者做了一些研究,在一次习作课上,我拿出了自己多年来写的读书笔记和自己写过的文章展示给学生看,并向学生介绍了我的学习经历,学生看了很是羡慕,我不失时机的说:“同学们,你们觉得我的‘文集’很好,它确实对我有很大的意义,不仅是我自己写作经历的展现,更让我有了写作的信心,并让我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老师也很遗憾,中小学时老师的一些积累呀、习作呀都没有保存下来,丢掉了许多美好回忆。老师想让同学们现在就来建立自己的习作档案,也来展示自己的成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也都想尝试尝试,之后我又讲一些作家善于积累的事例,学生更是兴味盎然。
(二)明确档案内容,建成个人档案
学生有了建档欲望,但不知从何着手,有些不知所措,因此我指点学生将档案分成如下几项:
第一项:起名字。先由每个学生对自己的习作档案进行命名,要有意义、有特点、有韵味。这一来学生也确实动了脑筋,积极的参与,没想到很多名字是富有诗意的,如《海鸥飞翔》、《作家足迹》、《一尺墨香》、《情感绿洲》、《不再默默无“文”》等等。
第二项:寄语。让学生在档案的重要位置,请老师和家长为自己的档案写出有希望性寄语。
第三项:习作资料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将平日里观察到的好的素材和书中喜欢的语句积累下来很必要。
第四项:习作作品收录。学生每个学期都会有十篇以上的习作,这些习作是经过学生打草稿,教师批改,凝聚着师生的汗水。这足以展示学生习作水平,把这些习作进行收集,工整的抄写在习作档案中,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与成就,势必增强习作的兴趣和信心。
第五项:师生品评。这一项是一个评价过程,以小组为单位,定期进行自评、他评、师评。从中让学生体验成功,发现问题,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三)档案交流、体验成功
习作档案建成后,在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进行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享受成功。如:举办档案展览、积累材料交流、习作展示、尝试投稿。
总之,一位成功的语文老师无论在课内课外,都会善于采用各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大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