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分析
根据国内小学自然科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我们国家的自然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有24.3%的人不及格,这种现象让人担忧。而在整个课程资源中科学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资源,随着基础教育课程进一步实施和科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演化,科学教师将成为科学教育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性因素,成为科学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和生命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演示实验,指导学生独立做好观察实验。课后,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做好课外的探究活动。在新一轮的科学课程改革中,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教师会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这是课改的基本理念。”但是,真正做起来却很难。有的教师认为,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太低,让他们探究的课题太少;有的教师认为,学校没有所必备的场地和器材,不容易开展探究活动;有的教师认为探究所需的时间太长,学生难以坚持……其实,教学中的观察实验绝大部分都可以取自生活中的物品、科学教学的实验材料。一个真正适合学生的探究内容,就常常生成于学生日常的课堂中,生成于日常的生活中,关键是教师善不善于捕捉,善不善于抓住机会。
粪便,一个让人感到不太卫生的词。因此,许多人谈及此词,便有避而远之的感觉,似乎在学生的口中更应该“文明”地使用这个词。然而,在本案例中,“蜗牛的粪便颜色”就引起了一个闪亮探究过程的开始……
情景再现
下午第三节是三年级的科学课,学生早就急切地等着和我共同研究小动物——蜗牛了。我带着设计好的教学方案走向教室,拿着一盒蜗牛,刚到门外,教室里便响起一片欢呼声。
有许多学生在家里已经抓了几只蜗牛放在小观察盒里,但有些学生并没有抓到,便大声叫起来:“老师,给我一只!…‘老师,我还没有!”有些学生都快要跑到讲台上来了。
看到这个情景,我只好省去了准备好的导课语,直接进入中心课题,“同学们,现在把蜗牛发给没有捉到蜗牛的同学。但是有一个要求,拿到蜗牛后,要仔细观察,把看到的记录下来,看谁发现的秘密最多。”说完赶紧把蜗牛发给没有抓到蜗牛的学生。
观察活动马上开始了,每个小组都拿着放大镜认真地观察,不时地和同组里的成员小声议论着什么,手里不时地记录着发现的一个自认为特别的地方,还高兴地跑来扯着我的衣服,让我到他们小组里看。我看着学生专注的探究神情,心里也不禁为他们开心。
汇报开始了。
师:通过观察,你们都发现了什么啊?
生:它身上黏黏的,可以黏在树叶上,也可以黏在玻璃上。
师:对呀,为什么它身上会黏黏的呢?因为它的脚——就是腹足,会分泌一种黏液,让它就好像吸盘一样,牢牢吸在物体上。
生:蜗牛有长长的触角和短短的触角,它有两对触角。
师:有的蜗牛有两对触角,但因为品种不同,有的蜗牛只有一对触角。
生:蜗牛的壳上有一圈圈的花纹。
生:蜗牛害怕时就会躲到壳里。
生:我发现蜗牛也有牙齿。
学生兴趣盎然地汇报着他们的发现。不过,我有点低估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了。我惊讶于学生对蜗牛的观察有如此细致,甚至连长在壳和腹足之间的两个小孔也观察到了。
生:蜗牛的头后面有两个小孔,但不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吸引到这个惊奇的发现上去了)
生:我也发现了,可能是蜗牛鼻子,因为在它的眼睛下没看到鼻子,跟人不一样。
此时,我抓住时机向学生介绍了这两个小孔就是蜗牛的肛门和鼻子。接着,学生提出了意料不到的问题。
生1:那它大便时不是很臭吗?鼻子就在肛门旁边。(引起一阵哄笑)
生2:我看到它拉出来的大便是绿色的,跟人的不同,但闻起来也有点臭。
生3:不对,它的大便是黄色的。
生4:不对,它的大便是紫色的,不信,你们看。(说着,举起小观察盒)
生5:不对,我的蜗牛的大便是红色的。
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了,小组成员的脸上都露出疑惑的神情,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我的脸上。我查过资料,因为蜗牛的肠胃很简单,不能将食物完全消化,所以会有不同的粪便颜色出现。我本想把我所知道的告诉学生,但是,我转念一想,此时不正是培养学生们的探究能力的好机会吗?
于是,我开始引导学生就他们的发现展开讨论。
“怎样才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呢?有什么办法呢?”我试着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研究计划。
教室里一阵沸腾,小组讨论了一会儿,接着就有学生举起了小手。“我可以拿几只蜗牛作对比实验!”“我明天早上再观察,看看与今天排出的粪便是不是一样?”“我昨天给它吃的是青菜,今天给它吃别的食物,看看粪便会不会有变化?”“也许它排出的粪便颜色跟吃的东西有关?”
听着学生们的一个个精彩的设想,我从内心里笑了,谁说可爱的小学生不会探究!我也不由地加入了他们的讨论。结果,大家都认为蜗牛的粪便也许真的跟吃的食物有关。于是,各小组又开始了设计自己小组的探究计划……
由于这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所以都非常的投入,在讨论计划时,还时不时征求我的意见。
当天晚上,我也按白天学生设计的计划,在几个不同观察盒里放入不同颜色的食物,来证明结果的正确性。第二天一早,果然证实了学生的猜测:蜗牛吃什么颜色的食物就会排出什么颜色的粪便。
第二天早自修时,我根据约定来到了三年级教室。一进教室门口,就有几个小组的学生大叫起来:“老师,我知道原因了!”“我知道为什么蜗牛的粪便会有不同的颜色了。”……我让每个小组都来说说是怎么发现的。听了他们的发言,我更惊讶于学生们的执著、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和潜在的探究能力。
结论出来了,但我想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们从这个经历中所体验到的探究、合作的意义。这些收获是我在设计“蜗牛的观察”教学时所没有想到的。情况说明,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只要我们适时抓住契机,让学生动手动脑,再给予适当有效的指点,在探究活动中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的思考
这堂科学观察课所发生的“粪便颜色”问题,我庆幸当时并没有很简单地把这个答案告诉学生们。否则,当学生发现“两个小孔”时我就失去了让他们主动探究的机会而懊悔不已了,如果失去这样的机会,那么我这位科学教师真的是不称职了。
在课堂中,这些“惊奇的发现”都是让学生进行一次亲身主动探究的机会,让他们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提升对科学的兴趣。因为新奇的问题、意外的发现更能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更能给小学生带来乐趣。在探究的过程中,习得的科学过程与方法、养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是十分关键的。事实证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巨大的满足感、那份快乐的体验,树立的自信心、合作精神,在学生现在和将来的人生道路上,也许能更好地体验探究所产生的乐趣,更敏锐地发现生活的美好,更充分地感受和珍爱生命之美,更深刻地体味人生的真谛和存在的价值。
作为教师,我从中悟到了一些教育教学智慧:学会了如何正确地使用教材,如何把握课堂中的契机。明白了科学教师不一定就非要在课堂上把科学知识的结论硬性地灌输给学生。科学教师应该是一个向导,引领学生到课堂、校园、家庭、社会和大自然中去。同时,科学教师是一个学习伙伴,与学生一起探究,一起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或预测;一起制订计划、搜集证据、验证假设;一起概括探究的结果并且得出结论进行交流……这个伙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伙伴,他应该善于抓住课堂契机,及时捕捉课堂的即时生成,善于启发学生拓展信息渠道,善于创造所能创造的时机,鼓励学生去发现,去探究。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应该博采众长,善于随机应变地运用各种学习指导策略,使自己在科学教育中更加胜任、更加愉快。
根据国内小学自然科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我们国家的自然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有24.3%的人不及格,这种现象让人担忧。而在整个课程资源中科学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资源,随着基础教育课程进一步实施和科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演化,科学教师将成为科学教育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性因素,成为科学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和生命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演示实验,指导学生独立做好观察实验。课后,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做好课外的探究活动。在新一轮的科学课程改革中,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教师会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这是课改的基本理念。”但是,真正做起来却很难。有的教师认为,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太低,让他们探究的课题太少;有的教师认为,学校没有所必备的场地和器材,不容易开展探究活动;有的教师认为探究所需的时间太长,学生难以坚持……其实,教学中的观察实验绝大部分都可以取自生活中的物品、科学教学的实验材料。一个真正适合学生的探究内容,就常常生成于学生日常的课堂中,生成于日常的生活中,关键是教师善不善于捕捉,善不善于抓住机会。
粪便,一个让人感到不太卫生的词。因此,许多人谈及此词,便有避而远之的感觉,似乎在学生的口中更应该“文明”地使用这个词。然而,在本案例中,“蜗牛的粪便颜色”就引起了一个闪亮探究过程的开始……
情景再现
下午第三节是三年级的科学课,学生早就急切地等着和我共同研究小动物——蜗牛了。我带着设计好的教学方案走向教室,拿着一盒蜗牛,刚到门外,教室里便响起一片欢呼声。
有许多学生在家里已经抓了几只蜗牛放在小观察盒里,但有些学生并没有抓到,便大声叫起来:“老师,给我一只!…‘老师,我还没有!”有些学生都快要跑到讲台上来了。
看到这个情景,我只好省去了准备好的导课语,直接进入中心课题,“同学们,现在把蜗牛发给没有捉到蜗牛的同学。但是有一个要求,拿到蜗牛后,要仔细观察,把看到的记录下来,看谁发现的秘密最多。”说完赶紧把蜗牛发给没有抓到蜗牛的学生。
观察活动马上开始了,每个小组都拿着放大镜认真地观察,不时地和同组里的成员小声议论着什么,手里不时地记录着发现的一个自认为特别的地方,还高兴地跑来扯着我的衣服,让我到他们小组里看。我看着学生专注的探究神情,心里也不禁为他们开心。
汇报开始了。
师:通过观察,你们都发现了什么啊?
生:它身上黏黏的,可以黏在树叶上,也可以黏在玻璃上。
师:对呀,为什么它身上会黏黏的呢?因为它的脚——就是腹足,会分泌一种黏液,让它就好像吸盘一样,牢牢吸在物体上。
生:蜗牛有长长的触角和短短的触角,它有两对触角。
师:有的蜗牛有两对触角,但因为品种不同,有的蜗牛只有一对触角。
生:蜗牛的壳上有一圈圈的花纹。
生:蜗牛害怕时就会躲到壳里。
生:我发现蜗牛也有牙齿。
学生兴趣盎然地汇报着他们的发现。不过,我有点低估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了。我惊讶于学生对蜗牛的观察有如此细致,甚至连长在壳和腹足之间的两个小孔也观察到了。
生:蜗牛的头后面有两个小孔,但不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吸引到这个惊奇的发现上去了)
生:我也发现了,可能是蜗牛鼻子,因为在它的眼睛下没看到鼻子,跟人不一样。
此时,我抓住时机向学生介绍了这两个小孔就是蜗牛的肛门和鼻子。接着,学生提出了意料不到的问题。
生1:那它大便时不是很臭吗?鼻子就在肛门旁边。(引起一阵哄笑)
生2:我看到它拉出来的大便是绿色的,跟人的不同,但闻起来也有点臭。
生3:不对,它的大便是黄色的。
生4:不对,它的大便是紫色的,不信,你们看。(说着,举起小观察盒)
生5:不对,我的蜗牛的大便是红色的。
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了,小组成员的脸上都露出疑惑的神情,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我的脸上。我查过资料,因为蜗牛的肠胃很简单,不能将食物完全消化,所以会有不同的粪便颜色出现。我本想把我所知道的告诉学生,但是,我转念一想,此时不正是培养学生们的探究能力的好机会吗?
于是,我开始引导学生就他们的发现展开讨论。
“怎样才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呢?有什么办法呢?”我试着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研究计划。
教室里一阵沸腾,小组讨论了一会儿,接着就有学生举起了小手。“我可以拿几只蜗牛作对比实验!”“我明天早上再观察,看看与今天排出的粪便是不是一样?”“我昨天给它吃的是青菜,今天给它吃别的食物,看看粪便会不会有变化?”“也许它排出的粪便颜色跟吃的东西有关?”
听着学生们的一个个精彩的设想,我从内心里笑了,谁说可爱的小学生不会探究!我也不由地加入了他们的讨论。结果,大家都认为蜗牛的粪便也许真的跟吃的食物有关。于是,各小组又开始了设计自己小组的探究计划……
由于这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所以都非常的投入,在讨论计划时,还时不时征求我的意见。
当天晚上,我也按白天学生设计的计划,在几个不同观察盒里放入不同颜色的食物,来证明结果的正确性。第二天一早,果然证实了学生的猜测:蜗牛吃什么颜色的食物就会排出什么颜色的粪便。
第二天早自修时,我根据约定来到了三年级教室。一进教室门口,就有几个小组的学生大叫起来:“老师,我知道原因了!”“我知道为什么蜗牛的粪便会有不同的颜色了。”……我让每个小组都来说说是怎么发现的。听了他们的发言,我更惊讶于学生们的执著、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和潜在的探究能力。
结论出来了,但我想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们从这个经历中所体验到的探究、合作的意义。这些收获是我在设计“蜗牛的观察”教学时所没有想到的。情况说明,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只要我们适时抓住契机,让学生动手动脑,再给予适当有效的指点,在探究活动中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的思考
这堂科学观察课所发生的“粪便颜色”问题,我庆幸当时并没有很简单地把这个答案告诉学生们。否则,当学生发现“两个小孔”时我就失去了让他们主动探究的机会而懊悔不已了,如果失去这样的机会,那么我这位科学教师真的是不称职了。
在课堂中,这些“惊奇的发现”都是让学生进行一次亲身主动探究的机会,让他们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提升对科学的兴趣。因为新奇的问题、意外的发现更能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更能给小学生带来乐趣。在探究的过程中,习得的科学过程与方法、养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是十分关键的。事实证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巨大的满足感、那份快乐的体验,树立的自信心、合作精神,在学生现在和将来的人生道路上,也许能更好地体验探究所产生的乐趣,更敏锐地发现生活的美好,更充分地感受和珍爱生命之美,更深刻地体味人生的真谛和存在的价值。
作为教师,我从中悟到了一些教育教学智慧:学会了如何正确地使用教材,如何把握课堂中的契机。明白了科学教师不一定就非要在课堂上把科学知识的结论硬性地灌输给学生。科学教师应该是一个向导,引领学生到课堂、校园、家庭、社会和大自然中去。同时,科学教师是一个学习伙伴,与学生一起探究,一起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或预测;一起制订计划、搜集证据、验证假设;一起概括探究的结果并且得出结论进行交流……这个伙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伙伴,他应该善于抓住课堂契机,及时捕捉课堂的即时生成,善于启发学生拓展信息渠道,善于创造所能创造的时机,鼓励学生去发现,去探究。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应该博采众长,善于随机应变地运用各种学习指导策略,使自己在科学教育中更加胜任、更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