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成为语言学习的幸福家园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基础性学科的新课标下的语文课程教学,更应充满生命的活力,注重个性化和实践性,尊重学生的个体情感体验,营造幸福的理想的学习境界,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思维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满足探究的愿望,激发创造的潜能。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语言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68-001
  一、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语文教学应尊重个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自己选择活动内容、活动伙伴、活动方式,创设充分自主的氛围,激发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忱。
  教学《特殊的葬礼》一课,我让学生说说在课堂学习中想做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学生立即以极大的兴趣兴致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如此导入新课,顺应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开端,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对新课的学习充满企盼,这都是因为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翁,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因而意气风发,扬眉吐气。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还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鼓励学生直抒胸臆,畅所欲言。教学《特殊的葬礼》一课时,我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学习流程,使学生能主动、充分、自由、有创意地体悟、积累、表达,为学生创设自由挥洒,任意驰骋的空间,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提高语文能力。
  二、以实践活动推进教学进程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是既凭借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的创造性的教学。教师应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创新、改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教材本身开发课程资源,进行听说读写等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目标。教学《特殊的葬礼》,我安排了如下语文实践活动:
  1.听,用心灵去看
  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时,共安排了三次“听”的活动。第一次,认真听老师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听边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要求学生听后能概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了解大意。第二次,边听边想: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塞特凯达斯瀑布那雄伟壮观的气势?并记在本子上。在学生记下相关词语之后,再让学生听读第三遍,一边听一边想象大瀑布的壮观景象,听完后向大家介绍,尽量用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教师投入的、动情的朗读架构了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桥梁,他们倾听,思考,想象,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听”,塞特凯达斯瀑布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雄姿伟态便在脑海中逐步凸现明晰,宛在眼前。课文中的语言也随着一次又一次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听读逐渐烙刻在学生的记忆仓库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所以,当老师要求他们用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并结合课外阅读中看到的描写瀑布的有关语句来介绍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壮观景象时,他们畅所欲言,妙语如珠。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充分地展开想象,描述瀑布的样子各不相同,表述精彩纷呈。这时再以媒体再现瀑布雄姿,学生看得如醉如痴,对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壮观景象有了更为真切的体悟。
  2.写,发展思维想象
  在感受了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雄伟壮观之后,老师告诉大家:如今这一切早已不辞而别。现在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在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四——六自然段后,组织开展第二项语文实践活动,进行写的练习:想象一下,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什么样子?游人看到这样的情境会有哪些感触?会说些什么?请把自己当作塞特凯达斯瀑布,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一段话,详细地描述这个场面,并尽可能用上课文中的词语。为了节省时间,就直接在课文中添加、修改。
  此项设计旨在依据课文语言来发展学生的语言,为学生扬起思维的风帆,插上想象的翅膀。学生凭借课文语言展开充分的想象,并将心中所想倾注于笔端。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达,纷纷用文字倾吐惋惜痛心之情,这一实践活动尊重了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将思维的过程还给了学生,使教学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内心。
  3.演,唤起环保意识,提升语言能力
  在教学课文7、8自然段时,教师将课文内容加以重新整合,设计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葬礼,扮演葬礼中的人物——教师以总统的身份参加葬礼,学生在“生态学专家、环境学教授或热爱大自然的人”中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身份或角色参加。要求每个人面对即将消失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都要发表演讲,表明自己的观点。这既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唤起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又把有关环境保护的课外知识充实到课堂学习中来,拓展延伸了文本内容,丰富了语文学习的资源,使课本资源、课本以外的文本资源、生活资源构成一个整体,体现了宏观的大语文教育的思想。
  如此,以听、写、演等语文实践活动推进整个语文教学的进程,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学生学得生动而有收获,充分体验了语文课堂学习的幸福和乐趣。
  三、以评价促发展,让学生在赏识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是为了“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用鼓励性的语言,用热情洋溢、发自肺腑的激励和表扬,使学生如沐春风,在赏识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评价,推动着教学不断走向最优化,是创设课堂教学幸福的理想境界的重要举措。
  语文教学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的教学,要想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哲学”,成为“艺术”,成为“诗篇”,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积极的参与精神,强调探索、研究和实践的过程。《葬礼》一课的教学是一次尝试,也是一个起点,今后仍将不断思索钻研,努力营造课堂教学美和理想的境界。
其他文献
摘 要:创新基金在苏州实施以来,支持了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培育发展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产品群,涌现了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快、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为增强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创新基金; 科技型企业; 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
摘 要:作为语文教师,针对学生作文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立意甚至精彩的语句等给予评价,这就是作文批语。作文批语对学生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其教育效果是其他的教学手段所达不到的。她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是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指路明灯。作文批语所达到的教育效果直接、显著,是其他的教育手段所不能达到的。  关键词:作文批语; 指路明灯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
摘 要: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绿色评价似一把钥匙,能让学生凭此顺利开启知识的大门;绿色评价似一座桥梁,能让学生借此逐步走向知识的彼岸。新课程呼唤绿色评价价。  关键词:绿色评价; 现状; 举措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18-001  新课程、新理念,课堂评价是关键。课堂评价
摘 要:新课改形势下,思想品德教学如何凸显“求新”“求活”“求实”的创新理念,本文将结合“三力合一”,即:磁力、渗透力、推动力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和研究,探索一条有效的思想品德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三力合一; 磁力; 渗透力; 推动力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19-002  思想政治、思想品德从本质上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英语新教材及学生的特点,结合自己从教的经验,对在英语教学中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英语教学; 有效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37-001  目前,英语教学是融短语、句子、会话为一体的多元教学。这对于一些刚接触英语的
摘 要:通过新的尝试,我的教学有了广阔的视野,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倍增,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学习,增强了创作的欲望、创新的胆识。对中国画的评价也有了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中国画; 课堂教学; 新尝试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42-001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在世界艺术领域独树一帜,占有重
摘 要:本文从新课程理念出发,阐述了英语写作教学中情境设计的方法和原则,指出了情境教学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情境设计; 英语写作;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51-001  新课程改革呼唤有效的写作教学,其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促成高效的英语写作课堂。那么,如何有效设计英语写作教
摘 要:素质教育是学生的主题教育,以往在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随着课改的不断革新,现在的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主动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在新课改环境下,让学生自主的学习音乐,不断提高音乐课堂教学
摘 要:本文浅谈了作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课老师,要学会创设丰富多彩的导入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课堂导入; 原则;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55-001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对思想品德课亦是如此,正确、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
摘 要:“劳动创造美”这句话着实精妙!劳动、创造和美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既是对劳动技能的传承,也是美育的载体,更是创新的摇篮。笔者尝试将美育、科学融入到劳动与技术教育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教育; 美育; 科学教育; 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6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