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处理是戏剧性的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2010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中国摄影
  李=李克君
  中:你为什么采用“大头娃娃”这种方式处理影像?
  李:在中国,拍农村题材的人很多,他们多年来以不同的摄影理念和不同的摄影语言关注着乡村,关注着农民,但拍来拍去,已经渐渐形成了一定的固有的拍摄模式,鲜有新意。为了寻求新的表达方式,本人决定用PS的“造相”的方法来改变画面,试图给人带来一种新的视觉刺激。具体操作方法,便是放大画面里人物的头部,以传统年画风格的形式进行表现,制作出类似中国传统民俗“大头娃娃”的形象,营造出一种戏谑、调侃的氛围,增添一种特有的朴拙幽默的喜剧色彩。在人物神态的把握上,扬弃了悲伤,选择了快乐,将中国农民乐天知命、随遇而安的性格得以艺术地再现,以此串接起古老历史的意象。显然,这样的处理是戏剧性的。放大头部这种夸张的艺术形式,在中国传统年画中已有丰富的表现,在当代绘画中,也是屡见不鲜,而运用ps将其移植到摄影艺术中,也算是一种尝试吧。
  中:你的这种创作手法与风格,和以往的农村题材摄影有什么不同?
  李:长时间以来,众多的摄影人,游走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以快照式的摄影捕捉农村生活,他们的镜头的大多投射在乡村生活的婚丧嫁娶,或瞄准年节的社火庙会,或聚焦村边的大戏演唱,营造出一种似乎真实却又并非真实的乡村生活气氛,将本来是“日子”的生活戏剧化,他们匆匆地跑来,又匆匆地离开,四处采风,煞是辛苦,却很难走进农民的心灵世界,由于抽离和遮蔽了土地与农民的关联性,所以很多作品浮于表面,缺乏深度。我认为,拍摄好农村题材作品,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农村和理解农民。千百年来,中国农民以脚下的黄土安身立命,被黄土和种植的庄稼塑造了独特的文化人格,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和不安定的社会环境,逐步形成了他们双重和多重的性格,他们勤劳善良、淳朴热情、顺从平和,也怯懦、畏惧、狡黠,小富即安。历朝历代的天灾人祸,既造就了他们顽强坚韧的生命力,也让他们以最低的生存要求生活在希望当中。如何采用新的摄影形式表达对他们的理解,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我。经过反复的试验,决定仿照中国传统民俗娱乐“大头娃娃”的形象,来处理影像中的人物,以此向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及其文化,致以深情的敬意,让历史成为人性的故事。
  中:你平时对中国传统年画有研究吗?以前有过习画的经历吗?
  李:小时候特别喜欢画画,后来忙活高考,也就把画画扔在一边。尽管大学里学的专业是商业经济,但我没有放弃画画,而且一有时间,就到中国美术馆和中央美院陈列馆参观。毕业后回到故乡开封,开封是一座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古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开封传统的朱仙镇木板年画,那一个个“大头娃娃”的形象,动态夸张,色彩强烈,百看不厌,让我倍感原始艺术形态的力量的强大。在创作《垄歌》的过程中,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这些 “大头娃娃”。
  中:“大头娃娃”作为一种符号化的处理,和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之间怎么结合?
  李:“大头娃娃”在历史生活中的符号性,让本人所拍摄的这些农民获得更为加强和明确的文化品格。生活在黄河滩区的乡亲们,由于他们所居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几乎与世隔绝。加上他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高,又缺乏外界的诱惑,自然少了许多的忧愁和烦恼。正因为如此,他们好像生活在世外桃源,每天每个人都快快乐乐的,幸福指数很高。创作中,本人将他们这些一个个可爱和略带滑稽的“大头娃娃”们 ,“放置”在充满乡村空间感的土地之上,让他们或行走于乡间小路,或劳作于田间地头,或聚会于村头院落,一个个精神饱满,喜气洋洋,憨态可掬,给人以生活甜美、志满意足的感觉,仿佛身边到处飘荡着“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们的生活比呀比蜜甜”那样的歌声。中国传统农耕生活中农民的幸福感在这样的影像中得以“指数”化了。不过,在幸福化的这些“大头娃娃”们的影像背后,隐含着的是悲伤和无奈。因为这些来自土地的幸福感觉注定是要与他们远去的。这些“大头娃娃”们,将会获得新的幸福指数,只是新的幸福已非过去的幸福,而且相伴这些幸福的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土地的被开发和城市化空气的污浊,人际关系的紧张,邻里关系的疏离,一切都不再温情脉脉,不会再有乡亲们之间的无私帮助,算计分明的金钱利益和权利将成为协调人们关系的新准则。源自几千年农耕的文化关系在短短时间内一定会走入历史,而且一去不复返。这些“大头娃娃”们将会成为我们未来的记忆,就像史书中的一个段落,成为一个静态的想象。而那些从农耕土地上生发出来的意识、行为、服饰、故事,以及喜怒哀乐的表情,也将成为昨天的故事,成为未来的文化记忆……
  中:让照片看上去像一幅画,其实背后深层的想法还是想有所突破吧?
  李:当然,没有突破就没有发展。我觉得,摄影艺术的发展就是不断突破人们既定的文化和审美的趣味,这种突破既表现在艺术题材和能量上的突破,也表现在技术和手法上的拓展。尤其是随着数码摄影处理技术的发展,不断促使人们摄影观念的前行和影像价值评判标准的调整,这也为摄影艺术创作空间的扩大提供了充分的可能。近几年流行的影像艺术便是例证。让摄影作品通过技术加工后看上去如同一幅画作,或者在原本的照片中删除或添加本不存在的内容让画面更完美,或者是通过染色让黑白照片看起来如同彩色照片等等,诸如此类的东西,让摄影与绘画之间的界线也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了,这种摄影创作中大量借用美术手法的使用,导致了许多的介于摄影与绘画之间的影像作品的出现,并逐步成为一种新的摄影艺术现象。《垄歌》这组作品运用ps工具改变人的身体和头的造型,将人头进行夸张,产生了一种绘画般的的别样意味,毫无疑问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摄影,当然也不是绘画,这种介于摄影和绘画之间的形式,有人称作“造相”,我觉得叫它影像艺术也许更合适。
  中:这种后期的电脑再创作,一定对前期的拍摄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再像单纯的纪实那样去拍摄了吧?
  李:是的。这类作品无疑对前期的拍摄要求更高。首先是对影像的素质要求高,大文件、高像素的原始素材为后期进一步加工处理提供必要的条件。其次对画面内容要求高,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气质、动作、造型乃至装束要符合艺术创作的需要,画面中的背景要尽可能干净,天空中的色彩和云朵要美,地面上的田野和村舍要有特色等等。总之,每个拍摄的画面细节都要经过认真考量,精心挑选。过去一讲艺术创作,说起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的概括与提炼”等所谓的陈词老调,好像非常不以为然,现在却不经意间全接纳进来了!
  中:你对PS这种后期创作似乎很有心得?
  李:坦率地讲,摄影艺术作品与其说是拍出来的,不如说是做出来的。尤其进入数码时代,如果不会使用ps,等于胶片时代不懂暗房。胶片时代制作照片曾有“三分拍摄,七分冲洗”的说法, 数码时代照片后期更为重要。过去呆在暗房,为了一点创意,一捣鼓就是半夜,把人累得半死不说,还不知要浪费多少张相纸。现在可好了,鼠标轻轻一点,你的想法几分钟就可以变成现实,而且效果还好,何乐而不为呢?
  中:那你不觉得现在很多时候PS有些泛滥了吗?
  李:我觉得现在的问题不是PS用得泛滥,而是用的不够好,许多使用者技术上 “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思想上糊里糊涂,反映在作品上自然是问题多多,比如色彩的过度夸张、莫名其妙的变形、随心所欲的嫁接、生搭硬配的创意等等,故招致一些人心生反感。还有人不肯在前期拍摄上下工夫,企图完全靠后期来挽救,或者在新闻照片中使用ps造假,捏造事实等,则是另一回事。所以,ps不仅是个技术活儿,同时在使用中也有一个度的问题,这个度我认为就是只能在艺术摄影或创意摄影中使用,在新闻摄影或纪实摄影中则要严格限制。这应该成为一种规则。
  中:PS的运用其实和绘画一样,怎么把握恰好的尺度?
  李:恰好的尺度说不准。不过,在使用过程中,本人也坚决反对那种“移花接木”、 “驴头对马嘴”的胡乱拼贴手法。我认为,PS使用一定是在写真、纪实的影像基础上进行的,如果改变了这个基础就不是影像艺术了。就拿《垄歌》这组作品来说吧,本人仅仅是对画面中人物头部进行夸张,而画面中的其他任何部分均未作变动。在后期制作时,头部比例如何把握尺度,的确让人颇费脑筋。头部比例太大,显得不协调。头部比例太小,又达不到夸张效果,经过半年的反复摸索试验,最终确定统一按照一个身子五个头的比例进行调整。
  中:接下来有什么拍摄计划?是否还会以乡村题材为主?
  李:拍摄计划很多,包括城市题材,都在不断完善当中。乡村题材已经拍摄近20年了,那里有广泛的人脉,也是我情感的归宿,一时间舍弃很难。我还会继续拍摄乡村,当然要换一种角度和切入点。
其他文献
便携相机与手机的此消彼长  千万像素手机面世时间并不算短,之初并未受到使用者的重视,自iphone、HTC等智能手机的出现,手机拍照与各种摄影滤镜软件的结合,让拿手机的人都成为了喜爱拍照的人,并且随着网络分享的兴起,手机拍摄更成为不二之选,在更多场合下我们见到的是手持手机拍照而非使用便携相机的人,种种迹象表明手机智能应用的强大正在慢慢蚕食着便携相机市场。  当初DC面对手机是拥有压倒性优势的。尼康
期刊
卢彦鹏和饶凌华的《石头的记忆》系列作品由《破裂》、《撞击》、《拖着石头的婴孩》三组作品为主,并以影像与绘画叠印的方式将卤化银和铅笔这两种不同质感的介质融合,进而呈现在一张普通的相纸上,然而这看似无关的影像,其实是生长在同一语境中,并相互给养的。至于这个中深意可能就需要被解读甚至翻译了。首先就《石头的记忆》系列照片的内容来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脱离了其作为照片所应具有的特质。以《破裂》和《撞击》系列为
期刊
中=中国摄影  王=王亚彬  中:作为一个画家,你平时有拍照的习惯吗?拍摄的目的是什么?搜集素材,还是什么出于其他的想法?  王:平时有拍照的习惯。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搜集素材,更多的是寻找新的可能性,制造出新的东西出来。我一直以来也拍黑白的135底片,有很多,只是从来没拿出来。  中:怎么会选择波拉片这一媒介?在这一方寸之地的画面中,耍的开吗?  王:其实波拉片这些是我在2007年左右的作品,在这之
期刊
王亚彬画面—这样的作品我们一定更愿意用“画面”这个词,它的的依托是微型波拉照片,原本迅速把握对象特质的,有一些是顺延,更多的是引发甚至转换,却偏偏能够唤起若干联想,既关乎摄影,也关乎绘画。东西方的美术传统也自在自为、津津有味地蔓延开来。  这个时代有与王亚彬这样的方式追求相近的摄影家,比如荷兰摄影家温迪·埃瓦尔德(Wendy Ewald)和杰尔蒂恩·范·安嫩(Annen),他们的《杰尔蒂恩的肖像》
期刊
中=中国摄影 卢=卢彦鹏  中:为什么会和你的夫人饶凌华以影与画的方式来创作《石头的记忆》?这样的影画结合对你们两人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卢:创作的灵感来源于我夫人的一卷(47cm×3000cm)的纸本素描《石头的记忆》。记得里面有一部分是关于婴儿孕育过程的作品:“画面是有一个婴儿,在石头里,婴儿的脐带连接着另一个小石头”(见《拖着石头的婴孩》No1、 No2)!有趣的是当时她怀孕了,而这个作品是
期刊
原久路(Hara Hisaji)1964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86年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专攻造型学。1993年,原久路移民美国,曾担任美国科学技术网摄影指导,并在纽约NHK担任希拉里·克林顿的独家摄像,担任多部纪录片、电视节目的摄影和导演。2001年回到日本后,原久路开始了独立摄影师和摄像师的生活。  在日本,他找到一座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6年)的建筑物,这座使用到昭和40年(1966
期刊
中=中国摄影  傅=傅为新  中:这组《山水之名》,最初是怎么构思出来的?  傅:应该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一开始是想把传统山水和盆景艺术通过摄影的方式进行结合再现,后来感觉这种做法不够深刻,于是想到现代元素的置入,这个构思形成以后,很快想到一些社会性的话题。  中:最初是先有那些背景的素材照片吗?那些是拍摄于什么地方?  傅:平时出去野外,我们常会对一些自然形成的肌理构成发生兴趣。比如岩石经过自
期刊
将东南西北和上下左右所有的景物全部容纳到一个画面之中,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事情。数码影像给了人们极大的想象空间,利用接片软件可以轻松制作出俗称“小行星”的360°×180°全景影像。我从前使用16mm的广角镜头进行前期拍摄,但是为了拼接出“小行星”,每次最少需要拍摄30多幅素材。由于在整个拍摄过长中花费拍摄时间较长,前后光线变化太大,所以容易导致拍摄失败。自从有了鱼眼镜头后,“小行星”的拍摄就简单
期刊
扬州,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称,它幽邃迷人、风景如画,精致且曼妙。4月14日至16日,第二届“中国扬州·烟花三月·光影周”活动在扬州市江都区成功举办。活动期间,著名摄影家石广智、梁达明分别带来了《多重曝光》、《风光创作》讲座,《中国摄影》杂志社资深编辑郑浓则讲述了《准备在拍摄之先》,三个不同类型的讲座得到了影友们的广泛好评。活动中,石广智、梁达明和郑浓老师还带领影友们进行了采风创作:大桥镇、
期刊
中=中国摄影 杜=杜艳芳  中:你在中央美术学院的专业和摄影有关吗?为什么会将绘画和摄影结合起来做这样一组作品?  杜:我是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毕业的。我在白杜谣度过的儿时时光很美好,留下很深刻的回忆。家乡的一草一木,儿时的一举一动一直萦绕在我心间,让我在繁华而冰冷的城市里奋斗时感到心灵的温暖。进入摄影系以来一直想把这种情感以影像的方式表达出来,可是照相机这种机械记录的客观性,决定了它不能呈现我脑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