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角度别有洞天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c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二单元选了韦庄的《菩萨蛮(其二)》,这篇小词读起来非常简单,对于学生而言,在内容的理解上没有什么难度。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展现这首小词的特色,让学生能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笔者尝试在自己的教学中加入一点独特的思路,以期让学生在课堂上感悟到诗词这一传统文化的真正精髓。
  一、探究词眼出奥妙,意象分析赏江南
  在课堂的一开始,我和学生先用几分钟的时间将这首小词熟读成诵,结合课下注释基本明确诗词的含义。然后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诗词的“词眼”可以说是提供给我们鉴赏诗词的一双慧眼,请同学们合作探究一下,这幅关于江南美景的小词中,词眼应该是哪一个字呢?
  初读文本,学生几乎全部认为本词是一篇关于江南美景的描绘,通过美景表达对于江南的眷恋之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很容易地达成了共识:词眼是“好”。接下来,我就以学生的答案为依托,引导學生用“好”这一词眼,去看一看江南美景中,到底好在哪里,诗词展现出了怎样的美感呢?
  二、七八个景天然美,两三点情脉脉流
  学生在合作探究中,首先梳理出全词的意象,并归纳如下:
  春水?摇天色?摇画船?摇听雨?摇垆边人?摇月?摇皓腕?摇霜雪
  结合以上意象和相关诗句,引导学生描绘江南美景的画面。
  春水带给人的是一种蓬勃之态,冬季的冰雪融化,春天的湖水上涨,加以远远看去和水面同一色彩的碧天,水天一色,带给人一种极其旷远疏朗的感受。此处的画船是指水面上飘荡的极其精美的小船,而诗人听雨而眠,更显出一份悠然于美景、陶醉于江南的淡雅之态,想象中,这样的画面仿佛相隔千年依然让读者沉醉其中。写美女,中国历来的文化传统中都是以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而展现的。比如《孔雀东南飞》中描绘刘兰芝美貌的“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比如《长恨歌》中的“梨花一枝春带雨”。本词中也同样如此,选择了垆边人的洁白的手腕,并用比喻的手法将其名为“霜雪”,既感受到霜雪一般的晶莹剔透和清爽的美人之姿,更给读者留有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想象空间。
  以这个角度来解读全词,我们看到的是一副美妙的江南之景,这美景中既有环境的悠然,也有生活的享受,更有美景之中的沉醉。那么全词剩下的部分也就非常好理解了,“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两句是侧面烘托江南生活之惬意舒适,“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两句是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不到年老不能还乡,否则想起江南美景将会有断肠之痛。
  三、变换词眼出疑问,知人论世现真知
  当诗词做了如上的解读以后,我们似乎已经把这首小词解读的非常全面了。在这种时候,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是这样美好的一首写江南美景的小词,那么词中应该全是美好的意象和意境啊,但本词中两次提到“老”,一次写到“断肠”,这些看起来极不和谐的符号在这里是否有别样的含义呢?这到底是我们的假想,还是作者真的别有深意呢?接下来我们该怎么进行判断呢?
  在这时,我及时补充了本词的写作背景:
  公元900年,朝中发生了宦官废唐昭宗的政变,次年宦官将昭宗挟持至凤翔,朱全忠与李茂贞为争夺对唐昭宗的控制权,在凤翔一带互相攻伐达两年多,天拓元年(904)春,朱全忠为了更好地牵制唐昭宗,将昭宗和百官从长安迁至洛阳。临行前,拆毁宫室及民间庐舍,“长安自此遂丘墟矣”(参见《资治通鉴》卷二六二至二六四)。
  结合这样的背景,我们再来回顾诗词,可以发现,词中“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两句有其多义性,我们可以理解为:不能还乡是由于不敢还乡,是会难以面对满目疮痍的故乡,是不敢想象面对这一切时的内心的悲怆,是想象自己面对故乡之时,比对江南而产生的苍凉之感,是不得不滞留于江南的词人的内心,满是对家园的怀念和由此而发的感伤。
  四、意象分析再还原,比对赏析明内涵
  如果从依托着“断肠”这一情感基调,重新来刚刚解读过的诗词的美景,又会有什么不同呢?学生们在对比中能够快速发现,韦庄笔下的江南之景虽然很美,但是在色彩的选择上非常淡雅,在意境的营造上有疏朗之感,而并非繁华缤纷的江南美景。
  同样是刚刚那些看出美景的意象,此刻再开看,又能看出何种不同呢?
  学生通过讨论明确:
  水面上的视线不断地延伸,直到水的尽头,与天空的色彩融为一体,而站在水边穷尽视线的词人,他是否是在痴痴地凝望着自己故乡的方西?他是否在想自己的家长也有如此美的春水和碧天,而此刻的故乡,又是怎样的一番苍凉呢?一叶扁舟的漂泊无依,一个游子的落寞无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更是点滴愁绪在心头有阴晴圆缺的月,古难全的伤情,可望而不可即的远乡的梦。故乡的月是否也是这样的皎洁?而故乡的月色,此刻照耀的,是故乡的美好还是残缺?晶莹的霜雪,美好,却难以碰触,触不可及的或难以碰触的,是眼前的霜雪和眼前的月色,更是心底的故乡和幽深的思绪。
  那么,韦庄的这首《菩萨蛮(其二)》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呢?其实,诗词的美好正在于“诗无达诂”,诗词的妙处正在于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赏析。某一天,当你徜徉于西湖之畔,你当然可以悠然地吟咏“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某一刻,你在他乡思念故乡时,那句“有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也可以那样熨帖你那一刻的心情。而这,正是诗词真正的魅力。诗词的功用,就在于拥有这样一份细细感悟的诗意,就在于拥有这样一颗善于感悟的心灵。
  作者单位:银川市第九中学。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相比,文本篇幅长、思维容量大、难度大,而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则与初中相比几乎没有实质性的提升,因此阅读理解基本上是吃老本。笔者近年来探索出了一种新方法,即教会学生编制结构思路导图来分析文本,整合多种能力训练,以此来驾驭文本,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一、结构思路导图分析系统的定义与原理  1.结构思路导图的内涵  所谓结构思路导图,是阅读者立足于整体阅读,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着重关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也要通过这个主阵地——课堂而得来的。因此,课堂无论是对教师而言,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新课程改革把教学定义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这就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
诗之灵魂在于情,情真意切才是诗。一首好诗,它或许没有优美的语言,或许没有动听的韵律,但它必然有着动人的真情。无论它是冗长还是简短,不管它是晦涩还是平易,情感会带你走进诗歌,深切体会诗歌之美。或是让你热情澎湃,或是让你怅然若失,或是引你心神浮动。但同样是“言志”, 与古典诗歌有所不同的是,现代诗突破了“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情感美也是现代诗内涵美的重要内容之一,它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常学生的语文阅读题失分比较严重。不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学生答题都比较敷衍,答不到重点,对于阅读题的题型等识别非常模糊,有时即便答正确了也不能得到全部的分数。因此,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极为关键,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成绩的有效策略。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读”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语文阅读重在一个“读”字。要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中指出,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实践活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也是教学的重要宗旨。在写作中,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在审题中,我们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思维形式,促进思维进阶,提高核心素养。审题之审,关键在于“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这是一项综合性思维体操,需要学生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礼记·乐记》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公元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李贺年少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象,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
《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被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成为师生喜爱的经典篇目。这篇游记精巧别致,文短意长,值得仔细玩味。但我们不少老师备课时对该文的研究缺少深度,教学中自然是浅尝辄止;有的老师对该文意蕴的解读仅仅停留在作者的身世遭遇,最多也只分析到作者的情感变化。笔者以为仅此止步,还只是停留在表层,仅仅触及文章的皮毛与骨肉而已,并没有深察到文章的真正灵魂。  柳宗元在本文难道仅仅是讲述自己曾在永州的
老舍《想北平》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目,历经岁月沉淀,魅力依旧。笔者认为老舍先生不仅是将北平当做一座城来描写,更是当做一个家来思念,甚至是当做自己的母亲来深爱。  一、一座平和的城  北平是很多人心目中的一块圣地,它作为首都,历经数朝,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国际交流中心,是可以和欧洲的“四大历史都城”比肩的历史文化名城,但作者却并未高山仰止地仰望,而是带有强烈民族自豪感地平视。在课文的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歌语言是一种浑然自成的语境,鉴赏诗歌是一种独具风味的审美体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既是教学的重点,同样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而目前宁夏地区所用的人教版语文必修教材,从必修一到必修五,诗歌篇目虽然几乎每本教材中都有涉及,但缺乏对诗歌整体解读的完整模块编排,这也成了学生在诗歌学习上的最大障碍:学习过的诗歌过少,学生缺乏对诗歌整体的认知,难以进入诗歌独特的意境,难以将诗歌与审美教育
糖,是个好东西,老少都喜欢,而且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成分。它经吸收转化为碳水化合物,给人体提供能量。我觉得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就是语文教学中的“糖”,既是孩子们喜欢的,更是教学所必需的。  语文教学中教师适时加“糖”,可以助力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语文课本里编排了一个“诚信”主题的单元,其中一篇课文是《守信》,講的是宋庆龄小时候为了等朋友到家里来玩而放弃了去向往已久的伯父家,但最后朋友并没有来,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