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复述策略的研究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quan33071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复述的概念及意义


  小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时期,因此从小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堂中,在理解的基礎上生成与运用。语文素养的提高不外乎听、说、读、写的训练。而复述作为一种训练说话的方法是指学生在理解、熟悉文本的基础上,用已有的语文材料、言语形式按一定的要求,通过口头语言把文本内容重新表达出来。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达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目的,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与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口语交际中要求:“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学习最新的课程理念,研读文本,有创造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复述。
  在平时的教学中,复述能力的培养容易被教师忽视,因为此项训练会占据课堂大量的时间,教师经常会对这一环节进行缩减甚至弃用。即使有教师重视此项能力的培养,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安排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呈现出的效果仅仅停留在学生将课文重新背诵一次或者只简单地将大概意思表述出来,让复述流于形式化。所以,在教学中重视提升学生的复述能力,尤为重要。

二、文本解读及采用复述策略的优势


  根据我的学习和教学经验,以统编版《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为例,对于复述这一教学策略我做出如下思考:
  《我要的是葫芦》是统编版小语教材二上的一篇课文。课文所在单元围绕“思维方法”这个主题,选编了一组能给人以启迪的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人种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却置之不理,大家的好心劝告他也不听,后来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结果小葫芦都落光了的故事。这个故事篇幅短小、内容浅显,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生动有趣,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低年级的孩子普遍好奇心较强,想象力丰富,像《我要的是葫芦》这样故事性和趣味性强的文本,采用复述这一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文本学习的兴趣。通过复述实践,我呈现出了一堂丰富而生动的语文课。在教后的总结和反思中,我觉得像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成语故事这样的课文,采用复述策略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的。

三、复述策略的具体运用方式


  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者,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复述呢?我认为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实际上是学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而复述策略更好地诠释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
  1. 插图想象,与图对话。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形象思维比较强,更容易对丰富多彩的插图产生兴趣。因此,我们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点,巧妙地创设一些情境来引导学生表达。比如,教学《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我出示了两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启发想象:仔细比较两幅插图,谁能用自己的话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学生能够关注到两幅图的细节,进行比较作答:最初,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非常可爱。后来,叶子上长了蚜虫,种葫芦的人不治虫,邻居的劝说他也不听。最后,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插图作为课堂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获取关键信息,从而有重点地进行复述。
  2. 依托关键词,与思维对话。《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是为了运用,因此教师在进行复述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理解课文中关键的词句,然后去掉关键词进行填空式复述。或者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提取关键词进行复述。以《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为例,教师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达成,将板书完整呈现在黑板上之后,可以带领学生结合板书共同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将这些关键的词语连词成句,把所获得的信息内化,边看边想,边想边说,用自己的语文材料进行表达,以达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目的。要说明的是:关键词的选取要有条理性,如一些表示时间、顺序、事物明显变化的词语等。
  3. 课堂演绎,和伙伴对话。所谓课堂演绎,是指按照课本内容进行分角色表演。因此我认为课堂演绎也可以作为复述策略的一种手段。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更能体现人物特点,通过语言、动作、神态表现出来。小学阶段的很多课文情节都非常精彩,这样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以《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为例,在教学中,我把学生两人分为一组,选取课文中的一个情节:当葫芦叶上出现蚜虫,邻居劝说种葫芦人治一治时,种葫芦人完全不在意这一片段,让学生们自己分角色进行表演。在这样的课堂任务下,学生会产生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对课文进行复述性阅读,并且同一小组的学生会互相讨论具体的表演形式和细节。这样做,不但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与运用。
  复述训练是一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复杂到创造的过程,重在平时的积累与坚持。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综合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认真分析和研读文本,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把学习从课堂延伸到日常生活中,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
其他文献
一、择优而读,厚植文化自信  学生阅读文本是一个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图书市场,每年国内新出版和外来引进的图书名目繁多,且呈逐年增长之势。加上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手机阅读和电子书阅读的快捷轻便,也增加了学生阅读的途径。然而,好的教育要符合儿童的身心成长特点,好的阅读文本也要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从众多的图书中挑选出适合小学各年级所适合阅读的课外书,是做好课外阅读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选择
期刊
童谣,是我校传统特色项目,从2004年起,它伴随着古平岗小学的孩子,写下一个个古小人与童谣的故事。近几年来,我们将童谣课程作为学校深化内涵的生长点,在学校“悦动童年”理念引领下, 从童谣的儿童属性出发,聚焦核心素养,携手儿童,共研纲要,深入开发童谣课程。  一、目标愿景具象化:让课程哲学映照鲜活实践  2016年9月,国家教育部提出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既是课程目标,也是新的课程观,它强调跨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女士也认为,“儿童阅读的核心工作,是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不是让孩子具体读哪一本书,而是让他成为终身热爱阅读的人”。  其实,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已经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的阅读了,但我们似乎遇到难题:为什么有的孩子就是不喜欢看书,为什么有的孩子读了
期刊
一、研究背景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学科评价根据《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设立“识字与写字” “阅读”和“表达”三个主题模块,其中“表达”包括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即习作)。  小学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想尽办法教习作,到头来很少有学生不讨厌、不害怕习作的。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将评价融入习作教学中,让学生主动观察与评价,在评价中掌握写作技巧,让写作变得有趣,产生“我要写”的表达欲
期刊
一、回顾孔子的形象,唤起联系  1. 情境导入,切入课题。“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孔子带着弟子们来到了泗水河边,齐读课题——《孔子游春》。  2. 联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预习,孔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课文内容谈体会。  小结:每个人眼中的孔子都不一样。但不容置疑的是,孔子是位老师,一位特别的老师,让我们追随孔子,走进他特别的教室。  二、走进孔子“教室”,
期刊
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要求学生达到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这一目标。低年级学生在感知事物时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感知活动通过目的控制较少,较多的时候为兴趣控制。因此,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讲究其趣味性。为了激发兴趣,高效识字,达成目标,我们就要选择不同的识字方法。一、字理识字,识之有源  众所周知,汉字有其独特的特点,一个象形字就是一幅画。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字理识字,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
期刊
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的目的,一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二是传授阅读方法。笔者以《今天我想慢吞吞》一书导读课为例,探讨如何提高整本书导读的效率,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一、紧扣书籍题目,做好阅读铺垫  整本书阅读重在“完整”,要有整体观,不妨从书的题目入手,因为有些标题本身就是书籍内容的高度浓缩和内涵所在。例如,《今天我想慢吞吞》这个题目本身,就是诗集的深刻内涵之所在:慢下来,才能欣赏更多的美,洞察微
期刊
一、题目“变态”  “眉目传神”“明眸善睐”这些词语都说眼睛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如果有一双美丽的眼睛,自然会吸引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当然能吸引人的眼球。因此,就有了“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的说法。  那么,如何拟出“变态”的题目呢?  1. 巧妙借用。比如,要写我爱哭,妈妈总是批评我,说我眼泪不值钱,这让我很难过。如果题目拟定为《我真难过》或《我很伤心》,这样的题目没有错,但
期刊
一、课前热身,感受意象  1. (出示《赋得古原草送别》 《绝句》 《大林寺桃花》 《咏柳》四首诗)一起读诗,说说你从诗中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2. 看看这些诗句有什么共同点?诗中的春天都有哪些景物?  【设计意图】读已经学习过的几首古诗,说出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由此感受千百年来,人们对春天的赞美;春天万物复苏,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  3. 诗中都有春天,饱含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诗人
期刊
《蜘蛛开店》是统编版小语教材二下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这个单元共四个童话故事,编者把《蜘蛛开店》这一篇放在这一单元,显然是有用意的。纵观整个单元的练习安排,有安排借助提示讲故事的,也有要求落实分角色表演故事,续编故事,讲给大家听。这一课则是要求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这一要求与这一单元的其他课文既各有侧重,又互为关联、融为一体。综上考虑,我以“讲述”故事为这课主要教学任务,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不同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