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没画完的狗把我按在画布上(外二首)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ybul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要用最快速度完成手中的画作
  向右,是淡绿的草地
  向左,是半只没画完的奶狗
  她楚楚可怜
  斜眼望我,她毛绒绒的样子
  掐着时间的丰腰
  我努力画出她小小的孤独
  无助和悲伤
  她伸出没画完的胖爪
  一次又一次,将我按在画布上
  白天闪过脑际:
  两只白鹅伫立河边
  松涛阵阵,红菊暖人
  厚樸翻卷枯黄
  双色大丽花待字闺中
  松木栈道合影的诗人
  最美的,永远是下一张
  文成瀑布
  它反复喧哗,飞白
  说飞流直下三千尺,仍裹挟的肃洁
  是领群山歌咏,为亡灵超度
  山神手持洁世的拂尘,多像
  为时光涂抹白髯的,丹青素手
  它反复倾泻,高歌
  陪俗世虚无,做空中
  或轻或重的缝补
  从高到低
  这是不想回头的蹦极
  以卵击石
  这是以身抵命的落座
  我身穿雨衣
  从它身边跑过
  都没能挡住它飞落的截句
  溅我袜鞋
  湿我心藏的恍惚,抽离
  再抽离
  隐心谷的水塘
  水塘是无私的
  照白天,也照黑夜
  照好人,也照坏人
  我旋转,独舞
  与一朵莲一枝梅合照
  情景剧的最佳拍摄地
  我包揽了男女主角
  水塘照鉴我鄙陋的前世和孤独
  落叶飘飘,如我一次次
  重回故里
其他文献
对偶,是汉族人富有特色的表达方式。在西方语言中只形成了句子的语气、节奏重音的大体平衡,而汉语中的对偶却可以字字相对,小到词语的内部构造,大到成段连篇,不论是词性对整,还是词义相应,抑或是平仄相安,都可达到相对严整的程度。从现有保存的先秦作品中的对偶句子的出现到汉赋骈文的排偶、五代始出的对联,以及延至今日见诸于笔端、口头对整形式的运用,其普及的广度无与伦比。作为汉文化一种典型的“有意味的形式”,对偶
是谁在那样肝肠寸断的深情呼唤自己的孩子?是谁在那样令人心碎的深情呼喊自己的母亲?是《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里的“妈妈”在那样肝肠寸断的深情呼唤自己的孩子,是《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里的“孩子”那样令人心碎的深情呼喊自己的母亲;是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成百上千失去孩子的母亲对孩子的深切呼唤,是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成百上千失去亲人的孩子对母亲的深切呼唤。自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众多网友自发创作许多有关地震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用板书以凝练的文字语言或形象的图表有步骤、有过程地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是师生在课堂上最简易、最直观、最固定的利用视觉交流信息的渠道;板书既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又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凝练和浓缩。为此,精心构思,努力提高教学板书设计艺术水平,体现语文教学板书设计的多样性,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学板书艺术的实效性。    一.丰富学生感知表象,语文板书应讲究直观性  
作文是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产物,作文水平的高低体现语文水平的优劣,但许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感到头疼,感到无从下笔、无话可说。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    一.广泛涉猎,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没有足够丰富的材料是难以写出好文章的。纵观古今中外名家,他们无不是饱览群书,学富五车,并深入现实,体会人生,才有名篇佳作流芳百世。现在,
含有“像”的句子就是比喻句吗?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正确性而影响学生的表情达意。  比喻中的明喻,确实是用“像”作为比喻的标志,比如说“杨二嫂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图画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个句子里的“像”就是一个比喻句的标志,即比喻词。但是,是不是所有出现“像”字的句子都是比喻句呢?除开作名词和表示“仿效”等义的“像”字外,仍然答曰:非也!  实际上,我们
按照法兰克福学派那些激进思想家的观点,发达工业社会充满了虚假的需求。比方说父亲节母亲节被商家化为商业需求,而真实的父母对子女细腻而复杂的情感需求就此被遮蔽。其实,如今已成为时髦概念的“图像(读阿)时代”叉何尝不是如此,它似乎意味着我们可资观察的世界获得了极大的延伸,意味着换一个角度看待自我,然而其所遮蔽的东西又有谁真正注意呢々《照片》这篇小说,其最大的匠心之处就在于小说的这个名字——因为作者正是通
找了半天,不知道该如何传达读钟求是短篇《给我一个借口》之后的感觉。我可以从很多方面总结这篇小说的好处,但最突出的感觉是舒服、熨帖。一篇小说让你读后不硌生,不勉强,而像是口渴的人喝下一杯凉开水,那感觉是很受用的。  钟求是是个很优秀的作家,钟的优秀不在题材的重大上,不在主题的深远上,而在他有很扎实的小说功夫。很多作家写小说走的是偏锋,或靠题材取胜,或提出什么重大问题,钟求是却非常平易。读钟求是的小说
有时候,我长久地观察那些树   落在上面的鸟越来越少   一些叶子经络突现,像暴露的风霜   在这个深秋,风总是不厌其烦地扇动着   那些晃动的叶子,再没有柔软的身段   周旋于雨露与西风之间   这人世的光景,多半已无悬念   它们只是随风晃动,不着悲喜   这个时候,它们就像一具具倒立的瓷器   数着风声,准备着最后一次绝响   五月   又一场雨后,天空高远   一群鸟忙着飞出,相互鸣叫  
少堂先生自称是我的学生,但其实我一直把他当作我的朋友。近几年来,他在我国中学语文界非常的活跃。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在网上,当然更多的还是在语文老师们的口碑中,他都是引人注目的风云人物。对这个理论知识扎实且很有点儿开拓精神、创新意识的后辈朋友,我的喜爱是不言而喻的。今天读了他的新作《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感慨良多,忍不住要为少堂先生喝两句彩。  这位可爱的后辈曾经说:幽默是他的工作态度。我很欣赏
随着电视剧《刘老根》和《马大帅》等东北大剧在全国的热播,着实让不了解东北的中国老百姓,认识了红火火的东北、热辣辣的东北人,还听到了那样一口豪爽爽的“东北腔”,真是过瘾。那么,“东北腔”魅力何在?怎么东北小品亮相《春晚》十几年,依然火爆不减呢?的确值得细品。  被人称作“东北腔”或“东北味儿”的东北话究竟是什么“味儿”?说白了就是东北人(姑且不管褒贬)熟悉的地道的“大chá子味儿”。  查了几本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