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耳其写《摹仿论》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lu198723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德修斯从特洛伊战场得胜返乡,留在伊萨卡岛上的妻子竟没认出丈夫来。她令老女仆招待远道的“客人”洗脚,而女仆欧律克勒亚一下认出主人脚上的伤疤。《摹仿论》从《奥德赛》这段情节开篇,做了一番细读和分析后,转向犹太人对神祗的理解,娓娓道来《圣经·创世记》亚伯拉罕祭子的故事。两厢本无关联,也没谁想过拿这两个故事并置比较,奥尔巴赫是何企图?
  他写《摹仿论》这部文学史经典时,身在伊斯坦布尔,特洛伊废墟就在土耳其西北的希萨利克山。两千多年前,基督教从犹太教中分离出来,也经小亚细亚传入希腊。“希腊—罗马”与“犹太—基督”两大传统,在地理上是在土耳其交汇。奥尔巴赫则因遭纳粹排犹,不得已来到伊斯坦布尔。
  我读《摹仿论》不知多少遍,开过研讨课。二十年来不断查阅,每次如揭羊皮纸,一层层展开,时读时新,不断有新认识。有个问题一直萦绕于心,奥尔巴赫为什么写这样一本书?他是专家型学者,主攻但丁和罗曼语文学,何必横跨三千年,囊括欧洲各语种,从荷马一路讲到伍尔夫?野心似欲包罗所有西方文学,这不像一位中规中矩的德国语文学家的图谋。当然,这部书的地位自不必提,无论萨义德或本·安德森都曾无保留地给予最高评价。出版五十周年之际,《纽约客》冠之以“万书之书”(The book of books),竟征用了对《圣经》的美誉。
  近来偶读土耳其裔美国学者卡德·科努克(Kader Konuk)研究奥尔巴赫在土耳其的专著,发现他十一年的流亡生活,并不像传说里的孤独、寂寞、无援。说他找不到应手的文献,仅凭满腹经纶和超强记忆写出旷世之作,这是浪漫化的学术传奇,并不真实。从科努克的研究看,似乎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土耳其的社会变革,以及法西斯的愈演愈烈,让这位严谨的语文学者一改稳妥的主流学术路线。在德国,犹太学者最好不碰日耳曼文学,意大利文艺复兴才是更安全的课题。是什么让他放弃德国学术的严谨注释和文献规范,做起另类的研究,去重构西方文明的精神地图呢?怎么会产生如此冲动?要给谁传递什么信息呢?


  奥尔巴赫是世俗的犹太人,出生在柏林夏洛腾堡,一个中产犹太社区。本雅明与他同年同地生,不知道儿时他们是不是玩伴,但成年后两人遂成莫逆。奥尔巴赫的职业生涯顺风顺水,不到三十岁拿博士学位,三十八岁发表但丁研究的教授资格论文,顺利拿到马堡大学罗曼文学系教职,不久升为系主任。本雅明则没那么幸运,他的德国悲剧研究未通过教授资格,争取法兰克福大学教职的努力落空,成了自由撰稿人,却成就了他超越时代的深邃。
  一九三三年纳粹兴起,德国政府出台“调整公务员职位法”,非雅利安人或反纳粹分子被勒令辞职。犹太学者如阿多诺、霍克海默、史毕哲都逃亡海外。奥尔巴赫因有“一战”退伍军人的保护伞,没立即被马堡辞退,仍心存侥幸,不着急找门路出国。形势一天天恶化,他渐渐失去授课与发表作品的权利,至一九三五年《纽伦堡法案》颁布,他被剥夺犹太人国籍和人权,再没什么资质能保护他了。马堡校办召见奥尔巴赫,先确认其犹太身份,后宣布辞退。他已有预感,先托人找了后路。马堡罗曼系的前主任史毕哲两年前去了伊斯坦布尔大学,主掌西方语言文学系,现又拿到霍布金斯大学的offer(录用通知),已生去意,便邀奥尔巴赫填补空缺——西方学者在土耳其一般不做长远打算。
  土耳其一九二三年走向共和,决意要与奥斯曼一刀两断,脱胎换骨,重塑金身。奥斯曼的一切都落后、蒙昧和反动,西方的一切都进步和现代。伊斯兰教被斥为迷信、保守,阻碍了土耳其迈向现代,必须实行全面世俗化和西化,才能拯救土耳其于黑暗、落后之境。教育部長雷什特·伽里普(Resit Galip)别出心裁,炮制民族复兴理论:一四五三年奥斯曼突厥攻陷拜占庭,迫使拜占庭学者大批西逃罗马,创造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如今把欧洲学者请回来,也能创造土耳其的伟大复兴。伊斯坦布尔大学的前身奥斯曼“科学院”(Dartulfanun),改换门庭时裁撤三分之二本土教员,而招聘西洋留学或欧美学者任教,共延聘四十位德国学者。史毕哲就是趁此东风与其他领域犹太德国学者一道,加盟新成立的伊斯坦布尔大学。土耳其的初衷并非发善心保护犹太难民。
  奥尔巴赫一九三六年到土耳其,一家人被安排在伊斯坦布尔最高档的别墅区贝贝克,那里有美国人开的国际学校,西方人建的木质别墅,还有异国情调的各色西餐厅、外国商店,俯瞰博斯普鲁斯海峡。伊城文化很多元,犹太人、希腊人、阿拉伯人、亚美尼亚人、波斯人等,族裔混杂,外国人本来容易融入。也许奥尔巴赫最初有长期打算,但土耳其人并不希望欧洲学者融入本土,刻意凸显外教们的欧洲精英身份,以引领文化潮流。本因犹太身份而流亡,可到了这里,身份却暧昧起来。土耳其像其他国家一样排犹,但只对当地人,与外教们无关,奥尔巴赫是优雅的德国人,西方的化身。盖世太保向德驻伊斯坦布尔领馆打小报告时说,由于流亡犹太学者的东方血统,很快学会土耳其语,他们的东方思维方式,能与土耳其人打得火热。其实,语言天才奥尔巴赫却一直没有学会土语。在德国同胞眼里,他很犹太、很东方,在土耳其人那儿,他很德国、很西方。
  土耳其的西化改革很激进,摒弃伊斯兰的过去,转移文化认同到曾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的其他文明——古希腊、东罗马和拜占庭。希腊一罗马被追认为土耳其的文明遗产,荷马成了安纳托利亚的儿子,特洛伊成了突厥文化的发祥地。将贬抑伊斯兰、褒扬西方古典,尊之为走向现代的金科玉律。思想家齐亚·格卡尔普(Ziya Gokalp)称,突厥人是地中海文明最早的开创者,之后才迁移东方。奥斯曼突厥攻陷拜占庭,乃重返西方之路。欧洲因世俗化成就文艺复兴,孕育出民族主义,土耳其也必须去伊斯兰化,弘扬民族主义,脱亚入欧。
  一九二六年土耳其取消伊斯兰历、实施西洋历,标志从奥斯曼时间转入欧洲时间,历史与西方同步了。一九二八年推行字母拉丁化,剔除突厥语中的波斯和阿拉伯元素,并实施全面教育体制改革,文科教学大纲原来只有奥斯曼诗歌和波斯、阿拉伯文学,如今增添荷马和柏拉图,让本土与西方经典并重。一九三三年撤销奥斯曼科学院,改为伊斯坦布尔大学,让人联想到清末同文馆一九0二年并入京师大学堂。二三十年代,土耳其西化箭在弦上,但有识之士仍觉不够彻底,流于表面,必须深入日常,动员全体国民,触及灵魂。国父凯末尔带头下乡,深入田间地头,扫盲扶贫,移风易俗,破除伊斯兰迷信。“一战”奥斯曼与德结盟结局悲惨,却仍向德国学习,因德国曾落后于英法,而后来居上,土耳其必须以后发国家为师,立德语为第一外语,重视德语师资,才吸引了众多德国学者。


  言必称希腊、口必提人文,土耳其刻意与法西斯拉开距离。但其西化运动充满了悖论,切割不掉“种族—宗教”民族主义。一九二四年土耳其驱逐本土东正教希腊人,与世仇希腊交换其境内的穆斯林,人口交换计划乃原教旨突厥主义,与西方人文主义不搭调。土著名史学家塞姆斯丁·居纳尔塔伊(Semsettin Gunaltay)研究所谓“突厥人的家乡与他们的种族问题”,说西方的东方学家都认为突厥人与蒙古人同为黄种,起源于蒙古,但他发现突厥人早在新石器时期源自突厥斯坦,属白人种,古苏美尔人与突厥人有族姻关系。
  他的观点隐含着人种等级,与纳粹的人种高低论相去不远。借“考古”将突厥从东方人里“拔高”成白种人,还在地理上追溯祖先到希腊一罗马,硬说突厥史应归入西方文明,让人联想起晚清一度流行的中国人种西来说。传教士为说服中国人接受基督教,穿凿中国人源自古巴比伦,却大受晚清志士仁人的追捧。日本明治脱亚入欧,也鼓吹大和民族与西人同种,无非遭遇强势文明时依草附木,满足虚荣罢了。此时纳粹的铁蹄正践踏欧洲,大战几乎毁灭西方,冷眼旁观的土耳其越发膨胀,设想欧洲衰落之时,正是自己拯救西方之日,以摹仿文艺复兴来保存一份完好的欧洲文明副本。
  奥尔巴赫是西方中心主义者,乐见西化成功,却难认同土耳其简陋、粗放的方式。他的德国同事也抱怨说:安纳托利亚田野上的农夫,何苦不让他穿传统民族服装?这与政府效法西方有何冲突?为什么要全民一刀切呢?土政府不顾殊境具象,一味强行推广西化,这不是西方人文精神。德国学者刚从铁血暴政逃脱,深知纳粹利用民众对战败的愤怒、恐惧和绝望,蛊惑仇恨边缘弱势族群,煽动反犹和反共,动员排外、侵略,陷德意志于万劫不复。逃到土耳其这个东西交界之国,没想到西化竟也如此武断、专横,强迫百姓现代化,割裂自己的传统,放弃民族信仰。
  德、意、西班牙以复兴古罗马辉煌之名,灭绝种族,杀伐侵略,践踏欧洲文化,法西斯国家不也在西方吗?西方文明到底意味什么?有西方精神这个东西吗?如果有,它属地,以地理方位划定?还是属人,以民族或人种界定,或依托于宗教信仰?显然都不是,却不能说没有西方文明,它如此生机勃勃地生长着,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我想《摹仿论》也许是这样一本书,从三千年前的第一部文学经典,到二十世紀意识流小说,一部部西方文学勾勒出一条人文线索,让每部作品自己讲述西方独特的逻辑,告诉读者,为什么它与其他文明不同。
  这本书表面看野心不大,无非文本细读与文体分析,讨论无不深入细枝末节,阐释无不生发于情节和叙事,貌似纯文学史。但第一章“奥德修斯的伤疤”已显出恢弘磅礴的气势,奥尔巴赫比较《荷马史诗》和《圣经》的片段,分析叙事视角,比较文体的高低,评论哪种再现更“真实”。其真正的意图是揭示希腊与希伯来两大文明逻辑的分殊与融通,给全书也定下了基调。
  什么是再现的“真实”?传说荷马是游吟诗人,吟唱特洛伊战争的故事,风格带强烈的感官性,刀剑刺入肌肤的血肉模糊,一切栩栩如生,画面感与代入感极强,可娱古希腊听众。希腊诗人的世界是明亮的、直观的,充满了力量、健美和超自然的魔力,一切尽在眼前。与之对照,在沙漠上踽踽独行的古闪米特人,膜拜的神祗无形无影、居无定所、孤家寡人,却武断专横。《旧约》故事的“真”,不在于世俗世界的因果相继,事件没有细节,却执着于伦理道德的唯一真,不容置疑,务求征服、控制所有人的心灵,将其生活纳入宗教的精神世界。如果说荷马关注具体时空中发生的故事,那么《旧约》则要展现一部世界史,从人之初一直到末日审判,世界上发生的和未发生的一切,统统寓深意于上帝的真言。古希腊的唯美、明快遭遇犹太—以色列的神秘、深邃,两者渗透、相互缠绕,一起汇人古典晚期的欧洲文化。希腊哲学与古罗马教父经学相互砥砺,两千年对《圣经》的阐释,深刻塑造了欧洲人的精神世界与文化逻辑,此乃奥尔巴赫语文学漫长之旅的出发点。
  之后他将讨论转入“内在时间”与人物成长,这是十八、十九世纪德国成长教育小说的主题,主人公内在时间经验,映鉴了历史前行的脚步,历史进程浓缩于人物的悲欢离合。将“现实主义”勾连起奥尔巴赫潜心研究的“象喻阐释”(figurative interpretation),给《福音书》与奥古斯丁的研究以不同以往的视角。《圣经》叙事不眷恋于世俗的水平层面,还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第三维,上帝的意志统摄着世界史,一切人物均承载着上帝的计划。所以,现世层面的因果关联,不足以揭示历史的本质,只有附会到上帝的意图那里,历史才获得意义。《圣经》人物的性格多具矛盾性、复杂性和暧昧性的品质,从字面无从把握,必须用透视法做深度解读,才接近历史。圣经阐释学提供了既有纵深感又有整体性的世界图景,而荷马的明快、流畅,因娱乐性而牺牲复杂多义,则属于神话传说。
  显然奥尔巴赫心仪暧昧、矛盾、纠结的多层次再现,推崇有价值观和有道德关怀的阐释。我想这是他的人文主义,也是西方文化生机勃勃的根源。纳粹鼓噪“千年帝国”,无异于粗俗的戏说;膜拜力量、勇敢、铁血、征服、纯正血统及罗马之辉煌,也不过是恶俗的传说。奥尔巴赫直抒对法西斯的鄙夷,也暗讽土耳其粗陋的摹仿。


  奥尔巴赫虽远在土耳其,全世界反犹的喧嚣仍充斥耳目。他是世俗的犹太人,无法不思考身份问题。以“犹太—基督教”这一线索贯穿《摹仿论》始末,可谓伏脉至细,每章皆寓微旨,每事必种远因,粗读不易察觉。第一章比较“两希”,给接下来的几章埋下伏笔,然后辨析高尚与低级文体,为展现“两希”文明的相互博弈与融合。他的“古典”(classical antiquity)只有微弱的时间指涉,而强调从古希腊到罗马文学的文体与修辞是一脉相承。虽然罗马文学具备了透视法和多层叙事,比荷马的平铺直叙要复杂多义,但仍承袭了荷马的高级文体,追求感官上的华丽与唯美。对罗马社会的再现却只局限于道德判断,主题不越个人修为,阐释难逃先验的道德定式,推动历史的精神运动却被掩盖了。
其他文献
名不副实的《张伯驹集》  二0一三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了《张伯驹集》,书前的“出版说明”标榜“此次结集收录了张伯驹现存的全部作品”,这基本就等同于全集了。然而,遗憾的是,以我对张伯驹多年的持续关注,可下断言,上古版收录的恐怕远非张氏现存的全部作品。经一番考察,此书只是将坊间已公开出版的张氏著述打包合订,汇为一册,如是而已。不同版本之间的细微差异,编校者并未注意;令人最期待的辑佚,惜付阙如。  像
期刊
在科学幻想小说《石笋行》中,童恩正通过杜甫诗中的成都古迹石笋讲述天籁与我世间的羁绊:“宁静的夜空如同一面黑色的天鹅绒的天幕,覆盖着我们这个孤独的地球,覆盖着我们这些在占有的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十分渺小的人类.闪烁的星星,就像嵌在天幕上的一颗颗晶莹的钻石;若隐若现的银河,仿佛是被从天幕背后射来的神秘的光芒所照亮的微微波动的飘带.”古人通过静穆的观察,在星空中寻找上天的意志.当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天体为地球重力所擒获,倏忽陨落的流星便带来“王者失势,诸侯起伯”的讯息.
期刊
一  一九九一年初夏,我从伦敦希思罗机场飞往北京,接着从北京飞往厦门;从厦门转乘班车,向着泉州方向行进;在家歇息数日后,乘坐一辆挤满了人和行李的破旧中巴,南跨晋江,转向西北,经南安,翻越一连串丘陵,进入安溪;当夜,在安溪宾馆下榻。因为急着“踩点”,次日我搭乘一辆中巴,经城西大桥向西走。出了县城不远,我注意到一组算得上古朴的聚落。怀着找到更为古朴的村社的愿望,我安坐车上,继续西行。沿途观望,发觉不少
期刊
一九六五年的台湾,还笼罩在台海对峙和冷战疑云中,政治空气憋闷得让人透不过气.这一年,早已在香港影视圈闯出了点名堂的胡金铨离开了邵氏,辗转到了台湾联邦电影公司,为了他做导演的抱负,谋一处可施拳脚的地方.倒霉的是,他在台湾写的第一个剧本《阴阳法王》送交审查的时候吃了闭门羹.也难怪,剧中的“法王”歪打正着揭了当局的短儿:“一个地府的阎罗王不承想被人强占了地盘,沦为孤魂野鬼,上告无路,翻身无门,只好找了一块\'三不管\'的地界落草为寇.”所幸胡金铨迁善改过倒还敏捷,立马转变思路拍了一部仁孝忠义的《龙门客栈
期刊
《我的诗篇:当代工人诗典》(以下简称《诗典》)这次新编,大部分诗人都补充了近年来的新作,此外还增加了四十二位诗人。  当年《诗典》也只收录了六十二位诗人,现在一下子增补这么多,反而让我有些疑虑,究竟还有多少遗珠之憾?六年前,我广为搜寻,细加甄选,历时一年,这种艰辛让我误以为,大部分优秀工人诗人已收编在册;现在编选工作貌似更有成效了,而我几乎可以推断,还有不少隐在厂矿车间的行吟诗人,泯然而卓荦,我却
期刊
十多年前,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制作了十集大型纪录片《中国通》,介绍十位与中国有着深厚渊源的国际著名人士,从基辛格、中曾根康弘到顾彬(Wolfgang Kubin)。“顾彬”一集的开场白是我做介绍:“顾彬是三位一体:诗人、学者、翻译家。”我当然知道这一说法只是化约,现在面对为了纪念他七十五华诞而出版的近两百页的《顾彬成果目录》,感觉更是如此。他有多张面孔,不少人恐怕只知道一张:德国汉学家,或德国最著
期刊
一七三五年,法国派往中国的耶稣会士马若瑟(Joseph de Prémare,1666-1736)翻译的中国戏曲剧本—元杂剧《赵氏孤儿》,被杜赫德(Jean- Baptiste Du Halde,1674-1743)神父收入他影响了欧洲至少一个世纪的《中华帝国全志》(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 historique, chronologique,politique et p
期刊
于省吾,字思泊,晚号夙兴叟,室名未兆庐、双剑誃、泽螺居、四璧琅印室等,在其一生所用过的斋号中,“双剑誃”最为著名,在其生前出版的十三部学术专著中,有十部以“双剑誃”为名.关于这个斋号的由来,主要有两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其一是容庚在《颂斋吉金续录》中的记载“时于君得越王剑,俪以攻敔王夫差剑,以名双剑簃”,即认为“双剑”所指为越王剑和吴王夫差剑,另一种说法以《中国大百科全书·于省吾》为代表,认为“双剑”所指为吴王夫差剑和少虡错金剑:“他收藏过的古器物精品中有吴王夫差剑和少虡错金剑,所以用\'双剑誃\'(
期刊
《安顺城记》是当代中国的一部奇书。这部著作仿照司马迁《史记》体例,为贵州山城安顺一地作史。全书七卷两百万字,始自新石器时代,迄于二十世纪中期,融文学、方志学、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哲学为一炉。撰写者以散文笔调书写地方沧海桑田、风土人物,各卷标题从年表、史前纪、传说纪、城前纪、城建纪、民族纪、移民纪等,已经可以一窥编纂者的视野和愿景。  《安顺城记》由钱理群教授发起,集合贵州文史工作者戴明
期刊
飞机进入伊犁上空后,夏伊将脸紧贴舷窗,试图从眼皮底下掠过的河谷地带,找出红树林的大致方位.夏世焱曾用笔在地图上标示出红树林的经纬度,以夏伊的方位辨识能力,想要在实地地形上,找出平面地图上的那个点来,简直不可能.夏伊只能根据伊犁河的流向,大致判断红树林应该位于伊犁河下游的某一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