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梦了无痕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中国的世界语运动
  
  近代中国的领袖人物是敢于作梦的。
  从康有为的“大同”到梁启超的“新民”,孙中山的“民国”,陈独秀的“新青年”,胡适的白话文,以至于毛泽东的共产主义,在在都呈现了一班年轻人追求理想的勇迈和豪情。
  在这些梦里,有的是残梦,有的是恶梦,当然,也有的美梦成真。但真正在“太虚幻境”中神游的一场春梦却是在五四运动前后开始提倡的世界语。
  
  早在十七世纪,欧洲已有人提出世界语的这个概念。据一般估计,到目前已有不下七百种的人造语言被拿来做为世界语的实验。其中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不采用任何现存的语言,而完全另制一套符号与发音系统及语法规则,我且把这种人造的语言翻译为“破空语”(A Priori),十七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儿(René Descartes,1596—1650)就曾为这种“语言”提出过构想。另一种人造语言则是混和采用现有语言中的若干发音和语法的结构,而使它成为一种似英、似法、似德而又非英、非法、非德的“四不像”语言,我们可以把这种人造语言叫做“后成语”(A Posteriori)
  在“后成语”之中,以一八八七年由波兰人柴门霍夫(Ludwig Lazarus Zamenhof,1859—1917)所制定的Esperanto最为著名,影响也最大。二十世纪初年在中国推行的,正是Esperanto。Esperanto是柴门霍夫在发表这个语言时所用的笔名,Doktoro Esperanto原意是“企盼者”(One who hopes),亦即“希望”之语。
  柴氏出生于当时由俄人统治的波兰,境内居民同时使用德语、俄语、波兰语、犹太语(Yiddish)及立陶宛等语。他自小身受不同语言之苦,立志要创立一种能为全人类所共同使用的语言。他所制定的Esperanto是以多种欧洲语言做为基础,并将它规范化,如所有的名词都以“o”结尾,形容词都以“a”结尾,而副词则以“e”结尾。这个人造语言最大的特色是极为规范,而没有任何语法规则上的例外。
  根据二十年代一些讨论世界语的文字,都说世界语简单易学,有的人甚至说用世界语来做一般的交谈,只需一、两百小时的学习。我虽没学过世界语,但也学过几种外语,而和英语奋战的时间则尤其长。在我看来,世界语无论如何规范,对中国人而言,它仍旧是不折不扣的一个“外语”,而学习外语,少有能简单速成的。
  在二十年代那样经济、交通和教育的条件下。处处是文盲和方言,即使提倡说普通话,写汉字都是难乎其难,而竟想一跃而提倡一个人为的,虚幻的世界语来取代汉语汉字,这不是梦,又是什么?
  
  钱玄同在一九一八年八月十五日出版的《新青年》五卷二号上,有如下一段话,最可以代表当时提倡世界语者对未来的一种幻想:
  
  国语既不足以记载新文明,改用某种外国语文又非尽善尽美的办法,则除了改用Esperanto,实无别法。况Esperanto是改良的欧洲文字;世界上既有这样一位大慈大悲的Zamenhof制造这种精美完善的文字,我中国人诚能弃其野蛮不适用的旧文字而用之,正如脱去极累坠(原文如此)的峨冠博带古装,而穿极便利之短衣窄袖新装也。
  
  从这种对世界语过份美好的憧憬中,我们一方面看到了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知识分子对世界大同怀抱着近乎幼稚的热切追求,但另一方面却也能看到这些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轻蔑和卑视。而最大的讽刺是世界语的创始者柴门霍夫在一八八七年制定世界语时,根本没把亚洲语言考虑在内。换句话说,柴氏眼中的所谓“世界”完全是以欧洲为中心的。至于亚、非那全是“化外”。中国人而提倡柴氏所制定的世界语,就一定的意义来说,只是一厢情愿,迫不及待的将自己由“化外”拉进“化内”,希望能被视为“世界”之一员而已。
  在种种西化或世界化的过程中,没有比世界语运动更能触及中国固有文化的核心;然而,也没有比世界语运动更“虚晃一招”,而不收任何实效。
  这两句看似矛盾的论断,实际上是互相发明的。因为语言文字是一个文化中最保守、最基本的成份,任何在语言和文字上的改变都将是最根本的改变。然而,又因为语言文字是经过长时期演变而约定俗成的一种规范和交通工具,任何变革都需要广大老百姓长时期的参与、实践与认同。没有广大群众参与的语文运动,都不免只是学者专家在书斋中的梦呓。
  当时提倡世界语的健将如蔡元培、吴稚晖、钱玄同都诚心的相信Esperanto有一天会成为全人类共用的一个语言,钱玄同在他《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一文中,甚至主张废灭汉语、汉文而径用世界语取代之。这未免太小看拥有数亿人口的汉语和有数千年历史的汉字了。
  也正是从这样的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的精英(elite)特质,当时北大文学院中的那几位教授和《新青年》的编辑先生实在并不曾把小老百姓的需要放在眼里。教授和编辑相互之间或许有用世界语的一天,但那占绝大多数的中国老百姓呢?莫说世界语,就是说普通话写汉字,都是遥不可及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倡世界语,何止是隔靴搔痒,简直是痴人说梦。
  在中国提倡世界语的另一个绝大讽刺是几乎所有鼓吹世界语的文章都是用汉字写成的。世界语之不能成为“大众媒体”岂不显然。
  世界语的理想尽管高远,奈何世界上没有以“世界语”为母语的人。一种无人作为母语的“语言”,那只是少数人发明的符号和规则,那是真正的“死文字”、“死语言”。
  用个比较浅近的比喻,当年推行国语,如果制定的国语是北京话、吴语、粤语、闽语各种方言的一个混合体,这样的“国语”,表面上看来,照顾到了各个方言地区的老百姓,而实际上却只是一个虚幻,何来这样的一种语言。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虚幻的人造语言却让不少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之神魂颠倒达数十年之久!最好的例子就是著名的小说作家巴金。
  巴金在五四前后就开始学习世界语,往后六、七十年之间,他对世界语的发展,始终保持着相当的关切和兴趣,甚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还抽空看看世界语的书。
  一九八○年,他去瑞典斯德哥尔摩参加第六十五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回国后,写了一篇后记,收录在一九八九年出版的《随想录》第二集《探索集》中,在这篇冠题“世界语”的短文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早年无政府主义的信仰者,到了年近八十,依旧对世界语抱着无穷的信心和充满浪漫的幻想,说:“经过这次大会,我对世界语的信念更加坚强了。世界语一定会成为全体人类公用的语言。”(页84)
  我看了这篇短文以后,一方面觉得这位当年勇于批判旧家庭制度的小说作家,到了垂暮之年,依然对世界语一往情深,他的浪漫情怀,老而弥笃,这是可佩的;但另一方面,我又不能不感到有些伤心,有些失望,怎么巴老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始终停留在少年“觉慧”在小说《家》中的境界呢。到了一九八○年,居然还坚信“世界语一定会成为全体人类公用的语言”。
  Esperanto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始终不曾从“死文字”转化到“活语言”,因此也就一直摆脱不了少数人在“沙龙”或“俱乐部”中“嗜好”(hobby)的形象。说穿了,也无非只是一些人们在桃花源中,过着“不知有汉”的日子。Esperanto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了!
  
  鲁迅在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五日《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通信”栏内,以“唐俟”的笔名发表了《渡河与引路》的短文,表明他对世界语的态度。因为他相信“人类将来总当有一种共同的语言”,基于这个信念,他并不反对世界语。至于将来的世界语是否即是柴门霍夫所制定的Esperanto,他则不敢断言,这样的主张,比起钱玄同废灭汉语、汉文而径以世界语取代之的态度要客观冷静的多。
  在同一篇短文里,鲁迅把“学Esperanto”和“学Esperanto的精神”分为两件事,这是极有见地的。今天我们回看当年提倡世界语的运动,也应当把它分为这两部份。
  本文对“学Esperanto”这件事,是有批评的,认为这是荒诞不经的空谈。但是对“学Esperanto的精神”却是肯定的。这正如康有为在柴门霍夫制定世界语的前三年(一八八四),写了他的《大同书》。《大同书》在今天看来有许多荒谬的思想,但那种对人类苦痛和不平所表现出来的悲悯,却又是极值得我们佩服的。
  提倡世界语诸公的那种放眼世界,胸怀全人类的胸襟,虽然大而无当,但却很有点康有为“去国界合大地”,“去种界同人类”的宗教情操,其胸襟之大,眼光之远,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都值得一书。
  我每看中国近代史上这段语文改革的历史,总让我有相当的感慨,而想起了“红尘多少奇才,青史几番春梦”的联句。从一八九二年卢戆章的“切音新字”到王照的“官话字母”,到劳乃宣的“简字”,到赵元任的“国语罗马字”,以至于而今仍在台湾使用的“注音符号”,在在都是奇才们努力奋斗的结果。今天我们能用汉字写普通话的这个简单事实,看来也许稀松平常,但却是得来不易啊!
  一九九五年五月五日于普林斯顿
其他文献
一九九七年秋,有事于江西,道出南昌。事毕,主人邀作腾王阁之游。王勃序文传世,已历一千四百多年。在我这一代的老知识分子中,大概很少不在早年就熟悉王序这篇骈文的。我在童年就受父命背诵此文,文中许多字还念不准,更谈不到理解文中的典故了。但是可能就因为这篇序文,使以这个名义建立的高阁,几经兴废,现在还屹立在赣江边上。阁以文存,不能不承认文学魅力的强劲了。  现在这座以钢骨水泥建成的滕王阁,是在民国末年军阀
期刊
四卷本的《新凤霞回忆文丛》即将出版。新凤霞女士是名满中外的戏曲表演艺术大师、散文作家、水墨画家,从六、七岁的幼龄就在京剧舞台上扎了根,七岁起开始学京剧基本功,八岁登台就受到观众的激赏。十四岁改唱评剧一鸣惊人,迅速远近驰名。进入新中国,更以《刘巧儿》、《牛郎织女》、《祥林嫂》、《杨三姐告状》、《花为媒》以及一些传统剧目名扬中外;而且桃李满园,入室弟子遍全国……五十年代以后,因历次政治运动以病、伤致残
期刊
在《旧约全书》的创世故事里,神花五天时间创造了天地万物,在第六天“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神不仅造了人,还“赐福”给他们,并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若干千年过去了,被“赐福”的人终究没有辜负神的期望,果真按神的吩咐“生养众多”(姑且不论是否“生养”过多),“遍满地面”。但一心进步、天天向上的人,却并不满足于那“遍满地面”的绝对霸权。人还要随心所欲地造物,甚至要“造”而非生育自己的子女。这
期刊
要不是撞上推行计划生育的“大运”,我国的人口研究恐怕不会在七十年代初就重见天日。现实的需要使人口学成为一门“问题科学”。强烈的问题意识,形塑了人口学学术群体最基本的研究风格。这固然促成了人口研究的繁荣,可对问题本身过多的偏好,使得研究者总是被问题牵着走,往往不太注意在理论层面上的思考。不过,《综论中国人口态势》这本论文集,应该属“例外”。  近代以来,学科间过度的专业化分工,往往导致学术领域的“诸
期刊
清华大学旧图书馆的四层阁楼,灯光昏暗,倾斜的屋顶使多数地方几乎无法直起身来行走,满是灰尘的地板上,一直堆满了各种各样同样满是灰尘的旧书,让人觉得是一个埋葬多年的古墓,那里边的各种书籍也仿佛是等待出土的文物,当我走进去,在里边慢慢地翻检那些旧日书籍的时候,我总觉得是在“考古”,在那些尘埃中巡视着过去。在一角的地板上,有几百本形制不一的毕业论文,从二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从中文系、历史系、外文系、政治
期刊
在一九九六年的中国图书市场,《唐文集》显得朴素、厚重。它昭示着写作的尊严——生活在九十年代的人似乎已经久违了的写作的尊严。  唐老师始终写得很慢、很艰难。他说过自己写文章是“一句一句地磨,进展甚慢”;他说过有时为了开好一篇文章的头。四、五次,七、八次地,重写过;他说过每写一篇长些的论文,就像生了一场病那样消耗体力。在晚年的一篇短文里,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我这个人时间概念很淡薄,早晨起来,便坐到
期刊
十九世纪俄国革命史上,涅察也夫是一个今人鲜知的名字,至少很多对这段革命史有相当了解的中国人从未听说过他。对于那些希望从正面意义上叙述这段历史的人来说,涅察也夫的棘手之处在于他是一个信念坚定的革命家,同时又是一个极端专制和不择手段的人。因此,长期以来这个名字成为了某种禁忌。然而,一部俄国革命史假如没有这个人的名字和他的“革命家手册”,那不但是一个缺憾,而且是对这个漫长的革命过程中某种内在连续性的忽视
期刊
新疆人民出版社约一些学人为鲁迅画像,作一个“世纪末”的回顾。  “世纪末”本是人为。人为的东西成了习惯,也就信以为真,似乎这世界真有所谓世纪之分。一年之末,十年之末,百年之末,人们都惯于回首历史。  对过往的回忆是在遗忘了一部分情绪之中进行的,所以往往可以让人“去蔽”,使人比较的澄明。我想这就是回忆的价值,编书者的匠意也与此有关吧。  大概是受这回顾之风的感染或时间之“末”的暗示,近年来笔者很有兴
期刊
乱翻书的伴随习惯之一,是乱买书。几年前从摊上捡回来的一部“破书”(家长和老师昔日的评语,这话表明他们当初既不看,又不何以知其“破”?)是《济公活佛》。付钱之际瞥见还有一部《济公后传》,便也都买了。回家后不敢放在家里,怕儿女见笑,说老爹返老还童;带到班上也怕同事见笑,就塞在乱书堆里。坦率说一句,那书里大量的故事实在不高明:皇权与佛法相结合(活佛身为相爷的“替僧”);神通与无赖行径相结合(抓起新出笼的
期刊
在强调“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的美国社会中,一些族裔团体的称谓有时也会成为敏感的种族问题。五十年代以前,美国黑人被称为“Negro”。六十年代民权运动兴起以后,这个词被认为是对黑人的不尊重,因为它源于西班牙语,与罪恶的奴隶贸易与黑人奴隶制度相联系。于是,简单而又响亮的“Black”成为黑人的新称谓。进入七十年代,美国各族裔集团出现了“寻根热”,重视起自己的文化背景,一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