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见迹见形”到“无心成化”

来源 :少林与太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ruanclass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对太极拳有心者无不从老子的《道德经》中汲取营养,笔者亦如此。每每捧起《道德经》都有新的感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是《道德经》第一章的第一句话。千百年来我们反复诵吟,悟其含义,指导作为。老子在这里提出的“道”的概念,宏大深邃,既抽象又具体。通常人们将“道”当作法则、规律、定义、公式去理解。如南怀瑾先生说:“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太极拳界在运用老子这段话时,也常常将太极拳追求的最高目标或境界称为“道”,甚至有人提出了“太极拳道”这个概念。
  其实,对老子《道德经》的这句话的理解历来是有争议的,争议的关键是由于句读的不同带来意译的不同。坊间有这种句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近人著名学者董子竹先生不仅坚持此说,还猛烈抨击非此说者。笔者也常常将两种句读反复阅读比较,结合自己修炼太极拳之体悟思其含义,悟其真谛。
  董子竹认为:道,不是什么法则、规律之类,而是生命力之源,是活生生的东西,是生命活动的整体系统。人,作为生命最完美的载体,可以去“体道”、“合道”,但不可能凭自己的意识去“用道”。
  笔者曾有篇文章《从太极拳道说开去》,根据庄子《庖丁解牛》的故事寓意将太极拳分为技——道——艺三个层次,认为太极拳者要逾越“道”的阶段才能到达艺术的彼岸,批判了太极拳达“道”及至的观点。这与董子竹先生的观点有点殊路同归的感觉。
  简单说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不知到知,再从知到不知的循环反复。比如,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只是宇宙整体运行的点滴或部分,于是,人们将认识到的点滴或部分抽象为法则、规律、定义、公理等,其实这都是不可靠的,当然也不是“道”的本身,因为这点滴或部分的背后隐藏着人们还不认识的无尽的“不知”。
  知“不知”才是“真知”。
  从“知”,到对这个“知”背后隐藏的“不知”,这就接近“道”了。因此,我们所得所行并不是“道”,而是“道”的点滴或部分,然一切所得所行又无非是“道”,是故,“道可,道非,常道”。
  “知”也罢(道可),知“不知”也罢(道非),都是对“道”的“体认”,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逐渐合于“道”,亦即“常道”也!诚如庄子所说,以人们所知道的且运用所知道的东西,去探寻人们还不知道的东西(“以其知之所以养其知之所不知”),这就是“常道”。“常道”不可说也说不出来,只能“随顺”地顺其自然。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的本意了。
  太极拳何尝不是如此?太极拳是以中国古代太极思想为引导,以人类自身意念、气机为统驭,以松沉圆缓、刚柔相济的肢体语言体现技击机势的防身健身运动,因此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人们修炼太极拳,就是修炼这个体系,修炼这个过程。
  那么,我们怎样运用老子的思想来修炼太极拳的过程呢?
  王宗岳提出了从着熟、懂劲到神明的过程。
  陈鑫提出了“始则遵乎规矩,继则化乎规矩,终则神乎规矩”的过程。
  笔者学习先贤哲理思维和太极理论,结合自己修炼太极拳的体悟以为,修炼太极拳的过程,是一个从“见迹见形、得意忘形,到得心忘意、无心成化”的过程。
  见迹见形——初学太极拳,以外部形体符合太极拳基本要求为要(遵乎规矩)。
  得意忘形——逐步丢开外部形体所谓的标准、正宗,注重内部“意”、意念的丹田运转、气血运行(化乎规矩)。
  得心忘意——“心”为帅,心动无有不动,逐步丢开“意”的能动,注重心机的感应,渐为从心所欲(化乎规矩)。
  无心成化——意、心皆丢,将自身融入自然,一切活动不论内部外部皆顺其自然,没有一点有意识、有心机的造作,自己已然是自然中的一分子、一滴水、一粒沙,随天地运行而运行,无论是行功盘架抑或是技击搏斗纯属自然所为(神乎规矩)。
  达到“见迹见形”不难,只要花点时间练习就可。
  稍有悟性和毅力者也能够达到“得意忘形”。但大多数太极拳者在“得意忘形”后就止步不前了,因为这时的拳架、推手、散放已成模成样,有些人就认为功夫已然在身,太极拳内在的东西、绝窍基本练到或者找到,满足感油然而生。
  实现“得心忘意”难度尤大。“意”要丢掉,很多人想不通。太极拳不就是要练意吗?他们不明白过分的“意”使人们精神高度集中,这种高度集中的“意”往往成为我们迈向“无心成化”的桎梏。心为一身之主,心一动,五官百骸无有不动,心机的感应远远胜于意的萌动。因此,修心、得心而丢意、忘意,实乃上层功夫必由之路,遗憾的是大多数太极拳者做不到这一点。但是只要逾越了这层障碍,达到光明的彼岸也为时不远了。
  “无心成化”难度更大。从“得心忘意”过来的人进入“没心没肺”没“意”的境界,即是“虚空”的境界,遗忘肢体、内心虚寂、涤除思虑、心神安静,此非一般人所能及。这种被庄子称之为“心斋”的境界,能够进入者寥若晨星。
  笔者以为,“得心忘意”是太极拳的中级功夫,“无心成化”才是太极拳的高级功夫。可叹的是“得心忘意”和“无心成化”也是最难练、最不易练到的功夫。
  “意”和“心”这个东西,还是我们头脑中的法则、公理。头脑中一旦有了法则、公理、规律、定义等,便会觉得掌握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便背离了“道”的追寻。其实永远只是永远,永远是无始无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道可”即是存在,就太极拳而言是体态、结构、技势的存、显;“道非”即非存在,就太极拳而言是体态、结构、技势以及所谓法则、公理等的隐、匿。存存隐隐、显显匿匿皆为“常道”。
  太极拳者达到“丢意忘心”,就是要没有一点人为的造作,像行云流水般地自然,像春夏秋冬、昼夜更替一样地当然,如信而来,如信而去,来也不知来处,去也不知去处,与自然合拍。
  从“见迹见形”到“无心成化”这个“体认”过程,便是太极拳的系统整体,一步一步走来,一步一步接近于“道”。
  陈鑫对太极拳“无心成化”的境界也有精辟的论述:
  “自初势至末势,所图者皆有形之拳,唯自有形造至于无形。而心机入妙,终归于无心,而后可以言拳。”有形至无形、归于无心后才可以论拳。
  “打拳熟而又熟,无形迹可拟,如神龙变化,捉摸不住,随意举动,自成法度,莫可测度”。
  “太极之理,发于无端,成于无迹,无始无终”。
  再说庄子的《庖丁解牛》。庖丁初解牛时所见是“牛”;三年后解牛所见不是全牛,而是牛的生理上的骨骼、肌肉、筋腱结构(道可);再后,庖丁解牛时不以目视而是神视,手、肩、足、膝之运动“与桑林之舞合拍,与经首之会同律”,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解牛已纯粹是自然之举动,与自然合拍、合律(道非)。从所见全牛,到“物我”两忘,都是对解牛的“体认”,这个过程便是“常道”。
  见迹见形——得意忘形——得心忘意——无心成化的过程,正是“体认”太极拳整体系统的过程,不亦是“道可,道非,常道”乎?
其他文献
俗话说:“练拳不练功,老来一场空。”源自少林的洪家拳也沿袭了少林“内炼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的一贯传统。练习洪家拳,不能光是练习套路、散手等技法,还应在功力练习上勤下苦功,只有技法和实力相辅相成,才能成为真正的武术高手。而洪家拳的功力修养,是以内功为主,辅之以器械等外力练习,以金钟罩、铁布衫、铁砂掌、红砂掌和石柱桩等硬功为应用,桥马生风,劲力沉雄,身体各处均具备较强的抗击打能力。  一、内功  内功
期刊
为了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早在一个月以前,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就告诉各位与会者,要借着这次“2009全国武术散打运动发展战略研讨会”,把武术散打和散手名称统一这个问题好好研究研究,广泛听取武术界专家学者的意见。正因为这样,会前国家武管中心请武汉体育学院曾于久教授,为研讨会精心准备了“武术散手与散打的项目属性论证”的主题论文,给大家立一个靶子,让大家讨论。对待这个问题,国家武管中心是谨慎的
期刊
劈挂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一朵艳丽奇葩,是一门十分优秀的古传拳术。因其早期主要流行于河北沧州一带,故称沧州劈挂拳。如今,此拳已广泛传播于华北、西北等地,并传向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享誉海内外。  劈挂拳亦称抹面拳或劈挂掌,河北沧县一带旧称“梅花长拳”,盐山、黄骅一带也有叫“通臂拳”的,亦有称其为“通臂劈挂”或“劈挂通臂”的,但实际上它们都是劈挂拳。  劈挂拳是一门十分古老的传统拳术,从各类
期刊
有着华夏文明摇篮之乡美誉和形意拳发祥地光环的山西省永济市,于2009年7月26日迎接了来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黑龙江、安徽等11个内地省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新加坡在内的138支代表队的近1500名运动员,参加在这里举行的“2009年‘永济武校杯’全国形意拳邀请赛暨山西省第二十六届传统武术锦标赛”。经过4天紧张激烈的比赛,7月29日晚大赛在永济电机厂体育场圆满地拉上了帷幕。  这次由山西省体育总
期刊
郑州弘润华夏大酒店6楼的多功能厅里,突然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热烈的掌声,表达了与会代表的最终决定。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就在刚才,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科研部主任康戈武提议:“为了搞好武术对抗性项目,为了在世界上更好地推广这项运动,我们就把这个项目的名称统一叫‘散打’了。”  8月12日至13日,来自国内不同省、市、区的近百名专家、学者会聚郑州,为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共谋大计。这次的
期刊
苑苍龙哈哈笑道:“原来是你!我要领教领教你的绝技。”  话音没落,两声惨叫传来。苑苍龙回头一看,铁头双豹已经跌坐地上,被绝尘、绝俗刺死。两个老头早已扑向青年杀手,还有一男八女也加入战团,惨叫声此起彼落。  他心里一惊,说:“我先抓你这只百灵鸟!”凌空跃起,伸手去抓岳青莲,谁知一把抓空。他心知不妙,一个鹞子钻天起在空中。岳青莲也是一掌走空。苑苍龙已经凌空而下,五指箕张犹如鹰爪。岳青莲知道厉害,急忙又
期刊
1.8米的个子,100多公斤的体重,一件悠闲的花短衫,一脸纯真而坦荡的微笑。在朋友的陋室里在与张为众畅谈太极人生时,从他的目光里,找不到一点高干子弟的傲然和武者的张扬,更多的是农家子弟的淳朴和出家人的宽厚;从他的故事里,听不到对太极拳半生艰辛求索的喟叹,更多的则是对人生的感恩和对武术的思索。  具君子之儒,兼侠者之风,亦刚亦柔,亦智亦痴,这就是太极名家张为众,一块遗落于尘世的浑金璞玉,一个被太极浸
期刊
(本刊讯?摇记者?摇刘 强)6月16日上午,电影《太极之恋》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在河南省政协礼堂隆重举行。启动仪式由河南飞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河南陈正雷太极文化有限公司、长春电影制片厂、河南影视制作集团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电影《太极之恋》由电视剧《大国医》编剧孟宪明和电影《苍生大医》编剧张芳联袂编创。这两位来自河南飞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编剧,将国际文化理念融于剧情,把东西方文化
期刊
武祥,1863年生于山西省大同县党留庄乡上泉村,7岁时迁入大同城。由于家境贫寒,武祥从小求学武术的愿望未能实现。9岁时武祥便在大同城内的一家铁匠坊做学徒工,学艺数年,深得铁匠师傅的喜爱,师傅将女儿许嫁于武祥为妻。后来,武祥便在大同城大西街四吉店门前摆下铁匠炉,专以打铁为生,故俗称“武铁”。俗话说“铁匠翻翻手,养活三五口”,武祥靠着打铁的技艺维持着生计,但生活过得并不宽裕。  武祥成年时,闻知大同府
期刊
太极拳训练重精神、重意感、重内劲功力的锻炼。太极高手往往不怕对方出手发力,并且对方越是猛扑硬撞越喜欢。要保证在近身搏斗时丝毫不怕对方攻击,就必须通过拳架和特殊手段练出不怕对手击打的身体素质。  认真练习传统太极拳技击架,是基本功训练的主要课程。除此之外还须抽出几个式子练习发劲,要一个动作、一个式子练上百遍、千遍、万遍直至纯熟。发劲要遵守太极拳柔中寓刚的原则,腰裆劲下沉,掌、拳、腕、肘、肩、腰、胯、
期刊