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珠海古时隶属香山,以现存六种《香山县志》中的舆图为基础,从美学视角探求珠海(香山)古舆图之美。在具体阐述方面,首先对舆图本身的内涵本质予以分析梳理,将其定位在空间示意、主观取舍、文化投影三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上述三点与美学的内在关系,并结合具体舆图案例细节,对相关具体体现予以佐证解读。
关键词:珠海;香山县志;舆图;美学视角
一、珠海与《香山县志》
作为新中国第一批改革开放试点的经济特区城市和港珠澳大桥三端中的一端,珠海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作为行政区划单位,珠海在1925年至1961年之间一直隶属中山县,1961年才单独设立珠海县,并于1979年珠海县升格为市。但在1925年中山县成立之前,珠海一直隶属香山县,其时间可以追溯到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所以,笼统地讲,今日珠海即古时香山,或者更准确一点说,今日之珠海,即古时香山之东南。若想见古时之珠海,须看古时之香山。
古时香山隶属广州府,地处各朝疆域南陲,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皆相对落后,就图画影像史料而言亦出现较晚。从我国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地形图》到西安碑林时刻中的宋朝《禹迹图》《华夷图》,我国诸多地图疆域都涵盖到了香山、珠江口地域,但以香山地域为主要刻绘对象的舆图而言,除了个别图集,如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等,主要还是以《香山县志》中的舆图为代表。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现已知《香山县志》有九种,两种已佚,今存七种[1],其中最晚一本《香山乡土志》笔者未发现舆图,而其他六种方志所含舆图情况,具体如下:
二、舆图与美
中国地图历史悠久,从史料记载的角度看,“九鼎图”堪称中国最早的地图,《史记·武帝记》中有言:“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可惜鼎亡图佚。而我国现存最早古地图则公认为河北平山县中山国第五代国王王陵地宫出土的《兆域图》。此外,甘肃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及长沙马王堆汉墓三幅帛图《地形图》《驻军图》《城邑图》亦为公认的我国早期古地图。客观而言,一般县志或方志舆图与上述舆图略有差异:一是后者基本属于单幅图(至少对今人而言),方志舆图常多幅相伴或从属图经,且多为木板刻印;二是由于现有方志皆为有宋之后方志,其舆图背后文化、制图工艺、绘图水准等诸多背景与宋前舆图差异较大,尤其是作为统一王朝,元明清时期社会生产力与之前朝代差异更大。
然而,不管古代舆图之间差异如何,其本质上都满足三层内涵:空间示意、主观取舍、文化投影。具体而言,即所有舆图从本质上讲皆为绘制者对相关特定对象的空间示意活动,所有舆图本质上皆为绘制者对现实客观世界主观取舍加工之后的结果,所有舆图本质上讲皆是绘制者自身文化之投影。
其中前两点无需解释,关于第三点,所谓文化,我们一般认为其本质实为自然的人化,而文明则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2]。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皆有不同的文化氛围与内涵,这一点从地图视角而言,东方人只要对比一下中世纪欧洲的T-O世界地图与同时期的本土地图即可感受到。当然,由于文化的核心在思想、在价值观,所以想要理性地、清晰有条理地阐述文化投影的内涵并非易事。
如果舆图的三层内涵是成立的,那么舆图的工具性、实用性、科学性毋庸置疑,但其与美之间的关系也并非截然对立、互不相容。原因如下:
首先从空间示意层面而言。这里的空间示意之所以成立,其前提是“图”的使用。更准确地说,这里的空间示意,本质上是图画这一超越客观空间时间限制的自由实践活动。如果如实反映地理空间的地图真的存在,那它应该和那片地域一样大、一样丰富才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提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这里的“本质力量”不易解释,但在“劳动创造美”的呼应下,我们发现在美学语境之下,科学活动与艺术活动的美学意义并非泾渭分明,功利性与非功利性亦非简单直接地等同于不美或美。当代学者杨春时将美与人类对理想生存境遇的追求联系起来,认为美的本质在于其为自由的生存方式和超越的体验方式[3],是颇有道理的。
其次从主观取舍层面而言。“我们永远看不见世界的真貌,我们只看见我们想看的世界”。客观上讲,即使我们使用了“客观上讲”,我们依然在主观地讲。考虑到文化、年龄、时代、人性等诸多复杂因素,上面这两句话不难理解。所以,对于地图绘制者而言,主观取舍是必然的。虽然毋庸置疑,实用性会令真实、客观成为取舍的首要标准,即使如此,我们似乎依然能够发现“客观真实”背后的美学信息,这就是——序,秩序。
何为秩序?其本质就是一种可理解、可把握的规律、顺序、次序。就地图而言,我们应该承认,即使是一张最杂乱不堪的地图,其内部亦有着相对统一、规范化的元素和细节。当下有标准科学化图例的现代地图如此,古时无图例附注的舆图亦是如此,比如马王堆《地形图》中的水道河流、众多方志舆图中的山峦海域,虽然各图之间或内部的河流、山峦大小粗细形状不同,但其不同远远小于现实中各水各山之间的不同!地图中的事物要比现实中的事物简单、统一、有序。我们亦应该承认,“有序”不仅仅是杨春时所言的“理想生存境遇”的一大重要特征,亦是音乐之节奏,优美(作为审美范畴的优美)之生命律动的重要特征。当然,中国传统舆图的计里画方技法,某种程度上亦有助于有序感的形成。
最后就文化投影层面而言。世间文化、思想、宗教、哲学虽有悲观乐观之分,但绝大多数还是以真、善、美、自由、超越为旨归,我们很难想象世间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某一城邦的主流文化其核心是追求自我灭亡与毁灭。世间各时期、各民族的文化内核,都包含着对美的追求。华夏文化中的“华夏”一词,其“华”的本意即和美有关。
诚然,“气韵生动”出自南朝谢赫《古画品录》,但它不但是中国古代画论当中的核心词汇,亦是中国历代艺术家共同追求的一种极高境界,其核心内涵是一种生命律动之感。而何为生命律动之感?作为美术外行,笔者首先能想到的即是:运动、变化、活物、艳丽颜色,而这几点在舆图中的体现正是:山峦、海波、草木、朱色……此处尤其有说服力的是《塞尔登中国地图》。根据卜正民的研究,这是一幅以中国与印尼之间相关海域为主的商用单幅地图,但在其左上角西北沙漠戈壁地域,偏画有两只蝴蝶。
三、案例与细节
为了能够更直观审视《香山县志》中的舆图之“美”,我们从“序、秩序”与“生命活力”两个视角各挑选若干舆图予以佐证,并在各图之后备注相关重点细节。
(一)序、秩序
第一幅图为康熙申良翰版县志县境全图(如图1),本图注意点有三:1.县志位于全域中轴线,给人左右对称之秩序感;2.本志虽无明确图例标准,但山水等元素图形基本统一;3.各水道整体相对简要,如果考虑到当时实际复杂水陆状况,尤其如此。
第二幅图為道光田明曜版县志县境全图(如图2),本图注意点有三:1.计里画方法,自本图开始,《香山县志》开始逐渐施行本画法;2.无明确图例标准,但山水等元素图形基本统一;3.图志左右陆地部分人为空白,减少干扰,有助于突出秩序感。
(二)生命活力
第一幅为乾隆暴煜版县志县境全图(如图3),本图注意点有二:1.山峦之象形、起伏、立体山水画法;2.海域波纹之起伏跌宕。
第二幅为民国历式金版县志澳门图(如图4),本图注意点有二:1.图面下部象征田地之禾苗;2.图面左上、右下之两棵树。
第三幅为乾隆暴煜版县志无名图(如图5),其所绘地域主要为今日澳门之地域,本图注意点主要为三艘颇为形象生动的大船。
1708年,清康熙皇帝历时十余年,亲自主持、组织传教士和国人勘测并绘制了当时全球一流的地图《皇舆全览图》。此后,雍正、乾隆朝亦测绘了科学水准极高的《雍正十排皇舆全图》《乾隆十三排皇舆全图》,这些舆图不但有更加科学明确的统一图例、方格网,而且已经开始使用经纬度。虽然这些极具科学性、现代性的细节在康熙一百余年后才基本普及,但当我们看过民国历式金版本《香山县志续编》中的舆图之后(如图6),我们或许会有一种感慨,中国地图终于进入了新时期。
参考文献:
[1]赵艳珍.香山县志考略[J]. 广东史志,2007 (6):51-54.
[2]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
[3]杨春时.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1.
作者简介:田榕,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讲师。
关键词:珠海;香山县志;舆图;美学视角
一、珠海与《香山县志》
作为新中国第一批改革开放试点的经济特区城市和港珠澳大桥三端中的一端,珠海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作为行政区划单位,珠海在1925年至1961年之间一直隶属中山县,1961年才单独设立珠海县,并于1979年珠海县升格为市。但在1925年中山县成立之前,珠海一直隶属香山县,其时间可以追溯到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所以,笼统地讲,今日珠海即古时香山,或者更准确一点说,今日之珠海,即古时香山之东南。若想见古时之珠海,须看古时之香山。
古时香山隶属广州府,地处各朝疆域南陲,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皆相对落后,就图画影像史料而言亦出现较晚。从我国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地形图》到西安碑林时刻中的宋朝《禹迹图》《华夷图》,我国诸多地图疆域都涵盖到了香山、珠江口地域,但以香山地域为主要刻绘对象的舆图而言,除了个别图集,如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等,主要还是以《香山县志》中的舆图为代表。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现已知《香山县志》有九种,两种已佚,今存七种[1],其中最晚一本《香山乡土志》笔者未发现舆图,而其他六种方志所含舆图情况,具体如下:
二、舆图与美
中国地图历史悠久,从史料记载的角度看,“九鼎图”堪称中国最早的地图,《史记·武帝记》中有言:“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可惜鼎亡图佚。而我国现存最早古地图则公认为河北平山县中山国第五代国王王陵地宫出土的《兆域图》。此外,甘肃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及长沙马王堆汉墓三幅帛图《地形图》《驻军图》《城邑图》亦为公认的我国早期古地图。客观而言,一般县志或方志舆图与上述舆图略有差异:一是后者基本属于单幅图(至少对今人而言),方志舆图常多幅相伴或从属图经,且多为木板刻印;二是由于现有方志皆为有宋之后方志,其舆图背后文化、制图工艺、绘图水准等诸多背景与宋前舆图差异较大,尤其是作为统一王朝,元明清时期社会生产力与之前朝代差异更大。
然而,不管古代舆图之间差异如何,其本质上都满足三层内涵:空间示意、主观取舍、文化投影。具体而言,即所有舆图从本质上讲皆为绘制者对相关特定对象的空间示意活动,所有舆图本质上皆为绘制者对现实客观世界主观取舍加工之后的结果,所有舆图本质上讲皆是绘制者自身文化之投影。
其中前两点无需解释,关于第三点,所谓文化,我们一般认为其本质实为自然的人化,而文明则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2]。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皆有不同的文化氛围与内涵,这一点从地图视角而言,东方人只要对比一下中世纪欧洲的T-O世界地图与同时期的本土地图即可感受到。当然,由于文化的核心在思想、在价值观,所以想要理性地、清晰有条理地阐述文化投影的内涵并非易事。
如果舆图的三层内涵是成立的,那么舆图的工具性、实用性、科学性毋庸置疑,但其与美之间的关系也并非截然对立、互不相容。原因如下:
首先从空间示意层面而言。这里的空间示意之所以成立,其前提是“图”的使用。更准确地说,这里的空间示意,本质上是图画这一超越客观空间时间限制的自由实践活动。如果如实反映地理空间的地图真的存在,那它应该和那片地域一样大、一样丰富才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提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这里的“本质力量”不易解释,但在“劳动创造美”的呼应下,我们发现在美学语境之下,科学活动与艺术活动的美学意义并非泾渭分明,功利性与非功利性亦非简单直接地等同于不美或美。当代学者杨春时将美与人类对理想生存境遇的追求联系起来,认为美的本质在于其为自由的生存方式和超越的体验方式[3],是颇有道理的。
其次从主观取舍层面而言。“我们永远看不见世界的真貌,我们只看见我们想看的世界”。客观上讲,即使我们使用了“客观上讲”,我们依然在主观地讲。考虑到文化、年龄、时代、人性等诸多复杂因素,上面这两句话不难理解。所以,对于地图绘制者而言,主观取舍是必然的。虽然毋庸置疑,实用性会令真实、客观成为取舍的首要标准,即使如此,我们似乎依然能够发现“客观真实”背后的美学信息,这就是——序,秩序。
何为秩序?其本质就是一种可理解、可把握的规律、顺序、次序。就地图而言,我们应该承认,即使是一张最杂乱不堪的地图,其内部亦有着相对统一、规范化的元素和细节。当下有标准科学化图例的现代地图如此,古时无图例附注的舆图亦是如此,比如马王堆《地形图》中的水道河流、众多方志舆图中的山峦海域,虽然各图之间或内部的河流、山峦大小粗细形状不同,但其不同远远小于现实中各水各山之间的不同!地图中的事物要比现实中的事物简单、统一、有序。我们亦应该承认,“有序”不仅仅是杨春时所言的“理想生存境遇”的一大重要特征,亦是音乐之节奏,优美(作为审美范畴的优美)之生命律动的重要特征。当然,中国传统舆图的计里画方技法,某种程度上亦有助于有序感的形成。
最后就文化投影层面而言。世间文化、思想、宗教、哲学虽有悲观乐观之分,但绝大多数还是以真、善、美、自由、超越为旨归,我们很难想象世间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某一城邦的主流文化其核心是追求自我灭亡与毁灭。世间各时期、各民族的文化内核,都包含着对美的追求。华夏文化中的“华夏”一词,其“华”的本意即和美有关。
诚然,“气韵生动”出自南朝谢赫《古画品录》,但它不但是中国古代画论当中的核心词汇,亦是中国历代艺术家共同追求的一种极高境界,其核心内涵是一种生命律动之感。而何为生命律动之感?作为美术外行,笔者首先能想到的即是:运动、变化、活物、艳丽颜色,而这几点在舆图中的体现正是:山峦、海波、草木、朱色……此处尤其有说服力的是《塞尔登中国地图》。根据卜正民的研究,这是一幅以中国与印尼之间相关海域为主的商用单幅地图,但在其左上角西北沙漠戈壁地域,偏画有两只蝴蝶。
三、案例与细节
为了能够更直观审视《香山县志》中的舆图之“美”,我们从“序、秩序”与“生命活力”两个视角各挑选若干舆图予以佐证,并在各图之后备注相关重点细节。
(一)序、秩序
第一幅图为康熙申良翰版县志县境全图(如图1),本图注意点有三:1.县志位于全域中轴线,给人左右对称之秩序感;2.本志虽无明确图例标准,但山水等元素图形基本统一;3.各水道整体相对简要,如果考虑到当时实际复杂水陆状况,尤其如此。
第二幅图為道光田明曜版县志县境全图(如图2),本图注意点有三:1.计里画方法,自本图开始,《香山县志》开始逐渐施行本画法;2.无明确图例标准,但山水等元素图形基本统一;3.图志左右陆地部分人为空白,减少干扰,有助于突出秩序感。
(二)生命活力
第一幅为乾隆暴煜版县志县境全图(如图3),本图注意点有二:1.山峦之象形、起伏、立体山水画法;2.海域波纹之起伏跌宕。
第二幅为民国历式金版县志澳门图(如图4),本图注意点有二:1.图面下部象征田地之禾苗;2.图面左上、右下之两棵树。
第三幅为乾隆暴煜版县志无名图(如图5),其所绘地域主要为今日澳门之地域,本图注意点主要为三艘颇为形象生动的大船。
1708年,清康熙皇帝历时十余年,亲自主持、组织传教士和国人勘测并绘制了当时全球一流的地图《皇舆全览图》。此后,雍正、乾隆朝亦测绘了科学水准极高的《雍正十排皇舆全图》《乾隆十三排皇舆全图》,这些舆图不但有更加科学明确的统一图例、方格网,而且已经开始使用经纬度。虽然这些极具科学性、现代性的细节在康熙一百余年后才基本普及,但当我们看过民国历式金版本《香山县志续编》中的舆图之后(如图6),我们或许会有一种感慨,中国地图终于进入了新时期。
参考文献:
[1]赵艳珍.香山县志考略[J]. 广东史志,2007 (6):51-54.
[2]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
[3]杨春时.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1.
作者简介:田榕,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