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feng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素质。学生学会做人,为求知、劳动、生活、健体、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德育在其中处于首要地位。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德育素材《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语文教学既是知识的传授,同时又是品德的教育。在新形势下任何寓德育于语文学科教学之中,是每个语文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在语文教学中,笔者注重抓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德育素材
  教师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寓德育于教学中;学生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平时的生活实际,思想道德修养逐渐加深。比如,教学《出师表》,可以向学生讲清诸葛亮用一生的奉献诠释了感恩的内涵。他隐居隆中,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却未得施展。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诸葛亮感谢刘备的知遇之恩,从此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懂得感恩的人永远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人。因此,语文教师要教育学生从小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我们感恩父母,因为他们给予我生命;我们感恩老师,因为他们教会我成长;我们感恩帮助自己的人,因为他们使自己感受善良;我们感恩伤害自己的人,因为他们让自己学会坚强;我们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感恩的世界才变得有你有我;我们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感恩的世界才变得和谐美丽。
  二、结合学生的具体特征渗透德育
  现在的学生在正确对待人生和刻苦自律、热爱劳动、服务集体、勇于奉献等方面,都比较欠缺,他们看问题往往偏重于表面而忽略了本质。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德育与智育的统一,不能离开语文训练去进行德育,更不能让语文训练从属于德育,应该配以与课文相适应的情感介绍资料,用朗读制造氛围,使学生似亲临其境,在创设的情境中,在强烈的氛围中投入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得更真实深刻的体会。如在讲授《斑羚飞渡》一课时,我在引导学生分析情节,体会感情的教学过程中,抓住老斑羚甘愿作垫脚石让小斑羚飞渡成功的场面重点分析,去挖掘课文的深刻内涵,学习并感受斑羚身上折射出来的团队精神、牺牲精神以及以身作则、敢于奉献的优秀品质。经过这一课的学习,许多学生发生变化,主动帮助别人,关心集体的事情越来越多,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了。这种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远远超出了课文语言文字本身。
  三、要精于创设德育情境
  教师应熟悉各种创设情境的形象化手段,并根据课文中包含的德育素材的不同性质、特点,确定采用何种手段创设情境,必要时还要进行剪接、合并、创新等。如为朗诵选配合适的音乐背景,截取有关视频、电视片段补充课文内容等。例如在教《最后一课》时,由于学生对该小说写作的背景知之不多,甚至一无所知。于是,我将当时“普法战争”的社会背景在教学中作了插入多媒体,再现当时战争的实况,这对小说主题的把握,人物形象的分析自然不可缺少。对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心理品德的养成,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国虽然是异国,同学们对其遭受的侵略,或许也感同身受。
  四、要在作文中渗透德育
  韩愈强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古诗和阅读教学中的任务,作为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课中的德育教育不可忽视,学生在今观察、感悟、分析事物进而写作文章的一系列过程中,必然会触发种种思想情感,对所写事物产生并表达出一定的见解或评价。可见,作文教学也应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责任。
  学生非常喜爱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但多半是欣赏其有趣,好玩,而不注重观察活动过程,了解人类和生态平衡的关系,这时老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去观察,发现事物的特点,就能写出感人的文章来,孩子们都是独身子女,不爱参加家务劳动,在家中受到长辈的宠爱和娇惯,要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和生活自理能力,学会理解别人、体谅别人、尊重别人,以写作训练一系列活动来开展德育教育。可在班上组织学生包饺子等活动,首先引导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学会和别人合作才能把事做好,学生通过这项活动既能亲身体验做家务的辛苦和乐趣,又能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辛苦,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还可组织学生到野外观察一年四季自己身边景物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然后把自己看到的结合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让学生通过活动写作文,通过作文受教育,以此达到育人目的。
  五、要在拓展中渗透德育
  拓展渗透可采用三种方法:一是推荐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不仅有利于知识技能诸多方面的积累,更有助于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可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自读课本及针对中学生列出的必读书籍,使学生通过阅读鉴赏得到自我教育,了解到应该珍惜目前所有,善待身边的人和事。二是开展专题活动。我们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校内与校外结合,增加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知识,提高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和形式的不同,把各种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引进课堂,如讲故事、朗诵诗歌、读报纸、演讲比赛等。再如,组织观看影视片活动。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爱国主义影视片,使学生从中形象、生动、具体地感知祖国的伟大,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熟悉中华民族英雄人物和爱国志士,懂得今天的学习条件和机会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热爱自己伟大的祖国。三是要把掌握的情景教学在实际生活中反复运用。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但如果教师不注意点拨,学生就如同看一场电影,当时很感动,但过后回到和课文情境不一样的实际生活中还是依然故我。因此,教师要懂得点拨,既要立足于课文又要跳出课文,拉近课文和学生实际的距离,使学生能将课文学习中获得的感情体验和理性认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学习和生活。
  作为教育者应明白,教育的任务不是单纯地传播现成的知识,而是注重人的潜质的开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教师应做到合理运用教材,独辟蹊径,充分发挥学科特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坚持在情境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有针对性地正确引导学生,一定能使学生在提高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塑造完美人格,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参考文献:
  \[1\]邓艳丽.初中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
其他文献
合唱教学是一种比较高端的歌唱,体现了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合”实际上是指在一起演唱,是将声音的强弱、音调的高低与不同的音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灵活地运用各种旋律,最终达到让乐律走进学生心灵的目的。  小学音乐 合唱教学 合唱意识 营造氛围  音乐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技术性,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基本技能都需要扎扎实实地练习,作为童声合唱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在全国各地的校园内普遍开展。虽然普及
期刊
要在实践中引导、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就要找寻一个较好的切入点,搭建科学的教育平台,以促进学生们的成长。在实际的科学教育工作过程中,作为普通的科普老师,更多的是要考虑探索一种能够具有实操性、可持续性的对学生实现科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而这种途径和方法又能被多数奔波在学校和课外各种学科辅导班之间的青少年发自本心地接受。于是,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摸索出了“少年科学新闻社”这种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的模式(
期刊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导”要促进“主体”的发展,其真谛应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实现。自我教育则应开发潜在的积极因素,引导其开悟。  绘画创作 主导作用 自我教育  学生在平时的绘画过程中,所绘制的绘画作品有时候具有很丰富的想象和冲击力,这种绘画作品就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虽有精华而不能放光彩。“山隅之石,得利斧,精雕琢,可成玉,光芒四射……”教育艺术具有或春
期刊
作为一名新晋园长,总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如何处理关系到事态的发展。通过几个案例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一名新晋园长该如用心来管理幼儿园,让幼儿园在稳中求发展。  新晋园长突发事件幼儿园管理2010年以来全国学前教育迎来了春天,各个地区都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仓山区政府也不例外,一方面大力创建新幼儿园,一方面重新调整部分公办幼儿园的领导班子队伍提高办学水平,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我区学前教育事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教给学生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学能力。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目的是为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掌握学习的最佳方法,探究认知的最佳途径,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语文自学能力培养《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学校不可能
期刊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的运用中已经得到很大的普及,可是在实际的运用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应用错误的问题。分析了部分错误的原因,并对如何改进错误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公开课信息化时代下,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教育领域的应用,使教育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小学教学。但正由于
期刊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就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为目的,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大胆思维的环境,为学生构建一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主张的宽松创造环境,促使学生不把眼光锁在狭小的学业天地之中。促使学生独立、自信地审视周围环境,锲而不舍地探索未知世界。  中专语文创新教育创新教学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创新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
期刊
九年义务制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感受与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针对小学6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依据课标7~9年级的学段目标而施教。实践证明,初中生对于音乐的表现要素(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相对容易把握,但对其音乐风格与风格的感知与鉴赏直至掌握成为难点。  德国艺术歌曲教学赏析针对欧洲艺术歌曲这一概念,人音社八年级第七单元”乘着歌声的翅膀”除门德尔松的同名歌曲外,《西班牙女
期刊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积极开发体育人才和迅速提高学校运动技术水平的基本途径。加强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完成学校教育任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和社会群体骨干具有重要意义。抓好学校体育运动队业余训练,推动学校体育竞技水平提高,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我们基层体育工作者深思和讨论。  运动队业余训练训练制度一、选材是抓好训练队的前提
期刊
南北朝乐府民歌是在《诗经》十五国风和汉乐府民歌之后,我国诗歌史上第三次比较集中出现的一次诗歌形式。尽管大体出现在同一时期,但由于当时南北朝政权更替频繁,南北朝之间长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对峙隔绝。再加上受统治阶级个人爱好的影响,致使南北朝乐府民歌产生了不同的风格和社会意义。南朝乐府民歌主要产生于城市都邑,几乎全是情歌,表现了人民对爱情生活的美好追求。诗歌篇章短小,风格婉转柔媚。北朝民歌数量虽 稍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