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之微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bestc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之微”的关注点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是作品中出现的、使用的物质性材料,这部分和“物”相关;其次是每个艺术家所选择的特定材料,以及材料出现的语境、材料和艺术家的具体关系,这部分和“微”有关。“物之微”的起点是在绘画中加入现成品,赋予其以非平面的物质感,这并不是新近之举,概括而言,作为一种趋势它几乎同时发生在欧洲和美国的抽象主义艺术发展式微之后,常常被看作是对抽象主义所强调的艺术家主观性、表现。性的反抗。这种物质感可以是在画中加入非绘画的材料,材料的来源则包括了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大众文化等非艺术领域,正是这些原本被排斥在绘画之外的材料赋予绘画平面以绘画所没有的物质感,继而我们才说它们打破了绘画与雕塑、二维与三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从1957年到1966年间“零派”艺术(ZERO G roup)在欧洲的发展中可以观察到这一点,这个运动的创始人(HelnzMack,Otto Piene和GuntherUecker)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零是寂静,是开始;零又是圆的,零可以旋转:零是太阳,是月亮,零是白色。那沙漠是零,头上的天空是零,夜晚也是零。”这股诗意的新气象同时受到封塔纳(Luclo Fontana)和克菜因(Yves Kleln)的影响,这两位重要艺术家的名字也常常和“零派”联系在一起。“物之微”展览中的艺术家皮诺皮奈里(Pine Pinelli1938年出生于意大利),1963年移居米兰之后受到“零派”的影响,空间与材料对于他和同时代人对于“新绘画”的期待和探索则是至关重要的。皮诺皮奈里探索中关注单色画和颜色的质感,面对一幅仿佛雾色朦胧的红色画作时,他形容这些不同色度的红色“仿佛是一片片色彩从空中降落到画面上”。70年代中期,他创作出《散置》(DIssemInatIon)系列作品(同时也是此次展览中的作品),富有物质感的色彩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成序列的呈现方式得以让这些“颜色的实体”跳脱画布,在空间中伸展开来。
  皮诺·皮奈里用空间中的色彩、材料的物质感打破了传统的绘画平面和表现主义的风格倾向,在某种程度上,他的作品是对空间中的绘画所做的创造性发展。对于全光荣而言,绘画的语言则与他的个人经历和文化身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他身上一直有着对独特的韩国文化身份的诉求,直到90年代中期一次偶然的回忆将他带回传统的桑皮纸药包,这种诉求才充分地释放出来。自止匕他开启了《集合》系列作品的创作并延续至今,这系列作品表面由泡沫聚丙乙烯块做成的三角形状物组成,三角块外面包着韩国桑皮纸,并且系着卷曲的桑皮纸绳。他的意图在于“把画布和桑皮纸转变成一扇反映历史和人娄生活的窗户。我们的伤痕,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国家之间的战争,人类对于大自然的剥削,和大自然的苦难,所有这些小的元素和它们所组成的自然与社会群组,都在不断地和彼此摩擦,而我想按时间顺序记录它们所有能量的方向与力量”。全光荣将组成作品的材料视作一个个“信息单元”,通过把这些三角形的纸包重新组合在二维平面上,在他与历史的对话中用物质性的材料或编织矛盾,或展现和谐。尼日利亚裔英国艺术家因卡修尼巴尔将自己称为“后殖民时代混种”,他对于文化身份的看法与全光荣的看法恰恰相反,他曾这样说道:“我试图超越人们对于一个有非洲文化背景人的期待,非洲人似乎就应该做‘非洲’艺术,然而这个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在到处游走,我对于歌剧的看法和大家相似,对于流行文化,我和其他人感受也是一样的。”对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杂糅的主张表现在他所使用的标志性材料——在伦敦布利克斯顿(Brlxton)市场上买到的色彩鲜艳的非洲纷织品,其设计灵感源自印度尼西亚的本土风情,继而由荷兰大批量生产,最终销往西非,在20世纪60年代,这样的材料是非洲身份和独立的新象征,这种纺织品布料所经历的贸易路线折射着后殖民时代的全球社会现实,同时也是艺术家从个人角度对现实幽默的阐释。
  “物之微”着眼于艺术家对待物质性材料的特定语境,就皮诺·皮奈里创作于70年代初期、延续至今的作品而言,材料与颜色的质感、空间的序列联系在一起,单色的物质实体在指向一种内在纯粹性之时,又将周围的环境和观众的感知纳入归为作品的一部分。全光菜和因卡修尼巴尔的创作更多的是处在多元文化杂糅的背景下,其所选择的材料,桑皮纸和蜡染布,或多或少承载着非西方艺术家对待文化身份认同的相反观点,将材料重新组合、重复使用的过程则是回归到个人化的视角对现实的阐述。与此同时,材料在个人化阐述中与艺术家之间呈现为亲密性的关系,在日本艺术家石沙矢香的创作中,物质性材料——常常是旧的生活物件,筷子、稻米、和服等等,因其在使用者的生活中扮演了具体的角色,继而被视为饱含记忆和生命故事的物件。她的作品《基因》中收集了自己和朋友使用过的近千根筷子,按照筷子的颜色精心安排成一幅生命的画卷和图景。另一组作品《如雨倾泻》则是她2014年在艺术门画廊个展中创作的场地特定装置《稻神》所延伸出的平面作品,她将每一粒稻米视为一个个小的生灵,稻米和白线粘在画布上,覆盖一层层的彩色丙烯颜料,这些颜料最终合成画面荫翳的底色,她慢慢地打磨稻米上的颜料,直至谷粒和线原本的白色或微弱或明显地再次显露出来,黑暗而神秘的背景在深度和广度上无限延展,纤细而微妙的稻米线仿佛生命的光辉,在其中上下游走。
其他文献
我非常希望PSA能够始终保持在婴儿的状态。我希望她能永远保持那深邃、神秘的眼神,像是一个外来者,跟我保持一定的陌生距离,让我们回想起那些无法再拥有的能量,直觉的,神秘的,不确定的,和宇宙保持一致的频率和节奏,那是最高形式的美和崇高。  —龚彦  2012年的10月1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ower Station of Art,以下简称PSA)正式开馆。五年来,PSA共举办五十一场展览(其中包括
期刊
上海摄影中心“张海儿:缪斯”的展览选了一张非常特别的作品作为海报。这幅作品描绘了一个安静美丽的女性形象,她优雅地斜坐在桌子的一角,右手小指微微上翘,目光投向其左侧画面之外;身体从画面左下角斜向上构成了画面的对角线,而一道侧逆光却恰恰从右上方倾泻而下,勾勒出被摄者的面部和左臂轮廓。浅黄色略带木纹的背景衬托着一袭暗红白纹轻质面料的吊带裙,头发向上拢起,像古时的发髻。这幅恬淡静谧的画面顺着弧形的建筑表面
期刊
在潘子申的工作中,最主要的意象是由那些被取作药用来为人类治疗的花草所制造的。根茎花实清晰温润,仔细分辨亦繁茂锋芒;作品所及,苗皮骨肉,映照的切切实实总是回归到人的个体。作为一种使人身心健全的媒介与路径,无论是相须相使或是相畏相杀,其中的运转并不完全仰赖于基于化学成分的唯物主义或是分毫不差的实证主义。相较于现代科学生產体系下极简寡白的片剂,关于草药嵇康有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愚智
期刊
2015年末,蓝色占领了北京草场地艺术区的栋红楼,人声鼎沸,姜食香气此起彼伏——泰康空间冬季展览“政纯会:政纯办十周年”的狂欢气氛让我们意识到艺术圈又一个年未的到来。在纵情欢乐中,我们势必需要对年度的或一贯的行为积淀做梳理和总结,也需要对现象做追问和反思。同大多数展览  样,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幕后的功课支撑起最终呈现的展览叙事,“政纯会”的举办与泰康空间的研究线索、理念密切祖关。泰康空间成立
期刊
普鲁斯特说:“没有隐喻就没有真正的记忆,这一句判断是深刻的片面,为了全面需要补上——没有转喻,就没有记忆的联系,没有故事,没有小说。”诚如展览喻体——幻像,喻体指代特定时期的人物,多角度地描绘中国香港在远离内地背景之下,殖民地文化孕育出港人特有的脸谱,从身体、个体到群体。  摄影在配合着历史语境,事实上这很危险,展览的着眼点放置在文化的交融上,对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保持沉默,我认为这是转喻能力丧失
期刊
沈少民,国际著名当代装置艺术与观念艺术家,目前生活与工作于中国北京和澳大利亚悉尼,其作品以装置、影像以及观念绘画等创作方式为主,常常曲折地呈现当代人类的生存处境并作深刻反思。展览“这里没有问题——沈少民作品”展是沈少民十余年来首次在国内举办的大型个展。其名称源自现成品艺术的发明者马塞尔·杜尚的一句名言:“哪里没有问题,哪里就不会有解决方案。问题是思想的发明。”以这个侼论作为一个出发点,沈少民阐发了
期刊
艺术当代(以下简称“艺”):此次展览“隐藏与无名”在题目的选择上有什么特别含义吗?  滔曦(以下简称“潘”):这批作品大部分都是在2015年所作,是这个阶段心境的真实笔录,我把自己隐藏在这些笔画无穷尽的交织之中。这便是“写”,而不是“画”。大部分作品又恰恰有一个共同的隐喻,画面所表现的形体都有突兀的被遮蔽的部分——一种秘密的存在。隐藏之物对我来说即是“魅惑”。无名:无可名状之意,无法尽诉,不可理喻
期刊
十多年前看到尹朝阳作品时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残阳如血色的天安门广场、影影绰绰的汹涌人潮、面目惊恐奋力抬石的孤独男人、令人头晕目眩的圆形辐射…-这些绘画既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也蕴含着强烈的存在主义戏剧意味,尹朝阳这个名字也随着撕扯般的笔触以及刺痛感的色彩,深深留在了脑海。后来读到马塞尔-杜尚“一幅不能带来震撼的画不是一幅好画”这句话时,在脑中跳出的第一个画家仍是尹朝阳。  当年的“神话”系列中,尹
期刊
熟悉于艾君的人也不会对以下几个概念感到陌生:“黑画”、“素描式绘画”、“绘画装置”、“个人文体”、“第三绘画”、“绘画文体”。关于绘画理论的描述,于艾君有着自己的体系,这个体系并非是被广泛认可的,却是其始终坚守的。但这些标签式的词汇一方面让我们更快进入艺术家的语境,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固定印象的成见。然而成见并非偏见,在阅读于艾君的作品时,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正是这些与“标签”有关的概念:什么是“第三
期刊
19世纪末,尚处弱冠之年的超现实主义诗歌鼻祖阿尔蒂尔·兰波(Arthur Rlmb8LId,1854-1891)挥就出“La vIeest d’ailleurs!”的经典诗句,其中的“allIeurs”可直译为“其他”。尔后,米兰·昆德拉以其译义“生活在别处”为名著书。一百多年来,兰波的诗句被激进的青年们奉若圭臬,从现状里出走,亦当成为在青春年华里该怀揣持有的姿态。  作为人类社会生活跃迁和面临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