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研究的本土路径——“班集体实践共同体”的视角

来源 :中国外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70533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留学西方的中国学生经常遭遇“缺乏独立思考、畏惧公开发言、不愿小组合作”等刻板形象的歧视.改变这种局面需要以“当事人”的视角来积极回应与反驳.为此,本研究采用“班集体实践共同体”这一本土概念作为理论框架,对一个典型国内大学课堂中班集体如何作用于学生不愿意互评英语作文的民族志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期共同的班集体生活形成的人情往来、公私互补的交流方式,使得中国学生自觉维护着彼此的和睦关系,进而影响着学生争论观点时是否“较真”的程度.中国学生在西方课堂的低参与表现,其实只是这种班集体实践的迁移,是他们在摸索西方开放、竞争的“新”课堂规范的阶段性不确定表现.
其他文献
本研究借助调查问卷和文化测试等研究方法,对随机抽取的国内高校英语专业3 891名学生的中国文化传承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展开调查,并对学生中国文化学习意愿、课堂教学、作业测试、课程设置、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等变量之间关系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目前英语专业学生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准确性不高.本研究就增强学生的中国文化传承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化含义丰富的比喻的翻译是中国文学经典作品英译中的典型困难.莫言的《檀香刑》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本文通过对葛浩文译本中比喻的翻译策略分析发现:除极少数的误译以外,译者所采取的八种翻译策略并非可简单归结为遵循描写翻译学所提出的“充分性”和“可接受性”两端的翻译原则,而是分布于两端之间的连续轴上,呈现翻译策略的“连续轴规律”.当汉语比喻的喻体形象及喻义能够在目标语中得到接受和理解时,其译文就体现出“充分性”特征;反之,如果不能被认同接受时,译者要么更改喻体,要么删除喻体只译出喻义,其译文就体现出“可接受性”特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并存的时代,术语翻译成为国际跨语言文化交流的重要实践内容.不同类型术语的跨语应用存在诸多特殊性问题,其中隐喻型术语跨语传播的问题多与此类术语的认知修辞功能有关.如何判定隐喻型术语翻译的有效性及确立相关认知修辞评价标准尤为重要.本文以隐喻型经济学术语的汉译为例,立足隐喻型术语的复合修辞功能,构建隐喻型术语翻译的跨语修辞评价标准,旨在为此类术语的翻译实践提供适用的评价路径.
教师教育者的自我效能信念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的质量,但是对外语教师教育者自我效能信念的研究却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本文采用 自我研究的方法,通过叙述第一作者自身的英语教师教育实践,探讨教师教育者在创设学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自我效能信念的过程.研究发现,作者的自我效能信念经历了以教师教育者为中心到以教师为中心的发展变化,在作者自我效能信念的发展过程中,质疑和反思起到了推动作用.本研究可以为从事英语教师教育工作的广大同仁提供有益的启示.
1引言rn从“巴别塔”的传说到柴门霍夫创造的“世界语”,从大航海时代到数字智能时代,人类社会互动联通的基因与智慧,不断助推语言和技术的革命,打破思想和文化的藩篱,构建起互联互通的命运共同体.诸多关乎世界和平和未来发展的国际问题,不再是单一国家或国际社会中少数行为体孤立面对的挑战,尤其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国际格局深刻演变”(习近平,2020)的当下,面对错综复杂的风险与挑战,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共同维护普遍安全,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掌握世界命运,是时代赋予每位“地球村”村民的使命.其中,语言作
期刊
自称语在学术语篇知识建构中调节人际互动,推动劝谏协商,但一直是二语学生学术写作中的难点.现有文献多强调自称语的篇章修辞功能,较少关注其词汇语法形式,且有待进一步系统考察学生群体的语篇实践.本研究基于自建中国理工科博士生学术论文与国际期刊论文语料库,对比学生与专家使用 自称语we的“词汇语法剖面”.研究发现:(1)学生更倾向于使用序列词和认知类动词分别左、右侧搭配we;(2)学生集中使用以we为核心的研究型词块,强调客观汇报研究结果,较少带动读者篇章互动;(3)学生多以系动词和加强词搭建we的句法范围,表达
教师参与研究已成为联结理论与实践、促进教师超越经验和走向卓越的重要途径,然而,教师如何在研究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的互动与转化还缺少实证探究.本研究聚焦一名中学英语经验教师(教研员)在高校与中小学合作发展项目中开展研究实践的历程,描述、分析其如何在项目指导和与所在区教师共同探索中建构对研究主题(教学评价素养)的理解,并依据概念形成等观点阐释教师发展机制.本研究发现该教师在不同活动系统交互作用下实现科学概念与 日常概念的汇聚融合,经历从个体含混、复合理解向集体概念演化与创生,并形成共享概念理解与新常规的发展过
人们一直相信口译和工作记忆关系密切,但实证研究并没有得出一致结论.本文对主要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了分析,挖掘实证研究中出现不同研究结果的原因(如缺少对照组、被试人数过少等),认为口译和工作记忆存在双向促进的动态非线性关系,这种关系的发展有阶段性,并因此提出两个假设:口译训练作用于口译员工作记忆能力的三阶段假设、工作记忆作用于口译绩效的三阶段假设.这两个假设为相关话题(口译训练的本质、口译能力的构成、工作记忆的发展等)及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思路,也为口译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一生用英文书写中国,与林语堂类似,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其译创的狄公形象被誉为“东方的福尔摩斯”,狄公系列小说成为西方了解古代中国文明的重要媒介.本文探究狄公系列小说的形成过程,发现高罗佩以翻译古代公案小说为始,以创作改编古代诉讼案件为续,构建了独特的县令神探——狄仁杰这一人物形象.这种译创一体的模式让狄公小说顺利进入西方侦探小说场域,在侦探小说的“黄金时期”占据一席之地.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正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曙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深化对发展变化的党情、国情、世情的认识和把握,提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体现了我们党对机遇与挑战、开放与自主、发展与安全的辩证认识,为坚定选择我国经济现代化的战略路径提供了理论依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共同现实指向,便是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