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育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1985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途径之一。随着新课标的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被重点关注,这就意味着单一技能训练式的美术教育需要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美术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出来,并成为当前美术教育的方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除了知识技能的传授之外,教师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美术情怀、审美能力、感知能力、创造思维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一、把握人文内涵,丰盈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领悟人文内涵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美术教育多元功能的体现。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审美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培养技能的同时丰盈学生情感体验,健全学生个性和人格。由于学生在成长环境、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他们对小学美术教材中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美术作品的理解也千差万别。例如,在欣赏梵·高的油画作品《鸢尾花》时,有的学生在春风、夏影中感受到生命的愉悦,有的孩子却在蓝紫、灰褐等色彩中感受到梵·高的寂寞与悲伤……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通过专业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建立学生与美术作品之间的情感沟通桥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人文内涵,增强作品解读能力,进一步感悟人文精神。
  二、拓展文化视野,增强审美意识
  艺术源于生活,因此,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也要根植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术的内涵,并通过美术作品对生活进行深入感悟,从而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形成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审美意识。例如,在教学《雕塑之美》一课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特征,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公园雕塑作品为切入点,引导他们欣赏和感悟不同雕塑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情怀。教师在引导欣赏米开朗琪罗的著名雕塑作品《摩西》时,要通过对比分析雕塑艺术作品与其他形式美术作品的异同点,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历史环境下艺术作品的差异,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
  三、融通社会实践,培育创新精神
  美术作品大多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看法,是其精神内涵的体现。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在生活中发现美,在实践中感受美,在创作中思考美,并将美创造性地通过美术作品表达出来。例如,在教学《我们身边的线条》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线条、纹理,让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和分析能力。继而,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促使学生将观察积累得到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循序渐进地深化学生对美术的解读,形成对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等美術创作技巧、原理和方法的正确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有灵魂、有情趣的作品。如,教师让学生自行查找奥运会的相关知识,掌握奥运会的起源及主要项目等,继而让学生结合自己对奥运会的认识,运用不同的素材及形式,设计与奥运相关的美术作品,培养实践创新精神。
  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充分利用废弃物进行美术创作,变废为宝,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兴趣,并将学生的成果在课堂上展现,或用于班级或校园的装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美术学习的兴趣。
  四、增强互动交流,促进身心发展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重要参与者,缺一不可。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师生关系也开始发生转变。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课堂更具趣味性和交互性,教师更加注重和谐平等师生关系的构建,通过轻松愉悦课堂氛围的创设,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例如,在教学《昂蒂布的夜渔》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让学生对画家的创新精神有深刻的印象,继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其自由探讨抽象作品中的内涵,并用个性化的形式将讨论结果展示出来。于是,学生纷纷开动脑筋,发挥想象,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课堂氛围高涨,学生跃跃欲试。通过这种方式开展教学,打破了僵化的师生关系,教师转变成课堂引导者,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美术世界进行探索,在教学效率提升的基础上也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美术教学蕴含丰富的人文情怀和文化内涵,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丰富美术学习内容,让学生全面、立体地感受世界精神文明成果,提升审美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金榔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万永勇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往往有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原因是像一艘航空母舰,要能够远航需要充足的动力动力,所以要实现新课程理念,达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必须具有主动性这个永恒的动力。数学学科的特点使多数学生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缺乏主动性,本文从培养兴趣、高效课堂、良好习惯和融洽情感方面对培养高中生
教育是点化和润泽生命,为生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创造条件。数学课堂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应该以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为基点,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生命化的数学课堂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以师生平等的交往为本质特征,以充分释放生命的活力为手段,通过语言、问题、活动等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知识互动,使每个学生沉浸在充满民主、充满和谐、充满智慧、充满创造的氛围中,从而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
摘 要: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已经逐步脱离了一言堂,走向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教材内容的设计有四大板块,它贯穿于教材始终,给学生留有充足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实践。所以面临课改的春潮,广大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关键词: 新课改 数学教学 学生    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课程改革,犹如一声春雷,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
四环节教学法的实施,让我们把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化为具体的行动去研究,它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也让我们的成长轨迹发生了悄然的变化,我们不再满足于做知识的搬运工,而是专
目的:分析研究针对性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进入我院治疗的82例肺炎患儿划分为2组,各组平均41例;其中,对照组
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必须以大脑潜能的开发利用为基础,通过多种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观察和思考环境,让学生自主、自觉地探索知识,进一步完善思维体系,促进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趣味当头,激发学生创造动机  兴趣是促进学生不断追求和探索知识的重要动力,是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的关键。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提升教学效率,就必须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学
期刊
目的:依托973课题“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瘀毒’病因学的系统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解毒活血法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基础研究”,对活血解毒法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
学位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因此素质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训练,逐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成分,是推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于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艺术性情感中,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愉快体验之中。在这种情感体验下,学生就会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  一、兴趣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摘 要: 生活中充满数学问题,许多问题就发生或潜藏在学生的身边,怎样将这些问题经过组织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进而产生想解决的冲动?怎样让学生带着所学的数学知识走进生活,在应用中体验、验证与发现?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生活 完美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