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80年代不足百元一克,到2011年最高飙到381元/克,虽然其间也有小幅的起跌,但多数中国人恐怕不会想到黄金近年坚挺神话也有被打破的一天。
2013年4月12日,国际金价开始大幅急跌,两天内一盎司由1550美元下探至1321美元。经历小幅回升后,5月9日到1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合约价格连续走低,上演7连跌,成为2009年3月以来最久跌势。5月20日开盘后金价继续下挫,至28日记者截稿时,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份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收盘下跌0. 6%,收于每盎司1379. 70美元。
这引发全球最大的两个黄金购买国中国和印度的实物黄金需求激增。在中国市场上,投资金条一度跌到260元/克,引发了“中国大妈”的抢购潮。
不仅如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5月27日在其官方网站上披露的数据显示,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土耳其在内的多个国家央行均在4月份增持黄金储备,推动当月全球央行持有的黄金总量增加97. 2万盎司。近4年间,新兴经济体国家俄罗斯、巴西等国一直致力于增加黄金储备,金价暴跌后也是如此。
尽管有增持黄金的力量在,但国际机构仍然看空金价。
5月28日,摩根大通嘉诚(J. P. Morgan Cazenove)的分析师下调了大多数金属的价格预期,其中包括将2013年黄金价格从之前的1745美元/盎司下调至1595美元/盎司。美银美林的贵金属分析师28日也下调了对今年平均金价和银价的预期,该行还将2013年平均金价预期下调12%,至1478美元/盎司。
虽然仍有机构和业内人士对黄金的中长期预期表示乐观,但黄金投资“万无一失”的神话,终究破功。
“来10公斤金条”
4月下旬及“五一”期间,北京多家黄金专柜前人头攒动,抢购者涵盖老中青各年龄段,有些黄金首饰未经试戴就被“拿下”,销售员语速都比往常快了几分。
“4月中旬到5月上旬,百姓对黄金经历了恐慌、抢购、稳定这三个阶段。金价最初暴跌时,百姓还处在观望阶段,金价回升到270元一克时才出现抢金潮,我们甚至接到过几个一次性购进8到10公斤黄金的个人订单。进入5月后,金价逐步回升到290元一克,购金情绪才稳定下来。”北京工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工美)副总经理王健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据王健介绍,工美4月的黄金销售额环比增长3倍有余,这个增幅在他30多年的从业生涯中并不多见。
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菜百)公布的数据显示,“五一”3天假期,菜百黄金销售额超过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
北京退休教师温秀荣(化名)参与了此次抢购。她原本打算只买一只金手镯送给准儿媳,因为金价便宜,所以共拿出4万余元投资金条。她告诉本刊记者,理财规划师本来就建议他们适当配置黄金资产,“这次是碰上了好时机”。
“就算不能增值,至少可以保值,不会像我老伴炒股亏得血本无归。”温秀荣对近期金价的下跌并不以为然,仍保持着乐观预期。
5月10日至15日间,本刊记者再次走访菜百、工美等多家黄金卖场,发现购金顾客数量已大不如前。5月13日,工美黄金柜台的金价走势图显示,投资金条售价为305元/克。5月20日,金价最低行至1340美元/盎司(267. 1元/克)下方,徘徊在1350美元/盎司附近。
“中国大妈”买了多少金
近一个月来,“ ‘中国大妈’鲸吞300吨实物黄金”的传言甚嚣尘上,这个数据是否属实?
中国黄金协会发布的《中国黄金行业社会责任报告》(2012)显示,2012年,全国黄金消费量832. 18吨,其中,黄金首饰502. 75吨;金条239. 98吨;金币25. 30吨;工业用金48. 85吨;其他用金15. 3吨。而 2012年中国黄金产量为403. 047吨。
如果300吨传言属实,那么仅一个月内,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就超过了2012年黄金消费量的三分之一,接近2013年第一季度的黄金消费量。
“目前统计数据还没出来,我不能确认,不过这段时间黄金消费量异常惊人确实是事实。”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张炳南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300吨”的数据从何而来?
最早有据可查的源头来自《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他认为“国际资本打压黄金,扶持美元,以通过美元优势地位及金融手段控制世界”,是坚定的“挺金派”。4月23日16点41分,他发微博说:“业内人士透露,黄金4月12日暴跌以来短短10天内,仅中国内地的投资人就鲸吞实物黄金300吨,约占全球黄金年产量的10%!”
香港政府统计处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内地从香港进口黄金达223519公斤(223. 52吨),较前一月大增1. 3倍,创下新高;2月为97106公斤(97. 106吨)。与此同时,香港自中国内地进口黄金87334公斤(87. 334吨),增加1. 4倍; 2月为36148公斤(36. 148吨)。
两者相减,今年3月中国大陆自香港进口黄金达136. 186吨。
“注意,这是在黄金4月暴跌之前,暴跌之后黄金的销售普遍是正常数字的2~3倍,因此4月中国黄金消费突破300吨是可以想象的。”5月8日15点33分,宋鸿兵针对香港方面的数据在微博中表示。
宋鸿兵还说:“到上海黄金交易所的网站上查看4月交易数据可发现,4月12日之后十个交易日内,实物黄金购买总量为184吨,TD转实物126吨,总购买量为310吨,主要为了补流通库存,这还不包括境外带入的黄金”。 然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与“300吨”相去甚远。
5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4月份消费品市场情况》显示,2013年 1至4月,金银珠宝消费总额(绝对量)为1065亿元,同比增长29. 5个百分点。而在金价大挫的4月份,零售额为303亿元,同比增长72. 2个百分点(按照限额以上企业或单位口径)。
这无疑是“中国大妈”们强烈购进需求的佐证。但如果按5月20日的267. 1元/克的金价低点、303亿元全部为黄金消费计算,4月份购金量也不过113. 44吨。
中国黄金协会新近指出,2013年一季度,全国黄金消费量320. 54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5. 34吨,同比增长25. 6%。平均每月黄金消费量为106. 85吨,与购金量暴增的4月份相差不多。
挤出50%的价格泡沫
不管“300吨”是否属实,“中国大妈”似乎并没有抄到底。
据本刊记者观察,加上手续费,大妈们多在285~300元/克购进黄金。金价一路下跌,虽然一度止跌小幅升温,却终承压继续下行。对抱着投资目的的“中国大妈”来说,似乎并没有赚到钱。
尽管股神巴菲特一直不理解为何人们对黄金情有独钟,并一再表示黄金不应具备这么高的价值,但对于“中国大妈”和“印度大妈”来说,黄金始终是她们的刚需。
中邮证券策略分析师程毅敏告诉本刊记者,亚太地区抢购黄金有三个原因:一是与实物黄金消费习惯有关,最初一波黄金购买热潮,是刚性需求使然;二是急切的投资需求,国内投资机会及渠道相对欧美而言较为匮乏,走势良好的黄金成为投资转换对象之一;三是黄金市场价格下行走得太长,投资者趁机抄底。
“这些购金者今后若由买方转为卖方,会加剧黄金下跌。”他说。
程毅敏认为,黄金价格背离了黄金价值—如同国内创业板、楼市等,现在价格下跌,实则是泡沫挤出破灭的过程。“我们的预测是,从高点跌下50%才比较合适。”他建议投资者理性购金。
在黄金此轮波动中,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判断:黄金年内牛皮市,未来十至十五年进入熊市。
金证顾问首席分析师陈自力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也指出,黄金价格上涨的黄金时期或许即将告一段落,在未来的走势当中,预计金价将由强转弱。“2013年黄金的走势主要以调整下行为主,投资者应该保持几分谨慎,最多适合进行波段操作而已。”
而在张炳南看来,金价下跌的根本因素是长期上涨的黄金价格的内部调整,以及美国维护美元全球霸主地位的战略需求狙击。
“黄金在2001年进入第二阶段的大牛市,从250美元/盎司推到2007年的680美元/盎司,再到2011年的最高峰1920美元/盎司。每一年价格都在上涨。金价调整的发生只是时间问题。从外部因素看,能够对抗美元的国际金融资产屡遭美国做空打压,比如欧元日元等,价格稳步上涨的黄金成为美国狙击的靶子。”张炳南说。
王健向本刊记者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克黄金才十几元。2002年以前,黄金价格十分稳定;2002年后,黄金进入牛市,加之当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挂牌,真正实现了黄金原料的自由买卖,黄金消费市场迅速扩大。十年来,黄金价格上涨迅猛,波动幅度较大,“确实有一个内在调整的需求”。
“没有稳赚不赔的投资品。黄金是唯一的非违约金融资产,是唯一有内在价值的投资产品。持有黄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违约。增加黄金持有量,对老百姓的资产安全、国家金融安全很重要。”张炳南说。
金价会不会进一步下挫
塞浦路斯抛售黄金的传闻是2013年黄金大跌的“凶手”之一。那么之后黄金有无被大量抛售的可能性?
程毅敏认为,黄金储备国主要分布在欧美,欧洲要解决债务危机,可能会作出抛售黄金的举动,这对黄金价位会带来根本性改变。
张炳南并不认为有黄金抛售的可能。他指出,不止在亚洲,欧美同样对实物黄金进行了集中性抢购,“从期现差价上也可以看出”。
正常时,黄金期现差价为50美分/盎司,4月最后两周黄金价格暴跌时,金融市场上差价为3美元到26美元/盎司,这体现黄金集中性购买是全球行为。另外,从全球央行对黄金的买卖趋势来看,近20年间基本为净卖出,自2011年才开始净买入,当年就买入77吨,成为全球黄金市场拐点。2012年买进534吨,为30年来最高。全球黄金储备的19%被买进,表明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黄金。
“2008年黄金也出现快速下跌的情况,两天跌了10%,下跌行为持续时间较长,但没出现集中性抢购行为。因为,那时老百姓对避险的认识还没现在高。此次出现集中抢购行为,更是说明大家对黄金重要性的认识度得到提高。”张炳南说。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央行有逐步增加黄金储备的趋势,促使资产进一步多元化,以抵御金融风险。
公开数据显示,美国的黄金储备量是8134. 7吨,占外汇储备的57%,中国的黄金储备是1054吨,仅占外汇的1. 5%。中国人均占有量也很低。《2012中国黄金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中国民间人均拥有黄金不到4. 6克,与全球人均20克的差距很大。
“中国黄金投资意识较为淡薄,黄金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上述拥金派表示。
牛市还是熊市
黄金牛市是否已告终结?
程毅敏坚持“黄金泡沫论”。他解释,以前铂金比黄金贵,但现在有时的情况相反,标尺发生转变, 就很能说明泡沫。同时,当前供求关系也在发生转变,一面是未来经济复苏舒缓了避险情绪,一方面金矿大批产金,供给充沛,金价会继续下跌,“我们将继续大幅看空黄金”。 陈自力认为,黄金走向下坡路或许是必然选择。他告诉本刊记者,自2013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就业、消费、联邦债务、房地产市场等领域已有明显改善迹象,经济复苏的预期仍然坚挺。市场调查显示,大多数分析师认为美国经济会在2013年的下半年出现反弹。在这一背景下,宽松货币政策的必要性下降。
“总体而言,美国宽松货币政策接近尾声的态势已经比较明朗,货币政策操作周期逐渐转换,对包括贵金属在内的大宗商品而言,是一个长远的负面因素。同时,在美国经济当前仍未完全确认复苏的情况下,美国货币政策的任何调整必然非常审慎,量化宽松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继续维持当属预料之中。但由于经济增长压力重重,主要外围经济体日本和欧元区均已或即将实施进一步的货币宽松政策,美元面临着相当直接的升值压力。即便美国当前货币政策仍然维持,其对黄金的支撑作用也会因此而大大削弱,黄金走势面临下降通道趋势。”陈自力说。
他预计,2013年一盎司金价的高点约在1800至1850美元(约359元至369元一克),低点在1400至1450美元(约279元至289元一克)附近。
挺金派则坚持认为,黄金还会稳健上涨。
“2001年,黄金进入第二次大牛市。2008年金价下跌后,市场间有关进入熊市的说法最盛,但黄金经此一跌后还是在稳健上涨。目前形成长期牛市的因素持续存在,基本面没被根本破坏,暴跌不会成为常态,不会持续很久。”张炳南认为。
他指出,黄金价格涨跌取决于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多的政府和百姓对黄金由净买入代替卖出,并呈现集中购买黄金的形式,大大提高了黄金的重要性,这是中长牛市的基础。货币多元化、金融体系多极化才能有效遏制金融风险。从中期来看,欧洲信用体系崩溃过程还未结束。信用不修复,危机不会过去,黄金还会坚挺。”
连平和王健也表示,金价短期内会有调整,长期会继续稳健上涨。
“四月份金价大跌后,我们工美集团500公斤黄金被套牢,当时也没太大的担心。”王健向本刊透露。
实际上,从1971年到2007年的30多年中,黄金价格并非一直上涨,在13个年份内曾出现下跌。从1980年到2005年这25年中,金价维持低位震荡,此段时间累积通胀率达237%,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投资黄金,并不能保值。
但如考虑布雷顿森林体系解散以来的整体情况,这30多年间累计通胀率为514%,同期黄金却是从1971年的44. 6美元涨到了2007年的836美元,价格翻了19倍之多,远超通胀率。尤其是在国际形势动荡和经济不稳定的时候,黄金甚至可以给投资者带来一笔不错的收益,对冲股市下跌的风险。
连“倒金派”陈自力也承认,身为硬通货的黄金,是投资者对付通货膨胀的天然利器。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本轮金价大跌,受伤最大的还是中间零售商。
王健并不否认金价下跌给工美带来的冲击,不过工美一直在深挖黄金的附加值,将黄金作为“艺术品、文化品来发展”,用产品多元化来对抗市场风险的冲击。
2013年4月12日,国际金价开始大幅急跌,两天内一盎司由1550美元下探至1321美元。经历小幅回升后,5月9日到1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合约价格连续走低,上演7连跌,成为2009年3月以来最久跌势。5月20日开盘后金价继续下挫,至28日记者截稿时,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份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收盘下跌0. 6%,收于每盎司1379. 70美元。
这引发全球最大的两个黄金购买国中国和印度的实物黄金需求激增。在中国市场上,投资金条一度跌到260元/克,引发了“中国大妈”的抢购潮。
不仅如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5月27日在其官方网站上披露的数据显示,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土耳其在内的多个国家央行均在4月份增持黄金储备,推动当月全球央行持有的黄金总量增加97. 2万盎司。近4年间,新兴经济体国家俄罗斯、巴西等国一直致力于增加黄金储备,金价暴跌后也是如此。
尽管有增持黄金的力量在,但国际机构仍然看空金价。
5月28日,摩根大通嘉诚(J. P. Morgan Cazenove)的分析师下调了大多数金属的价格预期,其中包括将2013年黄金价格从之前的1745美元/盎司下调至1595美元/盎司。美银美林的贵金属分析师28日也下调了对今年平均金价和银价的预期,该行还将2013年平均金价预期下调12%,至1478美元/盎司。
虽然仍有机构和业内人士对黄金的中长期预期表示乐观,但黄金投资“万无一失”的神话,终究破功。
“来10公斤金条”
4月下旬及“五一”期间,北京多家黄金专柜前人头攒动,抢购者涵盖老中青各年龄段,有些黄金首饰未经试戴就被“拿下”,销售员语速都比往常快了几分。
“4月中旬到5月上旬,百姓对黄金经历了恐慌、抢购、稳定这三个阶段。金价最初暴跌时,百姓还处在观望阶段,金价回升到270元一克时才出现抢金潮,我们甚至接到过几个一次性购进8到10公斤黄金的个人订单。进入5月后,金价逐步回升到290元一克,购金情绪才稳定下来。”北京工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工美)副总经理王健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据王健介绍,工美4月的黄金销售额环比增长3倍有余,这个增幅在他30多年的从业生涯中并不多见。
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菜百)公布的数据显示,“五一”3天假期,菜百黄金销售额超过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
北京退休教师温秀荣(化名)参与了此次抢购。她原本打算只买一只金手镯送给准儿媳,因为金价便宜,所以共拿出4万余元投资金条。她告诉本刊记者,理财规划师本来就建议他们适当配置黄金资产,“这次是碰上了好时机”。
“就算不能增值,至少可以保值,不会像我老伴炒股亏得血本无归。”温秀荣对近期金价的下跌并不以为然,仍保持着乐观预期。
5月10日至15日间,本刊记者再次走访菜百、工美等多家黄金卖场,发现购金顾客数量已大不如前。5月13日,工美黄金柜台的金价走势图显示,投资金条售价为305元/克。5月20日,金价最低行至1340美元/盎司(267. 1元/克)下方,徘徊在1350美元/盎司附近。
“中国大妈”买了多少金
近一个月来,“ ‘中国大妈’鲸吞300吨实物黄金”的传言甚嚣尘上,这个数据是否属实?
中国黄金协会发布的《中国黄金行业社会责任报告》(2012)显示,2012年,全国黄金消费量832. 18吨,其中,黄金首饰502. 75吨;金条239. 98吨;金币25. 30吨;工业用金48. 85吨;其他用金15. 3吨。而 2012年中国黄金产量为403. 047吨。
如果300吨传言属实,那么仅一个月内,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就超过了2012年黄金消费量的三分之一,接近2013年第一季度的黄金消费量。
“目前统计数据还没出来,我不能确认,不过这段时间黄金消费量异常惊人确实是事实。”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张炳南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300吨”的数据从何而来?
最早有据可查的源头来自《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他认为“国际资本打压黄金,扶持美元,以通过美元优势地位及金融手段控制世界”,是坚定的“挺金派”。4月23日16点41分,他发微博说:“业内人士透露,黄金4月12日暴跌以来短短10天内,仅中国内地的投资人就鲸吞实物黄金300吨,约占全球黄金年产量的10%!”
香港政府统计处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内地从香港进口黄金达223519公斤(223. 52吨),较前一月大增1. 3倍,创下新高;2月为97106公斤(97. 106吨)。与此同时,香港自中国内地进口黄金87334公斤(87. 334吨),增加1. 4倍; 2月为36148公斤(36. 148吨)。
两者相减,今年3月中国大陆自香港进口黄金达136. 186吨。
“注意,这是在黄金4月暴跌之前,暴跌之后黄金的销售普遍是正常数字的2~3倍,因此4月中国黄金消费突破300吨是可以想象的。”5月8日15点33分,宋鸿兵针对香港方面的数据在微博中表示。
宋鸿兵还说:“到上海黄金交易所的网站上查看4月交易数据可发现,4月12日之后十个交易日内,实物黄金购买总量为184吨,TD转实物126吨,总购买量为310吨,主要为了补流通库存,这还不包括境外带入的黄金”。 然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与“300吨”相去甚远。
5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4月份消费品市场情况》显示,2013年 1至4月,金银珠宝消费总额(绝对量)为1065亿元,同比增长29. 5个百分点。而在金价大挫的4月份,零售额为303亿元,同比增长72. 2个百分点(按照限额以上企业或单位口径)。
这无疑是“中国大妈”们强烈购进需求的佐证。但如果按5月20日的267. 1元/克的金价低点、303亿元全部为黄金消费计算,4月份购金量也不过113. 44吨。
中国黄金协会新近指出,2013年一季度,全国黄金消费量320. 54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5. 34吨,同比增长25. 6%。平均每月黄金消费量为106. 85吨,与购金量暴增的4月份相差不多。
挤出50%的价格泡沫
不管“300吨”是否属实,“中国大妈”似乎并没有抄到底。
据本刊记者观察,加上手续费,大妈们多在285~300元/克购进黄金。金价一路下跌,虽然一度止跌小幅升温,却终承压继续下行。对抱着投资目的的“中国大妈”来说,似乎并没有赚到钱。
尽管股神巴菲特一直不理解为何人们对黄金情有独钟,并一再表示黄金不应具备这么高的价值,但对于“中国大妈”和“印度大妈”来说,黄金始终是她们的刚需。
中邮证券策略分析师程毅敏告诉本刊记者,亚太地区抢购黄金有三个原因:一是与实物黄金消费习惯有关,最初一波黄金购买热潮,是刚性需求使然;二是急切的投资需求,国内投资机会及渠道相对欧美而言较为匮乏,走势良好的黄金成为投资转换对象之一;三是黄金市场价格下行走得太长,投资者趁机抄底。
“这些购金者今后若由买方转为卖方,会加剧黄金下跌。”他说。
程毅敏认为,黄金价格背离了黄金价值—如同国内创业板、楼市等,现在价格下跌,实则是泡沫挤出破灭的过程。“我们的预测是,从高点跌下50%才比较合适。”他建议投资者理性购金。
在黄金此轮波动中,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判断:黄金年内牛皮市,未来十至十五年进入熊市。
金证顾问首席分析师陈自力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也指出,黄金价格上涨的黄金时期或许即将告一段落,在未来的走势当中,预计金价将由强转弱。“2013年黄金的走势主要以调整下行为主,投资者应该保持几分谨慎,最多适合进行波段操作而已。”
而在张炳南看来,金价下跌的根本因素是长期上涨的黄金价格的内部调整,以及美国维护美元全球霸主地位的战略需求狙击。
“黄金在2001年进入第二阶段的大牛市,从250美元/盎司推到2007年的680美元/盎司,再到2011年的最高峰1920美元/盎司。每一年价格都在上涨。金价调整的发生只是时间问题。从外部因素看,能够对抗美元的国际金融资产屡遭美国做空打压,比如欧元日元等,价格稳步上涨的黄金成为美国狙击的靶子。”张炳南说。
王健向本刊记者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克黄金才十几元。2002年以前,黄金价格十分稳定;2002年后,黄金进入牛市,加之当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挂牌,真正实现了黄金原料的自由买卖,黄金消费市场迅速扩大。十年来,黄金价格上涨迅猛,波动幅度较大,“确实有一个内在调整的需求”。
“没有稳赚不赔的投资品。黄金是唯一的非违约金融资产,是唯一有内在价值的投资产品。持有黄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违约。增加黄金持有量,对老百姓的资产安全、国家金融安全很重要。”张炳南说。
金价会不会进一步下挫
塞浦路斯抛售黄金的传闻是2013年黄金大跌的“凶手”之一。那么之后黄金有无被大量抛售的可能性?
程毅敏认为,黄金储备国主要分布在欧美,欧洲要解决债务危机,可能会作出抛售黄金的举动,这对黄金价位会带来根本性改变。
张炳南并不认为有黄金抛售的可能。他指出,不止在亚洲,欧美同样对实物黄金进行了集中性抢购,“从期现差价上也可以看出”。
正常时,黄金期现差价为50美分/盎司,4月最后两周黄金价格暴跌时,金融市场上差价为3美元到26美元/盎司,这体现黄金集中性购买是全球行为。另外,从全球央行对黄金的买卖趋势来看,近20年间基本为净卖出,自2011年才开始净买入,当年就买入77吨,成为全球黄金市场拐点。2012年买进534吨,为30年来最高。全球黄金储备的19%被买进,表明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黄金。
“2008年黄金也出现快速下跌的情况,两天跌了10%,下跌行为持续时间较长,但没出现集中性抢购行为。因为,那时老百姓对避险的认识还没现在高。此次出现集中抢购行为,更是说明大家对黄金重要性的认识度得到提高。”张炳南说。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央行有逐步增加黄金储备的趋势,促使资产进一步多元化,以抵御金融风险。
公开数据显示,美国的黄金储备量是8134. 7吨,占外汇储备的57%,中国的黄金储备是1054吨,仅占外汇的1. 5%。中国人均占有量也很低。《2012中国黄金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中国民间人均拥有黄金不到4. 6克,与全球人均20克的差距很大。
“中国黄金投资意识较为淡薄,黄金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上述拥金派表示。
牛市还是熊市
黄金牛市是否已告终结?
程毅敏坚持“黄金泡沫论”。他解释,以前铂金比黄金贵,但现在有时的情况相反,标尺发生转变, 就很能说明泡沫。同时,当前供求关系也在发生转变,一面是未来经济复苏舒缓了避险情绪,一方面金矿大批产金,供给充沛,金价会继续下跌,“我们将继续大幅看空黄金”。 陈自力认为,黄金走向下坡路或许是必然选择。他告诉本刊记者,自2013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就业、消费、联邦债务、房地产市场等领域已有明显改善迹象,经济复苏的预期仍然坚挺。市场调查显示,大多数分析师认为美国经济会在2013年的下半年出现反弹。在这一背景下,宽松货币政策的必要性下降。
“总体而言,美国宽松货币政策接近尾声的态势已经比较明朗,货币政策操作周期逐渐转换,对包括贵金属在内的大宗商品而言,是一个长远的负面因素。同时,在美国经济当前仍未完全确认复苏的情况下,美国货币政策的任何调整必然非常审慎,量化宽松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继续维持当属预料之中。但由于经济增长压力重重,主要外围经济体日本和欧元区均已或即将实施进一步的货币宽松政策,美元面临着相当直接的升值压力。即便美国当前货币政策仍然维持,其对黄金的支撑作用也会因此而大大削弱,黄金走势面临下降通道趋势。”陈自力说。
他预计,2013年一盎司金价的高点约在1800至1850美元(约359元至369元一克),低点在1400至1450美元(约279元至289元一克)附近。
挺金派则坚持认为,黄金还会稳健上涨。
“2001年,黄金进入第二次大牛市。2008年金价下跌后,市场间有关进入熊市的说法最盛,但黄金经此一跌后还是在稳健上涨。目前形成长期牛市的因素持续存在,基本面没被根本破坏,暴跌不会成为常态,不会持续很久。”张炳南认为。
他指出,黄金价格涨跌取决于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多的政府和百姓对黄金由净买入代替卖出,并呈现集中购买黄金的形式,大大提高了黄金的重要性,这是中长牛市的基础。货币多元化、金融体系多极化才能有效遏制金融风险。从中期来看,欧洲信用体系崩溃过程还未结束。信用不修复,危机不会过去,黄金还会坚挺。”
连平和王健也表示,金价短期内会有调整,长期会继续稳健上涨。
“四月份金价大跌后,我们工美集团500公斤黄金被套牢,当时也没太大的担心。”王健向本刊透露。
实际上,从1971年到2007年的30多年中,黄金价格并非一直上涨,在13个年份内曾出现下跌。从1980年到2005年这25年中,金价维持低位震荡,此段时间累积通胀率达237%,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投资黄金,并不能保值。
但如考虑布雷顿森林体系解散以来的整体情况,这30多年间累计通胀率为514%,同期黄金却是从1971年的44. 6美元涨到了2007年的836美元,价格翻了19倍之多,远超通胀率。尤其是在国际形势动荡和经济不稳定的时候,黄金甚至可以给投资者带来一笔不错的收益,对冲股市下跌的风险。
连“倒金派”陈自力也承认,身为硬通货的黄金,是投资者对付通货膨胀的天然利器。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本轮金价大跌,受伤最大的还是中间零售商。
王健并不否认金价下跌给工美带来的冲击,不过工美一直在深挖黄金的附加值,将黄金作为“艺术品、文化品来发展”,用产品多元化来对抗市场风险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