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林黛玉进贾府》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slo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描写是文学作品中揭示作品主旨、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红楼梦》第三回中的环境描写很有特点。作者时而大笔如椽,时而细致入微;时而含蓄写意,时而浓妆重抹。深刻揭示了贾府豪门贵族的气派以及荣华富贵的根源,再现了贾府典型环境中贾母、贾赦、贾政的个性特征以及他们在贾府中的地位,并且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一定的铺垫。
  一、黛玉一进贾府,展现在她眼前的是一条繁华的街道:“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宁国府的建筑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大”字:两个大石狮子,三门兽头大门,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这样的环境描写,典型地再现了上流社会贵族显赫的社会地位。
  宁国府的建筑外观是如此的宏伟壮丽,荣国府室内建筑及其布局更是“轩峻壮丽”。荣禧堂的五间大正房,作者极尽描写之能事。“荣禧堂”三字是皇帝御笔亲书,室内的摆设豪华尊贵:大紫檀雕螭案,青绿铜鼎……楠木椅以及镶着錾银字迹的乌木对联。荣禧堂是贾府朝拜先祖接待来宾的地方,也是贾家的议事厅,该是贾府最豪华最体面的地方,所以更能显示主人尊贵的社会地位以及荣华富贵的来源,也表达了贾家对君王的忠诚(匾是“赤金九龙青地大匾”,耳房休息处都是“金钱蟒”饰品)。如此贵族豪门气派,奢侈的陈设享用,使我们对这个日渐没落的封建贵族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二、课文节选部分对贾母、贾赦、贾政的住处描写重点突出,详细得当,并且充分体现了他们的身份、地位、个性以及爱好追求。贾母是荣府的顶尖人物,贾母住处布局十分讲究,既庄严肃穆,又极具贵族气质。所住的正房大院,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抄手游廊和一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穿堂做掩映,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式鹦鹉、画眉等鸟雀。贾府的“太上老君”所追求的就是人间荣华富贵。
  贾政的住处也是作者描写的重点。他住在正室东边的三间耳房内,紧挨着正室荣禧堂。作者从上到下,从大到小,对荣禧堂和三间耳房的建筑与陈设作了细致的描绘:有皇帝的御笔,有权贵的手书,有古董,有奇珍,吃穿用等极为奢华。贾政为什么会住在荣禧堂旁边?因为他是贾家在政治和事业上的继承人,以便接待来宾和主持家庭仪事,所以说,贾政住处的描写充分显示了贾政的家庭地位和政治地位,也充分表达了贾政作为贾府继承人对仕途的强烈愿望和追求。
  贾赦的住处环境描写相对来说比较简约,作者含蓄写意。“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一个“小巧别致”,再加上“许多盛妆丽服之姬妾”,我们不难看出贾赦的爱好追求。贾赦对政治毫无兴趣,对美女姬妾却至老不渝,兴趣浓厚,一生过着腐朽糜烂的生活。他既不从政,也不关心贾家的家政,享用无度。
  三、课文节选部分环境描写的作用除了揭示主旨展示人物个性特点外,也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节选部分的环境描写首先暗示了《红楼梦》人物故事的主要发生地在荣国府而非宁国府,所以荣国府详写而宁国府略写;其次也暗示了贾家衰败的那一天的必将到来,因为贾府的建筑太豪华,陈设太奢华了;再者也为贾府被抄首先出事在贾赦家作了伏笔,因为贾赦生活太糜烂了,必然是巧取豪夺,必然会招致灾祸。
其他文献
首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在学习生活中学生常常会犯错,做教师的应及时给予纠正,不能因为是一些小错误就视之为正常,正因为这一次的小错,你放过了他,说不定今后会累加成大错,孟子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古人的警训我们不能不牢记。你看到过别人打呵欠,自己也想打吗?课堂上一个学生在睡觉,老师觉得他成绩差听不听课没关系,于是就置之不理,可是这个祸根就埋下了,其他学生看到有人睡觉自已也想睡,慢
期刊
许多学生或用心或随意写出的作文未能吸引老师的眼球,从而得了低分,心底极度郁闷,当然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老师,我写得多么有趣,您为何总是斜眼侧视?其实,这是文学欣赏中经常存在的现象:难以共鸣。  什么是共鸣?共鸣的根源是什么呢?  共鸣是在当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作品的思想和情感毫无障碍的流入读者的心间,读者无意识的与作品表达的思想取得共识,并自动融入作品所流露的情感,或喜或悲,苦乐与共的现象。共鸣是
期刊
一、爱学生是当好班主任的前提  爱是当好班主任的前提。正因为我充分认识到爱的重要作用和丰富内涵,因此,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中,把爱的阳光遍洒给班级每位同学,真正做到了爱生如爱子。我经常和学生进行语言沟通和思想交流,给强者以鼓励,给弱者以帮助,给不幸者以关怀。本学期期中考试,在考政治这门学科时,我发现我班一名男生考试时在睡觉,我当时很生气,考前一再强调不允许做与考试无关的事,走过去就敲了一下他的头
期刊
在特殊教育中,如果能针对弱智儿童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培养他们对语文知识的兴趣,以提高弱智儿童的自控能力,树立自信心,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我在教学活动中,在重视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作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活用教具,变抽象为形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智障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情经验,注意力也比正常孩子差,且不持久,如果教师讲课平
期刊
诗词的教学  诗歌这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的共性何在呢?这是指导学生按体裁阅读首要解决问题。诗歌的首要特点就是抒情性,当然这不是否认其他文学作品的抒情性特质,只不过诗歌的抒情比较特别也比较典型。诗歌善于借助于“意象”通过各种“意象”来达到间接地抒情的目的。静寂之夜,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李白的绝句《静夜思》便是游子月夜思乡的名篇之一。诗的前两句“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期刊
传统课堂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地方,教学的方式是独白式的,而现代课堂则不尽然。它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地方,还是知识生成的场所,文化传承和创造的天地。因此要经营好一堂语文课,让一堂课有实效,笔者以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强调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因此,要经营好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不应也不能局限于教科书,而应融入生活、走向社会,教师应加强
期刊
现代诗歌节律明显、抑扬顿挫、句式自由流畅,充分细致、入情入理的朗读是现代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怎样搞好现代诗歌朗读教学呢?  一、细致感知,体味意境   不要只是把朗读当作初步感知课文的手段,学生对课文有所了解,朗读就不再注意引导了。其实,朗读应该贯穿现代诗歌教学始终。初次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就先让学生粗略地默读课文,稍作准备,再来朗读,在分析诗歌思想内涵,表现手法之后,再巩固朗读,这样一来
期刊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已有十年,总感觉我们的作文教学任务越来越难完成,在课余我思考总结,我发现我们许多老师的作文教学已走入了误区。  误区之一:写前重教材轻实践  每次作文之前,老师总是依照教材要求布置作文,亦步亦趋,不越雷池。自以为紧扣课标,达到了训练的目的,其实甚异。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为例,在“写作、口语交际”第一单元中,参考题目是:河边散步、写于深夜里、望星空。这些作
期刊
一、个性概念的界定  1.个性是一个综合体,它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方面:即社会性(道德、品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方法论等)、心理品质(认知、情绪、意志、兴趣、动机、能力、需要、气质、性格等)和生理发育(体质、精力等),其各方面及其具体内容是彼此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  2.个性是与其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它表明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持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征。 
期刊
在说话作文的过程中,熟语以其精炼和富有表现力而深受我们青睐。使用熟语时,若能结合具体语境,对熟语适当地加以改造,则会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收到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特殊效果。这里介绍几种活用方法,以供参考。  一、置换  即将熟语中的某个语素用新的语素替代,从而产生新词,表达新的意义。具体说来,可分五种情况,即同音置换、同位置换、同类置换、反义置换和临时置换。  1.同音置换 就是根据表达需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